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封神修炼蜀山法 第122节

  碧云心念微动,祭起天工炉,将神火罩丢入其中,数十丙灵真精迸发,甚是灼热。

第226章 六阳神火鉴,老君炉中炼

  这件乾元山金光洞镇洞之宝,也称得上玄妙珍贵,碧云对于宝物,那是来者不拒,何况凭本事从对头那得来的,根本没有归还的道理。

  只见天工炉内,琉璃一般的宝罩祭起,内有九条真火凝聚,生出灵智的火龙,又有种种天雷催开,声势浩大。

  不过对于天工炉而言,神火罩真火,还是弱了些,比不了陆压火法精纯,也逊色于从火龙岛离开时,一百零八丙火真精汇聚的无匹灼热。

  碧云算是阐教教外别传,还得了正法,却是八景独门之法,与玉虚宫法诀迥异,和太乙真人秘术就差的更多了,没有对应法诀,又是贼脏,必须得尽快处理。

  蓬。

  碧云捏印掐诀,第二元神磅礴法力汹涌而出,以五台秘传法篆,催动宝炉,内中天罡地煞火窍虹吸元气,内中三十六道化形丙火真精猛涨,将九条火龙团团围住,许是觉得太慢,又将无形剑、五毒仙剑轮番祭起去斩。

  这两口飞剑,炼形质三次,也胜过寻常玄门仙人兵刃,并且各有神妙之处,无形剑之锋锐,还在同品质金光烈火、冰魄云光之上,五毒仙剑则有无惧真火的奇毒,能够毁坏内中的玉虚道韵。

  剑光进出阴阳孔窍,一道无形,一道靛青,并不在内滞留,也不怕被炼化,九龙神火罩,经受数千次斩击,以及丙火真精的煅烧,还是没能顶住,金罩、赤火、紫雷渐渐被炼成元,融汇成团。

  封神世界神仙斗法,法宝足够厉害,祭起刹那便能取胜,玉虚十二仙压箱底的宝物,都不会长时间取出对敌。

  太乙真人从元始天尊那得来,辛苦多年祭炼的九龙神火罩,就此归于元本。

  碧云先用太清仙法,将那团元炼化,防止内中还有苦主气机残存,接着依照紫府道书记载的法门,将金、火、雷三分别凝聚,化归有形。

  炼镜也非头一回了,六阳神火鉴,乃是摩天崖一真大师,合仙、佛两家玄妙,传与门人女神婴易静的七件炼魔法宝之一,易静入妙一夫人门下后,得了峨眉秘法重炼,添了许多玄妙。

  这面宝镜,需用西方太乙真金来炼,与冰魄云光剑相反,祭炼时,全用纯阳之法、纯阳之火。

  故而,拿太乙真人的纯阳之宝祭炼,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虽说封神炼宝并不着重炼形质,但被圣人和玄门上仙祭炼过之后,材质也较寻常天材地宝神异。

  这次祭炼,纵有天工炉、丙火真精相助,依旧花了十八个时辰,不知念了多少次诀,捏了多少次印,才将神火罩炼成神火鉴。

  嗡。

  六阳神火鉴悬空,才有寸许大小,心念微动,形状便发生变化,时圆时扁,紧附身前,忽然发出六道青光,重在一起,化作上乾下坤六爻之象,粗仅指粗,青荧荧的,渡入法力,便化作光幕,一片映照。

  碧云心念微动,将青瘟袋祭起,发出一团青黄瘟气,被青光一照,瞬间消散。

  这面宝鉴,材质太好,纵然还是粗胚,威势也堪比六转左右的法宝,要想炼一次形质,少说得花几年功夫。

  炼完六阳神火鉴,碧云便再度沉下心神,默诵黄庭、道德二经,也不再追求悟出多少玄理,静心思索。

  如此又过了几个时辰,老道再度现身,笑呵呵地看着还没醒转的徒儿,轻轻挥袖,便将之丢入一座八卦炉内。

  “好个大胆徒儿,玉虚之宝也敢炼化,你炼了太乙之物,我也需将你炼上一回,算是抵消,能否复返先天,却要看你造化了。”

