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大佬竟是金融巨鳄 第133节

  若再给他一年、两年,或是更久……

  这份遐想让她眼底的崇拜与倾慕漫溢而出。

  顾俊辉见杨柳痴迷的目光,勾起她的下巴,戏谑道:“不要迷恋哥!”

  杨柳还未及反驳,顾俊辉的吻已覆盖了上来。

  杨柳轻推着他胸膛,娇嗔道:“不要啦……刚刚才喂,我已经……”

  顾俊辉咬着她的耳垂,滚烫的气息喷洒在她颈间:“我觉得你还没吃饱。”

  话音未落,再度吻向她的红唇,带着不容抗拒的……

  平安夜的霓虹在窗玻璃上流转,将室内氤氲的暧昧染上一层迷离色彩。

  一番下来,杨柳体验到了极致的欢愉,呢喃声与交叠的身影,让这夜的时光都变得浓稠起来。

  夜已深沉,喧嚣渐歇。

  她蜷缩在顾俊辉怀里,听着其沉稳有力的心跳声,想到明日他便要奔赴京城,心里不由泛起一阵惆怅。

  可转念又想到,明年将要在深圳开投资公司,往后朝夕相处的日子还长。

  此刻,杨柳满心都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幸福。

  ……

  12月25日上午9点,刚上班的楚建明在工位上坐定,开始整理桌上文件。

  这时,行长秘书踩着高跟鞋走了过来,语气平和:“小楚,行长找你去办公室一趟。”

  听到“行长”两个字,楚建明的手顿了顿。

  “您说行长找我?”

  在秘书点头后,他心里一阵疑惑。入职中银快四个月了,平时只和部门主管打交道,行长召见还是头一回。

  迟疑片刻,跟着秘书往二楼走去,一路上心里有些打鼓……

  楚建明跟着秘书的身影消失在楼梯拐角,原本安静的办公区就泛起响动。

  同组的老周:“我说,咱们这小组还真迎来大佛了?”

  “还不是仗着家里关系。”和楚建明同期入职的小陈“啪”地合上计算器。

  “咱们要熬六个月才能转正,人家四个月不到就把章盖了。他妈妈可是市教育局副局长,能一样吗?”

  斜对角的王姐也凑过来,眼里带着八卦的兴奋:“你们知道吗?他姐姐楚若琳上个月拿了青歌赛冠军!

  现在电视、电台天天放她的歌,听说元旦就要发专辑了。”

  她又压低声音:“听说,以前楚若琳和工行行长家的赵公子差点订婚,结果赵家得罪人,老爷子提前退居二线,连带着他妈妈升职的事儿也黄了。

  现在楚若琳突然这么风光,指不定背后有什么新靠山呢。”

  这么劲爆的消息,让办公室里瞬间炸开了锅,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可不是嘛,上半年她还在二中当音乐老师呢,现在居然摇身一变成了中央音乐学院的研究生。

  还是唱片公司的当红艺人,这跨度也太大了!”隔壁桌的小李惊呼。

  “听说辉远传媒花了大价钱包装宣传她,新专辑更是顶级配置,这资源,普通人想都不敢想!”另一个同事摇头感叹。

  众人话语声中夹杂着各种揣测,越说越起劲。

  正聊得热火时,楚建明出现在楼道口。

  众人瞥见他面色平淡,完全没有往常的笑意,原本喧闹的办公室突然安静下来,几人对视一眼,立刻换上了热情的笑脸。

  围了上去。老周拍着他肩膀笑道:“建明啊,行长找你说啥好事?

  楚建明勉强扯出个笑容,含糊道:“说有个客户的业务,以后让我跟进。”

  话音刚落,办公室里响起一片艳羡声。

  可楚建明心里却十分郁闷,因为他现在满脑都是行长刚跟他说到关于顾俊辉的事。

  顾俊辉这名字,楚建明简直如雷贯耳。

  姐姐能从默默无闻的音乐老师,一跃成为青歌赛冠军,包括签约辉远传媒筹备新专辑,其全是顾俊辉的手笔。

  甚至他能进入中银来实习,短短三个月就通过试用,也是受用于顾俊辉的面子。

  当初楚建明在工商银行实习,因赵宇一事变故待不下去了,后通过顾俊辉的关系,来到了中银。

  他隐约听说,顾俊辉是承诺了到年底,让和信托公司在中银的共管账户资金达到一亿以上,来满足招聘自己的条件。

  这个比自己小三四岁、半年前还在读高三的年轻人,如今掌控数亿资金,捧红了姐姐,还间接决定自己工作。

  想到这个未来可能是“姐夫”的人,楚建明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怪异感。

  相信顾俊辉对姐姐是真心的,而姐姐每次说到顾俊辉时,语气里的雀跃和眼底藏不住的光,也是骗不了人。

  可有时,他还是会琢磨,这份超乎寻常的付出背后,究竟藏着几分真情,几分利益?

  而自己,不过是这场交易里被动享受余荫的局外人。

  行长方才的话此刻还在其耳边打转:十点,顾俊辉要来谈业务。

  行长看似随意地询问他和顾俊辉的私交,打听顾俊辉对他们银行服务的看法,最后还来了一句。

  “以后顾俊辉的业务就由你对接,要是等下一起吃中饭,你也跟着作陪。”

第123章 谈笑间八千万美元的承诺!

