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大佬竟是金融巨鳄 第134节

  陈行长:“要是普通留学汇款,一年几万美金的额度,走正常申请流程,我们银行这边配合审批,倒也不难。

  但要是涉及大规模资金出境投资……”

  他顿了顿,“现在外汇管制严格,商务部、外汇管理局层层审批,光是材料就能垒成小山。”

  顾俊辉:“如果有这方面打算,有没有其他操作空间?”

  “打个比方,”陈行长压低声音,“要是通过贸易渠道,比如虚构进出口合同,利用货物报关单和外汇核销单……”

  话没说完,他突然停住,意味深长地看向顾俊辉。

  顾俊辉心里明白,顺势说道:“明年年中,我想把股市盈余资金投入港股或东南亚市场,按现行政策,该怎么操作?”

  陈行长这时有点面露难色:“不瞒您说,内地和港股尚未互通,就算香港回归在即,跨境投资的正规渠道还没打通。

  现在想出去,难啊……”

  “陈行长,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若有特殊办法,还请您不吝赐教。”

  陈行长下意识看向周秘书和杨柳。

  顾俊辉朝杨柳递了个眼神,后者心领神会。

  “喝了这么多茶,我和周秘书去趟洗手间。”

  周秘书反应极快,笑着应和,两人一前一后退出贵宾室。

  等周秘书和杨柳关上门,陈行长神色凝重:“顾先生,这事可得从长计议。你明年年中打算要转移多少资金出去?

  不同金额,操作难度和风险都不一样。”

  “大概6到7亿人民币吧。”

  “多少?6到7亿?”陈行长瞪大了眼睛,语气里满是震惊。

  “那折合成美元,将近8000万呐!顾先生,你知道咱们国家现在外汇储备才多少吗?

  今年刚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总共也就1050亿美元,你这一笔资金就快占比近0.1%了,这可不是小数目!”

  顾俊辉记忆里新闻常播报国家外汇储备维持在三四万亿美元,没料到当下数额这么小。

  在短暂的沉默后。

  “陈行长,我承诺,这笔资金出去后,最快半年、最迟一年,至少会以两倍以上的外汇金额回流国内。

  8000万美元出去,回来就有1.6亿美元。这不仅是个人收益,更是实打实的外汇增长。

  到时中行促成如此规模的外汇汇入,无论是对您个人,还是对行里,都是亮眼的政绩。”

  陈行长靠向沙发,手指敲击扶手,神色不定。

  过好一会儿,他苦笑道:“俊辉啊,这事我没法立刻给你答复。不过有件事倒是能跟你说说……

  香港中银的刘行长,早年和我在京城中银总部共事,后来又一同在上海中银打拼。

  只是他晋升得快,如今负责香港中银,而我在吉州。”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与失落。

  顾俊辉感受到对方情绪的波动。

  “陈行长,您放心。要是真有操作的可能,所有资料准备、资金流转,我一定全力配合。

  而且无论这笔资金是在香港还是转回国内,都会留在你们中银体系。

  就像我承诺的,回流资金至少翻倍,这些都会是香港中银和国内中银的业绩。

  到时候刘行长那边,也会‘感谢’您牵线搭桥的功劳。”

  陈行长盯着顾俊辉,沉吟良久才道:“这样,我三天内给你答复。毕竟牵扯太大,得好好谋划。”

  顾俊辉见对方松口,赶忙追问:“之前行里应该也有过类似操作吧?您看这中间大致的费用……”

  话音未落,便见陈行长伸出手掌,五指抓了抓。

  5%!

  顾俊辉心领神会,郑重地点头。

  陈行长靠回沙发,神色缓和了些,看了眼时间:“这快到饭点了,俊辉,我们中午一起吃个便饭?”

  顾俊辉:“实在对不住陈行长,等下中午我还得赶去省城坐飞机回京城。

  公司那边楚若琳的专辑马上要发售,宣传、发行,一堆事等着敲定,这会儿正是关键时候。”

  陈行长笑着摆摆手:“理解理解,那咱们下次再约!”

  说罢起身,亲自领着周秘书陪同顾俊辉、杨柳下楼。

  四人沿着旋转楼梯而下,陈行长兴致地聊起京城往事:“早年我在总行工作时,路过长安街。

  那时候光华大厦还在图纸上,我就想着这块地段将来必成气候,谁能想到建好后,一整层都被你收入囊中,后生可畏啊!”

  顾俊辉笑着回应:“全靠陈行长和中行支持,不然公司也没这底气。”

  两人有说有笑,引得楼道里路过的职员频频侧目。

  走到大厅,陈行长见不远处楚建明:“小楚,过来!”

  楚建明赶忙放下手中文件,快步上前时撞翻了一旁的椅子,惹得几个同事憋笑出声。

  陈行长笑着说道:“俊辉,小楚踏实肯干,以后还有这样的人才,可要多往我们中行推荐!”

  “一定一定!在陈行长领导下,市中行的发展有目共睹。”

  顾俊辉朝楚建明点头,后者涨红着脸挠了挠头。

  陈行长意犹未尽:“本来想留你吃个饭,好好唠唠京城趣事,可惜你要赶行程。

  楚若琳的专辑发行可是大事,我们能理解!”

