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321节

  “姐,哪找的电工?技术不赖啊,我之前瞅半天都不知道哪出的问题。”

  “自个找上门的,推销开关和插座,我寻思他可能会修,随口一问。”

  李云裳说着想起什么,从台面上抓起那张名片,“这人不是普通的推销员,还有名片呢。”

  “名片?”

  李建昆心说他都没有,京城还没这个时髦,随手接过一看……大脑嗡地一响。

  唰!

  在李云裳惊讶的表情中,三步作两步,夺门而出。

  只是秋风瑟瑟的街头,哪还有那位大佬的身影。

  没错,大佬。

  如果说称呼李成如几人为大佬,还有点玩笑的意思,把他们后世的成就带入进去。那这位,可是实打实的大佬。

  就在当下!

  他现在的头衔是: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我国核聚变顶级专家。

  未来他还有个头衔:中关村之父。

  “姐!”

  李建昆在街头呆滞半晌后,旋风般冲回来,蹙眉问:“你让他修电路的?你逼他了?”

  李云裳能明显感觉他有几分埋怨,这是很少有的事,不明何故,颇为委屈道:“是…我让他修的。但我可没逼他。”

  “你给他多少钱?”

  “五块啊。”

  “五……”

  这不纯纯的侮辱人么这!

  “咋了呀?”李云裳撅着嘴问。

  其他人的目光也被吸引过来。

  王山河打趣道:“小李子,你要是敢欺负我姐,我跟你拼了!”

  “滚。”

  李建昆望着二姐摆摆手道:“算啦算啦,赶明我登门道个歉吧。这人来头很大,是位科学家。”

  “啊?!”

  李云裳瞪眼,这才明白什么缘故。姑娘连拍大腿,也意识到自己有些不尊重人。但她真不知道对方的来头啊。

  这年头,人们对于科学家有种发自肺腑的尊敬,远非明星可以比拟。或者说,科学家才是最大的明星。

  好比陈景润。

  而陈春仙,恰好是哗啦哗啦后,与陈景润同时第一批被提拔的正研究员(教授级)。

  李建昆戳在吧台前沉思好一阵。

  这件事同时告诉他一个信息:陈春仙初步下海了,中关村的发展迎来序幕。

  陈春仙是搞核聚变的,这个当然无法作为商品民用,至少目前不能。

  现在搞起开关插座,不知道他对……集成电路这方面,懂不懂行。

  李建昆可从没忘记自己在鹏城,十三大队边境线时,许下的宏愿。

  他未来的商业目标,是高科技产业。

  中午。

  万事俱备,老板娘李云裳吆喝着大伙去长征食堂打饭。

  李建昆已经跟长征食堂谈妥员工餐,今儿正式执行。

  人手两只国民铝饭盒,也是他置办的,免得大家过来开工还得带餐具。

  大伙陆续过去,打扫卫生的阿姨和两名新招的勤工俭学的姑娘,是第一批。

  三人打好饭菜回来时,脸上皆有种难以抑制的惊喜。

  王山河问:“这么开心,吃啥呀?”

  “好着哩!”阿姨忙把饭盒搁在桌面,揭开盖子给他瞧。

  凉拌黄瓜。

  酸辣包菜。

  香酱肉丝。

  红烧大闸蟹。

  四个菜,两荤两素!

  外加一份猪肝粉丝汤!

  这是啥待遇?

  机关单位都不敢上这种员工餐呀!

  王山河啧啧几声,瞅瞅吧台内的大姐姐,再瞅瞅小妹妹,懂了。

  其他人跟着沾光。

  “东家,你可真好!”阿姨望着李建昆大赞。

  另两个妹妹也是嗯嗯嗯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李建昆笑着摆手,“吃饱喝好才有力气干活嘛。”

  用不了多少钱,以这年头餐馆一盘菜的份量,够好几个姑娘吃。

  最贵的大闸蟹才几个钱?

  九毛一斤。

第332章 老酒客和新酒客

  洪二平,家住老虎洞,今年五十有一,过去是区肉联厂的职工,属于食品体系。

  儿子返城后没工作,天天发神经,索性让他顶了班。

  如今闲赋在家。

  洪二平为人没啥不良嗜好,既不学京城的顽主们提笼遛鸟,也不跟胡同串子们学赌棋抽烟,唯独好一口杯中物。

  还不能说成是贪口腹之欲。

  洪二平这人有个毛病,菜可以差,甚至没有,但酒必须好。

  以前搁香饽饽单位,高低是个领导,多年下来也攒下一些家底,到如今为止,他都是这习惯,家中好酒不断。

  亲朋好友串门走动,纵是提溜来山珍海味他也不稀罕,只有好酒正中他心怀,一准笑歪嘴。

  洪二平自认市面上的好酒他全喝过。嘿!今儿却有人跟他吹牛批,说有个地方好酒成堆,他九成九都没喝过。

  这不是纯纯的瞧不起人么?

  他还不信这个邪,非得去看个究竟,所幸几步路而已。

  从老虎洞的家出来,沿着娘娘庙胡同走到头,到后马路,这边的长征食堂不陌生,说是搁旁边不远。

  洪二平背着手走到马路牙子前,左右踅摸……找到了!

  小酒馆。

  不错,这名字深得他心。

  要说他年轻那会,这四九城里酒馆才多,老辈人没事都爱喝上一盅,如今生活条件变好,酒馆反而少了,您说这事闹的……年轻人没一个能喝的,失了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义薄云天,净剩下嘴皮子功夫。

  忒看不惯!

  揉揉散不去的红鼻头,洪二平大步扎进去。

  “欢迎光临!”

  哟,服务周到。用老一辈那些爷的话说,该赏!

  不过现在不流行,败风气,犯忌讳。洪二平也不效仿。

  “好好好。”洪二平抚了把并不存在的胡须。

  戳在门口迎接的是一个盘正条顺的姑娘。

  养眼!

  酒馆里头环境别具一格,颇为现代化,谈不上喜欢,也不讨厌。

  空间倒不小,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数十张小桌台,才下午三时许,竟然已经有几桌酒客。

  一个格外大的柜台,引起洪二平的注意,外侧还摆着一排高脚凳,这真是一点空不落下啊。

  不过也好。

  想他年轻那会,进酒馆嘬杯散酒,哪有位置坐?捧着酒盅,搁墙角蹲。

  座位有限,论资排辈也轮不到他,那是爷才有的待遇。

  视线上移,洪二平双眼猛地一凸。李云裳瞅着这人怪怪的,一大把年纪,至于这样盯着姑娘看吗?

  “咳!”

  “别咳了,我不是看你,姑娘你没事长这么高干嘛呀,来来,往边上站点。”

  洪二平个头不高,刚过一米六,年轻那会实在没吃好。

  李云裳:“……”

  洪二平走到吧台前,昂着头,瞪大眼睛,扫视着几乎跟墙一般高的巨大酒柜。只见上面摆着五花八样的酒水,标签上尽是鸟语,一个看不懂。

  这些酒他岂止九成没喝过?

  那是没喝过一样啊!

  吸溜!

  嘴里泛涎夜。

  “这些酒?”

  “货架上的都是洋酒,要散装的白酒、啤酒也有。”李建昆搭话,看出这是个酒菩萨。

  瞅那酒糟鼻也能一窥端倪。

  这种主顾,美女销售不顶用,得上专业人士。

  洪二平乐了,咱们的酒他是喝个遍,但洋酒,他是真没尝过滋味,过去也没地方买呀。

  他忽然觉得柜台边的凳子挺好,扒拉一张坐上去,手扣台面,暗道今儿有口福。

首节上一节321/8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