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从宝莲灯开始 第98节

  水柔柔的包裹住躯体。

  丁林闭上眼睛,开始吸纳月华,恢复法力,也恢复气力。

  当然他没有忘记,将山峰的大阵开启,这并非是丁林布置,他还没有这般本事,而是伴着灵气自身的阵法,是自然的馈赠。

  岸上,眼见着丁林造出了一座湖,跃入其中,五仙女四面看了看,除了石头,便是平地,她眼眸中闪过一丝落寞,又有些无所适从,她嘴巴张了张,想要叫住丁林,但或许是出于畏惧,又或者是因为其他,终于还是没有发出声音,她使劲抿了抿嘴唇,咬牙,掌中灵光亮起,忍着经脉的疼痛,取出一枚丹药服入口中,然后呼出一口气,对着月光,就这么幕天席地的坐着,疗起伤来。

  ……

  一夜生息。

  丁林从湖中翻起的时候,五仙女依旧还在闭目疗伤,清晨的阳光落在她的身上,有一些晶莹,那是昨晚的露水,没有了羽衣,失却了法力,又弄丢了法宝,她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丹境。

  重伤的丹境。

  丁林只看了一眼五仙女便移开了视线,他掏出神印,妖气催动,朝着神印中说了几句,不多时,白蛇和青蛇便从山腰攀了上来,晨光洒在她们的鳞片上,无论是白还是青都呈现出一种金灿灿,有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

  两条蛇见着峰上突然多出了一座小湖,眸光闪了一下,却没有感觉到诧异,显然她们对神印也不是一无所知。

  丁林自水面上跃起,攀膝坐在一块巨石上,晨光从背后照在他的身上,他化形而出的这具躯体,是前世的模样,并不英俊,身形甚至还有些单薄,但在力量的加持下,落在两蛇的眼中却是高大伟岸,她们的眸中有些感激,更多的却是敬畏。

  “你们久在这山中,可知道这附近还有哪些大妖需要注意?这山脉主峰的那一处正道仙门,又是什么来历。”

  丁林问道。

  “回山主,”白蛇回答,她有些阅历,对丁林的这问题丝毫不觉得奇怪,或许提前也做过些功课,“我们这山原唤作蛇缠峰,至于以后叫什么,就看山主您的喜好了,附近紧挨着的有三座灵峰,其中东面那个,您昨夜已经了解过了,那处山峰唤作灵鹊峰,峰主乃是一只喜鹊,自号鹊仙,以往……师傅,”

  白蛇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作此称呼。

  “师傅在的时候,总是想要再将那峰也夺了,那鹊仙,仗着灵脉大阵才勉强守住基业,山主的您的修为更盛于师傅,那灵鹊峰昨夜过后还在,是您的善念。”

  “西边那座离着我们蛇缠峰要远一些,有五百里,峰主是一只狼鹰?性格极其狡诈,以往师傅在他手上吃过几次亏,至于更详细的,我就不知道了,只听师傅骂过他杂种,或许是一只异类?”

  “我昨夜已经见过他了。”

  丁林点点头。

  “南边更远些大约六七百里,山主是一只老龟,在师傅还没占山之前,就已经再那儿了,修为极高,据师傅说,或许已经到了元神三境,只是他性格喜静,极少出来,也是因此山中对他的传言也不多。”

  “至于其他的,更南边有一只虎妖,号位山君,最西面以前有一只兔妖,也不知现在在不在了,这青城山共有十七座支脉,每过上几十年,就会有新的大妖来到,然后就会有老的山主被赶走,或者杀掉,更迭频繁,我法力低微,不是所有的山主都知道,最熟悉的,只有附近的这三个,至于其他的大多都不甚清楚,听过名号或者有所耳闻的更是只剩那两个。”

  白蛇有些惭愧,她说的也是实话,在这占山圈地,各自为王的时代,未到元神,小妖们可能终其一生都只生活在一座山头,直到老死,都未见过外面的世界,她幼时确实在外生活过一段时日,但自动来到这蛇缠峰后,便再没有出去过,消息有些闭塞。

