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细弱的主枝去掉,内部过密的枝条剪掉,保留植株中上部的有效叶,这样增产提质的效果最好,还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打药看情况来,主要是消毒杀菌……”
两人都蹲在辣椒垄里来回整枝打杈了几株辣椒苗。
易定干说:“挺麻烦的,两三天一次,这工作量不小。”
陈家志笑道:“你不是说工价高了吗?这就是体现他们身价的时候。”
“别说,还挺有道理。”易定干揶揄道:“原来这就是场长该干的事啊,让工人忙起来。”
“你还真是个天才!”
两人继续一边整枝,一边斗嘴。
“家志,易哥,你们蹲在地上干嘛?”
这时,李秀走过来喊道,等两人抬头的功夫,就咔嚓一声拍下了又一张照片。
陈家志回道:“我们聊工作呢!”
李秀笑了笑:“蹲这儿好久了,工人辣椒和荷兰豆都摘好了,都在看你们呢~”
“看就看呗~”
陈家志和易定干也都站了起来,夕阳落下的方向也是青椒菜畦的走向,一个个菜工背对着夕阳走出菜田。
下班了。
不过也到了另一波人上班的时间。
走回公路边,两辆车都已满载,一袋袋青椒和荷兰豆码放得高高的,每个走过的菜工、路过的行人,都得感慨一句丰收了。
“这辣椒种得真漂亮。”
“产量才是不得了哦。”
“又要卖大钱了~”
类似的话听了一遍又一遍,李秀也一次次按下快门,心里乐开了花。
陈家志心里也很得劲,从元旦后、春节前就一直在筹备,将近3个月时间才等到了丰收。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他已有七八成把握行情能爬起来。
“走吧,秀。”
“嗯,家志,今天辣椒定价多少呢?”
“4~5毛/斤吧。”
“和菜心差不多啊。”
“你要求还挺高,这已经不错了,卖这个价格,也有利润的。”
大多数时候,菜心的价格比青椒更高,而现在已经持平,说明青椒供需有好的变化了。
菜场的司机严浩开车,陈家志和李秀也一同前往市场。
同行的还有王斌的车,货太多,陈家志让他多帮着拉几天货。
同时,薛军已经送去了一车青椒,等送到后,他还要跑一次东乡菜场,再拉一车青菜过来。
也就是说今晚前后会有4车菜到63号档口,大约20吨菜!
这是一次挑战!
经过几天的预热,李才也摸清了江南市场的情况。
目前60多个档口里,也有人发青椒来卖。
但陈家志让陈正旭在每天采购时都做了统计。
从四月开始,有哪些档口在卖青椒,一天大约多少车次。
结论是,两个数据都在逐日减少,也导致青椒价格在缓慢上爬。
很明显,周边货源减少,缺口期要出现了。
现在唯一有威胁的只有北方早春辣椒南下。
比如与广东接壤的湖南,正常辣椒播种时间是3月以后。
而江心菜场是1月底播种,3月5日定植,这中间有一个月时间差。
不过湖南早春辣椒如果采用覆膜,或者搭大棚,可以提前到2月播种,也就是早春辣椒,也就缩小了时间差。
但风险很高,这年代设施农业也不全,陈家志认为这个威胁性很小。
他估计至少能吃满一个月‘时间差’行情,起码几十万元的利润。
行情越早点起来,雨季越晚点来,这个‘时间差’行情就越长。
到档口时,也才刚九点。
档口正中间已摆满了麻布口袋,在档口边上,摆了一张桌子,还有用来揽客的样品青椒。
陈家志也很少卖早市,他走到李才面前,问道:“上一车有多重,开张了没?”
