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39节

“喏!”柴彪领命去调整防卫。

在沙进、岑雄的护卫下,李恪乘坐马车往太极宫而去。

第51章 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元日的大朝会,参会的不光有大唐的京官,还有地方大员。

另外,还有周边各国的使者,或者国君。

这其中,最嚣张的就数东边的高句丽,以及北边的薛延陀,西边的西突厥,西南的吐蕃。

这几个国家的体量,大到了唐不得不慎重对待的地步。而他们自己也知道,大唐投鼠忌器,不敢轻易把他们怎么样,因此也愈发嚣张。

尤其是,薛延陀与吐蕃,一张嘴就要向李二求娶公主。

“大唐皇帝陛下,我大汗推崇突厥与前隋之盟友关系,因此也请大唐皇帝赐公主于真珠毗伽可汗,让薛延陀与大唐边疆永远安宁,两国永远和平。”

薛延陀使者乌格查大喇喇的说道,连起码的行礼都懒得做。

不等龙椅上的李二反应,吐蕃使者扎西德说道:

“我吐蕃赞普也有此意。另外,我吐蕃尤其仰慕大唐之文化与各种器物制作工艺,大唐皇帝把公主嫁到我吐蕃时,要多带些工匠来。”

坐在下面的李恪,看向了李二,正好李二也看了过来。

此时的李二,虽然愤怒,但他更加惊奇:全被老三说中了啊!

这些周边的腌货,看到大唐注意力全放在吐谷浑,就开始趁机索取了,果然是狼心狗肺、狼子野心!

尤其是薛延陀,可以说,这一势力完全是在大唐的扶持下才从东突厥强权中壮大、独立出来的。

可如今,薛延陀逐渐在漠北草原站稳,也不断的吞并了草原上的其他小部族。

比如,回纥、仆固、同罗、拔野古、阿跌等,全都被薛延陀收入麾下。

他所控制的领地东起大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兵力5万,可战之人达到20多万。

强盛起来的薛延陀,逐渐对大唐缺少了恭敬。

当时的夷男,也就是被大唐加封的真珠毗伽可汗,没有独立前,在大唐面前就是个乖宝宝。左一个爸爸,右一个爹嘀,叫的可亲了。

如今薛延陀强盛起来了,已经毫不掩饰的向大唐露出了獠牙。

还有吐蕃的使者,这是在让大唐赐公主吗?这是在强行索要啊,而且还得索要各种技艺的工匠。

李二看了两人的嚣张表演,反倒很平静,毕竟他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现在让他内心波动的反而是李恪,无论是薛延陀,还是吐蕃,两者的行为全都被李恪言中了。

李二不得不感叹:老三的眼光果然长远又犀利。唉,可惜啊,却是个庶出。

虽然李二很平静,可下面的大臣却不干了。

谁到知道,公主与异族和亲,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除非被朝廷粉饰一番,不然那就是显而易见的耻辱。

于是,一帮大臣直接就炸毛了,恨不得拿涂抹星子淹死这两个瘪三。

更有暴躁者,挽起袖子就要上去暴揍两国使者。

“行了!乱糟糟的,成何体统!”李二呵斥道。

看了看两个头铁的使者,李恪用淡漠的语气说道:

“尔等蛮夷,不知礼仪也就算了,还提出了如此荒谬的要求,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所有异邦国主、王子,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不在场的,使者把话带回去:谁敢打本王妹妹们的主意,本王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李恪的声音不大,但这几句话却如惊雷阵阵,萦绕在异邦国君、使者心头。

所有人都看向了李恪,尤其是那些小国君,早已冷汗涔涔,下意识的往后移了移身子。

李二一听,这逆子,刚才这些蛮族使者对你老子无礼时,你装作看不见。一说要索要你妹妹们和亲,你却这么大气性!

看来,老子不如妹子啊!心塞!

