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我来自未来 第33节

东德共产党的猪头领导过了十年——到了1960年才琢磨出,靠!合着应该先修个墙啊!!!于是一夜之间,6万东德人民军齐上阵,把边境给堵个水泄不通,开始修柏林墙,搞了个第二长城,你别笑,人家真的就管这叫第二长城……兔子躺着也中刀啊……

西方国家这时越发相信这事情可以利用,于是各种地下宣传越发的激烈起来。这时逃往西德的风气在西方的鼓动宣传下越演越烈,反正大家觉得过去了就是天堂,自由世界嘛,肯定比共产主义还共产主义……其实很多普通人过去后一辈子都很不开心,除非你是科学家和高级工程师或者教授之类的大知识分子,会被当成典型来宣传一下,并且比较快的找到工作,否则只能自己找份工作糊口,租个房子,从头开始。很多人去了西德后一生都不如意,厌恶那种彻底的拜金主义和冷漠的社会关系,开始怀念家乡森林与河流的芬芳,怀念淳朴的东德人民。

于是后来还出现了人口回流,很多人厌恶资本主义,喜欢东德,喜欢社会主义,又回到了东德,再也不愿意离开。

既然过去也好不了多少,那么其实只要再等等,等到苏联想明白了,1957年就会开始大力建设东德作为两大阵营宣传战窗口,和西方大力建设的西德对着干,拼爹的时候一到,六十年代东德生活水平就会立刻飞快提升,加上东德主席乌布里希同志虽然对农村问题狗屁不通,但是搞工业和科技是把好手,到了60年代中期东德的广大劳动人民平均生活水平已经是全面超越西德了,连社会最底层劳动者都轻松地有车有房,这房子还不是西德人那样多数是租来的,而是政府发的!农产品价格便宜而又量多富足,政府对于普通工人连每年的旅游和疗养都有补贴!东德建立了非常多的国家度假宾馆,此外各大企业也纷纷修建自己的度假宾馆,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东德老百姓都能出去度假,但是不能去西方国家度假。度假胜地的宾馆是免费的,连宾馆里餐厅的食物都是免费的,食物是自助餐,有各式海鲜和各种水果供应,食物供应充足又丰盛,完全不用争抢!这里当然有兔子的功劳,兔子当年可是很热衷用农产品换东德的机器设备工业品的。

东德的度假指标优先考虑产业工人,计划经济下工人的度假指标居然会多出来用不掉,又没人敢贪污,曾经有厂长办公室的文书职员居然谎称吊车工,以从工会搞到一个本来是工人那里多出来的指标,当然也有官员腐败,从发下来的度假旅游指标里贪污几个,一年多去个几次或者便宜他家亲戚,但是腐败和生产资料国有化所带来的巨大收益比较起来是九牛一毛。东德老百姓除了每年的国家补贴度假,平时一到节假日,也经常自己家开车去海边或者森林远足,社会主义优越性当时在东德发挥的淋漓尽致,把西德的普通百姓看得瞠目结舌,那个馋啊。

“努力的工作,尽情的享受”是此时东德非常流行的标语口号。

东德人在自己国家玩的好好的还不满足,还去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旅游度假,哪怕海滩又脏宾馆又破也乐的很,毕竟出国了。东德新书记昂纳克认为,让人民享受奢侈,这是党的最好姿态。不得不说,超前的社会福利享受也是东德垮掉的一个原因。

在苏联扶持下,东德恢复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一直到70年代都是东德发展的黄金年代,1970年他们进入了全球十大发达工业国之一!这种高福利情况一直领先了西德20年直到八十年代——此刻西方完成了电子与信息工业革命的技术准备,生产力将要开始加速上升。

70年代东德还干了一件很二的事,甚至可以说是她干过的最二的事,怎么了呢?原来啊,善于搞工业和科技的乌布里希同志下台了,东德的新领导昂纳克同志急欲表现一把,他觉得,东德这生活水平多好啊,这都进入共产主义了,怎么还有私营企业呢?再加上私营企业的工人们也很不满意自己待遇比国企差这么多,工人们于是纷纷要求国有化,老子也要当光荣的国企工人!于是东德响应群众号召,把一批很有竞争力的私营企业收归国有,这下乱了套了,私营工商业是东德的经济支柱之一,凳子少了一条腿还怎么站稳呢?私营经济本来就是一个大缓冲器,国营搞不活的夕阳产业和没啥科技含量的企业可以扔进私营里,用私营经济苛刻的经济化管理把产业油水榨出来!提高竞争力,同时把高福利打下去,反正能够让这些企业的员工不至于失业,而国家把精力投入产业升级和新的朝阳产业。这下可好,你东德自己把自己的缓冲器拆了。

