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40节

金向文翻了个白眼:

哼,神气什么呀,等到我们求得册封,爸爸还是跟我们更亲近。要跟我们新罗比谁更能忽悠爸爸,你们高句丽差远了!

本来看到李恪与薛延陀、高句丽都产生了矛盾,太子和魏王心思急转,打算利用这两国,阴李恪一把。

若是能刺激两国同时更大宁国,岂不美哉!

太子朝龙椅上的李二行礼,正欲朝李恪开火。

与此同时,魏王也蠢蠢欲动。

李二没有理会太子和魏王两人的举动,他继续说道:

“至于你们互相占领的土地、城池,说实话,这让朕也很为难啊。你们都是大唐的藩国,总不能帮着其中一个去打另外一个,所以,朕的主张是和平协商,友好解决。”

“当然了,在这些事情上,标准必须统一,不能说自己靠战争得来的就归自己所有,别人靠战争得来的就该归还。若是那样的话,朕可不答应。”

“高元青,你觉得你们靠战争得来的那些土地和城池,是该归你们所有,还是该归还新罗呢?”

太子和魏王的话,被生生堵了回去。

魏王庆幸不已:多亏自己慢了半拍,不然肯定会给父皇留下不好的印象。嗬!大哥这个傻子,事事都要抢先,这回傻眼了吧!

其实,自己两个儿子想说什么,李二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无非是对老三落井下石,趁火打劫,趁你病、要你命。

可如今事关与异族的争端,这两个逆子竟然还想着趁机打击老三,李二不由略感失望。

高元青听了李二的话,既然不敢跟大唐皇帝硬刚,那双标狗是没法做了,还是先保住自己的利益吧:

“我高句丽耗费无数粮草、折损无数兵将换来土地和城池,自然是不能归还的。”

最终,李二摆了摆手说道,“唉,行吧。这事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吧,朕是左右为难啊。”

言外之意,你们这些破事,就别拿来烦我了。既然都是大唐的狗儿子,那就谁的拳头硬,地盘就是谁的。

这就是规则。

而且,坚决禁止玩双标,自己实际占领的归自己,别人占领的得还回去,那不行。

李二之所以这么说,就是认准了高句丽不会归还从新罗夺得的土地和城池。

既然你高句丽不归还,那就不要拿宁国说事了。

说到底,李恪还是他的儿子,李恪打下来的地盘,那还不是他们家的?干嘛要还?

还有,李二当初之所以答应放弃营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不管营州是归大唐,还是归宁国,反正这块肉都烂在自己锅里了。

新罗使者金向文却颇感无奈:

看来,想通过大唐施压,从高句丽手里拿回自己的城池是不可能了,最终还是要看实力的啊!不过,倒是可以和高句丽刚刚挤兑的宁国接触一下。

边上一直没有开口的百济使者扶余成,有点幸灾乐祸的看向新罗使者:

卑鄙的新罗,想通过卖惨、装可怜,拿回自己的地盘的愿望落空了吧!以前抢占我百济大量土地,如今也有你卖惨的时候,该!

第53章 李恪大婚

正月初一的大朝会结束之后,一件头疼的事摆在了李二面前。

那就是原太子妃人选苏嫣溺水事件的后续处理。

想起这事来,李二就窝火,他觉得李恪那种救人方法,还不如不救,这种方法实在是给皇家抹黑。

而苏嫣和苏的父亲苏诚,估计也是同样的想法。

唐代虽然风气相对的比较开放,但也仅仅是相对的,整体上还是极重名节的。

为了防止事情的影响扩大,以讹传讹,李二决定让李恪与苏嫣、苏尽快完婚,也好堵上悠悠众口。

很快,册封诏书就送了苏宅。

由礼部尚书王亲自宣读了对苏嫣、苏两姐妹的册封诏书。

册命曰:

配德皇子,必俟邦媛,作俪国主,允归冠族。

秘书丞苏诚嫡长女苏嫣,门袭轩冕,家传义方,柔顺表质,幽闲成性,训彰图史。可皇三子妃。次女苏,贞顺自然,言容有则,性资敏慧,可皇三子人。

所司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看不懂没关系,全当二货作者水文了。)

婚礼定在了正月初十,可以说是旋风式的了。

唐代婚礼一般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个步骤,被称作六礼。

这一套繁琐的程序走下来,没个两年时间,也得一年半载。

李二表示:等不了!

正月初十必须成婚!

于是,礼部、宗正寺的官员,像装了小马达一样,风风火火的忙了起来。

皇子大婚,一切礼节事宜,礼部都要全程参与。

作为管理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守护皇族陵庙的宗正寺,在皇子婚礼中也责无旁贷。

不过,最轻松闲适要数李恪了。什么心都不用操,就等着接新娘子。

经过紧张的准备,婚礼在正月初十正式举行。

宁王府灯笼高悬、青幔摇曳、红毯铺地,前后院装扮一新,王府上下,喜气洋洋。

李恪既是皇子,又是宁国之主,一国之君,自然不必亲自去迎亲。

黄昏时刻,接亲的队伍接回了两位新娘。

《礼记昏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这个昏也就是黄昏的昏,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婚礼都是从黄昏开始进行的。

婚礼正式开始。

第一个环节便是沃盥礼。也就是进入夫家后的第一件事,净手洁面。

然后是却扇礼。新娘来了后,始终是用团扇遮住脸部的,要想让新娘撤去扇子,没点能耐可不行。

这也是婚礼中新娘考验新郎的环节,如今处在大唐诗词盛行的年代,却扇诗就必不可少少了。

这也叫事儿?