左仆射房玄龄,中书令温彦伯,侍中魏征,秘书监虞世南,将作大匠阎立德,起居郎储遂良,听了李恪的话,全都眼冒金光。

尤其是起居郎储遂良,赶紧拿起笔,“唰”“唰”“唰”把李恪的话记了下来。

写上、写上,必须写上!三皇子的这几句话,太提气了!

起居郎本是记录皇帝日常生活中,处理各种事件、以及各种言行的职位。

今天大朝会的整个过程,刚好是需要起居郎全程记录的一次重要事件。

李恪言语中虽然流露出无尽的残暴与血腥,但此时却显的是那么的神圣、庄严、大义凛然。

儒家是推崇仁政、爱民的,可此时朝堂上的那些文官,也被李恪的几句话给刺激到了。

个个都兴奋了起来,仿佛被蛮族强行索要公主时,只有这话才可以解气,才可以解恨!

但李恪可不是只过个嘴瘾,他是真想这么干!

只不过,宁国才刚刚立国,如今各方面千头万绪,都还没有正常运转起来。

等到国内政局稳定,各方面走上正轨,若哪个不开眼的还敢这么嚣张,必须灭之!

“宁王是吧?”乌格查鄙夷的瞥了眼李恪,“我薛延陀正要找你问个明白呢,人与库莫奚都已归附薛延陀,宁王却将两部之地吞并,难道不该给个说法吗?”

“说法?”李恪冷笑一声。

“这两部正是因为不知天高地厚,想从大唐掳走普通百姓,才落的如此下场。而你薛延陀,竟然想掳走大唐公主,下场会怎样,你猜!”

“你……”乌格查气结,“宁王最好归还两部的部众,否则的话,我薛延陀必将率20万大军东进,荡平你宁国!”

“好啊!你是在代替夷男向本王下战书吗!既如此,这战书本王接了!从此刻开始,宁国与薛延陀已进入战时状态!”

“你……,我是说……”薛延陀使者乌格查直接懵逼了。

他哪里能代表的了夷男,说要率20万大军攻打宁国,也不过是为了装逼,想恐吓李恪而已。

哪知道李恪这么拧巴,越是恐吓,越是来劲!?

说实话,李恪也不愿此时与薛延陀开战,要是等三年后,就算薛延陀不主动挑事,李恪也会打过去。

不过,既然乌格查把话说到这里了,李恪当然不能怂,毕竟那么多周边小邦看着呢。

如果在薛延陀这里怂了,那么高句丽、、室韦,甚至百济、新罗都会跑上来踩一脚。

另外,趁机把乌格查的恐吓升级为宣战,那么就占据了出兵的法理。而且,对于什么时候出兵也有了一定的主动权。

听了李恪当即应战的决定,朝臣们不由又为李恪捏了一把汗。毕竟薛延陀的实力摆在那里,连大唐都不敢轻易说开战就开战。

第52章 大朝会,各怀鬼胎

李恪所表现出来的霸气,让朝臣们很带感,可当李恪直接说接了薛延陀下的战书时,大家又紧张了一把。

可也有例外的人,比如:太子、魏王、长孙无忌等。

他们听到李恪宣布与薛延陀进入战时,几人全都内心狂喜。

魏王在宁国被暴揍,丢了12万军队。回来后,被免去幽州大都督,被禁足。他恨李恪恨的牙痒痒。

太子呢,属于自己的太子妃刚被李恪抢了,又当着众兄弟姐妹的面,狠狠的被李恪捉弄了一把。

不过,太子虽然乐见薛延陀与李恪开战,但他却没有过于兴奋,因为一大早他收到消息,自己豢养的死士被一锅端了。

而且,一直为自己出谋划策的两个谋士也在睡梦中被一刀毙命。经过探查基本确定就是魏王干的。因此,他一直在思索,如何从魏王那里找回场子。

而长孙无忌,自己的儿子因为李恪怕是以后的政治前途已经葬送了,自然也更加嫉恨李恪。

他当初建议李二放弃营州给宁国,就是为了让宁国直面东北那头大老虎高句丽。

高句丽必定不会允许李恪持续成长下去,会尽快灭了他!