另外啊,这些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私营工商业你管得过来吗?你得派多少干部下去啊,更别说这些小企业不是靠干部的专业化和科技化能管好的,这些小企业最需要的是压低成本和不断花样翻新,和科学技术或者高级管理水平根本挨不上。加上大批的新的工人也要享受国企的高福利待遇,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可能做到压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这里大批工人究竟是多大一批?你想啊,私营工商业,基本都是轻工业,就是各种劳动密集型的如纺织、玩具、小商品、小商店等等。我的妈呀,这些企业利润率低不说,工人还特别多。再说了,一个精密机床制造工人或者一个高级光学设备制造工人的待遇凭什么和一个纺织工人或者一个玩具组装工人一样?前者要培养多少年?多少人里才能出来冒一个尖子?这下倒好,福利全一样了。你真的以为共产主义社会提前到来了吗?

第九十三章 说说东德之三

成本压不下去,灵活管理也做不到,东德国企向来善于打硬仗和大仗,科技实力雄厚、产品质量一流是东德国企的特点,你叫这些企业出来的干部去管纺织厂和玩具厂,看着国际流行趋势,一天八个花样的翻,这他根本干不了,他还觉得特冤,感觉自己被发配到了一个完全没科技含量的落后企业。再说了,干部队伍人数越多,干部平均素质就越差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所以这些企业也是一天比一天完蛋。要知道小企业主对自己的企业那是7天24小时的关心的,从进货到生产,从财务到市场,劳心劳力,操碎了心,现在你靠朝九晚五的国企干部来管理这些琐事,哪里还搞得好。东德还把这些国有化的企业的老牌子都改掉了,换了新牌子新商标,自己把这些多少年建立下来的知名老品牌送进了坟墓,号称是社会主义改造,呵呵,一下子丢了很多出口份额。

其实在小强看来,国企的以不变应万变的经典产品还是很牛的,设计上绝对符合美学和实用的标准,很超前,很未来,很科幻,君不见诸如电影《机器人瓦力》和很多科幻电影里,里面太空船上所有人穿的衣服都是一样的吗。在真正的设计大牛人看来,未来的超级科技社会里,服装之类的消费品根本不需要有太多的花样。他们偏偏就是搞不懂,为啥有人觉得穿的款式不一样用的款式不一样就是个性呢?这就像贝多芬不会明白为啥需要一万多首在他听来差不多的港台歌曲来满足社会一样。你说国企是曲高和寡吗?显然不是,事实是设计大师们没有理解,当满大街都是一模一样的经典时,经典就被亵渎了,说的不好听点,就是下贱到烂大街了,这当然不怪产品,归根结底,是因为人类这个物种本身就是如此喜新厌旧,人们需要那些看起来不一样实际上一样的东西来找乐子,并称之为时尚,当然了,理科生纷纷表示不太容易理解这种想法。

更搞笑的事情发生了,全国两千多家私企改制以后,产品的品质虽然说没有下降,但是产品的产量居然越来越少了!改制后的生产力反而变低了!这把东德的领导给气傻了有没有啊,日用轻工业的消费品生产开始跟不上需求,这可怎么办?东德已经快忘记自己当年搞配给制的岁月了,没想到今天会发生这样的事,作为世界十强的工业国,这是耻辱啊!东德领导于是想了个更脑残的办法……

最典型的例子比如:罗斯托克发动机厂是为轮船生产发动机的,产品光靠出口就能轻松盈利,兔子那时候对民主德国货是很崇拜的,这个厂就像兔子们心中的圣地。如今既然轻工业品不够用,只好按照政府规定减少发动机的生产量,用一部分产能去转产,用来生产开罐器……你没看错,真的是开罐器,开罐头的开罐器……那就好比今天你叫洪都航空停下一条飞机发动机生产线,改造之后去生产手机充电器,太不科学了!这样荒诞的例子在当时的东德处处皆是。

当时这些私营小工商生产力下降到什么程度呢?修车厂国有化后,生产力从当初来车立即就修,发展到修车要预约,等上几个月,如果你需要一次大修的话就惨了,需要排队等到一年后……作为一个修车行老板,以前为自己赚钱,现在拿着工资,干活是为国家赚钱,谁还愿意下班时搞得一身黑油回家啊,这种时候,你要是没点物资做交换,只能老老实实的等下去,等到天荒地老,如果你没有物资但是有点特权也行,按照后来采访东德有些人的记录:“比如你是学校的老师,我也会把你立即排入今天修车的对象,毕竟大家都有孩子在读书或者将要上学,谁也不愿意得罪一个未来可能给你孩子上课的人。我们这一行只要稍微点点对方,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咖啡,香烟,香皂,电器……总之,我们可以活得很轻松很舒服,日子越过越好。”