  9:50,中国银行大厅里。

  周秘书从二楼下来,到前台接待处,目光扫向忙碌的大厅。

  见到正在整理资料的楚建明,想着半小时前行长的叮嘱,这个年轻人未来将负责对接顾俊辉的业务。

  还提示到,顾俊辉此前贷了7700万在京城开传媒公司,力捧的正是楚建明的姐姐楚若琳。

  最近报纸、新闻铺天盖地报道楚若琳夺得青歌赛冠军的消息,周秘书自然对这个名字印象深刻。

  “小楚。”

  “周姐!”,楚建明腼腆地应道。

  周秘书似是在询问:“顾先生约了十点来,应该快来了吧?”

  这让楚建明郁闷,他连顾俊辉的面都没见过,哪知道对方什么时候来。

  “……应该是吧…”

  正说着,周秘书瞥见旋转门外走进一对身影。

  男人高大帅气,西装笔挺;旁边的女人踩着高跟,修身的职业套装衬得身材凹凸有致。

  “小楚,这是顾先生他们吧?”

  说完,她赶紧朝两人迎了上去,伸出双手,脸上堆满笑。

  “顾先生您好,久仰久仰!我们行长已在楼上恭候您呢。”

  这时,大厅里的同事们都往这边瞅,有人小声嘀咕:“男的帅气!”

  “那女的漂亮性感,跟明星似的!”

  周秘书领着顾俊辉和杨柳往二楼走,路过楚建明工位时,特意停下来,笑着说道。

  “顾先生,小楚工作特别努力,行长总念叨着呢!”

  顾俊辉目光落在楚建明身上。

  虽然其耳尖泛红略显局促,但眉眼间的神态和楚若琳还是很像的。

  一旁的杨柳笑着打量:“这就是若琳的弟弟?”

  周秘书:“是啊是啊,楚小姐的亲弟弟!”

  顾俊辉点点头,对楚建明示意,随后跟着周秘书往楼上走去。

  等三人的身影刚消失在楼梯拐角,楚建明的工位就被同事们围得严实了。

  老周拍着他的肩膀,“小楚,这顾先生什么来头?周秘书平时眼高于顶,居然亲自笑脸相迎!”

  “就是啊!”小陈挤过来,眼睛放光,“年轻又帅气,往那儿一站气场十足,一看就是位大老板!”

  “旁边那位姑娘才绝呢,”王姐眼神里满是羡慕,“漂亮又性感,还透着股干练劲儿!”

  楚建明尴尬的点头,扯出个笑容应付着同事们……

  在楼上的贵宾室,真皮沙发与大理石茶几透着贵气,墙角博古架上青瓷花瓶与鎏金摆件错落有致。

  陈行长坐在主位,周秘书半躬身为几人斟茶。顾俊辉则靠在沙发上,杨柳优雅交叠着双腿而坐。

  “……”

  “顾先生,您8月份说到年底共管账户资金达到一亿,现在都三亿了,太厉害了!”陈行长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顾俊辉:“侥幸罢了,不过是借着牛市东风赚了些。倒是要多谢陈行长支持,之前那两笔贷款才让京城的公司发展加速不少。”

  “为企业融资本就是我们银行该做的。”

  “要是明年我们辉远传媒扩展业务,到时就还需麻烦贵行融资。”

  “顾先生,没问题的!像您这样的优质客户,我们求之不得!”

  “……”

  陈行长打开了话匣子,“现在优质个人贷款客户太少了,银行坏账多,尤其是国企。

  有些贷款进去就是无底洞,利息都收不回来,可政府有指示,不贷的话,企业连工资都发不出……”

  “是啊,”顾俊辉神色略显凝重,“现在好多国企问题积重难返,不光是国企,民间资本里各企业的三角债、资金链断裂情况也屡见不鲜。

  不过这应该只是暂时情况,将来会越来越好。”

  其实他心里清楚,当下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

  亚洲金融危机的风暴已在东南亚各国酝酿,半年后就将席卷而来,届时国内经济也会遭受大的影响。

  尤其是98年到2000年的三年国企攻坚改革,大批企业将面临生死考验,“下岗潮”这个词会成为无数家庭的阵痛。

  要等到2001年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才真正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陈行长听着顾俊辉的分析,眼前这个年轻人20岁不到,短短半年多时间资本积累迅猛,传媒公司在京城也是办的风生水起。

  之前他还从信托公司了解到,双方建立共管账户时,顾俊辉力排工商银行。

  想到这些,陈行长笑意更浓:“顾先生,您这样的优质客户,可是中行的‘掌上明珠’啊!

  当初共管账户一事,您力挺我们中行,这份信任我们始终记在心里。

  往后有任何需求,我们定当全力以赴!”

  有了陈行长这句话,顾俊辉试探性问道:“我现还在读大学,想着以后可能要去国外学习深造。

  另对海外金融市场也有些兴趣,比如新加坡、美国这些地方。

  以后要是在外参与一些相关金融业务,在你们中行办理资金流转方便吗?”

首节上一节133/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