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大佬竟是金融巨鳄 第230节

  王志远补充道:“三家银行总计30亿美元的长期资金,若都能谈到6%利率,每年能节省12亿美元利息。”

  顾俊辉点头,“接下来,所有人重点跟进融资利率谈判。

  记住,我们不是在求合作,而是给这些银行送利润。”

  ……

  接待区里,茶香袅袅。

  周星驰、田启文等人端着青瓷茶杯安静等候,渡边行长与佐藤千夏坐在一旁,目光不时扫过紧闭的会议室大门。

  一旁的周星驰通过了解,知道这位气质沉稳的灰发男人竟是东京三菱银行副行长,心中暗自吃惊。

  连这样级别的人物都亲自到访等待,这家辉远金融果然不容小觑。

  打量着四周低调奢华的装修,水晶吊灯在大理石地面投下细碎光影,墙上跳动的金融数据屏无声彰显着实力。

  不禁喃喃:“能让银行高层不请自来,确实有两把刷子。”

  佐藤千夏同样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瞥见一旁报架上《香港经济日报》大幅报道辉远传媒豪掷一亿购金庸版权。

  赶忙低声向渡边翻译。

  “社长,他们在影视领域的布局与金融资本联动,野心不小。”

  渡边的手指在扶手上轻敲,心里清楚,辉远金融从8月初2.2亿美元本金狂赚五亿多利润。

  如今账上资金已超七亿,且9月日元汇率操作直接加码到10亿美元。

  这样的操盘手笔,在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当下,正是各大银行争抢的“香饽饽”。

  陈淑芬安静地坐在一旁,目光在渡边行长和佐藤千夏身上流转。

  作为当下全球规模第一的东京三菱银行,香港分行副行长渡边这样的身份竟屈尊在此等候,还隐隐透出急切。

  让她心中颇为震动,这足以说明辉远金融的实力远超想象。

  其内地270亿的投资计划,在香港娱乐界是前所未有的规模。

  作为香港的巨无霸存在的无线电视台,现在市值才不过几十亿港元呢!

  想到这些,她思量着,如果合作成功,一定要为艺人争取最有利的条件。

  若能借助辉远传媒开拓海外市场,更是能让艺人的事业迎来新的飞跃。

  时间来到9:55,前台秘书上前为众人续茶后,看向周星驰礼貌笑道。

  “周先生,您预约的10点钟就快到了,我这就去帮您通报。”

  接着转头对渡边说:“渡边行长,您虽然没有预约,我也会向顾总转告。”

  周星驰和渡边行长均点头示意。

  前台秘书身姿优雅地走向会议室。

  轻扣门,汇报道:“顾总,周星驰先生一行已经到了,另外……东京三菱银行的渡边行长也来了,没有提前预约。”

  “让他们等十分钟。”顾俊辉沉声道。

  待前台离开,他环视众人。

  “看到了吧?这些银行比我们还着急。现在账上资金越多,我们的话语权就越大。接下来谈判,必须争取更多利益。”

  他顿了顿,“核心目标还是把融资利率降下来,但不急,一步步来。

  这次和所有合作银行、投行谈,不管是日元汇率、黄金期货、原油期货,还是后续其它业务,利率必须统一压到6%。”

  “顾总说得对。”王志远点头,“哪怕是正在进行的股指期货项目,也得同步调整。”

  “没错。”顾俊辉敲了敲桌面,“等下次有大金额操作时,再进一步谈到5.5%甚至5%。

  哪家不肯让步,我们立刻换合作对象,不用惯着。”

  说完,他看向杨柳和王志远:“你们俩等下去和渡边行长谈日元汇率的事。

  10亿美元的操作资金,从9月份开始布局,40倍杠杆,融资利率谈到6%,佣金方面要再减10%。”

  杨柳眉头微皱,问道:“俊辉,这么重要的谈判,你不亲自参与?”

  顾俊辉笑着摆摆手,眼神里带着几分调侃。

  “我先去会会周星驰。说起来,我可是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赌圣》《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哪一部没反复看过几遍?”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笑声,小何打趣道。

  “没想到顾总还是资深影迷!”

  田甜也跟着笑道:“这下星爷要是知道,怕是得感慨遇到知音了。”

  顾俊辉示意众人安静,神色重新恢复严肃。

  “言归正传,影视和金融都是辉远的关键布局。周星驰的创意加上我们的资金,说不定能开创华语电影的新高度。

  至于东京三菱银行那边,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杨柳和王志远点头……

  在接待区,周星驰端着茶杯,望着紧闭的会议室大门。

  田启文在一旁时不时低头看表,吴孟达则摩挲着茶杯,几人都在等待中保持着沉默。

  渡边行长与佐藤千夏同样神色凝重。

  其手中的雪茄已燃到尽头,却迟迟没有更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10点15分,紧闭的会议室大门终于打开。

