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23节

  继续!

  秉烛夜抄!

  李建昆决定回去复习,跟老魏有点关系,但不大。

  主要试过几天就知道,学校还是太吵了,另外有时候同学刚好在抄某本书,你去拿过来也不好。

  他做不了老魏说的那种圣人。

  也没想过做。

  

  次日上午。

  高三(1)班,实到46人,有7人没出现,等于主动放弃。

  这几人未必像小王样。

  时代的洪流下,软弱的人注定无法适应,亦如后来的许多机会。

  很多年后,他们中的某些人或许会扼腕叹息,但其实哪怕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仍会做出相同选择。

  性格决定命运。

  8点整,魏东平踏进教室,手上拿着一沓薄如蝉翼的泛黄纸单。

  “来,班干部帮忙发下。”

  徐庆有当仁不让,起身去接单子,魏东平深深看了他一眼。

  搞得这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接下来填志愿,闹出不少笑话。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

  “哈佛大学!”

  “嚯!我说你们仨是不是傻,这是咱们国家的学校吗?”

  “不是吗?”

  “徐志摩看多了吧你!”

  这个年代的青年们,无人不向往大学,但真正对大学有了解的,凤毛麟角。

  尤其是小城青年。

  在他们成长的这段时间里,周边只有极少数人被推荐去上大学,还只存在于传闻。

  再加上讯息闭塞,大家几乎没有渠道去了解大学信息。

  “那填的啥?”

  “对呀,那该填什么大学?”

  “当然是清华北大!”

  1977年志愿单收上去,N多学生都填了北大和清华,其他的,多半也是像中科大、浙大和复旦这样的名校。

  志愿倒真成了志愿。

  但,咱还得务实啊。

  最后咋办?

  志愿仅作参考,采取了“从高分到低分由重点大学先挑选”的模式。

  如此,大家都没话说,哦不对,非重点大学特难受。

  比如有大学相中某个学生,档案都提走了,某重点哥忽发现在该地区还没招满,手一挥,来,你先给我。

  非重点小弟:淦倪酿!

  李建昆也填的北大,没引发任何波澜。

  只填了一栏,其余全空着。

  没必要。

  如果不是北大,他去任何大学都无所谓,反正就是圆个梦,体验一把大学生活。

  倒不是对北大有什么执念。

  是想去弥补一个遗憾。

  人这一辈子,当你渐渐年迈,躺在摇椅上,回忆过往,总会有那么至少一抹身影,揪着你的心。然后发出一声悠长的哀叹。

  在他心里,也有一抹白衣。

  相逢只是个偶然,当时提倡社会实践,大学生暑期总爱往犄角旮旯里跑。

  彼时,他是一名船坞工人。

  那女孩正是北大学生。

  80年代感情方面的事情,仍然很淳朴,多半女孩并不物质,有时爱了也就爱了,轰轰烈烈,潇潇洒洒。

  女孩回京后,两人每月都有书信往来。

  持续整整两年。

  最后一封信,女孩说,她有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但她在犹豫,问他的意思。

  回信中,他只写了五个字:

  “我们分了吧。”

  笔芯落在“选报学科”栏时,李建昆托着腮帮子,沉思起来。

  这还真没考虑过。

  良久,他落笔,写下了“经济学”三个字。

  没办法,他这人毛病特多,长处贼少,假如非说一个,大概……只有搞钱。

  这个年代的大学学科,选择有限,集中在基础学科,像数理化,文地史啥的,也就是说以后主要方向是做学问。

  他哪是那根葱?

  也没兴趣啊。

  王山河哈着腰凑过来,“建昆你填的啥?”

  “你呢?”

  “喏。”小王把单子怼他脸上。

  第一志愿大学:清华。

  志愿科目:哲学。

  哟,思想觉悟很高啊。

  不算奇怪,这年头,不想当哲学家的学生不是好诗人。

  这货忽笑道:“咱俩要真如愿了,得打一架。”

  小王不解问:“为啥?我怎么可能跟你打架?”

  “那可由不得你,到时你就晓得了。”

  小王白眼一翻,“晓得个毛,我不报这个不就行啦。”

  说罢,很不讲究地在单子上涂了两块饼,改为,北大,经济系……

  照抄。

  对于小王来说,去清华读哲学的意义,远不及和建昆凑一块继续浪。

  这就是他的志愿。

  

  中午。

  李建昆和王山河的东西收拾妥当,床铺清空,说走就走。

  宿舍里很多哥们念念不舍。

  李建昆知道他们舍不得的不是人,又不是就此散场,后面还有高考,至少还有个毕业典礼。

  但没办法,能做的只有这些。

  “回见!”

  俩货跳上自行车,脸盆和饭盒磕在车架上,一路哐当响,离开学校。

  不过刚出校门,李建昆忽减速。

  车慢慢停下,推到了一个姑娘身前。

  她显然特地等在这里。

  总不能当没看见。

  钟灵看了眼没避开的王山河,轻声道:“我,就是想说,加油。”

  这话走心了。

  饱含真切祝福。

  发现我不开玩笑,真要考,再劝就成打击了,遂改成祝福?

  好吧,心意领了。

  李建昆笑着点头,“你也一样,好好努力,我相信你没问题的。”

  钟灵扬起嘴角,笑靥如花。

  “一起加油!”

  “一起!”

  那是不可能滴,姑娘,咱俩今生……不,咱俩一直没缘哪。

  自行车推出几米,又刹住,李建昆扭头问:“对啦,你第一志愿大学填的啥?”

  “北大。”

  “!!!”

  这货人都懵了。

  也太狗血了吧!

  她真考上了呀!

  不对不对,北大有什么好稀奇的,全班46个人,至少20个都填的北大。

  不可能是北大,如果是北大,自己当年是听说过的,不至于一点印象没有。

首节上一节23/8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