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实世界单机种田 第147节

  “大毛和二毛最近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怎么会允许自己的粮食从毛子这边运出去?”

  无数的疑惑盘踞在众人心头,大佬们对于眼前这位气度沉稳的大鼻子商总更多了几分兴趣。

  当然,作为MC里智商最高的【奸商】村民,智商高达200的MC生物。

  老商往酒桌上一坐,冲着众人挨个敬酒客套完后,便眼睛一扫像是掌控了全局一样,直接含笑地开门见山道:“其实这次鄙人约诸位老总出来是有个非常好的合资项目,想要带大家一起发财!”

  “不知道各位老总有没有兴趣把大豆的定价权重新拿回来?”

第215章 图谋大豆定价权,沙漠大豆震撼问世!

  “拿回大豆的定价权?”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位粮油大佬们全都沉默了。

  中国作为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大豆进口消费市场,每年从全世界各地进口超1亿吨的现货大豆,自产的大豆每年也达到了2000多万吨。

  消耗在进口大豆上的资金,每年更是高达4000多亿。

  但就是这样一个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大豆买方市场,国内的粮油巨头们却无法插手大豆的定价权。

  就连全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巴西,也因为土地私有化问题,大片的私营农场被美国资本占据,也无法对大豆的定价权。

  大豆贸易最大的买卖双方都没有定价权,就和石油的定价权一样全都交给老美的金融市场说了算,这放在MC奸商眼中简直就是个笑话!

  之所以会造成眼下这种尴尬的局面,是因为这背后涉及到的大豆定价权之争,实质上是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经济、金融的较量博弈。

  “大豆期货与美国的华尔街金融市场高度捆绑,每天有超过几百亿美元的资金在里面流转投机炒作,想要拿回定价权可不容易!”

  “这是向老美碗里抢食,商总莫非不知道?”谷先民摇头一叹。

  别看这几年中粮、中储粮的业务发展迅猛,甚至还在国际市场上和四大粮商斗了几次法,互相有输赢。

  但是在大豆定价权上,一直都是国内粮油巨头们心中的一根刺。

  拔又拔不掉,动一下又刺疼。

  只能玩合纵连横的阳谋战略,将原本最大的美豆进货占比数量不断打压,将采购方分摊到南美、二毛这些国际上的大豆主产区。

  外加不断提高国内大豆产能,这才将原本居高不下的美豆价格从几年前的1300美分/蒲式耳,一路打压到了现目前的1100美分/蒲式耳。

  由大豆价格下跌引发的连锁反应,更是从粮食市场蔓延到了饲料、养殖业。

  为何近两年牛肉价格开始跳水?

  国内的牛肉从过去的40多块一斤,腰斩到了今年的20多块。

  普通人都以为是阿根廷的米圣上台整活,让进口阿根廷的牛肉价格打成了白菜价。

  实际上真正的深沉次原因还是因为大豆价格跌超20%,从而引发了饲料大规模降价,养殖成本下降才导致牛肉价格暴跌。

  这是一环扣一环的民生经济,想要从老美手中拿回定价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全世界的炒家就认老美的金融市场,以及美元的金融霸权。

  而国内的期货、股票市场包括外汇都对外资有严格限制,想要操纵大豆期货市场的流通性,在便利方面远远不如给钱就能玩的华尔街。

  老商见众人一副愁眉莫展的样子,脸上露出了一副神秘的微笑道:“向老美碗里抢食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把美豆的缺口由我们红星贸易补充上,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此话一出,正在端杯抿酒的邓雄立马被高度数的茅台呛咳了好几下:“咳咳……商总!我们每年从美国进口3000多万吨,今年估计还要创新高达到近4000万吨!这么大的缺口你们红星贸易确定能补?”

  邓雄说话间连声调都不自觉拉高了几分!

