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第44节

又有人咯咯地笑起来喊道,“小胡老师,我们车间有个大姑娘,长得很俊,我可以给你介绍哦。”

胡老师依然不生气,反而看向他,呵呵笑道,“好啊,等哪天我去你那里检查作业的时候,再请你带我去。”

课堂上顿时爆出一阵哄堂大笑,

不过,几句玩笑话后,这些“老学员”们,也都对这位胡老师改变了印象,认认真真地听起课来。

陈建国看了一会儿,又觉得没意思了,便又继续往下跑,

这回是中级班,

四个初级班,一个中级班,一个高级班,总共六个班级,

可学校一共才五位老师,现在连王婉茹都派上了用场,其他老师也各有所用,那负责中级班的会是谁呢?

陈建国趴在后面的窗台上,踮起脚看了看,

咦,竟然是马校长?

想想也是,除了马校长能客串这个教员,学校里还真没其他人了,总不能让管财务只会打算盘的会计和食堂那位大妈来吧。

如果是以前,陈建国可能还会觉得这位马校长会不会是个没本事的关系户,因为她很少在学生面前露面啊,这可不像这个年代小学校长的做事风格。

但经过了一次防寒抗灾运动,还有给同学们发棉衣,最后就是今天看到她根据老师不同的性格和特长,量体裁衣,安排他们带不同的学员,

现在他对马校长只有一个字,佩服!

就马校长这种能力,带一个中级班,那还不是五个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稳!

第72章 简化字

陈建国在窗台上趴了没一会儿,对马校长的教学能力还没评估出来,便听见隔壁高级班里面一阵躁动,似乎听见有人在喊母亲的名字?

当即来不及细想,撒腿便跑了过去,

宽敞的教室里面,只见一群人围在一起,那里正是母亲坐着的位置,郑老师站在讲台上,长大嘴巴满脸茫然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还不等陈建国跑近,便听见一位大婶大声叫道,“秀英,你这是有了啊!”

啊?

有了?

陈建国顿时反应过来,眼睛呆呆地看着全是背影的人群,

这么说,明年我就有小玩……妹妹啦?

什么?

如果是弟弟怎么办?

当然是先揍一顿再说啊!

第二天一早,陈速羽就请了半天假,专程带着马秀英去医院检查,..

那位大婶说的没错,确实是有了。

这一下子,陈家个个都是喜笑颜开,

不容易啊,这么些年只有陈建国一个宝贝蛋,两位爷爷经常不够分的,现在陈家终于要开枝散叶了!

如果要说有谁没那么特别开心,可能就只有陈建国一个人,

他倒不是因为要有妹妹了,担心会失宠,主要是什么呢,

大爷爷在开心之余,还没忘了让他练习毛笔字,这个就让人很伤脑筋。

小房间里,桌角燃着一盏煤油灯,红红的火苗冒着黑烟,将灯盏熏得漆黑,却也将屋子照亮,

陈建国正襟危坐,双手放在大腿上,看着桌上的一堆东西,

大爷爷站在一旁,耐心地给他解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写毛笔字,首先要准备好工具,写字的工具,便是笔、墨、纸、砚,

不过呢,现在科学家发明了墨水,就省了墨和砚,咱们直接用墨水就行,这纸呢,初学的时候,也不用太讲究,咯,爷爷给你准备了这么厚一叠报纸,”

说着一巴掌按在一尺高的旧报纸上,看得陈建国眼角直抽抽,

您这是让我写十年的么?

大爷爷丝毫没在意宝贝孙子的想法,自顾自地说道,

“解决了墨、砚、纸的问题,这最重要的,就要数笔了,这笔也分两种,硬毫和软毫,

按材料分,常见的有兔毫、狼毫、鹿毫、鼠须、羊毫、石獾毫、山马毫、猪鬃等,

兔毫质软而毫健,又分为花白和紫毫,花白比较挺利,不如紫毫柔软。狼毫弹性比兔毫笔稍软,比羊毫笔硬,只是质较脆,不耐摩擦。

哦,这个狼是黄鼠狼,并非野狼,所谓的狼毫,就是取的黄鼠狼尾巴尖上的一撮长毛。

其他如山马毫、石獾毫、猪鬃笔等,笔性特别坚硬,都属硬毫笔,而羊毫、鸡毫,都是软毫笔,

另有取几种毫毛夹杂而成的兼毫,软硬适中,却又不如兔毫简单。”

大爷爷说了一大堆,听得陈建国两眼犯晕,这个毫那个毫的,不就是一根毛笔吗,有这么复杂?

老人家一看,也觉得孩子太小,说太多了他接受不了,便取过准备好的毛笔,笑着说道,

“刚开始学写毛笔字,如果一开始就用硬毫笔,运笔不需要多少技法,写起来比较省事,因为笔会帮你大忙,但久而久之,你就只能使用硬毫笔,一旦拿起软毫笔来,就会觉得握不住笔,那字弯弯扭扭,就不能看了。”

听到这话,陈建国总觉得大爷爷是在评价他那天写的两个字!