可没等到高句丽灭了李恪,却等来薛延陀与宁国的开战。

如此一来,宁国就多了一个敌人,离灭亡就更近了不步!

长孙无忌怎么能不开心!

被李恪的话吓到在扎西德一直没有说话,毕竟如今的吐蕃刚刚统一高原上的各小部落,内部很不稳定,到处都在反叛。

一听李恪这么猛,他心里就有点毛毛的,再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可高句丽的使者却不然,高句丽如今是东北一霸,只是陷于新罗的战事,不然早就削宁国了。

“圣上,三皇子既然已经另立宁国,同为大唐藩属,圣上就要一视同仁,不能听任宁国欺压弱小。臣赞成薛延陀使者的主张,交出库莫奚、人的领地和部众。”

高句丽使者高元青上前躬身说道。

高句丽自然是不愿意身边突然多出个大家伙的,如今李恪已经吞下了库莫奚、契丹、、乌洛浑,地盘方圆四千多里,这让高句丽不得不焦虑起来。

“无耻!无耻之徒!”高元青话音刚落,新罗使者金向文就指着高元青大骂。

“圣上,这厮太无耻了,口口声声说不能听任强者欺压弱者,可高句丽这些蛮夷,最近已经攻占了新罗50多座城池!如此的不要脸,竟然还好意思要求宁国做这做那!”

“金向文!你骂谁是蛮夷!信不信我高句丽大军踏平金城,把那善德老婆娘绑回高句丽。”

听到高元青把自己的女王称为老婆娘,金向文气的差点抽过去。

“圣上,您看看、您听听,这蛮夷不仅抢我国土,更辱我国王!请圣上为我新罗做主啊!”

金向文开始飙演技了,一边哭诉,一边拿袖子在眼睛上蘸来蘸去。

高元青之所以生气是因为金向文把高句丽称作蛮夷。

高句丽分化自扶余,虽然的确是从深山老林中走出来的,可是几百年来,高句丽的上层社会早就已经接受汉人文化。

并且,大量的儒学书籍传入高句丽,选拔官员也要考核这些书中的知识。

高句丽上层社会,也早就能用汉字、汉语写文章、写诗、作词。

但是,新罗比高句丽更早接触儒家文化,学习的也更深入。

因此,新罗十分看不起高句丽,总是以蛮夷称呼他们。

“谁是蛮夷?恐怕是你们新罗吧!我王早在十年前就被大唐皇帝册封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句丽王。而你们那个老婆娘,却得不到圣上的册封,不是蛮夷是什么!?”

金向文:……

好吧,这个没法反驳,自己家的国王,如今确实没有得到大唐册封,名不正言不顺啊,不好辩驳什么。

金向文很憋屈,他无话可说了。没有得到中原王朝的册封,确实属于登不得大雅之堂的番邦,连臣属国都算不上,不是蛮夷又是什么!?

他暗暗决定,回国之后,就要催促国王,赶紧向大唐如今的皇帝求封。不然,别人都不鸟你啊!

看着金向文垂头丧气的站在一边,李恪却有点懵逼了:

卧槽!这也可以!

“高元青,无论如何,新罗国主也算是一方之主。称其为……,为老婆娘,显得太不尊重,你既习汉家礼仪、受儒家教化,当知道这是很失礼的行为,以后若再如此,朕不饶你。”

李二板着脸,朝高元青训斥道。

高元青立即躬身领罪,“臣知错了,以后绝不再犯。”

说完,用挑衅的目光看向金向文,好似在说:

看到没?爸爸嘴上是在训斥我,其实还是认可我的!不然才不会教育我呢,爸爸还是疼我的!

首节上一节39/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