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封神修炼蜀山法 第123节

  碧云填补了记忆空缺,内视泥丸,第二元神也是婴孩模样,金光灿灿,还有阴阳日月之气流溢,依稀间,竟然看见肉眼难见的功德光华。

  呼。

  六阳神火鉴祭起,那面通体银色,遍布火焰纹路的袖珍宝镜,忽然变作等身大小。

  碧云镜中一看,却见眉心处多了一道金银二色竖纹,端是神异,往内渡入法力,眼眸便发出青、白二色阴阳之气,赤、黑水火光华,心念一动,神光仙气还能如意变化,化丝、化束皆可。

  “这是…八卦炉中烧了大衍之数,竟将祖龙之、烛龙瞳术与八景、九天阴阳之气炼就浑圆,修成先天神目?”

  天眼、神目,在蜀山甚是珍稀,峨眉三代,也就齐金蝉机缘巧合被芝仙舔了眼眸,略有些神异。

  碧云服食过灵丹妙药,根骨非凡,却也没想过能炼就此类神通。

  老子炼的九转金丹,从没外传过,真真正正到了吃一粒便能立地成仙的地步,碧云吞下,就算多数药力被炼入根性之内,也是大机缘,加上太极图神效,更是玄妙无穷。

  单说对法眼、目力的效用,就不输清虚道德真君的九幽濯目神丹。

  碧云心知,炼返先天的大道裨益,比预想的还要高出不少,很快收了六阳神火鉴,断了与真身的神念脉络,依照八景正法运功,欲梳理肉身、元神气机。

  谁知刚运转法力,悬空卷轴便兀地展开,空白锦布变作一副水墨画,起初混沌黑暗,忽生一道璀璨光亮,骤然开辟。

  碧云被画卷气机惊动,睁开眼眸,恰好目睹,心神瞬间被扯入其中,仿佛回到鸿蒙初判之时,直面神斧锋锐,还得以观摩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日月星辰流转,山岳峰峦叠起,江河湖海奔腾,一气演化万物,分化五行,渐渐形成天地轮廓,又有云雨风雷、飞潜动植生出,有了生气。

  这般景象,与紫府道书中记载的九疑鼎内混沌元胎颇有神似,不过,元胎是真的有化育一方天地的潜力,卷轴则是烙印了一份记忆,用以观想。

  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都是混沌开辟前就存在的人物,都曾目睹那一斧的风采,也都有开辟新天地的能力。

  君不见,玉虚门下燃灯道人,得了定海珠,归入西方教之后,都能将之演化二十四诸天?

  教主手段,自然更加神妙,就算创出天地难与此方三界规格等同,也逊色不了太多。

  碧云肯定没有开天辟地的本事,也无缘得蜀山那桩轩辕重宝,却胜在拜了个厉害师父,得了一副能够持续观想的图卷。

  虽然卷中清浊分辨,演化天地奇快,但真实世界的光阴,却过去了足足七日,碧云更是觉得过去了无数元会。

  老子怕小徒儿损了心神,故意设下七日之限,要是继续观想下去,势必要将精气神耗干。

  碧云两世宿慧,两界法门,但道龄满打满算,也就百余年,真正打破迷雾,窥得真谛,仅有十八年,依靠紫府道书与己身努力,法术进境奇快,修为也算齐头并进,唯独道力,也就是对于大道的领悟,还称不上深厚。

  峨眉九天玄经,内中夹杂些许三皇精义,合乎天地人三才,又有阴阳之玄,封神八景正法,提纲挈领,总述大道,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一一阐述。

  不过,光修功诀,依旧难以悟透其中玄理。

  碧云得了《开天辟地观想图》,观摩清浊分辨,才算是真正领略到大道本质,道力增进奇快,生生达到地仙之境,还在继续增加。

  这具躯壳,本就是身外化身,只需三年便能恢复修为,金丹用来炼返先天,也有些许炼入肉身、元神,功行肉眼可见地飞速增长,很快摸到了五气朝元的门槛。

  不同于真身,是炼入五行精英,借合沙奇书玄妙,加速攒聚五气,化身五气,后天返先天,更加神异。

  虽然两具身躯法力无法相互积累,元神却能,经过八卦炉锻炼,元婴也添了阴阳五行道韵。

  这时的碧云,其实已经能够尝试修炼蜀山玄门最厉害的五行法术大五行绝灭神光了。

  呼。

  碧云缓缓睁开眼眸,吐出一口白气,眉心竖纹发出神光,刹那收敛。

  嗡。

  六阳神火鉴轻震,图卷之中,应声掠出一道赤色光华。

  碧云抬手一抓,掌中多了一面火焰般的赤色神旗,内中火行元无比浓郁,催发神目,祭起宝鉴,却见内中蕴含先天神光,又有无数缕八景道韵,甚至夹杂朵朵金花、道道紫气。

  “这宝贝品质异常之高,不在雾露乾坤网与四海瓶之下,三界有名的旗类法宝不多,拢共四面,老师传下的,定是玄都离地焰光旗了。”

