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2职工大院 第225节

  秋火明不清楚那名海员的来路,这人要么脑子坏了,要么就是识货的,他摇摇头,“谁知道,大概长时间跑海上,脑子出现问题了……”

  身后那人已经不见踪影了,前面的司机这才说道:“快过年了,小偷很多的,你们要注意一点……”

  司机知道温律师是港商,这年头,大陆跟港城关系不错,对他们,跟对海外侨胞都差不多一个待遇,大陆穷,他们愿意回乡来投资,那就是大好人,老百姓可不管别的……

  哪怕他们不投资,在外多说说好话,那也是好的。

  “谢谢司机同志了,我们会注意的。”

  秋火明道过谢后,瞥向温律师道:“温伯伯,你是今晚找个地方入住,还是直接回羊城?”

  温律师抬手看了一眼手表,“这就回去了,你一会儿还要开会是吗?”

  秋火明点点头,“要不等我开完会,我请你吃饭吧?”

  温律师摇摇头,“这东西对金总很重要,我还是不要在这里多停留,送你回去后,我就直接去机场了。”

  “温伯伯,你这一路上,一点都不休息,也太辛苦了。”他看着温律师的花白头发说道。

  “飞来飞去的不辛苦,又不是坐长途汽车,那才叫辛苦。”温律师想着刚来羊城的时候,跟着金绰埔他们一行人去乡下的情景,还有几分心有余悸。

  大城市的内部道路还不错,但是此刻的省道、县道还不完善,一路颠簸、扬尘那都是常态,高速此刻连影子还没有。

  经过了这一次的了解,两个人的关系亲近了许多,回程的话都多了起来。

  车子终于回到了招待所门口,秋火明这边刚一下车,就被在门口张望的韩礼德跟一名工作人员给捉住。

  “你跑哪去了,亏我还给你打掩护,你快点跟我来……”

  韩礼德不由分说地抓住秋火明的胳膊就要往里走。

  秋火明急了,“,我新买的洗衣机,得放房间里去,可贵了!”

  一旁得工作人员立即说道:“我知道你的房间,我替你送进去……”

  车窗打开,温律师探出头来,“火明,他们是谁……你没事吧?”

  这架势,他看的有点懵。

  秋火明扭头跟温律师打了声招呼,“大概会议有变化,我先进去了,那洗衣机就给这位工作人员,温伯伯你一路平安……”

  见他不像是被绑架的样子,温律师这才放下心来,司机下车帮着那名工作人员将洗衣机搬了下来。

  秋火明半道挣脱韩礼德的手,“韩叔叔,到底怎么回事啊,上午不是研讨会嘛!”

  韩礼德呼了口气,“是好事,老韩我可是力保你的,还好你出现了,不然我就要在我榜样面前失信了……”

  “跟周主编有关?”秋火明简直是一头雾水。

  前面就是会场了,韩礼德也懒得多解释,“就等你了,快……”他擦了一把额头急出的汗水。

  秋火明糊里糊涂地跟着他走进了会场。

  他们刚一走进来,就看到台上的主持人问道:“是秋老师来了吗?”

  韩礼德一把拽过身后的秋火明点点头道:“他来了……”

  台下的评审那里也放了一个话筒,周主编扭头看了秋火明一眼,他笑着说道:“有请秋火明小同志上台……”

  秋火明如坠云里、雾里,他应了一声,此刻已经是骑虎难下,只能朝前走了。

  这里的哪一位他都不能得罪啊。

  等上了台,他才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原来他的论文在国内虽说没有引起太多水花,但是好巧不巧,他的论文被一位外国学者给带回了欧洲,并因为激动,而快速地翻译成了英文,并且回国的当天,就召集了一次数学界的聚会,将这篇论文给抛了出去。

  要知道‘费马猜想’在欧洲的声誉,可以说是空前的,他的这份论文的证明部分,被人抄录在黑板上,聚会中,数名数学知名教授验证了之后,发现这篇论文是正确的,也就是说300多年前的‘费马猜想’真的被人证实了!