李恪表示毫无压力,毕竟脑子里可是存了一座图书馆大楼啊!

“三哥,快作诗啊,让大伙都看看新娘子的美貌,羡慕死他们!”李在撺掇着。

“三哥,有没有想好啊,这可是两位新娘子,要作两首诗哦!”豫章公主也笑嘻嘻道。

“就是啊,三哥,大家都等着看新娘子呢,你倒是快点呀!”长乐公主古灵精怪的催促道。

太子和魏王、齐王则是站在远处,不屑看着一切。

尤其是太子,内心在怒吼:这漂亮老婆,本来应该是我的!

其他弟弟妹妹也七嘴八舌。

唉,你们这些年轻人,还是太嫩呀,有漂亮老婆怎么能想着用老婆的美貌去让人羡慕嫉妒恨呢。

俗话说:人穷莫娶美娇娘, 不信你问武大郎; 有钱娶了也要防, 不信你问王某强; 有钱有颜也够呛,不信你问贾某亮!

所以啊,娶了美娇娘,要像国之重器一样,不可轻易示人!

当然了,那是说的普通人,作为一个有绝对实力的男人,李恪是不用担心的!

“好好,那就吟诵两首却扇诗送与两位娘子吧!”

李恪清了清嗓子,酝酿了下情绪,貌似在说:都闪开!我要开装了!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此其一也。”

“宝扇持来入行宫,本教花下动香风。峨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此为其二。”

“两位娘子,可否撤去画扇,与为夫共同拜客?”

吟诵两首却扇诗后,李恪脸上写满了笑容,看向两姐妹。

“郎君大才,奴愿意。”两女羞涩答道。

此时的苏嫣、苏,犹如画中走出的仙女,发髻高挽,柳眉轻抹,粉面玉颈,明眸娇唇。

她们的眼神不敢迎上李恪,在羞赧的或垂首、或微微侧身。

看着玲珑婀娜、娇艳欲滴的两朵绚丽牡丹与芍药,深深嗅着那沁人心脾的幽香,新郎官如痴如醉。

李恪火辣辣的目光让两女更显娇羞,白皙脸庞红晕更甚。

这还是李恪第一次看到正常状态下的两女,上次是在把两人从湖里救上来时,当时两人极度狼狈。

而眼前的两女,却让新郎官看痴了。

长乐公主上前,在傻愣愣的李恪腰间拧了一把。

“三哥!回魂啦,正在举行婚礼呢!”

兄弟姐妹们哄堂大笑,不过其他众臣却不敢笑出声,只是微笑着摇头。

他们虽然站的距离远一些,但也确实被两女的美貌惊艳到了,更何况就站在两女面前的李恪呢!

下一个环节是同牢礼。

“牢”是祭祀用牲畜之肉。所谓同牢,意思就是新郎新娘同吃一份肉,以表示从此刻开始就要共同生活了,以后的风风雨雨中,同舟共济了。

接着是合卺礼。

李恪和苏嫣都拿起一个类似小葫芦的果实,当然这个小葫芦是对半剖开的,两人各取一半,斟上酒,对饮。

然后,两人再次斟酒,递给对方交换,再次对饮。

之后要把这两半小果实再拼合起来,用红线绑好,寓意着同甘共苦、一生不分离。

然后就是最为众人熟知的结发礼。

李恪温柔的解下苏嫣头上允婚后系上的丝带,接着剪下苏嫣一小绺头发。

苏嫣也剪下李恪一绺头发,接着把这些头发掺和在一起挽成一个小发髻,装入自己亲手绣的小锦囊里,永久珍藏,寓意着丝缕绾扣,永结同好。

接着就是送入洞房了,一对新人坐在床边,李恪的一群公主们姐姐、妹妹们,拿起由彩带串起来的特制铜钱,一阵抛撒。

这寓意着新人健康长寿、富贵吉祥。

到这里,整个婚礼已经全部完成,后面就是夫妻间的私事了。

做了一会儿羞羞的事情,苏嫣的膝盖都被床上撒落的铜钱,硌的疼的咦呀啊哈一阵喊。

而隔壁房间的苏,却以为是姐姐因新婚而开心歌唱。

但奇怪的是这歌听起来,有痛苦、又好似有兴奋,有恐惧、又好似有催促,有抗拒、又好似有渴望,有求饶、又好似有鼓励。

阿姊唱的什么啊,真奇怪!

直到第二天晚上,苏付出了血的代价,才弄明白了:

首节上一节40/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