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变 第951节

“皇上圣明,布朝局如同弈棋。儿子等就是修上三世,也难及皇阿玛的项背啊!”

“眼下嘛,还有几件事要办,第一,要让绿营兵士分批次的调转回国,快到新年了,让他们能够和家人高高兴兴的过一个年,比什么都重要;第二,不能回国的兵士,也要派人逐次登基,由各省藩司衙门,派官员到下面去,探访东征将士的家属,让这些官兵家属都写了封家书过来。如果有不会写字的话,那就由官员代劳。”

“第三,朕在八月的时候,命工部赶制双龙宝星勋章,按照战场功绩,逐一颁给;若是有阵亡的,也要认真发给到其家人的手中;第四,所有为国征战而负伤的绿营士卒,也要照十一年的成例,由籍贯所属州县,妥善安置——这件事嘛,四阿哥,你人在户部,要认真的问一问,听一听。”

“是。儿子万万不敢有半点懈怠,一定要让皇阿玛这番圣意切切实实的落到下面去。”

“最后还有,二阿哥、五阿哥,想来不久之后,就会有日本人到来,谈判两国休战事宜,你们两个一个是在总署衙门,一个是在军机处学习行走,朕已经给恭王降旨,让你们兄弟两个也列席其中,好好和你们六叔学一学,办理两国纷争之事,要多多留心啊。”

载滢和载对视一眼,都难掩心中的喜悦。这种事在兄弟两个还是第一次呢!而且专为此给军机处降旨,可见父亲对自己的重视,二人欢天喜地的跪下去,领旨谢恩。

第176节 错综复杂(2)

第176节错综复杂(2)

大阪的陷落,让明治天皇一夜间老了十岁——这个地方对于日本而言太重要了!虽然神户还在日本军队的手中,福知山一线也还有高月伸之的部队顽强抵抗着清军的进攻,但毕竟大势已去,城府的陷落和部队的溃败怕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从本年五月底的西乡隆盛不顾政令,悍然出兵台湾以来,日本国内便形成了一种因势利导下的怪异心理,更多的人不是想办法去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而是万众一心的起来抵抗,希望能够借助武力把中国人的入侵打退回去——殊不知这种做法正落入咸丰皇帝的毂中,要是对方真的肯交出西乡隆盛、大隈重信等一干主战派,再加以西方各国的调停,此事未必不能避免,偏偏明治以及军部为人所累,终于导致了半年之后,眼前面临的恶果!

南北两线节节败退,最初兵部所拟的六处镇台的常规驻军已经成了忙碌的救火队,而不足七万人的正规部队根本不足以抵挡清军的猛烈攻势,即便是在国家颁布了征兵令,紧急征用了国民军的大批人员,却也因为没有受过太多的战术训练,上了战场也是炮灰,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这让年轻的明治天皇又疼又气,眼见南北两路敌军步步紧逼,虽然距离自己所在的东京还很远,但只怕用不到多久,自己手中就再无可用之将,再无可调之兵了!

看着伊藤博文和岩仓具视愈发显得深刻的法令纹,明治中断了心中的怨念,“他……还说了什么?”

“英国公使和美国公使同时派遣专员到外务省,转达了来自中国大清朝廷的建议,愿意借助英美两国的帮助,与我国就停战一事,展开商谈。”伊藤博文是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以上是两国呈递上的公文,请陛下御裁!”

“御裁?”天皇分外觉得好笑,这个时候想起来让自己御裁了?西乡隆盛不顾大隈重信的劝告和国家的法令,悍然出兵台湾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过御裁?只不过其人已经在台湾剖腹自杀,说这些话也没有必要了。他伸手接过公文,看也不看一眼的放在一边。一时间只觉得唇舌发干,嘴巴里一片辛苦,“那么,中国人提出什么条件了吗?”

“是。”伊藤博文说道,“中国人托请两国公使说,谈判之前,请求天皇陛下降旨,命令神户以及福知山地区的我方部队全部放下武器,向清军投降,之后……”

明治瓮声瓮气的问道,“之后怎么样?”

“待中方接管了阪神地区的全部指挥权之后,将即刻停止攻击行动,等候谈判的举行。”

天皇用力喘着气,“赵中将和高月中将那边的战斗,还有多少可以坚持作战的?”

陆军卿岩仓具视立刻接口,“我方兵员并不匮乏,但福知山一线,兵士处于中国士兵的包围之下,怕是不能过久的坚持下去了。”

“总之都是负面消息喽?”天皇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神户虽然还在我方控制之下,但中国人围而不打,天气又越来越冷,还能坚持多久?!你是不是想说这些?”

“陛下不必担忧,只要能够借谈判的机会,和中国人尽量拖延时间,想来等到明年春天,局势必有转机。”

“中国人……对于这一次的谈判,提出什么条件了吗?”

“这,还没有听说。不过臣下想来,中国人悍然出兵我国,残杀百姓,侵占土地,我皇国总要在谈判桌前为陛下……”

“为朕什么?向中国人讨还公道吗?”明治年轻而白皙的面庞涨得通红,霍然而起,“不要说糊涂话了!你!”

伊藤博文暗中叹息,弯腰鞠躬,“是!”

