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的心情是谁都无法预测的。
就像春节档的《长津湖》看哭了多少人,最后连圣诞节都抵制了一样;这是映前没有人想到的结果。
因为,但凡对这片土地有眷恋的人,他们其实都爱的深沉。
他们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爱着这片土地。
去看看广场上升旗时下面站着的人,他们可能骂过不屑过,但真到了某种场合,内心的热血和基因就会觉醒。
这是流淌在国人骨子里的归属感。
“我本以为那些大屠杀亲历者,不会答应我们去电影院观看《金陵》!”
“但他们都同意了!”
陈瑾突然朝张一谋说着。
“嗯?”
张一谋猛的直起身,连带一旁的孟丹清也觉得很不可思议。
“嗯,市场部的建议!”
“我怕他们看了会有不好的回忆,所以也只是让人去问了下,没想到,他们都同意了!”
这个在原本的时间线中,张卫平也做过。
请金陵亲临过大屠杀的幸存者,还有他们的后人,去影院观影。
陈瑾一开始怕经历二次伤害,但这些人比任何人都想象的勇敢。
“由他们发声,我觉得比什么影评都来的珍贵!”
“这件事,你做的不错!”
张一谋拍了拍陈瑾的肩膀。
其实电影最大的认可,不是来自观众,而是那些经历过电影中场景的人。
没有人会替他们原谅日本人。
直到现在,很多亲历者和后人,都在不断的发声,希望得到日本方面的道歉和承认。
但哪怕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他们都做不到。
“所以,成事在天!”
“我能做的,就是让《金陵》,做到最大的舆论影响力,哪怕是骂声,也总比没有波澜来得好!”
“国际上,也是一样的!”
“……”
孟丹清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他也是到了国内,才知道所日本人对华夏的罄竹难书。
之前,这种事他都不知道。
陈瑾的这种做法,真就是把电影当成了一种宣传工具。
电影院内,观众看了电影知道当时最真实的影像和历史;而电影院外,哪怕没看这部电影的民众,也都通过新闻知道了这件事。
这才是《金陵》最大的意义所在。
“嗯,你这么说,我就理解了!”
张一谋算是听明白了。
之前他其实也有这方面的猜测,为什么陈瑾这么执着于春节。
所有人以为陈瑾是看好春节这个档期。
这确实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但流量,也是陈瑾所考虑的。
这个节日,大家都在家,显然都会看看新闻刷刷微博啥的,那就是最大的舆论场。
通过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让民众都知道这件事,这绝对也是会发酵到国际上的。
回家探亲的,对华夏春节感兴趣的……总之,国外也不是完全信息隔绝,肯定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些。
而后,再通过柏林电影节,再次发酵。
未来的《长津湖》,分为了上下两部,下部哪怕放在春节档,票房也不如上部,差了10几亿;但圣诞节、硬土豆、战争的相关新闻,却比第一部上映时,出圈很多。
这就是春节所带来的流量影响。
陈瑾要做的,就是把日本人对华夏所犯下的罪恶,彻底扩散出去。
目前的社会态势,年轻人亲日的特别多。
而反观日本,鼓吹华夏一直仇恨教育,他们自己的国人,却特别讨厌华夏人。
这就是说没有仇恨教育的日本!
“行吧!”
“那我这个春节,就好好跟家里人一起过了!”
“交给你了!”
张一谋也算是放下了身上的担子,对《金陵》的票房也没了压力;因为按照预售来看,盈利是基本没问题的。
他是怕陈瑾当时临时接了张卫平的盘,要是电影还亏了的话,张一谋内心绝对会过意不去。
现在,反而是无事一身轻。
“嗯!”
“放心吧!”
“您老就好好过个春节,而后跟我一起去柏林!”
“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战场!”