话说回来,这也把东德人个个都逼成了修车能手……此时东德明明家家有车,却又奇缺汽车,这就像中国家家有彩电,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彩电消费国一样——越是普及,越是消耗量大。但是100%全面国有化之后的东德却开始供应跟不上了。

想想老革命乌布里希,再看看今天的昂纳克,你不得不感叹,东德领导人的水平,那简直就是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著名的真实笑话有:东德出现了肉类紧缺,昂纳克召集党中央开会讨论,想不通这是为神马捏?于是下发紧急文件,用武警押运文件保险箱到各省第一书记手里,打开文件保险箱后发现,偌大的保险箱里面只有十张纸,九张是空白,只有第一张上面有字,写着:“为什么猪肉会紧缺?请用下面的空白写上自己的意见。”……我嘞个去……

东德的群众在多年养尊处优后也是糜烂的厉害,东德除了不允许反动言论,其实是很民主的国家,每个人都能自由向总书记写信,后期实在信件太多,昂纳克直接交给了下面的各个第一书记处理,经常有群众跑来总书记接待来访群众的办公室,居然就是为了买辆车,人家很牛叉的说:“这是老子的党证,老子要是半年里拿不到新车,就把党证扔到动物园猴群里去……”很奇葩的干群关系吧……哈哈……哈……队伍发展到这个份上,今后在敌人的颠覆面前,战斗力就是个渣。

雪上加霜的事后面还有呢,你这里消费品供应不上是吧?偏偏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此时却提高了,你想啊,大家都是国企了,工资也和国企接轨了,消费能力不上去才有鬼,这不是完了东德领导的蛋了吗!最后东德领导人心一横,破罐子破摔吧,全从西德进口得了,要是没钱就负债先欠着。这下子算是彻底完蛋了,后面发生的事大家也就都知道了。

第九十四章 下雪了

因为一下子要给这么多工人和国企员工一样的高福利待遇,一下子把东德拖垮了,偏偏这些企业还不争气,一天比一天糟糕。还搞得其他有竞争力的国企总体福利水平直线下降,工人每年的免费度假指标开始要排队拿了,其他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原本东德的住房政策是让西德百姓垂涎欲滴的,西德百姓成天为了高昂的房租发愁,大资本家几乎是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拥有无数不动产,高昂的房租价格能把西德一个家庭收入的一半给夺去,看着东德人住着国家分配的住房,西德人只有流口水的份。

东德由于社会主义优越性,国家能够为每个公民提供住房,不管你是国企还是私营企业。除了政府分房外,东柏林出租的大公寓政府租金每月只要十几马克而已,相对平均工资1300多马克的东德百姓,简直是白菜价。可是就算是大白菜,也有供应不上的时候,国家一旦开始完蛋,那就啥也别提了。在被全盘国有化拖垮后,东德政府终于没钱按照德国习惯装修房子了,也就是没法把卧室的地板和墙壁到天花板都附上木板了(过于奢侈啊有木有),仅仅油漆一下了事,最后发展到彻底没钱盖新房子了……

就这样,一个事无巨细从飞机、轮船发动机、管理到挂衣架、马桶刷、卫生纸的计划经济终于濒临崩溃了。一个人口一千多万和上海市差不多,国土面积比浙江省还大一点的超级社会主义工业小强要殁了。

于是人们又开始想要逃往西德,一个风气一旦开始就很难刹住车,高级工程师逃往西德已经成了时尚。当初东德的高福利政策把西德给比下去,长达二十年中基本没人愿意跑去西德了,如今这个风气又死灰复燃了。

东德社会对于文化管制的高压政策在建国之后一直没有调整过来,外加后期经济转型不力,荒唐的全盘国有化,宣传口弱智,文化生活贫乏,高福利带来的国家高负债,以至于没有资金投入产业转型和研发电子信息带来的产业革命技术中去,凡此种种,最终只能被西德合并,而不是合并西德。看看东德5000亿马克的负债和每年不断增加的赤字,与其说西德合并了东德,不如说西德买下了东德。

不过柏林墙要到1961年才修好,东德缓慢推进的集体合作社农场也要1960年4月才彻底完成,1950的东德仍然是乡下富足舒适,城里紧巴巴配给制。这时候用农副产品换大量留学生名额,小强相信还是很实惠的。