  要知道,作为日照港这边的头部玩家,在座的几位大佬都对红星贸易之前整出的‘现金现货’交割的方式有所耳闻。

  甚至还派出手底下的市场团队潜伏进红星贸易的销售群,暗中观摩过一段时间。

  靠着自己的万吨散货船队,红星贸易不断从毛子的远东地区运送大豆过来,然后以低于市场5%左右的让利价格卖给底下那些中小粮油公司。

  起初从红星贸易进口的大豆规模还不大,三天一艘万吨,在中粮这些巨头眼中算是小打小闹。

  可是等发展了几个月,后面每天到港万吨散货船开始激增到了3、4艘,甚至最近连海运市场里载重级别最大的20万吨级别的巨轮都开始雇佣。

  短短3个月时间就干出了500万吨的上岸规模,直接把日照当地的中小粮油企业一网打尽。

  照这个增长速度下去,红星贸易的大豆进口额说不定一年能干出2000多万吨,占到全国大豆年进口数量的20%!

  到了这个进口额级别,即便是中粮、中储粮这些国内巨头都不敢小觑。

  更何况人家还不声不响拿下了日照港的控股权,在这饭桌上的话语权自然比之前大了许多。

  若非如此,谷先民和邓雄他们也不会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特意抽空来参加这次饭局。

  完全就是看在红星贸易那不可思议的进口体量上,才卖这位神秘的商总一个面子。

  “区区3000万吨而已,明年我们红星贸易预计将为国内大豆市场提供不低于5000万吨的份额数目。之后每年的供应数量,将会在5000万吨的基础上,保持在每年10%左右的增速进行发展。”

  大鼻子老商报出了个一个天量数字,听得大佬们一阵错愕。

  “开什么玩笑!年进口5000万吨?”

  “从哪里冒出来这么多大豆!”

  “商总的意思是绕开年进口总额1亿吨基础,再搞进来5000万吨的纯增量?可是美洲、东欧这些大豆主产区的产能基本都是固定的。”

  “就算让南美那边进一步爆产能,也不可能一下子变出那么多大豆啊!”

  饭桌上彻底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老商。

  身为国内粮油巨头们的负责人,对于各地产能数据自然是了若指掌。

  包括红星贸易近期进口的500万吨大豆,虽说暂时还没追踪到具体来源。

  但是众人就私底下讨论后推测应该是从东欧二毛那片产地,以某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转运到远东偷偷卖到国内。

  毕竟大毛和二毛虽说狗脑子都打出来,但是私底下的商贸活动却没有停止。

  无论是油气还是粮食,这些涉及民生的资源都在正常贸易当中。

  老商呵呵一笑,装腔作势道:“谁说5000万吨的增量需要纯进口的?”

  “不进口?难不成是在国内自己种?”

  “商总莫非酒喝大了,昏了头?”

  “咱们国内除了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平原主产区还能大面积种植,产能也不过2000万吨,到哪去自己种这么大规模的大豆?”

  “就算心有力,也没有耕地给你种啊!”

  谷先民和邓雄几人争得面红耳赤起来。

  有几个咖位小点的大佬,更是在争论过后开始给老商敬酒,让他趁早息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毕竟国内的耕地极其有限,适合大豆这种大规模机械作业的平原耕地更是少的可怜。

  拿来种稻谷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都已经非常极限,又从哪里匀出这么大片的合适耕地来种大豆?

  见一众大佬被自己钓足了胃口,觉得谈判的时机的已经成熟的老商便拍了拍手,让包厢一侧屏风上降下了一块白色幕布。

  伴随着幕布上方的投影启动,一段拍摄于某个室外种植基地的采摘画面就这样出现在了众人眼中。

  只见画面里,一排排茂盛的大豆植株正在风中轻轻摇曳。

  头顶的烈日照晒在那些成品植株上,发出了夺目的金黄光彩。

  等到镜头开始随着无人机起飞拉远,包厢内原本喝得微醺的大佬们一个个浑身都激灵了一下,酒醒了的同时,全都嘴巴大张地跟见了鬼一样死死盯着那满屏幕的金黄光泽。

  因为他们发现这些金黄颜色,不仅仅是镜头里那些农民采集大豆时,剥开豆荚翻出一颗颗饱满的大豆本身的颜色。

  同样的,还有农民脚底下踩着的,在广角镜头里呈现出一望无际的黄沙荒漠!

