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 第323节

  刘府门前停留了无数辆马车,其中的某一辆马车里,一人靠着车厢,借着从车窗外面透出来的月光,一边听刘府的下人唱礼,一边奋笔疾书,还时不时的小声喃喃几句……

  “工部张大人,纹银一千两,啧啧,工部油水真不少;鸿胪寺吴大人,米芾亲笔,我滴个乖乖,这得卖多少钱;崔御史,上等璞玉,极品珊瑚,谁说御史台是清水衙门了,这不胡扯吗;礼部宋大人,白银两千两,真大方啊……”

  ……

  唐府,唐宁给炉子下添了些柴火,看着从外面走进来,冻的直搓手的萧珏,问道:“你怎么才来?”

  萧珏抱怨道:“今天刘侍郎府上有喜事,刘老夫人六十大寿,许多人都去恭贺,车马赌了一条街,我和雅儿走路过来的,耽搁了些时间。”

  唐宁看着他,问道:“菜呢?”

  萧珏道:“让你们家丫鬟拿去洗了。”

  冬天和火锅更配,奈何这个时令,没有多少新鲜蔬菜,也只有皇室和萧家这样的大族,才能在温泉边种一些反季节蔬菜。

  萧珏伸出手放在火上烤,看着唐宁问道:“陛下今天叫你去宫里说什么了?”

  唐宁道:“让我年后去骁骑营,训练左骁卫。”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陈皇还说了报纸的事情,唐宁其实早有心理准备,猜测他可能会将时政或是涉及到朝事的议论权收回去,毕竟这东西十分敏感,只有掌握在朝廷手里才放心。

  没想到陈皇只是提醒了他一句,并没有将这个权力收回,唐宁之前还猜测,他是不是因为吝啬银子,但是仔细了想,又觉得他身为一国皇帝,就算再抠,也不至于连那点儿银子都舍不得。

  萧珏想了想,问道:“刘风今天在殿上弹劾钟县令,应该是要和你斗到底了,今晚刘府有喜事,你不去看看?”

  “算了吧。”唐宁挥了挥手,他要是去了,怕是刘府今天的就不是喜事了。

  人家刘老夫人一辈子也就只有这么一次六十大寿,他还是给自己积点德的好,不去凑这个热闹。

  最起码也要等两天。

  萧珏搓了搓手,问道:“不会吧,你打算放过刘风?”

  唐宁摇了摇头,说道:“放不放过他,陛下说了算。”

  萧珏问道:“那你呢?”

  唐宁望着炉火,说道:“我打算送他去见陛下。”

  刘风这个人,实在是讨厌,一次两次也就罢了,他倒好,没完没了,而且不知悔改,与其每次都要应对他带来的麻烦,倒不如解决掉制造麻烦的人,一劳永逸。

  萧珏看了看他,说道:“这种事情,你还是别自己动手,陛下已经原谅了你一次,你如果再出手,就是不给陛下面子,陛下以后还怎么护着你?”

  唐宁瞥了他一眼,“谁说我要自己动手了?”

  他又不傻,直肠子的傻白甜装一次就够了,次数多了就是真傻了,皇帝喜欢傻一点的,可不喜欢真傻子。

  萧珏看向他,问道:“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诗诗和酒儿已经将切好的菜端过来了,唐宁拿起筷子,说道:“边吃边说……”

  唐府,火锅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唐宁和萧珏围在火锅前商议着事情,刘家,刘老夫人六十大寿,歌舞升平,宾主尽欢,一片欢庆。

  与此同时,京中某处府邸。

  内院一处房间,一名妇人双手叉腰,看着祠部郎中刘进,怒道:“刘侍郎的母亲六十大寿,你人不去也就算了,连贺礼都不送,你让人家刘侍郎心里怎么想,你还想当礼部司郎中,我看你这个祠部郎中都快做到头了……”

  “你闭嘴!”刘进瞪了她一眼,“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我告诉你,到底是谁做到头还不一定呢……”

  “你让我闭嘴,你让我闭嘴!”妇人勃然大怒,抓着刘进的头发,大哭道:“你当初娶我的时候怎么不让我闭嘴,我给你生孩子的时候你怎么不让我闭嘴……”

  头发被用力抓扯,刘进疼得龇牙咧嘴,倒吸口气,说道:“你别胡闹,我和你说正事呢,刘侍郎这次把那个人得罪死了,怕是蹦跶不了多久,我要是和他走得近,说不定会受牵连,到时候你可怎么办,我这也是为你着想……”

  “这日子过不成了,过不成了……”妇人根本不听他解释,一边抓着他的头发,一边哭哭啼啼,手上却是没有放松丝毫力气。

  “你居然让我闭嘴……”

  “还说我是妇道人家……”

  “姓刘的,反了天了你,老娘和你拼了!”