他略加思索,把自己知道的这些杂七杂八的资料写成了草案,准备送给主席和总理做参考,草案里再次明确提出,完善税收制度才是分配财富的最好手段,其他各种看似想当然的方案没经过10到20年验证是无法信赖的。想要建立大型机械化耕作的集体农场那就只能在类似新疆和北大荒这样的地广人稀之处推行,东德是搞农业合作化下的农业集体化改造的前车之鉴啊,那之后不久社会主义阵营的粮食问题又导致了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和之后爆发的波兰农民起义,苏联最后也是在粮食问题上倒下了。可见不光是中国,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粮食问题不解决,最后都是死路一条,粮食问题要解决,必须依靠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科技发展这两条。

最后小强写道:“必须在全国坚持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解放农村生产积极性,但是要把住土地关,绝对不允许耕地买卖,对于特殊情况下出现的土地流转(如拥有者去世、进城务工、丧失劳动能力等等)要严格把关。对于因应部分群众需要而自发形成的农业合作社可以积极扶持,但是不要用行政手段强行推广。”

小强草草写完草案,往椅背一靠,长出了一口气,新中国现在不再需要像历史上一般用大量农产品换取工业设备和武器装备了,也就不需要用农业合作社来收集大量农产品了,自己的建议应该会被采纳吧?

小强感到自己写了半天已经有些累了,手腕子都发酸,这可不是想姑娘想的……他取出装着茶叶的纸包,捏了一点放进茶缸子里,拎起藤条编织壳的热水瓶给自己泡了杯茶。

端着热气腾腾的茶缸子,小强站在办公桌后的窗户边,望着办公楼外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飘起的雪花,心里有一种宁憩的安适。中南海秘书处办公楼窗外,静静的空间里,都被白雪填满,雪花打着雪花,雪花打着松枝,雪花打着地面,雪在风中盘旋着,扰动着,寻找着一切可以落脚的地方落下。

他拿着搪瓷茶缸捂着有些冰冷的手望着雪景,一边低头吹气,一边小心的一点点抿着热茶。抬起头来,小强想起了孟思思,这都回来第二天了,也该去看她了,自己可是说过要对她负责的。小强隐隐觉得,和孟思思在一起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于于凤,小强确实有爱慕之心,可并不如对孟思思这般时时刻刻记挂,热切的恋着。也许,于凤只是自己人生中一个美丽的女性,一个好朋友,能够做个红颜知己吧。

小强把视线从窗外的雪景里移开,转过身把手里茶缸放在木制办公桌上,拿起电话:

“给我接交通科。……喂,交通科吗,我是曹小强,叫刘振把我车子开出来,我要出去一趟。”

放下电话,小强把写着草案的信纸小心地装进土黄色牛皮纸文件袋,拿着牛皮纸袋走到了机要科。机要科的同志接过去一丝不苟的按照程序查验后糊上袋口,打上火封和编码,给小强开了收讫回执。

机要科里的姑娘们叽叽喳喳的围着办公室中间刚生的炭炉子烤着手,小强看着她们这简单的幸福,感到很羡慕。

北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下着,雪花越来越大,从开始的小指甲那么一点到现在已经变得如同鹅毛一般,寒风裹着这厚厚的雪绒花,呼呼的吹着。这白雪越往下越密集,几乎可以听见整个大地都在发出雪片落到地上的沙沙声。小强在雪风中紧了紧自己的中山装,迅速钻进刘振停在办公楼下的轿车里。关上车门,雪片落地的沙沙声似乎一下子小了许多。

“去北影厂宿舍。”

车子启动了,轮胎在刚刚铺满地面绒绒的白色雪毯上留下两道黑色车辙印。

第九十五章 从空中到海上

台湾空军司令周至柔至今还记得,自己向常凯申汇报“上海空难”……不不,是上海空战……时他的表情……他瘦削的身子是在发抖么?长脸上的高颧骨已经因为愤怒而充血了,赤红赤红的,并且还在不断往耳根和脖子蔓延,他的眼睛本来就有如自负的孩子般又大又亮,如今因为愤怒,眼珠子已经暴起来了,令人望而生畏。

“校长?”周至柔轻声的试探,按照国民党军队中流传的说法,汇报战况,尤其是不那么美好的战况,喊校长要比喊总统或总裁好,这几年来,陆军弟兄们已经无数次试验过,尽管有时候不太灵光,但时过境迁,空军也到了要喊校长的时候,周至柔打算试试这个陆军总结出的法门。

“学生无能啊,此仗虽然空军奋勇作战,怎奈共军新飞机性能太过强大,我空军诸将士奋勇战至最后一机亦无力回天,根据我空军参谋部估计,共军一定也伤亡不小,至少被我空军勇士们击落了十架有余。”

