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159节

  只是这女人……看起来真的很容易崩溃的样子。

  沈红衣心头颇为烦闷。

  不过,想起今天上山的另一个目的,遂晃晃脑子,将烦躁甩出去,脸上重新露出笑容。

  “富贵。”

  “嗯?”

  “你想过、下山吗?我是指走出大山。”

  “咦?”

  “怎么了?”

  “昨天你们走后,我师父也这样问过我。”

  沈红衣怔了怔。

  凑巧吗?

  “富贵你识字吗?”

  “嗯,打小师傅教我。”

  “你师父有学问?”

  “我师父有几本古籍,大学生可能都看不懂。”

  “啥古籍?”

  “《河图》、《洛书》、《周易》。”

  沈红衣:“!!!”

  看来村长说的,守山人曾在长白山中有奇遇的事,千真万确。

  这是个高人呀!

  正想着时,已来到木屋外面的院坪上。

  三德爷躺在屋檐下的自制摇椅上打瞌睡。

  索性也吵不醒。

  沈红衣撸起衣袖,开始准备午餐,富贵帮忙打下手,同时也想学会一两道城里的精巧菜。

  这样往后便能时常做给师傅吃。

  好一阵子忙活后。

  四道小菜上桌:家常豆腐、溜肉段、肉沫粉条、红烧鸡块。

  外加一个葱花蘑菇汤。

  色香味俱全,馋得富贵直咽口水。

  今天不等开酒,三德爷便醒了。

  富贵赶忙布置,沈红衣又从里锅中,给他盛出满满一海碗米饭。

  “你们也吃吧。”富贵说。

  “不了,村长家的阿姨弄了炖菜,这种南方小菜我们都吃厌了,你们吃就行。”沈红衣笑道。

  弄得富贵高低有些不好意思。

  这时,三德爷自斟自饮已喝上,美滋滋道:“富贵啊,将来娶媳妇儿娶个南方的,这南方菜讲究,就是份量有些小家子气了。”

  沈红衣讪笑,她已是两三份合成一份做的。

  富贵笑笑没搭话,拎来自己的专用树墩椅,坐在三德爷对面,一筷子肉沫粉条,呼哧两下,直接干掉半海碗米饭。

  看得哼哈二将大眼瞪小眼。

  沈红衣嘻嘻笑着,凑到三德爷旁边蹲下,捧着小脸说:

  “要娶南方媳妇儿,那不得去南方寻?”

  三德爷挥挥筷子道:“去嘛,堂堂九尺男儿,去个南方怕什么,下南洋那还不是说走就走。”

  沈红衣美眸明亮,愈发觉得这老人家不简单。

  于是顺着话说:“我能给富贵寻个体面事干,只是可能有一定的危险性。”

  三德爷扫一眼对面,道:“你看他像个怂蛋吗?”

  沈红衣小手连摆道:“话还得提前说清楚嘛,好处是富贵以后想找再漂亮的媳妇儿,都不成问题。”

  富贵长得虽然很一般,但优点也很明显,安全感十足。

  许多姑娘都喜欢小鸟依人。

  如果条件又相当不错。

  何愁讨不到漂亮媳妇儿?

  三德爷搓着牙花子道:“那敢情好哩。”

  这时,两人耳畔传来声音。

  “师父,我不会去的。”

第1076章 会诊

  这趟上山,能和三德爷一拍即合,完全没费口舌,也是沈红衣没有预料到的。

  这老人家有大智慧。

  甚至可以用神秘莫测来形容。

  然而,谁承想事情发展得这么顺利,结果富贵却不答应。

  一副任打任骂,但绝对不从的模样。

  也是让人颇为无奈。

  不过,沈红衣并非一个会轻言放弃的人。

  随后几天,白天她有一半时间,猫在胡家院外胡家女人护着壮壮根本不出门。

  另一半时间,都泡在山上,像块狗皮膏药样黏着富贵。

  当然,这些事李建昆完全不知情。

  身在县城的他,也被人给黏上。

  好容易应付完县里人,市里又有人来,市里的人还没搞定,省里又下来人……

  参加不完的应酬和活动。

  视察过工厂,参观过果园,也见识过黑土地上盛旺生长的庄稼。

  他们希望李建昆能在当地投资,投资任何方面。

  至于壮壮的事,在这些人眼里根本不算个事,如果不是他压着,大部队早挺进靠山屯了。

  这日,李建昆总算找到理由打道回府。

  他从港城调来的一支专家医生队伍,快马加鞭赶到了。

  带队的是久病成医的高进喜。

  病秧子身体已调养得七七八八的他,早迫不及待返回内地,一直被建昆、阿菲和阿竹给压着,这次算是被他逮到机会。

  以做向导为由头,成功搞定阿菲和阿竹。

  不过好容易回来,他肯定不会再返港不是说那里不好,相反,是生活条件太好,好到让他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整个人飘在那,没法扎下根。

  他寻思着,等安顿好后,再将家人从港城接回来

  建昆已不止一次和他谈论过,无论是选择在华电集团做事,还是自主创业,都会支持他。

  四辆吉普212,颠簸在坑坑洼洼的黄土路上。

  其中三辆是县委给配的车。

  头车内。

  李建昆和高进喜坐在后排,前者望向副驾驶座上的一个头发斑白的男人,问:

  “梁医生,这没什么医疗设备,能行吗?”

  如果按照李建昆的想法,最好开辆医疗车来才好。

  梁医生侧身回话,有苦说不出,道:“李生,您有所不知,一台脑科方面的医疗设备,通常动辄上好几吨,半间房那么大。”

  这类玩意,是说带就能带的?

  他都没提过境所需要的手续,知道眼前这位神通广大。

  梁医生继续说道:“人体大脑非常神秘,现代科学还没研究明白十之一二,其实许多涉及大脑的病症,医学设备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比如说脑震荡,即使采用CT等诊断方式,也发现不了异常。”

  李建昆啧一声,问:“那你们是怎么诊断治疗的?”

  “多半情况下,还是凭经验。”

  梁医生说罢,又补充一句道:“您放心,我们这支队伍,可以说医资力量雄厚,包括我在内,有六名脑科方面的专家,临床经验加在一起超过两百年。”

  这都不算完。

  还有四名其他方面的医学专家,比如儿科。

  以确保圆满完成任务,万无一失。

  他们十人,来自几所不同的顶级私立医院。

  临时组成了这支……不吹牛地讲,可以说是港城最强医疗团队。

  比如说他,除了是顾问级医生外,还是养和医院的副院长。

  梁医生也算半个上流圈子的人,早听说过眼前这位的大名,知道他在港城可以呼风唤雨,这次算是真切见识到了。

  人家仅仅隔着十万八千里打了一通电话。

  全港的医疗界都打起十二分精神。

  各大私立医院甚至紧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医管部门从旁协调,各医院间携手合作,空前团结。

  好比某武侠剧里的台词“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不过,在梁医生看来,这事有些小题大做了。

  有太多人想要巴结这位。

  病情起因,他已听说过,该说不说,他都不用瞧,大概率便知道是个什么毛病。

首节上一节1159/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