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第16节

“得得得得得,”

刘瘸子赶紧举手求饶,“我的小祖宗哎,你不就是想少两个钱吗,行,那你说说,这个草稿本,我卖你多少钱合适?”

反正这些东西都是捡回来的,卖一本赚一本,赶紧清货了才好,要不然等合营确定下来,人家收不收这些书,自己都是赔,早清早好。

十几年前战乱,打来打去的是一片狼藉,等赶跑了小鬼子再回来,小县城的房子也差不多空了一半,这些无主之物自然就便宜了幸存者,

房子肯定是搬不走,但里面的东西能拿就拿,当然里面也没什么好东西了,就剩一些破东烂西,再就是逃难不方便带的杂物,其中又重又容易损坏的书籍自然也在其中,

刘瘸子赶得巧,正好搜罗到一个富户家里,书房还有几百本藏书,便连着人家存书的樟木箱子也一并拖了回来,

他之所以开这个旧书店,就是因为那几百本书,

可惜,当时小县城里本身读书人就不多,大部分都还是家境不错的殷实人家,就算要买书,也会去王大户家开的望江书屋,不至于为了几角钱的便宜来他这里,凭白丢了面子。

而会来这里看书的,却都是更爱看传奇小说、连环画之类的市井之辈,他捡回来的那些哲学、文学、经义,谁看啊?!

于是这几大箱子书就成了他口中的镇店之宝,好歹是个噱头,真正赚钱的,还是去市里买二手书商的旧书。

结果就因为这个噱头,还真有人被吸引来看过,比如学校的张先生,对这些书就颇为赞赏,但也仅仅只是赞赏而已,要说价值其实不大,

何况人家张先生家里也不缺书,就更不会买他的,

倒也不是完全没有人买,但出价都不高,刘瘸子不甘心贱卖了,就一直捂着,

这一来二去的,于是这批书在刘瘸子手里就真成镇店之宝了,还一镇就是十年。

如今眼看就要公私合营,刘瘸子心里一合计,这批镇店之宝要是再不处理掉,多半就要带进棺材,成为镇棺之宝,还不如拿出来换几个小钱,好歹能吃上几顿饺子,

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一出。

而听到刘瘸子把皮球踢给自己,陈建国沉吟两秒,当即一指旁边的书摊,“就跟小人书一个价。”

“五分钱啊?”

刘瘸子顿时哭笑不得,“从两角还到五分,有你这么还价的吗?”

这还没当初人家出价高呢。

陈建国满脸无辜地看着他,“是你让我说的呀。”

有萌不卖是犯罪,能卖赶紧卖,别像刘瘸子一样捂着不肯卖,再卖就来不及了。

刘瘸子不懂什么是卖萌,不过看到陈建国的样子,刚冒起的一点无名之火瞬间消散,

跟一小孩儿置什么气啊。

他歪着脑袋想了想,轻声说道,“你要真想买,我八分钱一本算给你,不过,你得让你家大人过来买,否则我可不敢卖,而且就这价格,还不能告诉别人。”

不管怎么说,藏了十年的东西,多少都会有点舍不得,能卖出去落点好处还好说,要是价格太低,他还真不想卖了,留着当个念想也未尝不可。

陈建国一听,砍价砍了一大半下来,而且八分钱确实不贵,学校发的课本也要一角六分钱呢,这种书的价值肯定比课本高,弄不好还是个小古董,八分钱值了,

便将小手一挥,“成交。”

说完便扎着脑袋开始挑书。

刘瘸子哭笑不得地看着他,“你这小家伙,得先去喊大人来啊,不然你有钱我也不卖的啊。”

要是只买一两本也就罢了,可看小家伙的架势,恐怕是要打包带走,别说他干不出坑小孩儿的事,就算想干,他也不敢啊,

陈大脑袋的盒子炮可不是吃素的,敢坑他孙子,回头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结果陈建国抬起头看看天色,随后将手一挥,“没事,再过一会儿,我奶奶就该找来了,正好付你钱。”