  一时间Mr. Qiu成为了欧洲数学界的名人。

  周主编在国内举办这次研讨会原本就是为了发掘新生力量,传递科学火种而展开的。

  他在欧洲的好友也是聚会的参与者之一,立即给他打了越洋电话……

  他们希望得到Mr. Qiu的第一手资料。

  周主编笑着将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你的这篇论文因此也加入了我们今天的评选环节,此外,还有一个好的消息,当然还没得到证实,我暂且不说,等落实了,我再跟你联系。”

  他抬头看向站在台上的秋火明,“后生可畏,你们是早晨的太阳,世界终归是属于你们的……”

  他的发言结束,台下响起了雷鸣般地掌声。

  秋火明汗颜,他哪里料到自己这篇论文竟然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周主编旁边的一位领导突然站了起来,他示意周主编将话筒递给他。

  他接过话筒后说道:“我不反对将一个新人的论文添加进我们的评选环节,但是其他几位作者都详细阐述过各自的论文,并且解答了很多参会人员的现场提问……”

  “如果这位小同志,一上来就搞特权,那么我会质疑这次研讨会的公正。”

第254章 一语惊起千层浪

  对方说完将话筒还给他,周主编脸上没有丝毫的怒气,反而带着一丝笑意。

  “我很高兴,能有不同的声音在今天这样的场合里出现,那证明,我们是开放的,学术研究最可怕的就是一言堂……大家没有因为我是主编而放弃质疑,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江主任的话很有道理,是我太想当然了……”

  周主编移开目光看向台上的秋火明,“就是要委屈你这位小同志了,毕竟你之前都没有准备过要上台发言,这两天你也见过其他作者的解说,就按照他们的方法,将你的论文讲解出来即可……”

  秋火明站在台上,台上灯光耀眼,他看着台下的周主编,有些明白了为什么韩礼德如此推崇于他了。

  单单这气度就令人折服。

  主持人及时地将手中的话筒递给他。

  秋火明接过话筒,先是对着台下的众人,尤其是站在对面的周主编,鞠了一躬。

  “感谢前辈们的教诲,说真的,我还有点懵,刚有事外出,没想到,一回来就是这架势,不过……”

  他看向台下的众人,少年的身姿挺拔,他扬起嘴角,声音清晰地传递在会场的上空,“我愿意接受这次挑战,那么接下来,我就要开始了……”

  “我叫秋火明,来自华南工学院,目前在‘无线电’系读大一,我的这篇论文说的是费马猜想的求证……标题是……”

  台上的秋火明语气没有丝毫地停顿,仿佛这篇演讲稿,他曾经说过很多遍。

  即使没有,也听得出来,他对自己的这篇论文理解的很深刻。

  他站在台上侃侃而谈,说到尽兴处,把台上放置的活动黑板,给搬到当中,一旁的主持人飞快地递给他一根粉笔,他接过粉笔开始当场写起了证明公式……

  秋火明能这么顺畅地在台上演讲,得益于在这一次研讨会上,学到的别家之长,开拓了自己的视野。

  加上前天晚上又重新回看了一下自己写的论文,这论文里的每个文字、每一个公式,都在他的脑海里盘旋,他对它们的理解,在台上这种高压时刻,反而更加的透彻了。

  这个世界有些人,他们以为自己很平凡,但实际上,只要给他一个舞台,他就能发光、发热。

  秋火明的声音还在会场上回荡,少年人不知疲倦,一边书写,一边解答,思路清晰无比。

  台下的参会人员,不少人都读过他的这篇论文,虽说发表的时间晚了一些,但是一出版就在内部引起了争论。

  有很多的质疑声,其中就有几位是赤裸裸地怀疑,怀疑他这个年纪是无法独立完成这些推论的……那么,他的所谓的论文一定是另有他人……

  秋火明在台上浑然未知,台下这些人的心思,他此刻说到兴起,还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将一堂枯燥的论文解答,说得乐趣横生……

  台下的那些人,听到这里,疑虑终于消失了……

  看到眼前的情景,任谁都知道,这篇论文一定是出自他自己的手笔,否则不会连每一个停顿都丝滑无比。

  前排的周主编微微前倾身体,他盯着台上的少年,这孩子一副少年老成的台风,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县城里出来的孩子……

  一旁提出质疑的江主任叹了口气,“原本以为他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没想到,还给他显摆上了,老周啊,还是你有眼光……”

  周主编闻言笑笑,“我可没有预知能力,这位小同志之前并不知道我们要他上台,你看看,他这台风,怕是比我还要老到!”