  太清道人说着,盘坐炉前,往内投了一粒九转金丹,接着催发真火,摇晃龙须扇。

  这时的碧云,尤在闭目诵经,未觉周遭生变,待到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位下皆生真火,才觉灼热,睁开眼时,看见漫天火光,先是一怔,仔细观摩,看见火中些许丹气,便猜出几分玄机,也不惊慌,继续沉念盘坐。

  太清与碧云的修为差距,比碧云与韩毒龙都大,要是想害他,也就无需收入门墙了,显然是福非祸。

  当前,前提是能够承受一位无比接近混元大罗金仙存在的真火煅烧,否则,化身就要身魂皆殒,甚至连真身都要受影响。

  碧云很快断去二身心神联系,盘膝坐定,守住元神,想起太清先前嘱咐,也没用八景法诀,仅以合沙奇书先后天火行之气与烛龙火法吐纳,炼入真火中藏着的丹气。

  紫府道书中,记载着峨眉开府时,便对门人有类似考验,左元七情六欲十三限,右元则是火宅玄关,内有乾焰真火,又会勾动心火,一旦道心稍有动摇,便受内外齐焚。

  太清火烧碧云,却非考验心智,而是要借一粒九转金丹,彻底将后天之躯炼成混元一体。

  这还与另一方世界的某个石猴不同,那厮是吞了好些丹丸仙酿,被关入八卦炉,却跑去巽位风口躲避,炼化药力,金刚不坏的同时,也炼毁了一双灵眸。

  太清则是要炼去徒儿躯壳内的后天浊质,复返先天,才能修炼那玄之又玄的八九玄功。

  此功又名九转元功,每转有八种玄妙,合天罡之数,修成之后,金刚不坏,变化无穷。

  不过,修炼门槛也极高,开天辟地至今,仅有杨戬、袁洪二人能够炼成。

  这却是因为,前三转要借天罡地煞锻炼躯壳,中三转正逆修炼五行,引周天星辰之气入体,后三转将三魂七魄炼到归一,方能修成不坏之身。

  单是前三转,寻常仙人便难以承受,需有极高的先天禀赋,但那般存在,要么是祝融、共工之类天地化生的神,要么就是陆压、孔宣等等修成无上神通的仙人,根本无需炼玄功,炼了还多有妨碍。

  至于杨戬与袁洪,前者是昊天外甥,后者是先天孕育,只是诞生较晚,跟脚极其深厚。

  若非“玄霄”以先天日月珠寄托元神,灵云炼就躯壳,混合先天后天,也无缘炼就玄功。

  碧云前世记忆中,许多法宝、兵刃,常以“曾在老君炉中炼”拔高格调,没成想,拜入太清门下,法宝没先入八卦炉,倒把自己炼进去了。

第227章 炼返先天,玄都他善

  老子八卦炉,堪称是三界真火最盛、也最是灼热的所在,甚至胜过汇聚千余真火真精的火龙岛。

  碧云起初以合沙奇书先后天火行之气,催发烛龙火法,抵御炉火,吐纳丹气。

  不久便难以维持,思忖一阵,咬牙施展起化虹之术,化身躯壳五行齐全,且炼入祖龙之,纯以元神施展,无需媒介,也能炼身成,化作一团赤煌煌真火。

  赤虹在八卦炉内游弋,吞噬九转金丹丹气,以火养火,碧云非但不煎熬,还有几分闲庭信步的架势。

  “老师将我投入炉中,与金丹一齐锻炼,定有深意,我施展化虹之术,的确避开了炉火炙烤,还吞了丹气,不过阴阳相生、祸福相依,顺遂的同时,怕是也无形中失去了某桩大机缘。”

