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203节

  本来想好的七七八八,他全部没写,洋洋洒洒两千来字,只阐述了一个作用画大饼!

  诱惑林新甲马上回来一趟。

  既然能当面交流,还咬文爵字个啥,未来的正经人谁写信啊。

  信纸塞进黄信封,吐一抹口水黏好,李建昆唤来林海,给了他一张大团结跑路费,让他立马去边境贸易地,托熟人把信尽快捎给林新甲。

  “建昆,不是我说,一封信你就想把那个林新甲搞回来?”

  小王摸进屋,对此事并不看好,“人家一天挣三十四块港币咧,在那边吃香的喝辣的,你这边还根本搞不准的事。”

  “吃香的喝辣的?”

  李建昆淡笑摇头,“你想多了。光拿内地的收入水平去对比,你想过没有港城的消费水平有多高?一天三四十块,顶多也就解决个温饱,还吃不好住不好。”

  “不至于吧。”小王诧异。

  李建昆懒得多解释,说再多他也不见得会信啊,耸了耸肩道:“等着吧,等林新甲回来你自个问。”

  “你就这么自信,他铁定屁颠屁颠地跑回来?”

  “除非我看错人了。”

  通过林海的描述,林新甲是一个极为果敢的人。如果人生中从未有过的机遇摆在眼前,现在回内地也容易,都不愿意抽几天时间回来确认一下,那林海的话就言不其实。

  作为李建昆而言,机会给过去,懂不懂得把握那是林新甲的事。

  没有林新甲,他还可以物色其他的人,多费点功夫罢了。

  隔日,李建昆在茶花大队租了辆拖拉机,一大早,一行人戳在后斗,一路颠簸,前往南头半岛。

  林海非要跟着,生怕他们跑了似的,索性也就随他意,有个本地人同行自然没有坏处。

  快要临近目的地时,海岸线已经清晰可见,小龙和小虎踮脚瞧稀奇,鲁娜还好点,当年在石头矶公社插队时,跟知青们也去过几次海边。

  李建昆眺望着海岸线一侧,只见有片区域生长着许多古怪的红叶树,是一种能在海水中生长的树木。

  他还留意到,旁边林海的目光,同样直勾勾盯着那个方向,不过视线的焦点更远,在海平面的尽头,那几座清晰可见的山头上。

  “这是后海吧。”他随口道。

  林海惊讶,收回目光在他脸上瞅了瞅,“李老板,你咋啥都知道啊?”

  小王和鲁娜四人憋笑,心说娃呀,你也就是不知道这位的身份,人家可是北大研究生呢,那知识面是一般人能比的?

  李建昆笑而不语。

  林海点头道:“嗯,这就是后海,后海红树林,现在最热门的地点之一。”

  这个“最热门的地点”指什么,只有李建昆能听懂。这方面的事,他没对小王几人提及,这个世界并非只有眼见的光明,就好像手工着色一样,无论多么鲜亮的色彩背后,总有阴沉的底色。

  不知道的人,索性还是永远不知道为好吧。那并不能给成长带来快乐。

  前往蛇口的路,要比李建昆想象中好很多,竟铺设了一条极为平整的柏油路,只是两旁的风景比较萧瑟,是大片收割完的稻田和荒芜的山头。

  蛇口位于珠江出海口东侧的南头半岛,与港城元朗、流浮山隔海相望。直到今年七月,这里炸响改革开放开山第一炮之前,一直都是一个荒僻的南海渔村。

  而在李建昆的视野前方,已经出现大片的建筑物,虽然都很低矮,但小半年时间,炸山填海,能有这副样貌,可谓相当不容易了,背后的艰辛无法想象。

  袁根提出了一个羚羊精神,什么叫羚羊精神?

  羚羊在山野迁徙的时候,遭遇巨大沟壑,无法越过去时,年老的羚羊会先行跳跃,小羊继而踏在它们背上,进行二连跳,成功登岸。

  “到了,前面就是进去的大门。”

  林海抬手指着说。

  拖拉机突突突地驶近,迎面驶来一辆红白相间的中巴车,前挡风玻璃里侧卡着一块白牌子,上面写的是罗湖-蛇口。

  工业区的大门实在不算高大上,只有一侧有加油站式的建筑,但仍在竭力凸显美观,顶檐刷着鲜亮的红油漆,外面用铁架子立起一副巨大彩色宣传画,画的是一对西装笔挺的时髦男女,手中各举着鲜花,底下有四个横排繁体大字

  欢迎欢迎!

  大门右侧,只有一排高高的铁护栏,刷着绛红色油漆。前面同样用铁架子立着一块白色背景板,上面做了几个广告字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

  这副景象,让李建昆体会到了一抹辛酸: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

  拖拉机停下,架车的大叔不敢开进去,李建昆六人脚刚沾地,对面快步迎来一个穿松垮灰西装的青年小伙,一脸殷勤道: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各位同胞莅临考察!”