  周星驰望去,只见一个身形高大的年轻男人迈步而出。

  目测身高有一米八五左右,剪裁合身的西装衬得身姿挺拔,眉眼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第185章 周星驰 吴孟达被震撼到

  上午10点半,顾俊辉在办公室接待了周星驰、吴孟达、田启文与经纪人陈淑芬四人。

  同一时间,杨柳和王志远已在会议室与东京三菱银行的渡边行长展开商谈。

  顾俊辉坐在主位,目光落在对面35岁的周星驰身上。

  不同于记忆里网络上那头白发、面容沧桑的形象,此刻的周星驰穿着简约衬衫,眉眼间还带着未褪的锐利锋芒。

  顾俊辉想到,90年代的香港影坛,素有“双周一成”的说法。

  周润发凭借《赌神》系列,塑造出潇洒不羁的赌徒形象,风靡亚洲。

  成龙以《警察故事》为代表的动作片,凭借搏命式的表演走向国际。

  而眼前的周星驰,用无厘头喜剧开创了独树一帜的风格,甚至拥有一个特别的称谓星爷。

  当人们习惯喊成龙“大哥”、刘德华“华仔”、周润发“发哥”时,唯有他,被尊称为“星爷”。

  这个称呼不仅是影迷的追捧,更是对他革新喜剧艺术的认可。

  1992年香港票房前十的影片中,竟有五部由周星驰主演,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如今他开公司、自导自演,显然是不愿再被人束缚创作手脚。

  想起后世不少与周星驰合作过的人评价:演技登峰造极,可为人处世却难称圆满,甚至有人直言“不适合做朋友”。

  对此,顾俊辉不以为然!

  “片场暴脾气也好,对资金抠门也罢”,只要能交出票房与口碑双赢的作品,这些都无关紧要……

  如今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已到末尾,金融危机的风暴正席卷而来。

  未来一两年,人才流失、市场萎缩几乎是必然趋势。

  而他要做的,就是抓住这最后的尾巴,以香港为桥头堡,让辉远传媒走向国际。

  辉远传媒的发展计划早已成型:明年借着1998法国世界杯的热度推出《少林足球》,同步推进张艺谋执导的《英雄》。

  后年则要用《功夫》和《卧虎藏龙》叩开欧美市场。

  让作品既满足内地、港台、东南亚观众的喜好,也能向世界展露辉远传媒的进取之心。

  这份笃定,源于顾俊辉对未来电影工业走向的清晰认知。

  接下来的二三十年,电影将迎来技术与模式的剧变。

  辉远传媒豪掷270亿打造的横店影视基地,绝非简单的拍摄场地,而是覆盖剧本创作、影视拍摄、后期制作、衍生开发的全产业链综合体。

  其早已预见动漫动画、虚拟拍摄、3D技术的崛起,这些领域将是辉远未来重点布局的方向。

  “培养不出人才,就去欧美挖。收购特效公司、网罗顶尖团队,只要能让技术不逊色于好莱坞,一切都值得。”

  顾俊辉在心中盘算。

  至于漫威宇宙这类靠IP席卷全球的模式。

  他更有底气大不了将漫威漫画等核心资源收入囊中,让辉远传媒成为全球文娱产业的新巨头……

  这时,坐顾俊辉对面的周星驰轻抿了一口茶,茶杯微晃动,显出他少见的拘谨。

  “顾先生,您公司发来的剧本我读了几遍,完成度太高了,说实话有点受宠若惊,基本照着拍就没问题。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要赶在明年暑假上映,我担心时间实在太紧张了。”

  顾俊辉往老板椅上一靠,“周先生,我叫你星爷吧。”

  周星驰微怔,耳尖开始泛红,半天才憋出一句:“顾先生太客气了……”

  一旁的吴孟达则笑着调侃:“顾先生,叫他星仔就行,我平常都这么喊他!”

  顾俊辉连忙摆手:“不敢当,我是看着星哥的电影长大的。”

  听到他这样一说,周星驰他们几人这才惊觉,竟忘了眼前这个主导谈话、气场沉稳的人不过二十岁。

  顾俊辉继续说道。

  “我是这样考虑的,明年6月是法国世界杯,我们7、8月推出《少林足球》,刚好借着这股足球热潮。

  暑假学生群体观影需求大,不管是家长带孩子,还是大学生结伴,都是很大的受众。

  至于时间,应该主要是担心特效制作周期对吧?

  如果你们接下这部电影,我要求国庆之后全面推进项目。”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几人。

  “前期勘景、场地布置、人员选定都要落实。12月左右正式开拍,拍摄的同时,特效团队同步制作。

  至于特效这块,要是港台的团队搞不定,或者耗时太长。

  我们就交给工业光魔、维塔数码这些顶尖公司。”

  “工业光魔?维塔数码?!”

  田启文站了起来说道:“那不是做《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那种大片的团队吗!”

  吴孟达皱了皱眉,神色凝重:“这种级别的投入……可不是小数目。

  票房能不能回本,都是未知数。”

首节上一节230/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