  炼化九转金丹,法力增了何止十倍,但碧云还是果断撤去了化虹之术,重新现出肉身,眼眸微凝,竟逆用炼身外化身的法门,将躯壳散开,化作一团蕴含五行元、九转丹气的青云,寄托第二元神的日月珠熠熠生辉。

  “我还没试过用炼形质之法炼躯壳呢……”

  只见发出青白二色光华的宝珠内,一尊金色小人悬空盘坐,捏印掐诀,竟然丧心病狂般,以蜀山炼形质之法,将缕缕云气混在丹气、五行之气,投入火中,炼成无形无质,又用五行真诀,生生从火中将云气重新凝炼。

  除了没往内打入紫青宝篆,几乎与早年间炼青烟剑法门一般无二,那具躯壳,始终在有形有质与无形无质之间徘徊。

  “好一个炼形炼质,好一个第二元神。”

  太清见那玄妙景象,轻轻颔首,大袖一挥,真火又旺了几分。

  这时,就算碧云再用化虹之术,依旧难抵真火侵袭,道理很简单,同样是太乙神雷,李静虚能借之秒杀邪道地仙,峨眉小辈也就是作爆仗使,无甚威力,太清烧火,就算是一缕人间烛火,也能借之焚江煮海。

  “本来收你为徒,源于冥冥中一次心神呼应,未曾料想,尔大道根基稀松,法术却蕴含无穷玄妙,那时戏谑一语,竟真从徒儿身上寻到更进一步的契机,占了好大便宜。”

  太清思忖片刻,忽然伸手一招,便有金桥横渡虚空,化作阴阳太极图,悬在丹炉之上,发出五色毫光,阴阳二气似瀑布般倒灌。

  这时,碧云抱元守一,心神似大浪之中的小舟,摇摇曳曳,却怎也不倾覆,那粒日月珠,吞吐阴阳二气,大放光华,渐与元神相合,消了珠形。

  太清无意拔苗助长,并没有助徒儿修行,而是使元神玄妙更甚,炼返先天之后,根骨更佳,更快炼成玄功。

  如此炼了七七四十九日,终于,青云渐渐凝聚,化作俊俏紫衣少年,眼眸睁开,发出两道神光,元神阴阳明灭,躯壳五脏之气悉数炼返先天。

  “这孩子入我门下,却是教外别传,须得多与玉虚一脉走动,免得又生出太乙前事,阐教之中,仅有杨戬炼成八九,也还没臻至圆满,正好一道修行。”

  太清思忖片刻,挥袖将八卦炉打开,倏忽一道无形剑光掠出,碧云现出身形,伏地叩首。

  “老师再造之恩,弟子永世不忘。”

  经过八卦炉锻炼,碧云已将日月珠与元神融汇,祖龙之也都与躯壳相合,单看气机,根本瞧不出跟脚,确是再造。

  “好了,莫要多礼,你既炼就先天之躯,便去玉泉山修炼八九玄功,待到前三转修成,再归往首阳山。”

  太清说罢,挥袖生风,将碧云卷出玄都洞,然后带着太极图与八卦炉,身形腾挪,与八景宫老道身形合一。

  老子一气化三清之法,非真正分化,而是元气的一种运用。

  这位在教主中修为最高的存在,助碧云炼返先天,瞧出紫青宝篆与八景之法种种相近之处,触类旁通,已然悟出分出真正化身,炼三归一的法门。

  “老师既对师弟青眼有加,何不直接将之收入教下,省去许多麻烦?”