“眼下第一件要做的,就是要赶紧派人到中国去,不管对方提出什么条件,都先不要有任何表态,等到回国之后再说;另外,在停战期间,在国内继续执行征兵令,抓紧时间,整训士卒,在明年春天到来之前,一定要组建起十到十五个师团的部队!以备谈判不成而出现的紧急战事。”

“是。陛下远见,臣下都记住了。”

“谈判……”明治天皇哼了一声,心中好觉得难过:人家要打就打,要停就停,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唯一能做的,就只有被动的接受!越想越觉得眼前这些人面目可憎!

“陛下,那中国人提出的要求我方军队投降的条件?”

“你们以为呢?”

“臣下在想,不如改变一下,我方答应停止对抗,但要中国人放开通道,允许神户和福知山一线的部队安全撤出作战区域。这样的话,既可避免两军不必要的冲突,也可以保全更多陆军的力量,为明年可能再度爆发的战事,留存兵力。”

伊藤博文听岩仓具视说完,忽然在一边插口问道,“要是赵君和高月君不肯放弃呢?”

明治的火气终于控制不住了,“他们要是不肯同意国家的命令的话,朕就亲自到神户去!朕亲自带领这些士兵,和中国人拼杀到底!”

谈判之事经由美英两国驻日公使转达,再传回中国,费时良久,把日本人的条件传到御前的时候,已经过了十一月,“要把部队撤出去?日本人的算盘打得很精明嘛?”

“是。奴才也以为,此事不妥;若是谈判不成,岂不是凭空送给日本天皇十数万可战之兵?到时候要再想如今天这般,占尽先机,就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将士的生命了。”

“肃顺见得透彻!”皇帝大声赞美着,“我大清士卒的性命无比宝贵,不容有半点损失;尤其是不能像这样一般的白白浪费;日本人不是不肯投降吗?派人告诉鲍超,旨到之日起,朕给他三天时间,期限内一定要拿下神户和福知山一线!和日本人的谈判,等解决了这两处的敌人之后再说。笑话,都到了这一步田地了,还不肯老老实实的吗?那就逼你老实下来!”

奕无奈。皇上现在底气足得很,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反对意见,而且,日本人得陇望蜀,也确实应该教训一下他们。这样想着,垂首无言。

旨意传到军前,众人无不惊骇。鲍超听完旨意,大张着嘴巴楞了很久,一直到身边的李鸿章和胡小毛都碰头领旨起身了,他还呆呆的跪在那里,那份失魂落魄的样子,到似乎是押解回京,问罪待堪的是他呢!

“春霆?春霆?鲍军门?”

鲍超一跃而起,双手一合,“大帅,老胡,这……这是怎么回事啊?”他说,“是不是朝中有奸臣?怎么好端端的,要……要把你们两个带回去问罪呢?”

他的这番动作令李鸿章和胡小毛心中微有感动,“春霆不必为我二人担心,皇上圣明,定然能辨别忠奸的。你就不必为此担忧了。倒是你,这一次领军在两线作战,可要千万小心啊。”

“不必说我。”鲍超用力挥手,大声说道,“这一点小日本,还不放在我鲍某人的眼里。那,你们这一次回京,不会有事吧?”

胡小毛苦笑了一下,声音里是一片歉疚,“为胡某人妄行之事,害得大帅无端被责,实在让人愧疚莫名。”

“你也不必这样说,我身为一军统帅,……”李鸿章只说了半句话,笑着摇摇头,“一切,等回京之后再说吧。”

说是回京,却也不是叱嗟可办的,李鸿章是南路军统帅,胡小毛也是统领十余万兵士的一品大员,手中的事情太多太多,都要逐一做好交接,偏偏鲍超是个不读书的,胸无点墨,要他打仗还好,要他做这些文牍差事,便和要他的命差不多,看着公案上累计如山的文字,听两个人不停的耳提面命,脑袋都大了三圈,“不行!这样的事情我做不来!”

“春霆?”胡小毛说道,“不是和你说过了吗?你不必事必躬亲,只要在下面人呈递上来的公文上划行就可以了。”

“我不识字,给人骗了也不知道!要是下面的人和我搞鬼心眼怎么办?”

这句话一说,立刻犯了众怒。不过碍于他的官大,别人不敢出言而已。李鸿章久经宦海,察言观色的本事高人一头,知道很多人暗中恨鲍超言语无礼,不敢发作;但等到自己走了,这些人施展鬼蜮伎俩,鲍超怕是要倒霉,“你们都听见了?”

他这样说道,“春霆大人虽然不识字,但从来宽待兵士,厚爱百姓,要是有什么人以为将军粗豪不识字,而敢于有意欺瞒的话,为鲍将军知道,只怕是任谁来了,也救不得你们的性命!春霆,对这些人,你也不必手软,一旦发现有欺瞒之举,该杀就杀,该斩就斩,不必和他们留丝毫情面。”

说完看看鲍超,见他神情稍显和缓,但眉宇间的烦闷始终挥之不去,便又说道,“你也不必过于忧急,此事不但你知我知,皇上圣明,自然也早有预断。等我回京之后,向皇上请旨,一定给你找一个识得文字,又能够专心办差的人来,帮同你管束军事也就是了。”

“那……大帅您可得快一点啊。”

“你放心,进京之后,老夫即刻奏陈皇上。想来,用不到半月之期,一定有嘉信传来。”

第177节 错综复杂(3)

首节上一节951/9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