重回1982职工大院 第226节

  “没,才多少时间,我们不介意的,再多等等也行。”韩礼德立即回应道。

  周主编笑道:“走吧,我们出去吃饭。”

  一行人出了会场大门,穿过花园的小径来到一个老式洋房的门口,洋房的外立面,看的很是简陋,还没走近,就闻到了一股菜香。

  踏上陡峭的楼梯,径直上了二楼,这是个中式的餐厅,里面倒是布置的很雅致,中堂很高大,旁边有楼梯,上面还有一层。

  这里就有服务员了,看样子周主编他们经常来。

  “来四碗阳春面,再来两份排骨年糕,一份炒青菜,送到楼上。”是周主编身边的男人发话。

  “好的,李老师。”服务员拿出笔将菜牌写到纸上。

  秋火明跟在他们身后上了三楼,这里有两个雅间,都是空无一人,偌大的格栅窗口对着户外,中午的阳光暖暖地洒在窗沿上,一张铺着红色格子桌布的方桌就靠在窗口。

  有四张靠椅,也铺着厚实的红格子的垫子,看上去很暖和。

  “坐。”周主编招呼道。

  大家入了座之后,周主编介绍道:“他是我们编辑部的李老师,小秋啊,你的这篇论文就是他审核的……”

  “谢谢李老师。”秋火明笑道。

  韩礼德也问了一声好后,主动介绍起自己,“我叫韩礼德,技术人员,也是中科院的,从川省来的……”

  “韩叔叔,你这口音不像啊。”

  韩礼德扭捏一笑,“我是津城的,早年下放去的……”

  “都在同一单位,都不是外人。”周主编转身端了个茶壶过来,秋火明快速地起身,主动拿了四个茶杯过来。

  周主编将各自面前的茶杯倒满,“来,先喝喝茶,这家的小吃店啊,手艺可是顶呱呱,平时就是我们编辑部招待客人的地方……”

  李老师这才笑道:“可不是嘛,本帮菜做的特别地道,一楼有人住的,不对外开放,所以在外面额外搭了个楼梯,就是这楼梯比较陡,外面人看到这里大概都不知道这里有家饭馆。”

  韩礼德点点头,“我都来了好几天了,这里我也兜过,我也没发现这里有吃的……”

  大家聊了一会儿,现场的气氛逐渐融洽了下来。

  周主编终于说起了正题,“小秋啊,你听说过长城1代大型机,以及曙光1号巨型机吗?”

  秋火明回答道:“知道啊,我们学院的刘院长说起过……”

  周主编松了口气,他接着问道:“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是?”

  一旁的韩礼德听得云里雾里,却不敢插话,默默地在一旁喝着茶水,眼光时不时地瞥向对面。

  “我跟刘院长的提议就是,这两台机器别人鉴定不出来的唯一原因就是,我们这两台机器的技术领先于世界……”

  一语惊起千层浪,周主编闻言手里的茶杯晃动了一下,一旁的李老师坐不住了。

  “你别不懂装懂,这樱花国的好几个技术专业领域领头的人都说了,是我们这技术太差……”

  秋火明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他板着一张脸郑重地说道:“只能说工艺技术太差,品相不算好,但是技术核心绝对没问题,起码领先世界好几年光景,如果你们此刻将这两台机器的核心技术交给‘樱花国’,那就是……”

  秋火明忍了忍,没有将‘卖国’这两个字说出口,而是换了个说法,“那就是对自己国家的极度不自信!”