  “这里没有妖王,山头都被元神占据,是因为那正一仙门的缘故吧。”

  丁林道,他对这地界有所了解,途径凡人城池时,曾降下遁光,伪装凡人打听过消息,这里是巴蜀地界,神话世界的巴蜀,和他的前世略有不同,最出名的乃是青城,无他,这毕竟是神话的世界,而占据青城山的那门派叫做正一,开派祖师,便是在凡俗间,也赫赫有名。

  张道陵。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

  “对。”白蛇点头。“听师傅说,几百年前,正一道盛极之时,压得蜀地所有门派都抬不起头来,这青城十七支脉,都为正一派占据,那时它似乎还不叫正一门,叫什么……五斗米教?”

第116章 境界

  “那个时候我还……”

  白蛇说着,顿了一下。

  丁林眼眸闪烁了下,从白蛇的言语中不难猜出,她从前有过故事,否则,她不至于如今对山中的情况了解的模糊,却对曾经的正一道这么清楚,但丁林却不打算深究,任谁都有自己的秘密,丁林只要知道自己需要的就好。

  “若非是开派祖师张真人修炼的太快,早早的就成就金仙,霞举飞升,恐怕蜀地的其他门派都没有喘息之机,已经被压的道脉断绝了。”

  白蛇接着道。

  “张真人一朝飞升,五斗米教的扩张的势头陡然停滞了下来,甚至由于过往几十年发展的过快,也迎来了反噬,被蜀地其余道门联手倒算,幸而张真人的弟子王长赵升也是仙境强者,总算是稳住了基本盘,但也被逼得收缩了山门,青城山十七座之支脉,如今他们只占据三脉,连带着主峰,一共四脉。”

  “其余十四条支脉则放开了,只要没有妖王占据威胁山门安全,便听之任之,五斗米教在凡俗间的影响太大,也被逼得改名,便是如今的正一道,如今正一道虽然依旧还是蜀地的道门魁首,执牛耳者,但声势比起当年确实是天差地别了。”

  丁林静静的听着,这些是他在凡人城池中探听不到的,能够在凡俗间偶然听到提及正一道的名字,已是正一道声名远扬的缘故了,其余的,凡人又哪里能够知道这些修行界中的秘辛。

  “山主,我所知晓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白蛇住了口。

  “好,我知道了。”丁林点点头,屏退两条蛇,他又环视了一下峰顶道,“这峰顶开阔,这几日我或许也有些事要问询你们,你们便暂时也在这峰上住下吧。”

  “谢过山主,那我们就退下。”

  白蛇道,和青蛇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眸中的惊喜,这峰顶,乃是此山灵气最钟之处,以前赤练作山主时,都是一蛇据住地窟,将她们都安置在山腰,如今换了个山主,没想到上来就如此的大方。

  在这峰顶修炼,一日可抵抵得上以往在山腰时的三五日。

  两条蛇退了下去,虽然得了丁林的准许,但她们还是识趣了选了最边角的位置。

  然后,挨着一处略微凹陷进去的石壁便开始细细的挖掘,尽量不发出声音,打洞本就是蛇类与生俱来的技能,更何况是结了丹的蛇妖。

  半刻钟后,两条蛇便已经打好了一眼洞窟。

  有丁林在侧,这洞窟自然不好打造的如山腰原本那眼的开阔,略微有些逼仄简陋,但却也足够容身。

  五仙女终于睁开了眼睛,但看得出来,效果并不如何好,疗伤了一夜,她面色也没见得半点好转,依然是如纸一般苍白,唇无血色,毕竟是仙境留下的伤势,而五仙女本身的境界又过低,还得亏是她携带的丹药玄妙,这才能稳住伤情,想要康复,就只能靠日积月累的水磨工夫了,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见到两条蛇在青蛇和白蛇在岩壁上开凿,建造居所,五仙女的嘴唇抿了抿,她看着青蛇和白蛇忙碌,又看了看丁林,嘴唇动了动,她环视四周,有些茫然,又有些无所适从。