周至柔低着头,按着之前背了半天的空军司令部一群诸葛亮合拟的稿子,小心翼翼的说着,一边说还一边不断抬眼看他主子的脸色,。

常凯申歪着头看着周至柔,那冷冷的目光让老周背脊发寒。

“十架么,你们倒是厉害,连共军的喷气式飞机都能打下十架来。”常凯申压着恨,用一种不知是调侃还是不以为意的口气说道。

周至柔看着老蒋的脸,心说不妙,常凯申此刻脸上明明带着一丝笑意,眉宇之间却透出一股子杀意,这语声犹如冬天的海水般冰冷。

常凯申今天穿着件灰哔叽军服,马裤马靴,扎着武装带,由于过于愤怒,身上常常保持的那种过分做作的军人姿态已经荡然无存,他的背拱了起来,剃光的脑袋向前伸出,可以看见他稍尖的头顶。

周至柔心道不好,嘴角立刻就垮了下来,放低身子用哭丧的腔调哀然道:“校长,共军分明是得到了苏联援助,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了啊。非战之罪,非战之罪啊!学生请校长明察!”

常凯申缓缓转过脸去,低垂双手神经质的在裤子上搓了搓,看得出,他在掩饰心里的暴躁和空虚。

终于,经典的来了——

“娘个希匹!苏联人也要欺负我,当老子好惹的么!这些俄国毛子,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明明说不干预内战,这是不干预吗!”说着,他急促的在作战部会议室里绕圈走了起来。

“我要抗议!我要抗议!无法无天!无法无天!”他开始有些语无伦次起来,随着他急促的话语,一缕白沫从他嘴角挂了出来,甚是恶心。

周至柔赶紧掏出手绢递上去:“校长息怒,我们当务之急,是应该联系美国人,一定要得到他们的喷气式战斗机军援,不然我空军优势地位不保啊!”说完,老周兄弟捶胸顿足的做出一副如丧考妣的姿态。

常凯申没有接周至柔的手绢,用食指狠狠的抹了一把嘴角,“美国人!美国人巴不得我立即完蛋,好让他们的人顶替我的位置!我要告诉他们,没有我在台湾,整个亚洲都不会有太平日子过!”

“陈方,给我接外交部!不!不!不!先把沈昌焕给我找来!”常凯申破着嗓子对着门外大声的喊他的秘书。(沈昌焕这一时期专司对美外交)

周至柔暗暗松了口气,用手帕擦了擦自己的额头,这一关总算过去了。

“校长,那原定的轰炸计划还要不要执行?”周至柔忽然响起了这事,张口就问。

这一下把常凯申给问呆了,他中了定身法般傻站在那里,看都不看周至柔一眼,只是死死地盯着会议室的长条桌面,死死地,死死地,死死地盯着……

东海海面,灰蒙蒙的天际线上,几个船影露了出来。从青岛开来的舰队正在清理航道,船舷外面波浪翻滚,柴油机呼呼的叫着,海上吉普037正在笔直的划开东海这片蔚蓝的水晶砖,白色的航迹在猎潜艇后远远地延伸出去,如一条祝福的哈达,又像是舞台上演员甩出的水袖,充满跃动的活力。

这两艘舷号分别为608和610的037型猎潜艇正在陪着一艘舷号为802的6605型扫雷舰巡查着航道,从14号开始的巡查南下航道的任务到今天已经进行了整整一周了,八艘037猎潜艇两个一对的分别护卫着青岛基地的四艘6605扫雷舰轮流出动,清理南下航道一路顺利,目前已经直逼长江口附近的崇明岛外海。

在长达一周的实战任务检验下,海军官兵脑子里的那根弦一直紧紧地绷着。经过一周的紧张出巡,各艘037的新主人们已经渐渐适应了这“豪华”的战“舰”,说他豪华,是因为这年头,按照中国人习惯建造的战舰实在是不多见,尤其是2011的海军对手里的037进行过几次现代化改造,说是现代化,其实也就是改善艇员的生活条件而已,不锈钢的烧油炉灶是为炒菜而设计的,不是如这个年头的西方战舰那般,仅仅为了满足加热罐头食品而使用电炉。使用了大量不锈钢和阻燃材料装修的生活仓也干干净净,收拾的整整齐齐,全没有一般旧舰艇的酸臭霉味,不论在哪个时代,勤劳勇敢的中国海军的舰艇保养都是世界一流的。

这猎潜艇不过375吨的排水量,满载不过392吨,全然达不到划分艇与舰的500吨下限,可是艇员们还是亲昵的称之为我们的“战舰”。不为别的,艇员们喜欢这干净整洁设计和装修,每一处都透着舒服,从国民党军投诚的老水兵们告诉陆军补充来的新兵蛋子,这装修,比他们见过的有些战舰还要舒服的多。