刘瘸子一听顿时哑然失笑,还真是个小机灵鬼,竟然连这个都算到了,

他也懒得再管,拉过椅子坐下,慢条斯理地提着茶壶灌了一口,随后抹了把嘴巴,对着大街上来往的人群大声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好书便宜卖了哦。”

第25章 绝招

眼下正是饭点,不管是工厂做工的,还是开店做生意的,都准备回家吃饭了,就算听到刘瘸子的叫卖声,也不会现在过来,顶多看看哪天有空,要是这家店还没关门的话,就顺路过来瞧一眼,

倒是隔壁打折卖鞋卖酱菜的,因为刘瘸子的喊声吸引了几个客人,气得刘瘸子鼻子都差点歪了,当即抄起水壶灌了口水,然后将嘴巴一抹,闭嘴默不吭声。

没了刘瘸子制造的噪音,陈建国挑得更是起劲,

首先,手抄本都挑出来放一边,

正所谓有杀错勿放过,管他有的没的,左右八分钱一本的玩意儿,哪怕现在不值钱,搁五六十年后,那起码也能翻个千儿八百倍吧,比干啥投资不强。

然后挑品相完好、系列成套的老书,

虽说刘瘸子这批镇店之宝,从专业价值上看颇有些鸡肋,但有些书还是有点看头的,

比如一套民国四年,上海石斋书局印行的《明医指掌》,共四册十卷,由明皇甫中撰注、王肯堂订补、邵从臬参校,就是一套综合性的医书,如果碰到喜欢的人,就这个年代,卖他个二三十块钱都不在话下,

还有一册《何子贞书小楷黄庭经》经折装精印字帖,虽说是印刷版,不是何绍基亲笔所书的原版,可遇到喜欢他书法的读书人,多了不敢说,两三块钱还是值的,

另有民国广益书局《唐诗合解笺注读本卷》四册、民国学生书法教材《星录小楷》一册、民国十一年版《教门弹腿图说》一册、清晚期医书《外科正宗》全套十二卷、商务印书馆初版《山谷诗注》原装七厚册全套、满洲唱本《番邦进贡五花朵》、《幼稚工作一百六十组》?

什么乱七八糟的?!

难怪张先生在这里一本都没买,其他读书人也不怎么感兴趣,就这乱七八糟不成系统的杂书,那些有钱人会来买才怪,去分门别类摆放好的望江书屋不好吗?!

没钱的?

没钱还买什么书,赶紧挣钱去呀!

陈建国越翻越快,等天色渐晚的时候,终于翻完七个箱子,旁边的书摊上,也摆了厚厚一摞图书,

从书箱里直起腰来,陈建国指了指那摞书,“刘叔,给算算多少钱。”

“好嘞,”

抬眼看去,刘瘸子不有点咋舌,心里想着,这小子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挣钱不知道挣钱的辛苦,就他挑出来的这些,随便算一算,估计都能有四五块钱了吧?

随后数了一下,总共有四十七本,其中手抄本最多,有二十八本,算是把所有的手抄本都给包圆了,这就两块两角四分钱,另有各种图书十九本,这又是三块八角钱,

加起来就是……,

刘瘸子从书摊底下摸出个算盘,噼里啪啦一阵拨打,最后得出结果,

“陈家小子,这些书一共要六块零四分钱,你确定你奶奶会给你付钱?”

陈建国看都不看他一眼,转到书摊前翻起了小人书,同时说道,“反正待会儿她就来了,等她来了你不就知道了呗。”

刘瘸子一想也是,便按下心思耐心等着。

果然,天色见暗的时候,奶奶出现在陈建国身后,一手便揪住他耳朵,“天都黑了还不回去,赶紧的,回家。”

“就回、就回,”

陈建国抓住奶奶的手,呵呵笑道,“看书看忘了。”

奶奶噗嗤一笑,“你个小娃娃才上了几天学,就敢说看书,怕是看小人书吧,行啦行啦,你爸妈就快下班回来了,仔细他们打你屁股。”

说着就要拉他走。

陈建国赶紧拉住奶奶,“奶奶奶奶,我要买几本书。”

买几本书?”