  这就很尴尬。

第199章 一张漂亮的“双程证”

  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在小王等人错愕的表情中,李建昆笑着伸出手,“雷猴,雷猴。”

  主要看这个形势,他不确定自报家门后能不能进入工业区。好容易来一趟,不进去溜达一圈,实在不甘心。

  灰西装小伙也不疑惑他们为什么坐拖拉机来,还带着个年轻渔民,本地条件差啊,如果是首次回内地的港澳同胞,人生地不熟的,能找到一辆拖拉机就算不错了。

  人家还很聪明,请了个向导。

  不过李建昆也明言了,他们暂时只是来逛逛。

  灰西装小伙并不在意,热情不减,领着他们进入工业区,一路走走看看,做着非常专业的介绍。

  “目前我们正在大力进行基础建设,希望给客商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这是硬件上。政策上,我们将同时开放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拟定了多项减免优惠制度。”

  “我们预计在两年内,把蛇口打造成一个集船运、轻工业、饮食旅游服务业的多元化现代港湾,同时兼具产品外销性质的大型工业区……”

  李建昆被他说得流口水,这哥们是个人才,可惜啊,你以为我不想吗?

  俺没这个资格呀。

  沿着工业区平整的水泥路前行,李建昆表达过好几次他们自己逛逛的想法,可这哥们职业操守硬是要得,就是不走。

  在一排钢结构厂房旁边,他们邂逅了一拨真正的港商,也有一名穿松垮西装的青年人领着。

  双方互相打量了一番。

  对面有个长得贼漂亮的家伙,一脸玩味。

  这拨港商六男一女,四名保镖模样的人,领头的是一个戴金边眼镜的男人,三十出头,旁边穿蓝色职业套裙的应该是秘书,在这个女秘书身侧,还有一个二十左右的姑娘。

  一脸玩味的正是她。

  这姑娘打扮非常时髦,鲁娜跟她一比,完全是个土妞。

  穿一件黑红白三色印花的衬衫,外面套一件黑色皮夹克,下身是一条蓝色牛仔喇叭裤。

  乌黑的微卷长发披于肩头,用一只戴印花的红色发卡箍着,粉嫩的耳珠上缀着一对超大环形耳环,脸上的妆很淡,唯有红唇似火。

  精致白皙的瓜子脸上,透着一抹古灵精怪。

  小龙小虎突然齐齐后撤,仿佛遭遇什么洪水猛兽,因为这妞过来了。

  “嗨,你们哪来的?”

  这句问候可不算亲切,李建昆对她眨眨眼,意思是:姑娘,做个好人吧,看破不说破。

  他们五人这副造型,在内地人眼中的确有点像港城人,但在真正的港城人眼里,可谓漏洞百出。

  瞅瞅小龙小虎这对“保镖”就知道。你们说他们不是保镖吧,他们又确实在干着保镖的事,拎着手提包,戳在李建昆身后两侧。

  他也没想到进来会撞上一拨真港商,其中还有个社牛啊。

  黄茵竹秒懂,嘿嘿一笑,凑到他跟前,贴得很近,使得灰西装小伙和小王都不禁后撤,这年头在大陆,男女授受不亲仍然是主流思想。

  “诶?”

  黄茵竹诧异,“倒是有点不一样,你要是一个人,我还真分不清。”

  这妞有点爱搞恶作剧,她凑这么近是故意的,以李建昆阅遍有码也无码的境界,岂能怯她?

  “姑娘,你老公在呢。”

  黄茵竹顺着他的视线一望,哈哈笑道:“我叫他一声老公,他都不敢答应你信不?”

  得,李建昆懂了,兄妹,虽然长得毫不相干。

  “靓仔,你胆挺肥啊,冒充投资商,拿你们的干部当小喽喽使,意欲何为呀?”

  “靓女,国语学得挺溜嘛。”

  黄茵竹仿佛发现什么了不得的东西,瞪大眼睛道:“你个异端!”

  想她昨天入境以来,大陆这边所有男人都对她畏畏缩缩,多半看都不敢多看,唯独这家伙,她气都喷到脸上,却脸不红心不跳,竟然还敢跟她开玩笑。

  李建昆在她精致的脸蛋上扫过,问:“这位小姐,你到底想干嘛?”

  “你懂得还怪多的咧!”

  黄茵竹感觉这趟大陆之行,总算有点意思了,本来经历过昨天,她是非常失望的。

  她倒不嫌弃这里穷,来时有预期,再说终归是祖地,只是这里无论人还是物,都显得十分呆板,毫无乐趣。

  “想让我不拆穿你也行,你得贿赂我!”

  好家伙!

  贿赂二字能说得如此理直气壮,李建昆两辈子也是头回见啊。

  “小姐,我身子不太好。”

  “哎呦喂!你不得了啊你!”黄茵竹再次审视他一番,仿佛看到外星人。

  什么时候内地人比他们港城人还开放?

  荤话张口就来?

  她居然被一个内地小子给调戏了,你敢信?

  李建昆倒是挺舒爽,自从重生回来后,他说话一直刻意收敛,包括行为举止,今儿遇到港城人,总算能放开几分。

  “你果然狗胆包天,不过,本小姐喜欢!”

  黄茵竹哈哈一笑,“你带我去玩,我就不揭发你。”

  “玩?”

  “嗯,带我去这边好玩的地方,蛇口荒死了,啥都没有。”

  “小姐,这边真没什么好玩的,都差不多。”

  黄茵竹盯了他两秒,然后眼神从他脸上滑过,越到后面,“诶,这位干部……”

  “带带带!马上带!”

  李建昆也是醉了,这事真要上纲上线,说他冒充投资商,浪费重点项目的人力资源,那谁遭得住?

  黄茵竹狡黠一笑,“我去跟我二哥打声招呼。”

  等她离开后,小王才凑上来问:“建昆,你俩嘀咕啥呢?”

  “被她威胁了。”李建昆咬着耳根子,简单跟他讲了下。

首节上一节203/8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