大爷爷也嘿嘿笑了笑,继续说道,

“相反,如果你初学时即用软毫笔来练字,比如兔毫或羊毫,虽说开始时难度大一些,必须用提按换锋的方法才能写出合格的笔画来,但也因此而学会了使用软毫笔的方法,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慢慢就会变得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这时候你如果拿起硬毫笔来写,会感到轻松好使,唯有这样,书法才能算入了门。”

大爷爷说着还叹了口气,“大爷爷当时在部队扫盲班学写字,一开始就是用硬毫笔学,结果只能写个直来直往,感受不到当时老师说的婉转变化,

你现在年纪还小,不用着急,可以慢慢来。”

陈建国瞪大眼睛,呆呆地看着大爷爷,

您老人家的意思是说,您的书法还没入门???

不是,

做人不能太谦虚您知道吧,否则就有谦虚过度的嫌疑!

大爷爷可不管陈建国在想什么,扯过一小叠纸摆在他面前,将已经发开的毛笔递给他,又帮他打开墨水瓶,和声和气地说道,

“来,沾点墨水,试一试,先写个“永”字。”

练习书法第一步,麻烦写一千个“永”字先!

陈建国苦着脸,拿笔伸进墨水瓶里,

可刚伸进去一半笔尖,就被大爷爷拦住,“哎哎,刚开始不用沾太多,否则容易滴墨,用笔尖沾一点点就好,

对了,我孙子真乖,哎,再在瓶口刮一下,对了,就这样,来,写写看,……”

在大爷爷的一步步指点下,陈建国终于提着毛笔,鼓起勇气往纸上写去,

可是,

没等笔尖落到报纸上,陈建国突然愣住。

大爷爷也愣了愣,看着他问道,“乖孙孙,怎么啦?”

陈建国猛地将刚才那摞纸最上面的那张抓起来,递到大爷爷面前,说道,“大爷爷,什么是简化字?”

简化字?

大爷爷愣了愣,接过大孙子手里的报纸看了看,只见报纸上面写的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通过政务院正式向全国发布230个简化字,

文中表示,以后陆续会有更多的简化字进行公布,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提倡使用简化字。

大爷爷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皱着眉头想了片刻,再去看日期,这是2月1号的,也就是昨天的报纸,

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着扫盲班的事,除了几个头版新闻,其他报纸内容都没有关注,然后又惦记着教大孙子练字,便将办公室所有的报纸都给抱了回来,没想到竟然漏掉了这么重要的信息。

他将这张报纸放下,又将那叠厚厚的报纸抱了过来,一张张地翻开。

陈建国眼珠微转,立刻将毛笔放下,对着大爷爷说道,“您在找什么?我帮您找。”

大爷爷对着他笑了笑,摸摸他的脑袋,“孙孙真乖,你帮大爷爷看看,还有没有报道这个简化字的?”

“好嘞,”

陈建国顿时来劲了,

只要可以不练毛笔字,让他干什么都行!

第73章 爱的转移

爷孙俩一起努力,不一会儿,就让陈建国又找到两张有关简化字的报道,

而且时间相隔不长,就是1月28号的,

大爷爷拿起报纸仔细看了看,大意是说,《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政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共确定515个简化字,及简化偏旁54个,将于近日分四批对外公布,在全国推行。

2月1号的那张报纸上,正是第一批230个简体字和30个类推偏旁。

“推行简化字?”

大爷爷眉头紧皱,又拿起刚才那张报纸,随后嘴里喃喃念道,“字都换了,那这段时间的扫盲不是白学啦?”

这时候,陈建国则拿着那张简化字表仔细搜索,看看是否跟记忆中的简体字完全一致,

看了一遍,发现还真跟后来学的简体字差不多,只不过,这量未免也太少了点吧?

要知道常用汉字大约在两千二到两千五左右,这些才十分之一而已,就算后面还有两百多个,也才四分之一,还差得远呢,

这么看来,简体字的推广,应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努力的结果。

然后,他突然发现了一个华点,赶紧把一叠报纸都拿过来翻看,不一会儿,便昂起头对着大爷爷说道,“大爷爷,人家报纸从1月1号就开始用简体字印刷了,您都没发现吗?”

“是吗?”

大爷爷愣了愣,赶紧看过去,“嘿,还真是,”

说着摸了摸脑袋,咧嘴笑道,“还是我乖孙孙聪明,一下子就发现了,大爷爷就只看到竖版变成了横版,这字变了还真没太注意。”

对,以前连报纸都是竖版的,和民国时期的一样,今年才改成横版,成为后来我们熟悉的版式,

幸好之前一年级的课本还是横版,顺序也是从左往右,否则陈建国会更不习惯。

听到大爷爷的话,陈建国嘴角微抽,您这都能没注意到?.c

不过,想想也很正常,

为什么?

陈建国也是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半年才知道,

原来早在这两张报纸出来之前,民间就已经流行了很长时间的简体字,

有多长呢?

首节上一节44/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