  “我国的大部分技术尽管落后于世界,但是还有很多是领先于世界的,例如部分化工、航空……”

  秋火明一连举了好几个例子,这才停了下来。

  韩礼德呆愣愣地看着秋火明,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菜送上来了。

  望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面条以及配菜,周主编长吁了一口气,他指着桌上的面条说道:“来,先吃,吃完再聊……”

  秋火明看了一眼桌上的碗,碗是大海碗,不是外面常见的搪瓷盆,碗里的面条纤细、根根分明,酱色的汤上飘着一撮葱花卖相极佳。

  四个人将桌上的排骨年糕分了。

  秋火明禁不住食指大动,低头吃了起来,吃了几口面之后,夹了一块排骨,又吃了一口年糕,这才真心称赞道:“好吃。”

  对面的周主编露出一丝笑容,“我也特别喜欢他们家的排骨年糕。”

  几口面下肚,脚上的寒意散开,周身都热了起来,户外的微风拂过脸颊,不远处的高枝上,停着几只麻雀,正叽叽喳喳地叫唤着……

  申海市的冬日景物尽管萧条,但是街景布置的很喜庆,远处长街两侧已经挂上了红灯笼。

  等吃完了面,服务员将桌上的碗筷收走,又重新上了一壶茶。

第255章 得不得奖随缘

  秋火明用餐厅里的方巾擦了一下嘴角,又喝了一口茶,他等着对面的发问。

  他也明白,在这个关头,做出决定该有多难,特别是领头人,要担多大的风险。

  历史上,这个项目停止过,后来又重启,但是该给出去的已经给出去了,一步错、步步错,后悔莫及。

  “火明啊……”周主编的目光突然看向秋火明,秋火明听到他突然用这么亲切的语调,就知道后面应该有重头戏了。

  “周主编,你请说……”

  “你还是叫我周伯伯吧,刚刚说的要有科研自信,我觉得很有道理,当下的国际形势,我们处于夹缝中求发展……”

  “火明啊,你上午的演讲我仔细听了,你的知识面很广,这点很不错,那你对当下的国际形势了解吗?”

  秋火明瞥了他一眼,周主编正一脸祥和地看着他。

  这句话大概是设问句,也就是说,秋火明要回答一句,不了解,对方就可以跟秋火明科普了。

  “了解一二。”秋火明语气平淡地回应道。

  周主编身子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倾,一旁的李老师嘴角抽动了一下,“你一个大一学生,恐怕连国门都没出去过吧?”

  “书生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秋火明笑道。

  “哦,说来听听?”周主编带着笑意,好奇地问道,这回,他是真的来兴趣了。

  “那我就献丑了。”

  “别的我不谈,我们只谈半导体,在我国看似半导体目前,只在通话行业、电台、电视等方面才涉及,但是像你们现在正在研发的大型计算机,还有航空,它都涉及到了,摩尔定律已经得到了证实……”

  “科技的发展速度会随着这一定律所说的那样,飞快的发展,半导体行业目前看似是‘美丽国’排第一……”

  李老师撇了一下嘴角,“这一点我不赞同,我并不认为他是第一,我觉得‘老苏’才是第一。”

  秋火明摇摇头,“‘老苏’确实不错,可惜,他们研究的方向错了。”

  李老师冷笑一声,“方向,方向你怎么看的出来,又没在老苏待过。”

  秋火明沉默了一下,说出了四个字,“北硅南锗。”

  李老师靠到椅背上,伸手盘着茶杯,一副要教后辈的表情,他说道:

  “所以说,你不懂了,‘老苏’站在“核大战”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他们更喜欢抗辐射和稳定性,这才是正统的搞研究,所以啊,我认为老苏的半导体发展肯定要比‘美丽国’更加迅猛。”

  周主编理会他的这番话,而是看向秋火明,反问道:“火明,你是认为北硅才是正确的?”

  秋火明点点头,“我们学院刚买了一台最新的便携式电脑,用的就是硅基半导体,‘美丽国’是从商业角度上来看待问题的……”

  李老师再次插话,“所以我觉得他们才是错的,商用?商人逐利,哪里会创造好的东西。”

  秋火明:……

  周主编眉头微皱,“小李啊,各抒己见是可以的,但是还是先让火明把话说完……”

  秋火明见李老师不出声了,这才继续说道:“商业的角度是什么呢?是实用性,是普遍性,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有了价值,才有继续研发的动力,硅基半导体能越做越小,这就意味着……”

  他话还没说完,一旁的韩礼德嚷嚷开了,“我懂了,这就意味着,能在狭小的空间里放置更多的元器件!”