  ……

  礼部。

  刘侍郎的母亲昨日六十大寿,就连尚书大人都亲自登门,送上贺礼,昨日刘家宾客满座,贺礼堆积如山,礼部的官吏们一早就在议论这件事情。

  刘进满面颓然,一瘸一拐的走进礼部衙门。

  门口处,与他一同进来的膳部郎中转头看了看他,见他鼻青脸肿的狼狈样子,惊诧道:“刘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刘进挥了挥手,说道:“昨天晚上走夜路,不小心摔了。”

  膳部郎中看着他,一脸不信,他脸上的伤怎么看都不像是摔的,更像是被人打的。

  “你这是什么表情,你不信我?”刘进见他的表情,怒道:“我告诉你,我的伤就是昨天晚上走夜路摔的,我要是骗你我就死老婆!”

  “好了好了我信了。”膳部郎中无奈的摆了摆手,刘大人既然发了这么重的毒誓,他就算是不信也得信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祠部郎中昨天晚上走夜路摔倒了,摔的鼻青脸肿,还在脸上摔出了一个巴掌印。

  这很明显是被家里的悍妻打的,不过他连死老婆这样恶毒的誓言都发出来了,未免刘大人当场发飙,众人并未揭穿他的谎话,毕竟在礼部这个地方,刘大人还是有几分话语权的。

  想来刘大人昨日没有参加刘侍郎母亲的六十大寿,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刘进在祠部司的衙房里坐了没一会儿,就有小吏进来,看着他说道:“刘大人,侍郎大人让您过去一趟。”

  刘进在心中叹了口气,昨日没有去刘府,也没有送上贺礼,刘侍郎一定是记恨上他了,这一去,是祸不是福啊。

  他跟随那小吏走到侍郎衙,敲了敲门,走进去,说道:“刘侍郎,您找我?”

  刘风正在看书,坐在位置上,并没有理会刘进。

  这很显然就是在给他下马威了,刘进心中觉得有些屈辱,但也只能暂时忍下来,毕竟只要刘侍郎还在礼部一天,就是他的顶头上司。

  但是过几天就不一定了,所以他一定得忍足这几日。

  足足等了一盏茶的功夫之后,刘风才合上书,看着刘进,诧异道:“本官看书看的入神了,刘郎中什么时候进来的?”

  刘进脸上露出干笑,说道:“下官在这里等了有一会了,不知侍郎大人有何吩咐?”

  刘风抿了口茶,看着他,说道:“年终祭典马上就要到了,祠部要尽早准备,这是改元之后的第一年,祭典之上,绝不能出什么差错,刘郎中这些日子要忙一点,用心一点了。”

  刘进怔了怔,问道:“年终祭典,全部交由祠部负责吗?”

  刘风看了他一眼,说道:“其他各司还有自己的事情,另外,年终祭典,本不就是你们祠部的事情吗?”

  年终祭典虽然是祠部的分内之事,但这种大型祭典,祠部一部怎么可能忙得过来,往年都是四部司共同督办,今年轮到祠部一部,他这个祠部郎中,非得被累死不可。

  不过,这显然已经是刘侍郎在刻意难为他了,在外人看来,也挑不出什么错处,若是与他辩驳,只能自取其辱,刘进深吸口气,说道:“下官遵命。”

  刘进从侍郎衙出来,立刻便回了祠部司,召集司中官吏,找出往年的祭典流程,命所有人将手中的事务都放下,这段时间,专心筹备年末祭典。

  每个人分到的任务比往年多了四倍,祠部衙一片叫苦连天,不多时,膳部郎中匆匆走进来,看着刘进,诧异道:“今年的年终祭典,你们祠部全抗下了?”

  刘进叹了口气,说道:“不是我们祠部要抗下,是侍郎大人要我们祠部抗下。”

  膳部郎中看了看他,说道:“老刘啊,不是我说你,你昨天怎么就……你人不来,把贺礼送过来也行啊,老夫人六十大寿,你什么表示都没有,也难怪刘侍郎会多想……”

  刘进看了看他,摇头道:“你不懂。”

  “你先别管我懂不懂了。”膳部郎中看着他,说道:“你现在就去和刘侍郎认个错,好好解释清楚,要不然,就算祠部能安排好年末大典,你也会被忙死的!”

