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农逆袭 第316节

  两人也都认识卷毛,李才说:“新一批菜心,早上才第一次采收,在冷库打了冷,新鲜得很,里面还加了冰袋,拿回去只要不开箱,保存四五天没问题。”

  卷毛用手挑了一把菜心起来,触感冰凉圆润,大小统一,用手指掐了掐菜头,又脆又嫩。

  看他掐菜,李才有些心疼,问道:“卷总,今天拿多少货?”

  “价格多少?”卷毛已经瞥见了泡沫板上写着的报价,“一样的吗?”

  “统一价45元/件。”

  “姓陈的还真是会折腾,给我一样拿10箱货,一共1350元是吧,抹个零给1300元可以吧?”卷毛已经从兜里开始掏钱了。

  李才一脸黑线,“抹不了零,我们长期合作,规矩你都知道,概不讲价。”

  “就姓陈的破规矩多!”

  我们俩也不姓陈啊,李才默默忍受来自卷毛的怨念,但钱一分没少收。

  卷毛跟着便组织车来拿货,看着流水线作业的63号档口,也不得不暗道一声卧槽。

  蔬菜品质统一,包装统一,标准重量,一口价,还不愁卖~

  这姓陈的都不用来卖菜,在家等着收钱数钱就行了。

  他感觉总能在陈菜农身上看到新花样,而且效果还好,许多客户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

  时间流逝,每过个把小时,63号档口都会新到一车货。

  一开始是菜心,随后又是青椒,还多了空心菜,量都不少,在风雨过后还难得的能保证优秀的品质。

  自然,货多人也多。

  市场人流进入高峰期后,63号档变得更加热火朝天,而且薛军何强等人也养成了一个毛病,声音特别洪亮,没事就喜欢吼两嗓子,频频吸引附近商户的打量。

  “第三车了!”

  隔壁62号档的老板娘蒋琳见旁边又到了一车菜,嘀咕道:“还是青菜走量快,启仁,要不你也去进点青菜回来卖?”

  “你在想什么?”

  “还能想什么,许他卖,就不许我们卖啊!”

  张启仁斥道:“你也不想想别人青菜的品质,只要他能一直保持这种质量和数量,以后我们就别想碰菜心了,竞争不过!”

  “你也去找这种菜呀!”

  “我?”

  张启仁直呼肝疼。

  别说找同样品质和包装的菜了,他以前见都没见过,想找都不知去哪里。

  还是老实批发其它菜吧,也能赚钱。

  就在这时,又一辆车开进来,从通道路过,张启仁看到了驾驶室上的陈家志,车厢里好像也有菜。

  “老陈,你今天菜心和空心菜不少啊?”

  陈家志摇下车窗,说:“过节嘛,多来点菜,有备无患,你这冬瓜卖得不错嘛,怎么不再多弄点来?”

  张启仁回道:“嘿嘿,这冬瓜吃腻了,也得多换换口味嘛,卖点丝瓜和苦瓜也不错。”

  “挺会做生意的嘛。”他假意奉承了一句,实际并不看好这种没有特色的经营方式。

  通道里挤满了车和人,陈家志磨蹭了一阵后,才把车开进了档口。

  他这车上装的也是空心菜。

  车才停下,就有人迫不及待的上车搬货。

  陈家志问道:“李才,前一车空心菜卖完了?”

  “前一车空心菜不多,卖完有一会儿了。”记单的李才头也没抬,“广东人也很喜欢吃空心菜嘛!”

  “应该说是喜欢吃青菜,就像没有一只兔子能活着走出四川一样,也没有一棵青菜能完整的离开广东。”

  陈家志叉着腰看着忙碌的人群,换了包装后,卖货的效率也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搬货、写单、收钱,就像流水化一样作业,有李才和薛军在,好像也没什么需要他做的。

  “我去配送那边看看。”

  “好。”

  有多少货,能卖多少钱,事后一算就有数了,市场虽说有波动,销售人员也要灵活应变,尤其是烂市时,需要及时降价出货。

  但标准化流程的好处仍然很明显,弄虚作假的空间不大。

  陈家志不用一直把自己局限在档口上。

  与档口一样,配送中心的业务同样热火朝天,连江晓艳也被拉来帮忙。

  很缺人手。

  陈家志和李秀也只好加入分拣队伍,等陈正旭送菜回来时,陈家志喊住了他。

  “正旭,从东乡菜场再调几个人过来吧。”

  陈正旭擦了擦汗,“我问了敖德海,东乡最近又要收菜,又要移栽菜心苗,忙不过来,他说再等两天,这批菜收完了,就让我去接人。”

  陈家志说:“这次把你三也接过来吧,和薛军也好有个伴。”

  “巧了,我们想一块了。”

  “司机呢,有眉目了吗?”

