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461节

  “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我猜的。徐庆有这家伙对特区有功劳,当初破除租地的理论依据,是他提出来的。另外特区现在最来钱的渠道,正是租地,徐庆有又一直在干房地产方面的买卖。所以他既是功臣,又是金主。人家给面子,甚至不敢得罪。”

  李建昆目露赞许,这些年新甲无疑成长不少。

  这番话,可不是当年的泥腿子青年,能讲出来的。

  林新甲继续说道:“第二点,是姓贾的提出来的。说我们在慧阳明明有一家家电合资公司,不想着好好发展,又要办一家电子厂,问我们想干啥。他口气很不客气,说我们不是好的合作对象。”

  李建昆嗤笑一声,什么跟什么。

  一个企业,办一家家电厂,办一家电子厂,有冲突吗?就算办两家家电厂又如何?我一家生产电视机,一家生产录音机,碍着谁了?

  还不准人多元化发展。

  听听有点道理,实则全是由头。

  正如金彪所言,摆明的不想给办,没别的。

  什么原因很明显,受了徐庆有的蛊惑或教唆。

  由此可见,这孙子在特区确实有几分能耐。整得人家连外商投资都能不要。

  李建昆在烟灰缸里摁灭烟头,招招手道:“走吧,出去吃饭,整点小酒。”

  林新甲:“???”

  金彪:“???”

  陈亚军四人下楼,绕到骑楼前面后,陈亚军像放学后嗷嗷待哺的小盆友样,嗖嗖冲进苏记面包店,花两块外汇,买来一根豆沙面包。

  今儿还没光顾,待会喝酒不知道几点回来,怕面包店关门了。

  金彪想起他今天也没打卡,或者说刷脸,那不行!同样哧溜冲进去,带出一只牛角包。

  李建昆:“……”

  得亏他有外汇收入,不然真架不住这俩货造。

  刚入夜的东门老街仍然很热闹,街道二面有四成铺子开着,市民们闲庭阔步,饭后消食,孩子们追逐嬉闹,欢笑不断。

  市井气非常浓郁。

  这边有家三百年历史的思月书院,其实是本地早年间名门望族张氏的宗祠,旁边不远有家国营饭店。

  规模算是附近最大的,有四扇门面。

  李建昆他们今天的晚饭就安排在这里,要了三荤两素,外加一碟花生米,一碟兰花豆。

  这年头的国营饭店全是东北范,他们四个壮小伙,即使喝酒,这些菜都够够的。

  旁边的餐桌上,一家三口,只点一盘家烧豆腐,汤汁拿来拌饭,照样够吃。

  李建昆望向仨人,“喝啥酒?茅台?”

  这饭店还真有,摆在柜台上一目了然,供销系统估计也是考虑到这边常有外商光顾。

  金彪咂舌,“真喝啊。”

  啥心态呀,千里奔袭,在车上熬一个礼拜,过来的头等大事没办成,还有心情喝酒?

  林新甲仔细瞅瞅老板,确认他不是借酒浇愁后,讪笑道:“酱香喝不来,搞清淡点的吧。”

  这正是李建昆有此一问的原因。

  茅台是好,但讲实在话,不对年轻人的口。喝酒这事,有个过程,口味是由清到浓的。

  先是清香型,再到浓香型,最后到酱香。也就成老酒鬼了。

  李建昆干脆让他去拿,林新甲拿来一瓶六毛钱的红曲酒,说最受本地的老酒客钟爱,好喝不贵。等他倒一盅后,李建昆端起抿一口,品了品,倒还真不错。

  四人吃吃喝喝,谈天阔地,聊来聊去,话题还是绕不过当前的坎。

  林新甲二两酒下肚,有些上脸,忽然一酒盅道:“狗日的,老子明天再去,直接找招商办的头头,我还不信这个邪了!”

  金彪道:“一起!”

  陈亚军用手捞一颗花生米,扔进嘴里咯吱咯吱说:“要人助阵的话,我也去。”

  “都别去。”

  耳畔传来声音,三人齐刷刷看向李建昆,满脑门黑人问号。

  李建昆端起酒盅,嘬一口道:“费那劲干嘛?本来呢,我是想着到蛇口去也可以,偏就偏点,反正是办工厂。不过我这人还真有点反骨,他们越是使绊子,我越要搞成。”

  林新甲眼神一亮,“你有主意啊?”

  难怪!

  金彪和陈亚军哈哈一笑,敢情胸有成竹呢。

  李建昆望着林新甲说:“你这样,明天打通电话给郝正达,让他跟TTK家电那边提出来,说我们要撤资,理由正是这件事华电公司满腔热情投资内地,特区招商办却如此态度,属实令人心寒,不投了!”

  “嘿!”林新甲咧嘴一笑。

  高,实在是高!