  “忙点好,忙点好啊……”刘进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怕就怕,连忙都没得忙……”

  ……

  唐宁今天没有去兵部,也没有去骁骑营,而是在平安县衙帮忙收拾东西。

  岳父大人升任京兆尹,家眷自然也要从平安县衙搬到京兆府衙,年末京兆府衙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他今天一早就去上任了。

  好在县衙和府衙相距不远,只需两辆马车,一天之内就能搬过去。

  陈玉贤收拾好了一个包袱,面色有些担忧,走过来问唐宁道:“你说他第一天过去,会不会被府衙的人针对,听说这是官衙的规矩,对新到的大人,都会给一个下马威的。”

  唐宁笑了笑,安慰道:“您放心吧,不会的。”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其实在这三把火烧起来之前,也要被别人在头上烧一把火,这是规矩。

  不过这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

  从平安县令直接被提拔为京兆尹,就算是用屁股想也知道,这肯定是进入陛下眼里的人,谁敢在第一天就造次?

  更何况,不看陛下的面子,也得看他的面子,如果京兆衙门的官员连这点儿道理都不懂,他就白被人叫了这么些日子的“扫把星”和“小心眼”了。

  京兆衙门。

  今日是新任京兆尹钟大人第一天上任,包括两位少尹在内,长史参军,府学教授等,皆站在院内迎接。

  徐少尹和郑教授低着头,面色惶惶。

  新任京兆尹对府衙内事务还不太熟悉,众人迎接完毕之后,便在一处大堂落座,从少尹开始,一个接一个的上前为新任京兆尹介绍衙内情况。

  众人的目光时不时的瞥向徐少尹和郑教授,此二人昨日因平安县的教化一事,前往平安县衙问责,想不到这才过了一日,他们问责的对象就变成了顶头上司,就是不知道这位钟大人是不是一个记仇的人,会不会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两位小鞋穿。

  一名少尹介绍完京兆府今年的治安和税收以及户籍情况之后,便拱了拱手走下来,徐少尹忐忑的站起身,走上前,拱手道:“钟大人,下官负责京兆府的教化和……”

  “教化?”钟明礼目光望向他,问道:“据本官所知,今年平安县的教化考核并不合格,徐少尹和郑教授负责的便是此事,是不是该给本官一个解释?”

  徐少尹和郑教授怔立原地,胸口仿佛被巨锤击中,脸色涨红。

  这是报复,这是赤裸裸的报复,这句话,就是他们昨天质问过他的!

  京兆府衙的官员心中一震,这位钟大人,看来也是记仇的人,根本不会在以后给他们穿小鞋,而是现在就给他们穿上了……

  而且是以一种近乎耻辱的方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平安县的教化不合格,可原先的平安县令,不就是他吗?

  徐少尹和郑教授嘴唇干涩,喃喃道:“下官,下官……”

  钟明礼看着他,说道:“教化乃是大事,关乎国运,关乎朝堂根基,不可轻视,京兆三十六县,是每届科举进士占比最多的地方,更应加倍重视,居庙堂之高,怎么能够知民间疾苦,徐少尹和郑教授既然负责京兆之教化,不如便前往这三十六县县学,教导学子,维护学风,如何?”

  徐少尹和郑教授已经面无血色,京兆三十六县,就算是每一县用一个月的时间,全部走完,也是三年多以后了……

  这,这根本就是将他们流放了!

  可负责京兆地区的教化,本就是他们的职责,钟明礼的安排,根本挑不出什么毛病,悔只悔不该为了巴结唐家和端王,答应刘风……

  现在的京兆府衙已经落入他人之手,若是继续留在这里,怕是以后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两人同时抬起头,颓然道:“下官遵命。”

  堂内众人听完新任京兆尹对徐少尹和郑教授的安排,暗自舔了舔嘴唇,吞咽了一口口水。

  他们只知道那唐宁小肚鸡肠,睚眦必报,是个不能得罪的人。

  到如今才明白,他为什么会那么的小心眼,岳父尚且如此,更何况他——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啊!

第四百八十六章 刘进的等待

  岳父大人上任的第一天似乎很顺利,他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对他的能力,唐宁是放心的。

  赵县丞只是升了半级,接替了他平安县令的位置,如果他也能被陛下调过去,任一个少尹什么的佐官,凭借他们两个人多年来配合的默契,应该就所向披靡了。

首节上一节323/6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