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特型演员不能当影帝? 第535节

  陈瑾看着孟丹清,笑了笑道:“《电锯惊魂》的James Wan,是不是你们公司的签约导演?”

  陈瑾突然问着。

  “James Wan?”

  孟丹清想了好久才突然反应过来:“哦哦,我知道了,温子仁是吧?”

  “对,去年的《潜伏》,他拍恐怖惊悚片是大师!”

  陈瑾在北美拍摄期间打听了一圈,都没找到搭上的关系,除非再动用人;不过眼前的孟丹清既然是CAA的核心成员,那肯定是能够找到他的。

  关键六大和很多影业拍电影,都是跟CAA合作,让他们物色合适的导演,其实陈瑾也没找错人。

  “他是CAA合作的导演,我来帮你问下他今年有没有档期!”

  “那就再好不过了!”

  陈瑾没想到聚个餐还有意外的收获,突然看了眼一旁的张沫,不由道:“沫姐,你婚期定了吗?”

  之前陈瑾没事查过两个人结婚的日子,好像就是这几天,怎么……没听到动静?

  难道《金陵》的档期改了后,产生了蝴蝶效应。

  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张一谋要忙于电影上映,婚期推迟也很正常。

  “正要跟你说呢,大年初六,到时候过来!”

  “一定!”

  “恭喜恭喜!”

  陈瑾嘿嘿笑着,张沫却反将了一军:“你们啥时候啊?”

  说完她自己都笑了,陈瑾和朱颜曼兹的年龄,那肯定是离结婚早着了。

  “不急,等小朱再拿几个影后再说!”

  “我没问你,曼曼!”

  张沫开始调转枪头,朱颜曼兹倒也不怵,微微一笑:“我听陈瑾的!”

  “切,真没意思……”

  “我爸也算是你们俩的媒人了!”

  “是,我来敬媒人一杯!”

  陈瑾端起酒杯,一桌人都笑了起来。

  直到吃的差不多了,张一谋才开始跟陈瑾说起了《金陵十三钗》的一些事。

第362章 历史,从来没能遗忘过

  2012年春节,一共有7天假期。

  包括除夕,加新年的六天。

  也就是说,《金陵》第一周的上映周期,是大年初一到初七,其中一天还是工作日。

  还有初六有一部好莱坞大片上映,堪称最大的竞争对手《碟中谍4》!

  这部电影,陈瑾可是看过关于它的诸多新闻。

  绝对是劲敌。

  无论是口碑,还是电影质量,都是阿汤哥主演电影中最佳的几部之一,放在《碟中谍》系列中,也是排在前列,比123都要来的出彩。

  全球接近7个亿美金的票房绝对不是盖的,哪怕在大年初六上映,原本的时间线华夏也是拿了将近7亿人民币的票房。

  攀爬世界第一高塔迪拜哈利法塔也成为了影史的一大经典,所以哪怕没有多少宣发,仅仅这些无聊和宣传视频,就足以让国内的无数影迷高潮。

  好莱坞电影,现在实在是太难打了,全球通杀。

  尤其是《碟中谍》系列这样的IP。

  所以,陈瑾不知道《金陵》能不能打过这个恐怖的对手,那前面的六天档期,就变得尤为的重要。

  这是《金陵》能否成功的关键。

  “第一天,应该问题不大!”

  “按照预售情况来说,单日破亿是绝对可以的,好一点,甚至可以冲击2个亿的新高度!”

  陈瑾朝着身旁的张一谋分析着。

  孟丹清适时的笑了笑道:“我算是亲眼见证华夏这个市场崛起的,简直太有潜力了!”

  “哈哈,别说你,我拍了30年的华夏电影,都没想过有这么一天!”

  张一谋在那笑着,当初他其实对陈瑾把《金陵》放在大年初一,还是非常担心。

  因为这个档期没验证过,而且是新年,《金陵》又是这么一部性质的影片,绝对是不讨喜的;可这家伙硬是凭借着春节档的营销,把这预售票房给打出来了。

  张一谋不得不感叹,现在的电影市场,真的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这电影还能这么玩?

  不宣传电影片花,宣传春节看电影、合家欢?

  “华夏的电影市场,肯定是会越来越好的!”

  “14亿人,这才几千万的群体进院线,张导应该知道以前国内看电影的民众有多少吧?”