  丁林已经又闭上眼睛,这附近的诸般势力在他脑中一一成形。

  这青城山中,正一道有仙人坐镇,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霸占了主脉和其余灵气最盛的三座支脉,青城十七支脉,剩余还有十四座,似这等灵机荟萃所在不可能空置,正一道又不允许妖王占据,那便是十四个元神势力。

  原本该是妖王才能配享的山头,如今,只要元神境界便能够占据,自然竞争十分激烈,丁林又想到了灵鹊峰,如果说他占据的蛇缠峰在诸峰中灵机中等的话,那灵鹊峰就是垫底的所在了,但就算是垫底以那鹊仙的实力能够占山到如今,他占住这蛇缠峰应该是不成问题。

  以蛇缠峰为中心,远的不论,近的便是围绕的三座山峰,灵鹊峰可以不考虑,狼鹰山上的那只狼鹰丁林也见过,虽然阴骘狠毒,但却不是他的对手,只要小心些,也不足为虑。

  那剩下的就是一只老龟,根据白蛇提供的信息,境界应该颇高,却性子喜静。

  如此的话,这蛇缠峰处在诸势力间,虽然看似不稳,但实则还是有几分安宁,再加上如今神印也在手中,倒确实适合作为一处基业发展。

  丁林又起了念头,将之记了下来,不再像前几次那样一闪即过。

  但这毕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丁林又思索了一会,将它暂时搁置在一旁。

  眼眸略微睁开,阳光有些刺眼。

  丁林斜眸往上看,天际聊聊几朵白云漂浮着,虽然夏日本就该炎热,但尚未入伏,又在清晨,温升便如此之快,比起往年,属实是有些反常了。

  但气候的变化到底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丁林随即便又垂下了眼睑,他坐在巨石上,又开始静思己身。

  自晋入元神后,他先是着急着从海域逃离,随后又遇到了牛郎织女那档子事,一直都是赶路躲避的状态,直到如今才勉强算是安定了下来,也是时候该盘点一下自身,理顺往后的修行了。

  那日在西海,丁林趁着万圣公主虚弱,几乎一口气饮尽了蛟龙血,随后又夺了她的内丹,充实己身底蕴,有此助力,终于命魂大成,阳神成就,一举突破到了元神境界。

  修为也一口突飞猛进到了二千六百五十七年。

  元神境的修行,顾名思义修的是神。

  凡世间生灵,在开启灵智之后,便会自然衍生魂魄。

  命魂,地魂,天魂。

  炼魂为神,便是元神境界的修行。

  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住其身。命魂住身,直接便可以修炼,故而炼魂也常常是从命魂先开始,等到命魂蜕变化为阳神时,则生命的层次就跃迁了,也就是大妖们所谓的元神一境。

第117章 思虑

  阳神一成。

  命魂便可不在只受限于丹田妖丹之中,成就之时,一跃而入泥丸,托举到最高,辉映识海,从此便可不再只拘于肉身,可以离体,无惧烈日风吹,动念间便可出窍,须臾间驭风百千里,貌似逍遥。

  是的,貌似。

  终究,三魂中只有命魂成就,仍是假象,而要想化假为真,跟着,便要继续修行天地二魂,而此二魂不似命魂般住于己身,而是游离在外,故而想要修行,尚需先将魂收回体内。

  天魂,地魂。

  顾名思义,游离于天地之间。

  要想收归体内,便先需要在体内构筑相关的环境。

  各类经诀所载皆不相同。

  至于法,其不修泥丸,妖类在以法修至元神之后,阳神最后一跃,便会彻底损伤泥丸,若无大机缘,成就元神之后,修行路便到头了,泥丸有缺,元神一境便是修为极致。

  但饶是如此,世间元神大妖,仍有大半是修法所成,只有极少一部分是以经诀成就。

  而这其中,修炼残篇的又占了大多数,经诀之贵,菁华荟萃于成仙一篇,被奉为不传之秘,仙道贵私,流传在外的,多只在成仙之前,而修炼经诀,只有仙境之前,和前后融会贯通,所得自然也是天差地别。