  江晓艳接话道:“联系了两个司机,但都不愿来干我们这话,可能还需要点时间。”

  “呃……”陈家志语噎。

  陈正旭说道:“没事,再让小熊他们骑个三轮车去送,暂时还顶得住。”

  陈家志看着满地的菜,想了想,说:“派个人给我带路,今天我也去送,明天我让薛军也先过来帮着开车送货,人也抓紧招,小熊学车也尽量快点,会开了就花点钱打点一下~”

  “好!”

  确实有点忙不过来了。

  陈家志看了下今天的配送单量,又是一百七八十单,配送量上万斤。

  属实是业务大爆发了。

  但太忙,牵扯住了陈正旭的精力,让他没法继续去扩大业务规模。

  一边送货,陈家志也在琢磨下一步怎么走,配送在当下属于新鲜事物,做的人很少,受限于各种条件,辐射的范围也比较小。

  他觉得还是要从高端餐饮做起,在品质这一块,江心菜场确实有独树一帜的优势。

  大量从档口的渠道卖货,也略微有点吃亏,这种品质供港和出口才更有性价比。

  大街小巷的送货,又是一晚上忙碌过去,钞票汇聚在一起,又是沉甸甸一包钱,多得陈家志都有点心虚了。

第299章 方向

  “怎么都回来了?”

  “菜卖完了,自然下班喽!”

  陈家志送完菜回到配送中心时,李才和薛军都回来了。

  把装钱的包递给了他,陈家志掂量了下,手感不轻,凭经验,他估计得有十来斤。

  一张10元钞票重1.1克,一张百元钞票重1.15克。

  10斤10元面值大约4.5万元,百元面值就是45万,除去包本身重量,他估计现金得有十几万了。

  更让他意外的是34吨菜竟已卖完了,这可是34吨!

  陈家志看了看时间,也才9点过。

  “真卖完了?”

  李才笑了笑:“嗯,卖完了,一斤菜也没剩,卖得干干净净。”

  薛军也半躺在小办公室的椅子上,“后半夜生意那个好呀,好多酒楼饭店还有食堂来拿菜,虽然要的数量不多,但架不住人多啊!”

  虽然很惊讶,但陈家志很快就接受了这一现实。

  真的很疯狂。

  这年代生意太好做了!

  办公室里除了李才和薛军外,李秀、陈正旭和江晓艳也在,陈家志索性打开包,把钱都拿了出来,让众人帮着清点。

  各种面值的钞票单独归类,很快就统计和整理出来了。

  一共14.1万元现金!

  李才、薛军和陈正旭三人即使有所预料,也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江晓艳更是瞪直了眼。

  这是卖一晚上菜的收入!

  “干看着干嘛,对账啊?”

  “哦哦,好。”

  江晓艳拿出计算器,经过一番忙碌,档口和江心菜场的账也划清了。

  档口代卖的手续费收入也很丰厚,江心菜场29吨菜,青椒代卖费400元/吨,菜心和空心菜代卖费200元/吨,毛收入就是7600元!

  除去档口的租金、入场费、人工费、搬运等等费用,利润也非常不错。

  另外,东乡菜场的5吨也卖了有1.2万元,没收手续费,直接进个人腰包。

  等对好了账,陈家志也把整理好的钱收了一部分。

  但还留了一大堆钞票在外。

  陈家志说道:“月底了,也该发工资了,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把钱发了吧。”

  “啊,这个月还没结束呢?”

  江晓艳才来几天,没料到这么快就要领工资了。

  而且,桌上的钱有点多呀!

  陈正旭说道:“别大惊小怪,在这里上班,一切以陈总的安排为准!”

  “哦,好!”

  “没那么严肃,随意一点。”陈家志问道:“工人工资有计算吗?”

  江晓艳有些尴尬:“还没~”

  陈正旭瞥了她一眼,说:“没几个人,马上就能算出来。”

  “也是。”陈家志直接就把钱往前一推,“正旭、李才、薛军你们各拿1万,工人的你们看着发,把事情做得到位一点。”

  “嘶…”江晓艳捂住了嘴,有点不可思议的看着陈正旭、李才和薛军。

首节上一节316/3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