李才笑道:“上一车一共6.2吨,也早开张了,前后卖了差不多一吨,收了1100元。”
“我靠,不错呀,这才多久!”陈家志挺激动,“这下两天卖完应该没问题。”
李才笑了笑:“很多人都是冲着荷兰豆来的,但荷兰豆没到,又看着青椒不错,就有人选择拿青椒回去卖。”
“哈哈,荷兰豆果然能引流。”
荷兰豆应该是今年珠三角一季度最强的蔬菜单品,一直很稀缺。
即使其它菜批发价都在5毛以下了,荷兰豆依然坚挺在1.5元/斤左右。
很抢手。
陈家志想了想,指着才到的两车,“我这车约4.8吨,全是荷兰豆,另外一车4.7吨,都是青椒。
这样,荷兰豆价格不变,青椒如果要的量大,可以给到5毛,如果一次性拿1吨以上,4毛就可以出货。”
李才不解道:“没必要降这么狠吧,我感觉5毛5也能出货。”
1吨便宜1毛钱,差价就是200块,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利润。
陈家志沉吟道:“不着急,先把人吸引过来,让全市场都知道我们青椒量大便宜。
记住,我们是种植基地,是蔬菜的生产者,而不是蔬菜的搬运工!
角色的不同,让我们能卷死同行,卷得他们不敢轻易和我们卖竞品!”
虽然‘卷’这个字听起来有点怪,但李才理解到了其中的意思,脑海里仿佛又打开了一扇门。
要这样卖菜,怎么感觉有点无敌了呀。
而陈家志想的是把青椒价格压低,试试能不能带动消费端早点把市场上的存货消耗完。
他感觉行情就差临门一脚了。
第275章 怎么就火了呢?
中国农科院前两年在湛江试种中椒5号的数据很好。
平均亩产4500公斤,也就是4.5吨,最高产接近5吨。
江心菜场按目前情况,如果能顺利采收到6月初,预估亩产3.5~4吨没问题。
总产量1050~1200吨。
这么大的量,牺牲前期一点利润就可以打响名气、吸引人流、消耗存货。
一举三得,这波不亏。
同时今天第一天就是10.9吨青椒,明天还有差不多的量,压力也确实很大。
开业以来第一枪,陈家志还是想打得漂亮一些,来个开门红。
几句话功夫,车也摆正停好了。
通道里也陡然跑来一群人,不由分说就要上车卸货,陈家志看到了熟人。
“何强!”
“罗晓玉!”
“何鹏,孙建军!”
一群人都是熟人,曾一起在东乡菜场种菜,正在爬车的几人也愣了愣,回头看向站在桌子旁边的陈家志。
“秀才,你怎么在这儿?”
“李秀也在啊。”罗晓玉也愣住了,她看到了李秀身上拿着的相机。
一群人都愣住了,有些不知所措,也不知他俩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看样子混得还很不错。
正在这时,又有一伙人往63档口另一辆车走来,看样子也是搬运工。
何强立马清醒了过来,肩上的汗巾一拉,就带着何鹏等人拦住了来人。
“干什么!干什么!这边是我们的货,滚旁边凉快去!”
另一拨人也不甘示弱,操着一口口方言争吵。
“你好大的脸啊,霸占两辆车!”
“就是,那辆车归你们,这辆车归我们!”
“滚!”何强一脸凶狠,“踏马的,找死是吧!”
“你踏马才找死!”来人中也有领头的男人叫嚣:“不服是吧,不服就来打一架啊!”
“来啊,踏马的看我不弄死你!”
“你动手一个试试!”
两拨人剑拔弩张,眼看着就要动手,看了一会儿戏的陈家志也吼道:“吵什么吵!”
等两帮人都看向他时,陈家志才又说道:“货是我的,你们卸货都不问主人的吗?”
何强等人都惊讶的瞪大了眼,没人吭声,但明显比刚才才见面时更吃惊了。
另一伙人里领头的男人却是立马上前,“老板,抽烟,抽烟,我们卸货价可以给你优惠点,这菜就让我们卸吧。”
陈家志挑了挑眉:“市场对这方面没有规定?”
那男人说,“还没有哩。”
陈家志指了指何强等人,说:“这两车菜刚才我已经答应给他们了,你们再找其它的吧,而且他们也确实先来。”
来人眼神顿时就冷了下来。
陈家志可不惯着他,刚想赶人却见不远处又来了一辆解放卡车,这伙人顿时就齐刷刷冲了过去,刚才还和陈家志交涉的男人一马当先的冲在了最前面。
陈家志呢喃道:“真就靠抢啊!”
“也就现在人多了需要抢,刚来的时候搬运工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