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21节

  “对啦建昆。”

  忽然想起什么,李建勋问道:“你和山河还去学校?不是说要恢复高考,学校都忙着培养大学生吗?”

  “李建勋,你几个意思?!”

  王山河讪讪一笑,“建勋哥,我俩也准备参加高考。”

  “哈?”

  李建勋瞪大眼睛,瞅瞅他,又看看弟弟,“噗”

  李建昆也就是打不过他,加上小王也不行,否则非给他摁地上摩擦一顿。

  忒气人了!

  “李建勋,我告诉你,别瞧不起人,到时我真考上了,看你还笑!”

  “你要真考上,那我更得笑啊,不光笑,以后咱老李家,你是大哥,我听你的。”

  “你说的!”

  “我说的。”

  嘿,你看这事,就不为本身目的,也有搞头呀。

  李老大这货轴啊,认准的事牛都拉不回,但这货也有个优点,一口唾沫一个钉。

  前世在国营厂混一辈子,能力和资历都不缺,就是性格太直,情商低,老得罪人,调来调去的,还是个千年老二。

  他但凡听李建昆一句啊……

  可他当时瞧不上弟弟,或者说对满肚子花花肠子的生意人,都不感冒。

  貌似还挺服大学生的。

  也是,7080年代的大学生,何止头顶光环啊,简直是一种信仰,有时说话比神棍还管用。

  李建昆领着小王走了,留给彪子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学校比前一阵更热闹。

  大门纯属摆设,工人和知青们也没拿自个当外人。

  放眼一扫,哪都是乌泱泱的。

  屋檐下坐成长龙,草坪上几步路一个“人饼”,礼堂那边开没开课不晓得,反正已水泄不通。

  像小王这种佛系性子,那不是人人都具备。

  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自己命中注定,此生不凡。

  有个残忍的现实是,人生就是接受自己是个平凡人的过程。

  同志们还是太年轻啊……

  学生们倒也捍卫住两方净土教室和宿舍。

  这个饶是大饼脸,也不好进来抢座抢床。

  早上起得早,李建昆在宿舍蒙头补了一觉,中午王山河过来喊,说徐庆有出现。

  唰!

  鲤鱼打挺。

  这腰板,现在的妹子看了得哭,后世的妹子狂流口水。

  学校隔壁。

  种子站,公厕。

  交易地点是徐庆有定的,这货早前拒绝了一拨朋友帮忙搞书的请求,人家要知道他其实能搞到书,怕不是要成孤家寡人。

  “先说好,复习资料哪来的,你们自个编理由,跟我没关系。”

  李建昆无语,编个锤子啊,这点事至于扯谎么,不说就完了。

  小王正想掏钱,被这货按了回去。

  “建昆,我跟家里说了。你就算有钱,咱俩也得一人一半。”

  “别争,这书我买。”

  “那怎么行?”

  不行也得行,抛开兰婶儿昨天的厚礼不谈,这套书刚好能补齐他的短板,但对小王则不够全面。

  哪怕他考理科,语、政呢?

  还是缺复习资料。

  书对两人的功效不同,费用平摊,不合适。

  再说老王家一直对他不错,他现在有钱,豪气一把肿么了?

  小声争执一番后,小王自然拗不过他。

  一沓准备好的钞票,递过去。

  徐庆有压根没想过这钱是他的,只是对他这身新行头略感好奇。

  几天不见,人模狗样了,八成还是王家给买的。

  恬不知耻啊。

  蹭人家这么贵的复习资料不说,衣服还要人买。

  整一要饭的。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搞得好像黑涩会。

  李建昆拉开布袋子一瞅,挑眉道:“这也没17本啊?”

  哟,懂得怪多,连十七本都知道。

  徐庆有解释说:“目前就这些,你也不想想看,高考消息出来到现在才多久,人家能搞出七八本,已经很不容易了。”

  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李建昆抽出书验货,《代数》、《物理》、《化学》、《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三角》……

  得,主要的全在。

  再见,不,还是别见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李建昆对这货倒也没什么气,他估计以为割了一把资本主义尾巴,沾沾自喜,浑不知送出一场什么。

  没有这套复习资料,对于心中的那个目的地,李建昆还真没把握。

  “啪啪!”

  望着二人背影,手上钞票哗哗响,你说这一刀割的,这些钱该咋花呢?

  愁啊!

  徐庆有嘴角勾起弧度。

  最让他想笑的是,资本家的崽儿人傻钱多,哪怕搞到复习资料,就那损样,能考上大学?

  还有李建昆,莽夫一个,非学人舞文弄墨,怕不是缺心眼……

  钱花了,梦破了。

  啧,何苦来哉。

第21章 战斗打响

  1977年,一个深刻而激荡的年份。

  在李建昆的认知和理解中,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与现实意义,犹在1978和1992之上。

  凡事有因才有果。

  一个社会的发展最离不开什么?

  农业?工业?商业?土地?资源?

  不,都不是。

  首先必须是人才。

  世纪之交时,国人才明悟这一点,诞生了那句警世良言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

  1977无疑是伟大的,可以说是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正是这一年恢复的高考,使得一大批优秀青年,由此成为民族进步的中流砥柱。

  不光如此。

  早几个月前,还召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科学大会,它不仅明确了科研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调子,更让无数老一辈学者,重拾做学问的信心,重获社会尊重。

  但,有些老文化人吧,你尊重他,他不待见你……

  魏东平,60年代初的高中生,高考失利后留校任教,直到现在。

  在那年头还是学了点真东西的。

  学校紧急启动辅导课后,被调到高考攻坚小组带化学。

  这一阵忙得昏天黑地,偶然听说一个消息,今儿上午正好没课,说什么也得去自己班上瞧一眼。

  高三(1)班教室。

  值得一提的是,这年头高中,原本学制只到高二。

  后面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学校将应届班改为提升班。

  高三高三这个称呼,也就这么喊开了。

  魏东平来到教室门口。

  好家伙!

  窗户上糊满报纸,前门后门紧闭,要不要搞得这么密不透风?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秘密据点。

  “咚咚咚,咚!”

  三长一短,据说这是开门密码。

  门果然打开一条缝,却没想到还有二次验证。

  “谁?”就见一个黑脑壳在发问。

  “老魏。”

  “老魏是谁,我们班没这人。”

首节上一节21/8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