其实新中国海军官兵们真的是太给037面子了,在2011可没人觉得037猎潜艇是个舒服的船,要知道海军私下里有句俗语,:上舰不上扫雷舰,上艇不上猎潜艇!我国的分法是500吨以上称为舰500吨以下为艇。037猎潜艇375吨排水量的艇上配备78个定员,平均每百吨排水量分了20多人,你说能不拥挤么?居住空间狭小是大家最诟病的问题。好在1950这边,分配来037的海军官兵以前顶多也就是开开内河炮艇,浅水小炮艇那环境就是个脏乱差,分来的陆军见习水兵更是没啥说的,野战军啥苦没吃过啊,不睡在荒山野岭中淋着露水起床就是很幸福了,如今虽说是一间房6个人的三层床要爬上爬下,但是好歹是一人一个铺,叠整齐的墨绿色毛毯拉开一盖,哎呦喂,按照陆军老兵现在的海军新兵傅格的说法,“这床真好!睡得那叫一个香!”

唉,这些可怜的娃明显没在037上过过夏天……

第九十六章 发现不明目标

不管你到底觉得037好还是差,总之对于新水兵来说,开始时的适应期可不那么舒服,037猎潜艇那“海上吉普车”名声可不是吹的,四台402柴油机提供了总功率一万马力的输出,当柴油机全速开动起来,这三百多吨的小艇犹如飞行在海面上,整个船身飞跃浪尖穿透浪墙和船体降落拍击海面是常事,要是遇上风浪,那就更是颠簸,把几个从陆军转行过来操炮的新水兵吐得不成人形。不过用608号上轮机长史大胜的说法,这个艇平稳着哩,还安静的不得了哩,你们这些旱鸭子呀是没乘过真正颠的船。当然了,037可是针对适波性和稳定性做过多项改进的,减震设备和吸声隔音设备的运用,使得037和50年代的舰艇相比,安静的多得多。但是对于第一次上艇的旱鸭子水兵来说,没啥好比较的参照物。好在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和护航任务,大家也渐渐适应了这节奏。

按照轮机长史大胜的说法,他以前呆的江防巡逻艇,全速前进都没这037的巡航速度快,那些老式炮艇都是烧煤的蒸汽机驱动,要预热,启动慢,速度更慢。而在艇长韩廷枫看来,037猎潜艇的舰艇环境比他以前呆的安东号炮舰要好上百倍。可是大家都知道,环境好和战斗力强没有太大关系,不过完成了舰炮射击训练之后,大家才明白,这037猎潜艇火力的优点是什么,一个字,准。

在“圆球”炮秒雷达实时提供的数据支持下,57mm主炮在8个炮手手动操纵调整下攻击三分之二最大射程目标的命中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十左右。当初这个数据出现在艇长韩廷枫面前时,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眼睛,8000米命中能接近一成?这可是370吨的艇啊!不是那种几千吨的行驶和静止极为稳定的战舰啊!再说了,就是英美的战列舰,这年头的命中率能到摸百分之4尾巴的都是舰长烧高香——八辈子祖坟冒了青烟。好吧,这是平静海况下停船打固定靶,但就是这样也让韩廷枫抓狂,他是知道的,以前他带的安东号炮艇,一门77mm主炮在静止状态下打短短1000米固定目标的最好成绩也才百分之十不到,一千米距离,十发才中一发罢了。这可是足足八千米啊。

“圆球”是1987年列装的老装备了,在2011就是个淘汰货,可是在1950,这是顶级军事机密,按照海军司令部要求,艇上雷达兵和声纳兵除了本职任务,还有个重要使命,就是在本艇被击沉或者被敌人俘虏前炸毁舰上一切电子设备,用炸药把雷达和声纳等等一切电子设备统统销毁,艇长也必须打开通海阀,决不能把让037猎潜艇落入敌人手里。

海面上,608艇和610艇跟在侧后方尾随着6605扫雷艇在蹚航道,6605扫雷艇舰长董纯才真的很骄傲,因为他以前从来没指挥过6605这样的扫雷艇,除了两套爆破截割式扫雷具,6605还装备有一套音响扫雷具和一套电磁扫雷具,在1950年,这就是扫雷艇中战斗机了。历史上我军在长江口扫雷全靠两条渔船拉着钢索在海里溜达,钢索有四根,拉断三根才拉出一个水雷的浮链,效率低下啊,因为触雷沉没的我国渔船和东欧包括苏联的商船不下几十艘。害的东欧国家一度不敢再用海路和我们交通。

此外,6605还装备了64式深弹发射炮两座和大型深水炸弹十颗用于排雷,除了排雷,布雷对于6605来说也是小菜一碟。董纯才从来没敢想,自己这辈子能指挥这样高科技的布雷舰。