国内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大屠杀,宣传只是为了让国内的年轻人,不要忘了这笔血海深仇。
而国际,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个事件。
两者性质其实是不一样的。
……
告别了张一谋一家,陈瑾把朱颜曼兹送回家,看着沿路张灯结彩的家家户户,过年的气氛越发的临近。
噼里啪啦放炮的声音……
沿途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迎接着新年,小区内更是挂满了灯笼,小孩子在那嬉戏打闹,还有沿街的叫卖声,鞭炮烟花……到处布满红色的街道和路面。
从车里往外看,随处都能看到城市里来来回回穿梭忙碌的人影,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希冀的笑容。
曾经的十里长街,如今繁华如斯,贯穿万古的红色,于星夜中绽放,与烈日相争辉。
但陈瑾,却还沉浸在刚刚跟张一谋聊天的思索之中。
七十多年前,金陵城的竹林被日军砍去扎营,未及抽芽的竹子成了焚尸的柴火,此刻满街的喜庆红色,像极了史书里被血浸透的晚霞。
油墨印出的“岁岁平安”,每个笔画好似都压着三十万冤魂的呜咽;门帘金纸剪出的“春”字,仿佛是当年万人坑里被日军刻成笑脸的孩童颅骨。
春节,辞旧迎新,却常忘记旧字的含义。
那些被屠杀的、被掩埋的、好似被遗忘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在年轮里生长,长成守护当下的荆棘!
但历史,从来没能遗忘过。
也,不敢遗忘!
第363章 最高光的一幕!
2012年1月23日,《金陵十三钗》正式在国内上映。
截止到昨日凌晨,预售总票房达到了3.19亿元,正式迈入预售3亿+俱乐部,也成为了国内唯一一部,预售超过3个亿的影片。
至此,预售破2亿、3亿的影片,都是由电影科学出品的电影创造。
而上映第一天大年初一的预售票房,更是突破了1亿元人民币。
一大早,全国各地的院线,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市中心影院,迎来了首批的观影群众。
影片的秘钥没有设置零点场,而是从上午8点开始。
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拿下了1.32亿的预售。
充分说明了国内目前春节档的消费潜力。
而这样的上映时间,也不是由陈瑾决定的,他当然想越快上越好,甚至昨天除夕放假上映更好,能多一天节假日。
多1亿票房都有可能。
但是,电影局的规定是这样的,陈瑾也只能照办。
一是因为春节档从来没有过,本着大年夜可能观众也不会去影院的想法,所以没给。
二就是春节联欢晚会,外加大年夜让工作人员加班,也是一件不道德的事。
这种种原因,就导致了《金陵》在大年初一早晨8点才正式开启。
春节档的概率,也终于在2012年,比原先时间线早一年成为了首创。
“哇,人好多啊!”
影评人穆然的女友看着电影院来来往往排队取票的观众,颇有些咋舌的惊呼。
两个人今年没回老家过年,就想着来电影院看场电影。
没想到赶最早的场子,依旧很多人已经到了。
“今天的预售我看嘀嗒上都破1个亿了,肯定多啊!”
穆然在那排着队。
身为豆瓣资深的影评,他一直以来都是张一谋的铁粉。
老谋子的每一部作品,他几乎一上线就会第一时间赶来影院,这一次《金陵》也不例外。
“你不是说,这部电影是关于大屠杀的么,怎么还有这么多人看呢?”
女友有些不太理解,主要这么喜庆的日子,看这样的电影肯定不太好。
他们是有过心理准备的,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有。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研究过电影类型,他们就知道张一谋的电影上映了!”
“宣发主要是让人春节走进电影院,很多人敢这个热闹!”
“还有就是冲着贝尔、陈瑾主演来的!”
“或者跟我们一样咯,只想春节出来看场电影,类型哪怕知道是关于大屠杀,都无所谓……”
“还真挺特别的!”
女友挽着穆然的手,春节出来看电影在她人生首次。
确实值得纪念,而且也很有新意,不像往年要么走亲戚,哪怕不回去,其实也是待在帝都宅着家,看电影刷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