  碧云静静观摩宝物,猜出几分玄机。

  若天数不变,未来九曲黄河阵之后,玉虚十二仙消了五气三花,成了仅有些许微薄法力的炼气士,帮不上姜子牙的忙,便纷纷将门人派下山去,殷郊离开九仙山,受申公豹蛊惑,欲归殷商,凭借至宝番天印,大败周营。

  为了渡过此关,燃灯道人驾临,想到对策,却是攒聚四面先天神旗,将殷郊逼往北方,合山峦之势将之困住,再受锄犁之刑。

  这四面旗,分别是玉虚宫中央戊土杏黄旗、西方青莲宝色旗、玄都离地焰光旗,以及瑶池素色云界旗,也叫聚仙旗。

  其中任何一面,都能抵住番天印攻势,无缘成仙的姜子牙,甚至借助杏黄旗,躲过混元金斗,才没失陷黄河阵。

  “如此至宝,老师说传就传,真是待我极好,不过,怎不明着赐下,莫不是怕玄都师兄吃味?”

  碧云欣赏着离地焰光旗的种种异象,暗暗忖道。

  他也有一套神旗,便是那六十四面都天烈火阵旗,但加起来,也比不了手中那面八景至宝。

  老子满打满算,就两个门人,根本就没想过光大道统,鸿钧分宝时,象征性取了几件,太极图、八卦炉、风火蒲团、乾坤图之外,就是焰光旗了。

  “这颗道心,弥足珍贵,纵然炼返先天,还得了修行玄功的机会,却没有冲昏头脑……”

  老子坐在丹炉前,轻轻颔首,神色甚是欣慰。

  这也算是入门之后,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若碧云忘乎所以,直去玉泉山,急着修炼八九玄功,依旧能做太清弟子,却失了焰光旗机缘,以及老子的看重。

  唯有将大道放在第一位,知晓法术皆是护道之用,及时闭关修炼,消化所得,方能触发禁制,得到那面弥足珍贵的先天神旗。

  碧云并不知晓自己差点与焰光旗失之交臂,他只想着,要是将此旗放入都天烈火阵内,绝对足够护持仙山洞府,大罗神仙来了,也无法破开。

  “不过,此宝乃八景宫之物,外借易惹出事端,还是缓缓图之为妙。”

  碧云定住心神,将神火鉴、焰光旗都收了,依旧没有动身,修炼起了蜀山玄门的大五行绝灭神光。

  这具化身是八景门人身份,无形剑无声无息无影,借之遁走无妨,却不能明着施展峨眉剑诀,要用,也得再与“宁赤霞”接触几次才行。

第229章 功德,红线,归去

  正当碧云化身观想开天辟地悟道,复炼大五行绝灭神光时,真身则在九州绕了一圈之后,去往凤凰山青鸾斗阙。

  彼时“玄霄”受太清召唤,即将归山,将神农赐下的消瘟神丹托付给“宁赤霞”,真身化身,在区别开来的同时,还光明正大有了联系。

  起初,碧云是想请龙吉公主与自己和三条真龙一道,去往四方消瘟,奈何光阴不多,仅剩下三四日功夫,又不便将之收入剑光一齐遁走,很是为难。

  好在龙吉公主听闻过南海宁赤霞的名头,加上有八景门人玄霄做保,干脆将雾露乾坤网与四海瓶借出,还邀请敖离一道,去凤凰山青鸾斗阙做客。

  于是,碧云将那粒化开的丹丸神液,分出两成,交给余元、闻仲,拿去解帝室、门人瘟毒,孤身祭起剑遁,化作煌煌赤虹,寻瘟消灾。

  龙吉公主两件至宝,都是天府水行奇珍,真水凝就,碧云也是水行根底,借助口诀施展,足以抵御旱气,行云布雨。

  不消三日,他便将九州瘟疫消除,又将柴胡草用先后天乙木精气催开,传往人间。

  这场源于九龙岛声名山瘟神一脉酿就的灾祸,算是彻底消弭。

  碧云先去青鸾斗阙,将法宝归还,看见龙吉、敖离快处成闺中密友了,便又入尘世,欲找寻旱灾源头,以及遗落的乾坤弓与震天箭。

  按照闻仲所言,金大升身死、袁洪败退之后,叛军便龟缩梅山,偶尔袭扰,并不正面交锋,那日渑池、孟津左近生出狂风骤雪,敌人忽然来攻,袁洪伤势痊愈,再度现身,似是得了高人指点,不用法术,单靠气力,使一副凡俗弓箭,遥遥将殷受射伤,接着,又生狂风,乾坤弓,以及最后一根震天箭,就此消失。

  “虽然消了业力,还积攒了不少功德,人皇嘱托,却没完成…乾坤弓、震天箭下落不明,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踏实。”

  碧云在得黄帝传授收箭之法后,冥冥中有种预感,那一箭,依旧会射来。

  这一回,足足寻了四五十日,凭借烛龙瞳术、天遁镜加持,甚至将梅山老营都看了个精光,竟没找到关于大旱、弓箭的丝毫线索。

  “若真是那死猴子做的手脚,必然要应验在龟山封禁大阵上。”