接连一周的轮番蹚海,其实各个小队舰长心里都有那么一点期待,希望遇上一条两条国民党用来封锁航道的小炮艇练练手,按照部署,每个小队两艘037和一艘6605的雷达轮流开机,可是这都一周下来了,雷达也发现过两次不明航行船只,037小心翼翼的按照战斗标准接近后,却发现不明航行船只不过是几条渔船而已,还是没有遇上国民党炮艇。不过各舰艇都没有放松警惕,他们明白,越是南下,越是危险。

“报告舰长,雷达上发现两个不明目标,方位192,距离显示33公里!”猎潜艇608号舰桥指挥室里的喇叭中传出了来自舰桥最底层靠近船底的雷达声纳室的报告。

副艇长尤光华微微皱眉:“不会又是渔船吧。”

艇长韩廷枫用手推了推绣上了五角星的军帽,微微扬起头下达命令:“通讯员,立即通知610艇和802舰目标方位,610继续护航,802执行扫雷任务;通知轮机长,四机全开;大副,改变航向,方向192;各炮位人员进入战斗位置;全船进入战斗准备。”

尤光华点点头:“这里已经接近长江口,确实可能是敌方炮艇,渔船这时候应该已经不敢在封锁下出海了。”

韩廷枫望着远方无边无际的大海,嘴角微微上翘:“管它是不是,查清楚为好。”

说罢两人跑上楼梯,登上舰桥顶部平台用挂在胸前的望远镜,像舰桥上三名正在紧张使用高倍固定望远镜的军官一样,仔细观查着海面。

这三艘舰艇编组的扫雷编队是青岛基地第二批派出的扫雷编队,他们接替了之前的第一批编队,从基地出发到现在,已经在海上呆了接近两天了,按照五天换一个编队的组织形式,再过一天,新的编队就要出发前来换岗,由于已经接近长江口,新编队将会是全副武装的驱逐舰或者护卫舰带领猎潜艇进行护航,韩廷枫很希望在未来编入大舰队前,做出点成绩来。

第九十七章 海上吉普出击

这时正是上午9点钟,冬天里的海面雾气散的缓慢,远处有些灰蒙蒙的。做过海军观测员的人都知道,海面上的观测能见度取决于你站立的高度和当时的海况与天气。

观测高度当然是受限于船只观测台高度,一般来说,按照海军学校教典,观测员站在七米高的观测台上,如果远处的水天分界线看得“十分清楚”的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您感觉似乎能看见分界线上波光泛动,水线看得清清楚楚,那就叫做“十分清楚”,这时您的观测距离就在50公里以上,世界上甚至有过观测员发现60公里甚至70公里船只的记录;

如果您感觉水天分界线仅仅是“清楚”,也就是说您只能够明显分出海面和天空,那么您的观测距离在20公里到50公里不等;

假如您感觉只是“勉强可以看清”水天分界线,但是交界处显得模糊不清,看起来有些海天连为一体,那么这种在观测员的报告中称之为“勉强可以看清”的海况,观测距离是在10公里到20公里之间;

还有种在观测员报告中常见的“隐约可辨”的情况,说白了就是此刻海天分界线在观测员眼里根本就是黏黏糊糊的海天一体,看上去模糊的很,只能确定海天分界线就在那么一层颜色渐变的层次中,那么此时的观测距离是4公里到10公里不等;

最差的情况被观测员在报告中称为“完全看不清”,此时观测距离小于4公里,这是个什么情况又到底最恶劣能够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倾盆大雨伴随狂风巨浪,甚至是伸手不见五指黑压压的一片,甚至有些船只都是撞上了对面的船只后,观测员才发现对方的存在,原来悲催的就在眼前挺着一条船啊!

此刻的青岛基地第二临时扫雷编队就是处于第三种情况中,也就是观测员所说的“勉强可以看清”。冬日惨白的太阳威力明显不够,还没能把海雾扫荡干净,037的三名观测员眼珠子瞪得都要跳了出来,舰桥顶上巨大的帆布遮阳棚下,三个观测员都用双手拼命的抱住观测望远镜的抓把,把固定式观测望远镜八字型的橡胶观测口在脑袋上牢牢的卡死,身体抵住观测位上用于固定身体的圆形铁围栏,拴着保险带蹲着马步抵抗着以30节高速向前突击而带来的舰艇颠簸,固定式观测望远镜的观测口虽然是橡胶的,但也已经把这三名观测军官的脸都卡的通红,连红印子都出来了。