  玄都大法师日常扫洒八景宫,眼见老道醒转,立在殿外柱旁,撑着扫帚,抬头问道。

  这位阐教二代资历最深,修为也最高的大罗神仙,身材不高不矮,中年人样貌,一袭灰色太极道袍,气度平平无奇。

  阐教八景一脉,声名不显于世,也无夸耀之心,远远看去,像是凡俗之人,身上并无半点道气,也没有什么庆云摇曳之异象。

  唯有需要入世,彰显道统时,才有那紫气东来之气派,此外,老子也好、玄都大法师也罢,气机都甚是内敛。

  玄都大法师修为高深,却非混元,更不知蜀山第二元神之玄、身外化身之妙,加上太清出手断绝“玄霄”因果,真以为是从三界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捡回来的便宜师弟,根本没将之与三年来,名动天下的南海小剑仙宁赤霞联系到一起。

  “你看他那容貌气度,哪里像是个清修的,若收入阐教,只怕比三代几个应劫弟子加起来,还能惹麻烦。

  我将之收入门墙,天数已然大变,再进一步,玄都洞八景宫的名头,定要压过玉虚碧游,万事万物,盛极而衰,清静自在,方是正理。”

  老子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不错,太清收徒,等同于老子收徒,一气化三清之法,皆源于一,纵然“玄霄”炼返先天,身上道气也能遮掩,却瞒不过同为混元之人。

  阐教元始天尊、截教通天教主,西方教准提接引,一眼就能看出“玄霄”跟脚。

  “老师境界高深,弟子远远不如……”

  玄都大法师低头又抬头,欲言又止。

  “你随侍为师多年,向来直言不讳,何故踌躇?”

  老子见大徒弟神色有异,一边烧火一边问道。

  “老师所言,有一处谬误。”

  玄都大法师双手攥着笤帚,认真地看向老道。

  “哦?”

  老子挑了挑眉毛,缓缓抬头。

  “虽说小师弟容貌俊秀、气度卓然,但弟子也毫不逊色。”

  玄都大法师神色肃然,认真地说道。

  “善。”

  老子沉吟良久,昧着良心出言。

第228章 开天辟地观想图,玄都离地焰光旗(3k)

  虽然得了去往玉泉修炼玄功的法旨,但碧云被丢出玄都洞后,并没有立即前去。

  这些时日的种种经历,如梦似幻,都是好事,却不在他掌控之中,也算是真正领略了造化弄人的滋味儿。

  “老师待我甚是优厚,教外别传,却是嫡传弟子待遇,还助我炼返先天,达到修炼八九玄功的门槛。

  不过,相较于偏重于斗法的玄功,八景正法对我的意义要更加重大,峨眉九天玄经玄妙无穷,能修成金仙功果。

  蜀山金仙,道行少说堪比封神大罗神仙,斗法之能更是强悍,但再往上就到头了,无法修到帝君、道祖那般境界。

  阐教八景正法,未必能修成混元,却能极大程度增进道力,还能在证就大罗之后,合道成道……”

  碧云驾无形剑光悬空,回望那座看似平平无奇的首阳山,思忖片刻,遁走数百里,寻了座荒山,辟了间石室,第二元神施展太清仙法,布下禁制,接着盘膝坐定。

  炼就身外化身,完全可以二身分别主修一法,将来再寻法子融汇,但化身在八卦炉中被炼了七七四十九日,还得了九转金丹、太极图助力,躯壳、元神都生出许多神异变化。

  “这回倒是入了祖庭道场,可惜没来得及在老师座下侍奉几日,便被丢入炉中冶炼,接着又要离去……”

  碧云知晓机缘难得,其实更愿意在太清身边清修,刚要沉念,仔细观摩肉身与元神的变化,忽然发现衣袖中多出一副卷轴。

  “莫非是老师见我过于寒酸,故而悄悄赐下护身法宝?”

  碧云将卷轴取出,悬空放置,并未打开,而是先恢复了与真身之间的神念脉络。

  真身过去五十日的境遇,似走马灯一般掠过,刹那填充识海,好在元神造诣足够深厚,甚至没觉昏沉,便将多日经历消化。

  “好在,业力已然消除,还积攒了不少功德,不能太过苛求圆满。”

首节上一节122/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