  金彪和陈亚军还有点搞不明状况。但也能听明白,这是个计谋,假撤资。

  林新甲心里是门清啊,华电如果撤资,TTK家电不说立马倒台吧,也得瘫痪。

  要知道,TTK家电生产的空白磁带,主要原材料,全是由华电公司从港城采购的,这是其一。

  其二,自从TTK家电创立,华电公司没有取走一毛钱分红,全留着搞发展。TTK家电也确实把大笔钱投入到研发中,目前座机电话的研发进度,已到关键节点。此时华电如果撤资,要拿出所有分红,TTK家电……压根拿不出来。

  慧阳是个穷地界,当下又正值经济倒春寒,能挣钱的单位不多,更多单位需要贴补。

  他们自己赚的那部分,大头上缴,员工待遇一发,也没剩个啥。

  这样一来,TTK家电和慧阳市里的人,还不得急冒烟?

  等了解原委后,得知是华电公司要在特区办厂,这样的好事,招商办竟然不同意。您猜他们会不会冲上门兴师问罪,甚至往上告状?

  等于说,有人会去帮忙折腾,倒真不用他们费劲。

  “老板,我敬您。”

  林新甲双手端杯,心生敬意,又学到一手。很好对应到他在《三十六计》中看的那招围魏救赵。

  还是老板让他看的,不过他看是看过,却用不出来。

  在老板身上,总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连他自己都觉得这几年变化挺大。倒真的越来越像个港商,而不用装。

  李建昆举杯跟他碰了一下,笑着一饮而尽。

  金彪和陈亚军理解不透,毕竟对TTK家电不够了解,拉着林新甲一阵打听,等搞明白其中的牵扯,俩货贱兮兮笑出声。

  这生意做的,跟打仗似的,连兵法的招数都用出来。

  确实有点高。

  “来,建昆。”

  “昆哥!”

  四个人,一斤酒,刚好好,微醺。

第475章 敌人使我成长

  两日后。

  特区大院,招商办办公室。

  斥责的咆哮声从里头传出。

  “你们要做什么!华人电子是爱国华侨开办的企业,咱们首批十三家合资公司的外方之一!”

  “TTK家电成立至今,人家忙里忙外,一毛钱分红都没拿走,全心全意致力于公司的发展,这样的爱国港商哪里去找?”

  “嘿!你们倒好,人家有意加大在内地的投资力度,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你们竟然敢阻扰,谁给你们的胆子,特区成立还没几天呢,你们想翻天是吧!”

  大发雷霆的这人来头可不小,慧阳市怒不可遏之下,找到省里。

  特区虽说属于独立行政区域,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但省里的意见也是不能不听的。这里目前的行政人员,多半是从省内各单位调过来的。

  而且从内部来讲,他们还处于弱势地位,思想路径遭人质疑,不受待见。

  招商办的人怂成一团,大气不敢喘。

  这事细细捋捋,也确实是他们理亏。

  贾主任作为始作俑者,被骂得那叫一个惨哟!

  狗血淋头!

  “好好,我马上办,马上办。”

  “不用你,换个人!你要做的事是道歉,摆清自己的位置行吗?对于确实有爱国热忱的华人企业家,咱们必须要以礼相待,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现在是咱们搞开放,希望人家回乡投资,不是人家巴着咱们,不说全世界,东南亚这么大,人家去哪里投资不行?”

  贾主任狂抹脑门上的汗珠,头点得像小鸡啄米般。

  徐庆有误我啊!

  当天下午,几名工作人员特地找到东门老街,恭请李建昆他们前往特区大院磋商合作,贾主任同行,致歉话不断。

  

  福田,上埠工业区。

  这里距离在建的电子大厦,直线距离不超过两公里。

  也就是说,它毗邻后世的华强北。

  不过说是工业区,只是规划中的称呼,此地目前多半还是一片荒芜,零星散落着几片厂房。

  李建昆四人戳在一条黄土路上,身前有片荒野,杂草丛生,地势高低起伏,放眼望去到处是土包和沟壑。

  这里,正是特区批给他们的建厂地块。

  华电公司出资两百万港币,特区拿出这块地,并给予政策支持,合资建立工厂。

  特区占51%的股份,但没有工厂的经营管理权。

  谈判顺利得超乎预期,仅仅三天时间,全部敲定。

  虽说是慧阳那边闹出的动静,但有关系和没关系的区别,可见一斑。

  金彪一阵头大道:“这块地可不好拾掇啊。”

  陈亚军附和,“比中关村的太监坟场还要荒。”

  你们知道个der。

  李建昆没好气剐他二人一眼。

  且不提未来的发展,脑子里但凡有块鹏城地图的人就知道,这里是正儿八经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人力资源丰富。

  对于开工厂而言,好处显而易见。

  李建昆侧头看向林新甲,“你联系一家这边的承建单位,搞支专业施工团队,尽早开工。”

  盖厂房比建大楼,简单不少。

  现在是三月初,按照他的计划,一个季度把厂房弄好。暑期一边采购必要设备,一边招工配齐人员,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到秋天,厂子投入生产第一款产品。

首节上一节461/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