  丁林只是红鲤之身,诸多奇遇下,肉身也勉强只能跟算得上不拖后腿,但他在元神境中,仍能算是强手,便是此故,他修炼的是完整的《黑水经》。

  修行一道殊途同归,各类经诀中所在收纳天地二魂之法虽有不同,但大略也可分为二类。

  下者借助功法特性,以极端法力强行收纳,如赤练修行血道功法,血祭生灵,以此收纳地魂,此法违背秩序,不符机理,以此法收纳之后,二魂时刻欲出,需以大半法力时时压制,且未来想要晋入仙境,千难万难,此为强行之法,但胜在修行门槛不高,大半经中所载的都是此类。

  上着,则是循二魂之特性,在丹田之中模拟出天地环境,天魂上浮于天,游于灵气,地魂下沉于地,宿于浊气,而无论天地清浊,皆为先天,以此种修行,需先寻来先天之物炼化,容纳丹田,再以此为寄托,招来二魂,如此二魂一旦归位肉躯,便能立刻圆满,只需再提升道行,便能接着容纳,及至三魂圆满,修为到不可提升之境时,便可据经诀所载,奋力一跃,谋求仙境。

  此种听来简单,修行又不费力,但灵物本就难寻,还得是份数先天,偶尔得一已是艰难,还尚需两件,这修行前缀便以是严苛了,普通野妖便是得到了这类经,往往到最后也只能弃之不用,转而选择前者,还是比如赤练,她不是不想,而是无奈,修途之上,不是只有努力便够的,机缘更是重要。

  黑水经中所载的便是以灵物寄托。

  丁林长思着,眼眸深深。

  修行之路,每一境所能容纳的修为都有极限,当修行到濒临极限时,便不会影响到往下突破,换言之,修为是往下突破的最基础,先得有此,才能再谈其他。

  丹境突破元神,所需修为在千年左右。

  刚突破的元神境,修为一般在一千五百年左右,丁林是因为吞吃了万圣公主的金丹,这才让修为一跃到二千六百多年,已经堪堪抵达了能够往下寄托地魂的门槛。

  元神一境突破到二境,所需修为在二千五百年到三年左右。

  元神二境突破到三境,所需修为则在五千左右。

  而想要从元神三境破入仙则非得有八千年以上的修为。

  至于万年修为,那是仙境才能涉及的领域。

  这也就是说,只要能觅得地魂下落,丁林现在就已经可以着手突破元神二境了,天魂地魂,虽然号称天地,游离在身外,但终究还是由躯体所衍生,它们的自由是有限的自由,就如同月亮绕着地球,地球又绕着太阳,它们始终不可能离开躯体太远,只能是以躯体为核心,随躯体而动,在有限空间内流转不息。

  这般听起来,捕获天魂地魂似乎很容易,大错特错,虽然它们绕身而动,但却没有丝毫的规律可言,神念又无法捕捉,只能循着那玄之又玄的万一的灵感,从突破元神那日起,稍稍安定后,丁林便一直尝试着寻觅地魂,但几个月下来,至今,却仍然是一点头绪也没有。

  修行暂时陷入了困境。

  反倒是寄托地魂的灵物。

  丁林手上有一件,杨婵赠给他的那一片宝莲灯残叶,他只用了一点,还剩下有大半,虽然只是残叶,但它既然与宝莲灯同源,自然是先天之物,这片叶子上至今仍有一丝生机留存,用来寄托地魂,自然是绰绰有余。

  又想到了杨婵。

  丁林看向五仙女,眸光停留一瞬,随即又移开。

  接着,他又梳理了一下自身如今的优势劣势,如今,兵器有从万圣公主那得来的仙兵长剑,虽然使起来不太顺手,但毕竟品质在那,也是足够用了,攻伐的手段,在元神境中也算是够用了,另外又从玉面公主那学得的敛息法,这法门无愧于青丘秘传果然不俗,屡屡派上大用。

  这是好的,至于缺憾,最大的不足就是自身速度的太慢。

  受限于鲤身,又因着黑水经中没有相关的法门,遁速一直是丁林的弱项,这一点暂时确实是无法补足了,或许只有等到褪去鲤身,化为蛟龙才可彻底解决。

  云从龙。

首节上一节98/1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