  碧云从动机、源头猜想,绕道去了趟龟山,也没寻见漏洞、破绽。

  “这厮与雪姨恩怨纠葛极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心生感应,亦或是寻到了钱塘姜家,那就……”

  碧云五指掐动似飞,推算一阵,知晓敖雪转世身多日前就已降生,名叫姜凝,并无甚么危险。

  不过,出于谨慎,碧云还是决定与龙女一道归去,多加几重布置,以防万一。

  为了节省赶路耗费的光阴,碧云没有用无形剑,而是光明正大祭起金光烈火剑,一路风驰电掣,动静不小。

  这些时日,他也从余元、闻仲那儿,摸清了截教的态度,只要炼瘟之事不泄露,碧游教下,便不会贸然来犯,彼此维持着微妙的默契。

  余元也知晓,宁赤霞与碧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不便再明着与之交好,但过去的情谊,依旧还在。

  何况“玄霄”入了八景门下,入之前东躲西藏,入之后还躲,岂不是白入了?

  碧云心境,达到多年以来,最为开阔、旷达之时,剑遁、剑术也能肆意施展。

  这口炼形质九次,真火煌煌,金光熠熠的上乘玄门飞剑,也得以在三界神仙注视下,显露锋芒。

  若非大旱,寒冬时节,大雪似鹅毛,赤虹来去,则另有一番风采。

  当日傍晚,碧云抵达凤凰山,虽然是第二回来,观得内中景致,依旧眼前一亮。

  孤峰高耸入云,山巅两旁俱是古水乔松,曲径通幽处,弯折行了一阵,过了石桥,方见碧瓦雕檐,朱门绣户,门上匾额写着“青鸾斗阙”四字。

  这时,龙吉公主与敖离,正挽着玉臂,携手同行,朱门开启,现出两道窈窕身影。

  “我做了数十日恶客,始终赖着不走,也该离去了,若是去往洞庭、钱塘,定要来寻我玩耍。”

  敖离眼见道人归来,眼眸忽然亮起,凑到公主耳畔,轻声细语道。

  龙吉公主久在樊笼之中,也就是遇上消除瘟疫、积攒功德的契机,才能离山。

  这些时日,她与敖离形影不离,处的十分融洽,结成手帕交,临别时,还真有几分不舍。

  不过,她久居瑶池,少入红尘,纵然心中有种种情绪,神色依旧清冷。

  “好,待到大劫之后,我定去寻你。”

  龙吉公主轻轻拍了拍敖离滑嫩光洁的手背,颔首答道。

  大抵是化身元神又有进境,阴阳二气愈发玄妙,碧云烛龙神目也生出变化,却见远处两个女仙,头顶三尺皆有红线,龙吉那道飘向远去,敖离的红线,并没有往外生发。

  “这便是由符元仙翁、月合老人主掌的红线吗?”

  碧云窥见红鸾星姻缘权柄的一鳞半爪,眼眸微凝。

  虽然蜀山也有累世夙缘甚至孽缘,起码非强行拼凑,封神世界,就显得有些恶心。

  碧云无意掺和昊天家事,“宁赤霞”身份,都是人家给的,龙吉姻缘如何,他管不着,纵然有借宝情分,对方增长的功德也足够消了。

  “我与龙女费尽千辛万苦,改了命数,姻缘之事,也由心定,而非天定。”

  碧云有心快刀斩乱麻,遥遥朝龙吉公主打了个稽首,待到龙女走近,悄无声息发出无形剑,绕着其顶上转了一圈。

  这口飞剑,连真灵都能斩,斩一缕神道气机,自然不在话下,剑出剑收,红线便化作齑粉。

  龙吉公主并无法眼、天眼,看不出碧云出剑痕迹,却见二人相对而立,目光交汇,宛若神仙眷侣,心湖渐起波澜。

  “这些时日,我等多有叨扰,此间事了,便先告辞了。”

  碧云说罢,祭起金光烈火剑,化作火虹,将龙女裹挟,直朝钱塘江方向去了。

  龙吉公主独自立在青鸾斗阙前,仰望天幕,目光幽深。

第230章 托梦赠丹,入室弟子

  如今已是帝辛四年正月,钱塘江流域并没有受大旱影响,甚至由于流民的涌入,变得更加热闹,江岸两侧数十里,黑瓦白墙,门户多挂桃符,江上楼船小舟穿梭,络绎不绝。

  江底,龙宫,天光透过冰冷水流,打在水晶宫上,映得琉璃瓦、青玉墙折射出氤氲色彩。

  大殿之内,一袭赤色金纹帝袍的敖震,歪歪斜斜地坐在案前,提着酒壶埋怨。

  “你径去姜家,将敖…姜凝收入门下便是了,何必要我托梦?”

  这位今时龙族中最能打的存在,千年前冲冠一怒为红颜,却惨遭算计,受困方寸之地,好不容易重获自由,又整日翘首以盼,静待敖雪转世。

  谁知临了,反而生出种种复杂心绪,既欢喜,又踌躇,不敢接近。

  “你是入了神籍的钱塘君,大江上下,庙宇逾百,百姓供奉的神像更是不计其数,龙君托梦,姜家才会信服,渡她入道,也能省去许多麻烦。”

首节上一节123/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