  江主任笑道:“要不是奇才,那就是脸皮子厚。”

  “单脸皮子厚可说不了这么专业的话,他这是天赋,不仅有专业知识,同时还有一副好口才,老江,你们交大不是要扩招了嘛……”

  江主任摇摇头,“你没听他说,他是华南工学院的,他们刘院长最是护犊子,知道我打他们学生的主意,怕是要年都不过,要杀到申海来……”

  周主编闻言沉默了下来,近来编辑部里的人事变动很大,一半人都要走了,调动进入高校系统,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高级人才在哪里都是稀缺的。

  尤其是改革开放了之后,一些有识之士发觉到自己国家的科技,与强国科技之间的巨大差异,甚至是鸿沟,因此整个科研机构都出现了一种趋势,那就是积极向外求经。

  就像前一阵子,他参与的将长城1代大型机,以及曙光1号巨型机相关的材料带去‘美丽国’让他们的技术人员给予评估的事情一样,得到的答案让中科院的众多科研人员都寒了心。

  就在他们应‘樱花国’之托,准备将核心资料带去‘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的时候,遭到了同去的一位成员的强烈反对,反对的那位就是眼前这位少年的学校院长。

  刘院长的人品,周主编是认可的,但是这两台机器还是需要更为专业的人来进行评估,因为投入的资金过于庞大,每走一步,大家都是悬着一颗心的,如果说技术落后太多,那么这种研发就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了。

  现在大家的焦点都聚集在中科院,是继续还是停止?是交给‘樱花国’,还是不再向外求证?

  周主编盯着台上已经说到尾声的秋火明,突然记起来,刘院长说过,持反对意见的还有一位学生,他还说过,连一名学生都能看出其中的猫腻……

  周主编隐约觉得,他说的那位学生极有可能就是眼前的这位少年。

  他转动了一下手里的钢笔,桌面上摆放的是台上发过言的作者评分表格,最下面额外增加了一行,手写了秋火明的名字。

  他靠在椅背上,停下手中转动的笔,突然生出了一个想法。

  不妨问问他?集思广益,如果说之前,他压根就没把刘院长说的一名学生的话放在心里,那么此刻,他改变主意了。

  一个名不经传的学生,能将困扰世界的三大难题之一给破解了,这个学生的意见一定有可取之处。

  他的这种想法,在某一方面跟台上的这位秋火明达成了共识……

  秋火明其实一直以来,所抱有的观念就是,强大自身在学术界的力量,借助这股力量给自己的未来商业科研之路铺路……

  一个在学术上,有着卓越成果的年轻人,跟一个名不经传的年轻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发声绝对不一样。

  “我的解说到此结束,有疑问的可以在会下来问我,就不占用会议的时间了……”

  秋火明站在黑板旁,拿着话筒微笑着面对着台下的众人说道:“谢谢大家。”

  他上前一步,再次鞠了一躬,随即直起腰后,不再理会台下如潮的掌声,将手里的话筒还给了主持人。

  他转身从舞台的侧面走了下去。

  主持人笑道:“感谢秋火明同志精彩的解说,今天上午的会议到此结束,下午2点依旧在这里,跟大家不聚不散……”

  秋火明刚走到韩礼德的身边,就听到主持人在说结束语了。

  韩礼德给他竖了个大拇指,还没说话,就看到前排周主编扭头看向秋火明,“小秋,先别走,一会儿一起吃饭……”

  韩礼德立即替他应道:“好的、好的,我们不走……”

  周主编看向韩礼德,跟他礼貌地点了一下头,这才转过身,跟旁边的几位评审成员议论起来。

  会场里的人纷纷往外走去,秋火明跟韩礼德坐在原地,等着前排的周主编。

  韩礼德扭捏了片刻,凑近秋火明问道:“一会儿,我要陪你一起去的,你不介意吧?”

  秋火明闻言笑了,“当然不介意,今天中午请吃饭的肯定不是我。”

  “不介意就好,管他谁请,要是只有周主编一个人,我请也没关系。”

  他说完搓了搓手,看得出他还是有几分激动的。

  没一会儿,会场上就剩下周主编跟他旁边的另一位身材清瘦的年轻男子,这人也是一直跟在他身旁的。

  他们站了起来,秋火明赶紧拉着韩礼德走了过去。

  周主编扭头看向他们,“等久了吧?”

首节上一节225/3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