  陈瑾看着张一谋,张一谋赶忙笑呵呵的摆手:“比不了,那时候电影院的电影都没几部,《地道战》这些一放就放好多年,你按照观影人次算的话,确实几亿人!”

  “但票价不一样啊,现在是市场经济,电影票也比之前贵多了!”

  这还是老电影人的思想。

  “张导,国内民众的可娱乐项目,现在还是太少了!”

  “电影算是目前唯一的几个渠道之一,你所说的全民观影,接下来其实也会到来,尤其是春节这个重要的节点,就当是给自己放个假,娱乐一下!”

  “而且,国内民众看电影的热情,可比很多国家都要来的热衷!”

  因为文化!

  九年制义务教育,让很多人喜欢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

  所以这些群体都是“影迷”。

  你不能说从没去过电影院的人,就不喜欢看电影,他们有可能看六公主、有可能看流媒体,真正的观影群体,最起码要5-6亿,这都是蓝海。

  而反观欧美的很多文盲、流浪汉,他们是真不会看的。

  你再发展,他们也进不了影院。

  这也是为什么华夏能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的原因,不是因为人多,人多只是其中一个,主要是文盲少。

  隔壁阿三人更多,十年后年均总票房都不足100亿人民币。

  宝莱坞一年生产的影片占据了全球四分之一,票房就是上不去,经济是一方面,文盲确实太多了。

  因为众所周知,印度就1亿人口,其余十几亿都是低种姓,一辈子走不出家乡的。

  “不说这个!”

  “我是怕大过年的,看这类型不太好!”

  张一谋始终还是觉得,《金陵》放在春节档不好,大过年的让民众看这样的影片,他内心很过意不去。

  虽然看似《金陵》的预售很成功,但后续呢?

  电影又不是第一天?!

  当然,现在的局势已经比他料想中的,要好很太多太多;哪怕全网民众开骂,其实都不会影响这部电影盈利。

  这样的预售和宣发,首日2亿,最终5亿问题不大。

  总会有人去看的。

  也就是说,大年初一2亿票房的基础上,大年初二骂的再惨,其实也有几千万的基本盘。

  这是因为营销和张一谋、贝尔等人自带的票房号召力。

  但是,张一谋显然是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所以才会拉陈瑾过来。

  “张导!”

  陈瑾又怎么会不知道张一谋的担忧:“你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为了什么?”

  “不要跟我说是为了钱,因为当初钱是张伟平投资的!”

  “哈哈!”

  张一谋笑的拍了陈瑾一下:“你是为了钱?”

  “有这方面原因!”

  陈瑾是很诚实的:“如果能让全民都知道日本人曾经对我们同胞犯下的滔天罪恶,顺便把钱赚到手,肯定更好!”

  “但我让《金陵》上春节,其实赚钱只占据第二位!”

  这是陈瑾的实话。

  张一谋点了点头,喝了口茶道:“我拍《金陵》,是因为看了***的这部小说,我觉得它很适合拍成电影,而后当时正好是奥运会期间!”

  “我就在想,奥运是一个可以宣传给全世界的窗口!”

  “为什么不能在电影上试试!”

  张一谋抬起头道:“我是拍给日本人看的,我想让他们的年轻人,知道曾经他们的祖先,他们的国家,怎么样侵略过我们;我想让外国人知道,80年前日本人到底在我们华夏做了什么!”

  “钱……是你们投资该考虑的事情,当然我也不想让你亏钱!”

  这番话,陈瑾可以肯定,是张一谋拍这部电影的最真实目的。

  绝不是当着他们的面故意这么说的。

  “所以啊,那就更应该在春节上了!”

  陈瑾咧嘴笑了笑:“这就是我占据第一位的想法!”

  “哪怕遭遇民众的谩骂,我也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对我们做了什么!”

  “况且,骂的肯定是少数!”

  “我想,春节他们看了这部电影,虽然会难过,但更多的,是切肤的痛!”

  “因为我对我们的电影有信心!”

  如果换了《热辣滚烫》,陈瑾还会觉得有愧疚。

  营销做的太过了。

  但,《金陵》,陈瑾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就是陈瑾一开始的目的。

  “再说了,这也只是我们的担心!”

  “真到了大年初二、初三,会发生什么,我们也不知道!”

首节上一节535/6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