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20节

  豁!

  不容易啊,能从铁公鸡身上拔下五十根毛,这事搁张林镇,怕是能吹一年。

  李建昆头也不回。

  “你还要怎么样,50块啊!”

  这还真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这几天李建昆一百两百的赞助也收过,讲的就是一个你情我愿。

  “我要去县里告你!”

  “HE-TUI!”

  李建昆往地上啐了口唾沫。

  

  腊月二十四。

  正值南方小年。

  李建昆总算把资料收集齐,来到县印刷局。

  这年头,哪怕是在偏远小县城,春节机关单位也是不放假的,政策方面他们必须带头遵守。

  常主任在县印刷局,排不进前三,不过这件事最初是他接洽的,局里便交给他负责。

  县宣传部那边,现在也知道,还比较重视,一路绿灯。

  常主任喊来两名职工,跟李建昆商量制作、排版等事宜。

  “排版好说嘛,文字信息方面我都斟酌过,每个人篇幅差不多,一人一章,开章放张照片,底下来一栏人物介绍,下面就是创业故事。

  “纸张的话,得用好点,嗯,这个07号纸我觉得可以。”

  一名职工提醒道:“这样造价可不便宜。”

  李建昆笑着摆摆手,“没事,高就高点。”

  “成本得摊到三块了!”

  “嗯,可以啊,可以接受。”

  三人在这边讨论着,常主任摸过李建昆的手稿,细细瞅着,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一本书!

  啧啧,这点子相当好啊!

  他是编辑出身的人,咋就没想到呢。

  暗叹口气。

  不然可是一个大贡献。

  宣传部的人看到这东西,能笑歪嘴。

  “哗啦哗啦……”

  从前翻到后,常主任微微蹙眉,还真没有。他昨儿去县委,宣传部领导找他谈过一件事,让他做做工作。

  耐心等待,等三人商议完后,两名职工告辞离开。

  常主任这才打开话匣子。

  “小李同志,那个张尚民,你还真把他落了?”

  李建昆硬是回忆了一下,才想起这人是谁,点点头,道:“嗯,不写他。”

  “可是,他去县里告状了。”

  李建昆饶有兴致一笑,问:“告我什么?”

  “第一个嘛,告你厚此薄彼,写别人不写他,说都是表彰过的致富能手。”

  “第二个嘛……”

  常主任迟疑一下,才道:“说你打着出书的名头,大肆搞钱。”

  “噢?”

  李建昆似笑非笑道:“县里什么意思?”

  “县里想听听你的意思。宣传部领导的原话是,小李同志是搞经济的,应该有些合理解释。”

  哎呦!不错嘛。

  这领导是个清明人,前途无量。难怪本地经济宣传工作,搞得迅如闪电。

  那李建昆确实得解释一下。

  “常主任您看,我一早就跟您讲过,把这件事当成一个商业行为。

  “作为商业的策划人,撰稿人,出品方,我自然有资格决定我的内容。

  “至于书里这些致富能手给的钱,那叫赞助,这方面你们可以去调查,我从没有跟他们说,你们一定要给我多少钱,我才把你们写到书里。

  “实际情况是,赞助都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他们热情支持我做这件事。

  “甭管赞助多少,那都是他们的心意,你情我愿,无论是从商业行为上讲,还是从人情世故上讲,这都合情合理,旁人管不着,也不应该管。”

  常主任下意识点头,道理确实如此。

  你做一件事,有利于人家,人家表示感谢,给点钱,这在民间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

  别说现在大力提倡搞经济搞商业,哪怕放在过去,也没什么好编排的。

  这叫本事!

  “那,小李同志,就不能把这个张尚民加进去,省得他去县里闹腾。”

  “不加。”

  李建昆态度坚决,道:“这个人品性有问题,真要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我觉得他对手下的工匠,可能存在剥削行为,县里甚至应该调查一下。”

  “什么?!剥削?”

  常主任脸色大变,这两个字,可不是开玩笑的。

  李建昆摊摊手道:“所以啊常主任,这样的人,我能宣传吗?”

  “好好好我明白,这事我会尽快反映到上面!”

  李建昆心头好笑,这有些人吧,他非得作死。

  且不提这只铁公鸡有多抠门,是不是个周扒皮,咱不甚了解。

  老王说过,这个张尚民,手底下有几十号工匠,他可没什么社队企业。

  现在报纸上已经在吵,说发展经济,提倡多种经营模式,那雇工问题怎么论。

  按照导师在《资本论》中的描述,雇工达到7人,可就有问题了!

  本来哥们一个后来人,其实没觉得有啥,你惹谁不好,告我?

第102章 贵飞懒汉变质了?

  过年这一阵,清溪甸可热闹。

  估计其他各公社和大队,也差不离。李建昆弄完出书的前期工作,便搁家里蹲,不知山外事。

  小岗村的消息传出来了。

  包产到户这个词,如飓风般,开始席卷全国。

  感觉本地社员,都没心思过年,成天猫在大队部那边,一直开会开会……

  这年头的农民,多半并不关注如何搞钱,但田地,甭管哪个年代,都是农民的命根子,容不得他们不重视。

  这不,老母亲也是积极分子,二姐和小猴子天天跟着凑热闹。

  家里只剩俩爷们,大队部那地方,贵飞懒汉是不带去的,那里记载着他太多刻骨铭心的痛。

  李建昆呢。

  猫屋里数钱。

  该说不说,手有点抖。

  不是没见过钱,主要你得计算购买力价值。

  要知道,这年头一位老工人,可以养活一个十口之家。

  社会上最高薪资,为八级工职称,月薪110左右。

  搁后世,这种技术大拿,怎么的不得月薪三五万打底?

  当然存在太多因素,也不好直截了当地说,这年头一百块就等于后世三五万。

  但可以做个参考。

  他最近这一个礼拜,搁县城逛一圈,搞了多少钱呢?

  一万五千六!

  以购买力价值计算,得相当于后世多少钱?

  你瞅瞅,他在京城买的四合院,能买五座!

  38个金主,老王实际也写不全,有些叫不上名字,知道大概是哪块的;有些晓得姓啥或别名,但对方不一定是搞厂的,不知道去哪里找。

  所以这买卖其实还能做一波,这本叫上部,再来个下部,只要搞到信息。

  可惜只是理论上,一来县里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县宣传部有明白人,路数都学会了,哪还轮得到他?

  二来他也没时间搁家里待。

  “啧啧,要不怎么说,赚钱还得靠点子呢。”

  李建昆坐在木板床上,瞅着被褥上的一堆钱,颇为感慨。

  就这么几天的收入,比他在京城忙死忙活一整年都香。

  再过几年,点子大师就会登上历史舞台。哪怕是在后世,大型公司也有智囊团。

  一切的创造,皆源于想象,财富更是如此。

  千万别小觑身边那些爱做白日梦的人,真正可悲的,是完全不做梦的人。

  李建昆扯来手提包,一沓沓往里面塞,真特么占空啊,塞半包!

  家里人只知道他最近又干了桩活计,可不知道他捞了多少钱。这笔钱要哗一下倒出来,老母亲只怕真得吓瘫。

  这一万五千六百块,还是纯利润,交给县印刷局两千五剩下的。

  每本书成本三块,人家特配合,总得留点利润,便作算五块钱一本,印五百本。

  金主里头,郭大明和杨德州赞助最多,每人一千。

  其他的,一百到数百不等。

  老王没要他赞助,这茬韭菜真不好意思割,哪怕他心甘情愿。

  扯开门闩,来到堂屋。

首节上一节120/8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