  等到这段30秒钟的宣传短视频播放完,老商就从口袋里摸出了一袋塑料封装的大豆样品道:“请容我给各位老总们介绍一下!”

  “这一袋就是视频当中展示的,由我们红星贸易投资,经由立方体农业技术公司最新培养出的第一代耐干旱、耐盐碱性,适合在极端恶劣环境下种植沙漠大豆‘超沙1号’的样品。”

第216章 超沙1号的战略影响力!

  “超沙1号?”

  “沙漠里种大豆?”

  “这……这怎么可能!”

  随着这一段宣传片的播出以及MC奸商的讲解,在场的大佬们纷纷从自己座位上窜了起来。

  倘若真的能实现画面中展现的那样,在完全沙化的土地上种植。

  那国内可就有太多的备选种植地块了!

  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等等。

  所有沙漠拢共折算一起土地面积超过1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7%!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中国的可用耕地面积也才占到国土面积的12.5%!

  人均耕地仅1.4亩,世界排名第126位。

  就凭着这么稀缺的耕地,国内的农业工作者们却在上面种出了足以养活14亿人口的粮食。

  倘若把那些沙漠通通利用起来,就算只是拿来种大豆,那带来的影响力也是无法预计的。

  老商看着大惊失色的众人,也是面带自信笑容道:“超沙1号目前已经在我们自己承包的几个沙漠种植区都封闭式轮种了10期,成果非常喜人!”

  “要是各位老总不信,可以带这些大豆回去检验一下,或者派人去我们的沙漠农场考察一番。”

  这可是老板亲自交待MC【育种专家】老农定向培育出的优秀成果。

  按照老农的说法,它为了育种出适合沙化土壤的‘沙漠大豆’,前后可是历经了十几万次的杂交选育以及【骨粉】催熟。

  如此惊人的工作量,要是交给普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去耗费时间正常去培育,没有几百年时间出不了成果。

  这也是为何,当陈绝意外招募出MC【育种专家】第一时间,就开始吩咐对方针对‘沙漠大豆’的设想开始研究定向培育,

  甚至还在魔都的国际食品展上,机缘凑巧地买到了‘东生118’这款耐旱、耐盐碱大豆作为培育母本,加速了‘沙漠大豆’的育种孵化。

  眼下当着中粮、中储粮、中农发这些国内巨头的面掏出来,那威力无亚于丢在小鬼子头上的原子弹一样!

  妥妥的王炸!

  这不,大鼻子奸商刚表示可以去现场观摩。

  在场的几位大佬就有点坐不住了,疯狂抢过老商手中那袋‘超沙1号’样品的同时,一个个眼睛赤红仿佛要吃人一般:“商总!这款沙漠大豆的品种参数是多少?确定能在全国范围的沙漠进行适种?”

  不激动不行啊!

  这款新品种大豆,在他们这群专业人士眼中的地位,已经不亚于袁老培育的杂交水稻。

  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杂交水稻的战略影响力还大!

  只要品种参数过的去,甚至只有普通国产大豆的一半参数都算及格。

  毕竟不挑地,连沙漠都能种出成果,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老商见众人这幅心急模样,便一脸含笑地开始耐心介绍道:“超沙1号的生育期约为90天,株高100厘米,主茎节数18节左右,单株有效荚数60个,每荚粒数5-8粒,粗蛋白质含量为42.49%,粗脂肪含量为22.55%。”

  谷先民等人听着对方信手拈来的数据,越听感觉自己脑袋越发懵。

首节上一节147/1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