  他压低声音:“不过等忙完这阵,临近春节可得空出时间,咱们好好聚聚!

  到时候把小楚和他姐楚若琳也叫上,咱们热闹吃顿团圆饭!”

  说着又拍了拍楚建明的肩膀,“以后你在中行的业务,就由小楚专门对接,有他盯着,我放心!”

  顾俊辉立刻明白了陈行长的用意这是在用“人情”和“专属服务”双重筹码巩固合作关系。

  想着以他的资金体量,其它银行势必也会抛出橄榄枝,陈行长此举正是要提前用亲缘关系和定制化服务锁住他。

  “好,那就说定了!有陈行长和建明照应,我在中行办事,心里踏实。”

  这时,大厅里其他职员早已停下手中工作,竖着耳朵听了起来。

  老周捅了捅身旁的小陈,小声嘀咕:“原来这就是辉远传媒的老板!和楚建明他姐有什么关系?”

  王姐扯了下他衣角,“行长对他这么客气,小楚以后怕是要跟着飞黄腾达了!”

  楚建明站在一旁,看着顾俊辉与陈行长谈笑自若,对方高大挺拔的身影、沉稳自信的谈吐,无一不彰显着出众的气场。

  再瞥向顾俊辉身旁的杨柳,身姿婀娜,妆容精致,举手投足间的优雅干练。

  竟丝毫不输在舞台上光芒万丈的姐姐,甚至在那份职场女性的成熟魅力上更胜一筹。

  他原本以为是顾俊辉幸运遇到姐姐,此刻才明白,以顾俊辉的财力和能力,捧红谁都不在话下。

  姐姐能得到他的力捧,才是真正的幸运。

  想到这,楚建明竟有些微妙的释然,甚至生出几分小心思若顾俊辉真成了姐夫?

  尤其是陈行长刚对自己的器重,心里不禁盘算,借着这层关系,往后在职场上,说不定能走得更顺。

  ……

  出了银行大门。

  顾俊辉望着远处十字路口闪烁的红绿灯,思绪翻涌。

  当下,其实将资金转移海外的渠道还是有些。

  像地下钱庄就能快速操作,但这往往与洗黑钱等灰色交易挂钩,不仅手续费高昂,一旦被监管部门盯上便会迎来灭顶之灾。

  而通过虚构贸易的方式,虽符合流程,却需精心搭建虚假合同、伪造报关单,还要协调上下游虚构公司,耗时耗力且成本同样不菲。

  相较之下,借助银行内部关系、走正规手续的“特殊通道”,虽然也需要打点,但胜在安全合规。

  只要能顺利通过监管审查,这点花费与即将到来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潜藏的巨大机遇相比,不值得一提。

  若这8000万美元能顺利出境,再借着金融危机的东风翻倍回流。

  不仅能为自己国内实业注入强劲资本,更能借此契机成立合资公司。

  这样的话,对未来不管是在传媒领域,还是在制造方面都有诸多好处。

  顾俊辉收回思绪,见身旁杨柳正打着电话。

  “若琳,我刚陪俊辉见到他小舅子了!”

  楚若琳惊讶的声音传来:“俊辉的小舅子?”

  杨柳朝顾俊辉眨了眨眼,继续调侃:“对啊,我们刚从市中行出来!”

  下一秒,电话里传来楚若琳又羞又恼的声音:“你啊!看到我弟弟就乱喊什么小舅子!”

  “还不知道你的心思…”杨柳故意拖长尾音,“心里肯定早就巴不得!”

  楚若琳在电话里哼哼着。

  杨柳笑得更欢,“看把你美的,是不是想着俊辉晚上就能到京城,你们又能双宿双飞了?”

第124章 把这个数字变成历史

  下午4点半,省城机场跑道上,一架波音客机在轰鸣声中腾空而起。

  顾俊辉倚在头等舱的真皮座椅上,透过舷窗望着渐渐远去的城市轮廓。

  机身平稳后,璀璨的阳光透过云层倾泻而下,天际线被染成瑰丽的金色,如梦似幻。

  这趟股市鏖战,2.7亿资金建仓超额完成,短短几天的短线操作就斩获了三四千万。

  如今三亿多持仓的四只潜力股,只等在牛市中后程爆发。

  而那1000万交给杨柳和王志远各自操作,也丝毫不担心,以两人的能力,定能收益不错。

  思绪回到上周末,他抽空回了趟家。

  新建好的三层小楼气派敞亮,三楼除了他的房间,还有两间。其中一间按楚若琳喜欢的淡雅风格装修,另一间则是杨柳偏爱的简约奢华风。

  当时他邀请杨柳同去,她一开始很是心动。

  可后又笑着婉拒:“等过年搬新家,热热闹闹的,再一起去。”

  顾俊辉懂她的顾虑,杨柳和楚若琳虽各有风情,但都心细如发。

  她这是不愿意提前见家长,避免让楚若琳心里生隙。

  想到身边有楚若琳和杨柳这样的红颜,顾俊辉心中满是暖意。

  也让他更要闯出一片天,成为值得她们仰望的存在。

  而高园园、坂井泉水也时常在心头萦绕。

  未来或许还会遇到更多美人,唯有不断强大自己,才能如磁石般吸引着她们与之携手共赴更辽阔的天地。

首节上一节134/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