艇长韩廷枫和副艇长尤光华也是蹲着马步,死死的一手拉住栏杆,一手把望远镜狠命的扣在眼珠子上,在猎潜艇的颠簸与海风的激荡中龇牙咧嘴的拼命瞅着远处的海天分界线。他们在找,目标到底在哪里?目标到底是渔船还是炮舰。

“海上吉普”037猎潜艇在海面上以30节的速度向不明船只狂飙突进着,海上一节的速度就是一海里每小时,一海里是1852米,30节全速冲击的“海上吉普”就意味着船只在以每小时55公里以上的速度在水面滑翔,尽管037的结构和线形设计就是为了高速而存在的,船体构造曲线流畅,而且针对适波性和抗纵摇与横摇进行过专门设计,便于在海上进行高速突击驰援,但是5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啊,就是开车在公路上也已经属于高速度了,更何况在没有路的海上,还要经受风与海浪的干扰。

所以此刻船只猛烈地颠簸着,观测员的观测难度也增加了,艇长韩廷枫为什么要选择高速突击呢?韩廷枫的理由是:“一旦其中一艘护航猎潜艇离开护航编队就意味着对扫雷艇的保护减少了一半,所以必须速去速回。而万一发现敌情,也能按照海军司令部发的资料上说的那样,继续用高速度摆脱对手的炮击,把对手命中率降到最低。”

他的想法是正确的,037猎潜艇本就天生是为了高速突击战而诞生的,是兔子当年“海上拼刺刀”“陆上拼刺刀”“空中拼刺刀”全面拼刺刀的指导理念下诞生的。面对巨舰大炮,一万米上挨一发重炮也是沉,1000米上也是沉,不如高速贴上去打烂对手,扫平对方舰桥上的活人,实乃杀人抢船的利器啊……

再说037经过八十年代的雷达改装,装备上了“圆球”炮瞄雷达,计算机高速处理本方船只的航向和速度,还有目标船只的航向和速度,立即给出5秒、10秒、20秒后炮击诸元参数,甲板上四名炮手只要按照数据在参数的时间区间内,如5秒内摇炮瞄准并且在5秒时准时开炮就行,过了5秒就取用10秒参数进行调节,反正炮手是从复杂的计算工作中完全解脱了,唯一要考验的就是甲板上四个炮手手动操炮速度和精度,还有甲板下四个装填手装填炮弹的速度。

对于舰炮来说,炮击距离和命中率是成反比的,距离越小,命中越高,这个关系就像一个正半轴上的余切函数图像一样,越是靠近零轴,命中率上升越明显,如果说8000米命中率为百分之十,那么6000米可能才百分之13%,到了4000米就是21%,2000米为40%,1000米为70%,就是如此这般越来越高,再近点贴上去就等于白刃战了,炮无虚发,当然这些数据是静止状态下的炮击,一般来说,高速行驶中炮击同样高速行驶的目标,炮击精度基本只有静止状态下打固定靶的一半。

这也是为什么二战中各个国家海军最希望搞到敌方的炮击命中曲线的原因,只要得到对手火炮的这个余切函数图象,和本方火炮的这个余切函数图象重叠一下,本方的命中率曲线和对方命中率曲线的交点就是炮击效益的转折点,只要我方军舰始终保持在命中率高于对手的距离内,就能得到最大的效益。

当然了,如果二战军舰的火炮遇上了像037这样领先于时代的火控系统,那就不必比了,两个图象完全没有交点,037的命中率曲线图像是始终压在对手图象上面的。

第九十八章 原来是咸宁号

一月底的东海长江口北部海域气温很低,上午温度也不过2-5度,这是一种阴湿湿的冷,海面上的咸湿海雾,总是很快就把从舰桥里走出的水兵身上棉袄染得半湿不透,仿佛是没晒干的衣服一般。这种情况,比北方的干冷更加难熬的多得多。

甲板上的炮手们谁也不愿意多穿,小伙子们感觉,哪怕多穿一件都是累赘,在这种海雾下,穿上棉袄也是很快就湿漉漉的了,虽然大家是新水兵,但是却都是老炮兵了,前期的训练也向他们证明了,海上的炮击需要时刻调整炮位,高速的摇动舰炮下,几分钟就能把人热出汗来。炮手们只是穿着件土布内衣,外面套着件黄色军服。608以五十多公里每小时高速度行进着,舰艇带起的海风呼啸着迎面扑来,往炮手们的衣服里灌注着,海雾很快把战士们的单衣从里到外染得湿透,每个人都感觉冷彻骨髓。

猎潜艇前部57mm炮的炮位上,新水兵老炮兵傅格靠在环绕炮位的钢板上,双手紧紧地握住摇炮盘,手心已是滑溜溜的了。

首节上一节33/4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