  秋火明诧异地看向他,没想到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韩礼德竟然能一语中的。

  周主编深吸了一口气,视线从韩礼德的脸上移向秋火明,还在等他说话。

  “韩叔叔说得很对。”秋火明不吝夸奖道。

  韩礼德咧开嘴,笑了起来。

  秋火明继续说道:“集成电路,你们都知道这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芯片……”

  “周伯伯,你在申海本地生活,应该很清楚,我们的无线电厂在70年代就能制造出‘8080八位微处理器’,就说前几年吧,就连‘樱花国’都要向我们购买,但是现在呢?”

  周主编喃喃自语,“停滞不前。”

  “说到‘樱花国’,那么我们就继续聊下去,‘樱花国’的半导体在我看来,他们能排在第二位……”

  李老师身子一动,正要反驳,被周主编伸手按住,他忍了忍,拿起茶杯喝了口茶。

  秋火明瞥了他一眼,“不仅如此,再过几年,‘樱花国’大概率会反超‘美丽国’……”

  “怎么可能!”李老师终于忍不住了,怒喝道。

  秋火明没有再接着说了,他顺势停下了话头。

  说多错多,他的这番话其实都是说给周主编听的,他才是话事人,接下来该怎么做,也是他说了算。

  “稍安勿躁,我倒是觉得火明说得很有道理。”

  “老师,你可是当年在莫思科深造过的,你应该知道他们的能力!”李老师看着周主编义愤填膺地说道。

  秋火明恍然大悟,原来对面这位一直跟自己唱反调,也有一方面是为了维护自家的老师的学习正统。

  周主编眉头皱的更紧,“小李,我常让你多看看其他的青年才俊,就是希望你可以开阔你的视野,这个世界上天才是很多的……”

  “‘老苏’这些年的刚愎自用,他们如果走了弯路,我倒是可以想象……”

  李老师低着头,沉默不语。

  周主编见他脸皮薄,也不再说他了,他看向秋火明带着一丝笑意问道:“那你说说看,‘樱花国’现在要求我们把核心资料给到他们鉴定,是给还是不给?”

  “不给,如果一定要鉴定的话,邀请‘美丽国’的技术人员来国内,亲自去现场验证……花点钱,给点荣誉都行,就是不能让‘樱花国’参与此事。”

  周主编问道:“为何?”

  秋火明笑着看向周主编,“周伯伯应该已经心有定论了,再问我,我都是这个答案。”

  周主编点点头,目光里多了一丝欣赏,“好了,都这个时间了,回去还能休息一下,下午是颁奖典礼,记得准时到会场。”

  秋火明跟韩礼德这才站了起来,“多谢款待了,那我们就先走了……”

  周主编目送他们离开,这才扭头看向李老师,“小李啊,回头,你去工厂学习一段时间……”

  李老师的头猛地抬了起来,“为什么?”

  “你这性子,还是太急了,去无线电厂学习一下,就学这个‘集成电路’……”

  李老师想了想,“行,我听老师的安排。”

  周主编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你也回去休息一下,自己再好好想想……”

  等人都走了,周主编这才站了起来,快步下了楼,听服务员说,楼下的帐已经被李老师给结清了,他这才直接出了饭店大门。

  小李是他的学生,这年轻人聪慧的很,专业素养不差,大概是当编辑当久了,他有种审核别人的坏习惯,让他进工厂学习,就是想要他接接地气……

  他来到了小径上,阳光洒在路面,光影跳动,今天的天气真的不错……

  他一边走,一边思考着,秋火明没有猜错,他的心中确实早就有了定论,但是这里并不是一言堂,他的意见未必就能行得通,他想到少年人试图说服他的模样,禁不住露出了笑容。

  他加快了脚步,穿过了长廊……

  秋火明此刻已经跟韩礼德回到了房间,一推开门就看到了自己的宝贝洗衣机正搁在走道上。

  他放下心来,这可是大件,在这年代,那可是稀罕物。

首节上一节226/3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