奶奶回头看了他一眼,再看看一旁站着点头哈腰的刘瘸子,眉头微微皱了皱,但还是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叠起来的手绢,一边打开一边说道,“刘老板,多少钱。”

反正刘瘸子这里的书不贵,不过一两角钱的事,孙子想要就买吧。

刘瘸子赶紧拱拱手,笑道,“嫂子,承惠六块四分,四分钱抹掉,您给六块钱就得了。”

奶奶一听顿时停住手里的动作,瞪着他提高声音说道,“什么?六块?”

随后将钱重新包上揣进兜里,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刘瘸子,恶狠狠地说道,“好个刘瘸子,连我孙子都骗,我掀了你的摊子。”

说着撸起袖子就准备动手。

“大嫂子,大嫂子诶,”

刘瘸子赶紧求饶,连连作揖说道,“我哪敢骗您孙子,我可是一句多话都没有啊,”

然后指着旁边的那一摞书,“您看看,这么多书,都是您家建国挑出来的,”

说着又指向隔壁看热闹的鞋店老板,“您再不信问老李,我可真没骗人。”

这时陈建国也拉着奶奶的手说道,“奶奶,刘瘸子没骗我,就是他要把所有书都卖掉,以后都不过了,我就挑了几本自己喜欢的。”

说着还低下头来,“我是不是挑太多了?”

呃,又开始卖萌了,

没办法啊,才六岁多点的娃娃,也就只能靠卖卖萌才能生活这样子,要不然能怎么办呢!

不过,确实是该想办法赚点私房钱了,要不然就兜里叮当响的两分钱,以后想干点啥都不方便。

听刘瘸子这么说,还有自家大孙子也承认确实是这么回事,奶奶才消了气,

她随后看看刘瘸子摊位上的告示,喃喃嘀咕了一句,“图书两角,小人书五分?”

随后拿起两本自家孙子挑出来的书翻了翻,又简单数了一遍,这才轻轻瞟了刘瘸子一眼,那意思不言而喻,

按照告示上的价格,恐怕不止吧,难道其中有诈?

刘瘸子赶紧上前两步,凑近了小声说道,“大嫂子,您刚才是没看见,小国砍起价来是真狠呐,我这么好的手抄本,到他嘴里变成了草稿纸,硬生生压到八分钱,

要不是马上就要合营,这些书弄不好压在手上卖不出去,就这价钱,我哪会卖哟。”新笔趣阁

“是吗?”

奶奶一听顿时笑了,抱着书蹲下来,看着陈建国笑道,“小孙孙,你还会还价啊,跟谁学的?”

“跟奶奶学的呀,”

陈建国瞪大眼睛说道,“您带我买菜的时候,我看您跟人还价,就学会了。”

“哎哟,我孙子真棒。”

奶奶笑呵呵地拍拍他的脸蛋,然后低下头看了看书,又轻轻皱了皱眉头,“小孙孙,可是你挑这么多书,会看吗?”

“有的会,有的不会,”

陈建国似乎很骄傲似的,“简单一点的就会,笔画多的就不会,反正买了放家里慢慢看呗,要不然以后就没得买了。”

“哟,还知道以后呢,”

奶奶又摸摸小脸蛋,“那以后还有大书店呢,今天我们就少买几本,等你长大了想看,我们再买,好不好?”

陈建国沉吟两秒,决定使出绝招,

当即摆动身体甩开双手,“不嘛不嘛,我要买,我就要买……”

第26章 试制品

终究还是奶奶赢了,而且赢得是干净利落!

四十七本书六块钱不算,另外多加了五本小人书,还有一只上好的樟木箱子,钱却没有多给一分,

奶奶又掏出那个包着钱的手绢,数了六张10000元的钞票付账,完了包起来收好。..

这是第一版人民币中的大额钞票,上面还有50000元面值的,但在今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后,就同时停止流通,跟新币的兑换比例是10000:1,也就是旧版10000元等于新版人民币1元。

首节上一节16/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