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农逆袭 第259节

  徐瑶也早把量算出来了,心情不错:“菜心刚好凑够50000斤,荷兰豆有10260斤。”

  “还可以呀,产量很高,又是14万块钱呢。”

  陈家志脑海里一过,就有了个大概金额,但很快又反应过来,易定干咋这么快就不见人了呢?

  “刚好像走了。”徐瑶不明所以,“说是早点回去做饭。”

  跑得还真快~

  看来还知道要点脸,那么多人天天呆在菜田里,结果预估产量还没他预估得精准。

  陈家志抬头又打量了眼远处的荷兰豆架,这产量也真是高。

  其实当时他也不是乱估的,他是按极限产量4000斤/亩,120天的采收期进行计算。

  虽然第一批积压了几天,但荷兰豆最佳开花结荚期是15~25℃。

  随着温度回升,后续才会进入盛产期,4000斤看运气,但高产很稳了。

  签了字,又让徐瑶注意收款,陈家志什么也没问,便也向公路上等着的李秀走去,下班走人。

  哦,还要掐一把菜心。

  徐瑶注视着并肩离开的场长夫妻俩,有些艳羡这样的日子。

  一回到家,陈家志就看到院子里铺了一团菜心叶子,彭国真也如愿以偿用菜心喂上了鸡和兔子。

  等进了厨房后,只见易定干掏出一包烟给他。

  陈家志笑纳:“还挺讲究。”

  “愿赌服输而已。”易定干有些郁闷的问道:“你都很少在菜田里,怎么就估得那么准?”

  “因为从各个角度来说,我们都做到了最好。”陈家志笑道:“我只是估了个极限而已,而你,不够自信。”

第246章 爬升

  “……而你,不够自信。”

  猛然被说不够自信,易定干手中的烧火钳都放了下来。

  “我怎么就不自信了?”

  “易哥,我来吧,你们出去聊。”李秀走了进来,要取代易定干烧火的位置。

  易定干也没客气,和陈家志来到院子里,叼着烟,微抬着头,眼里满是不服。

  “说说,我哪里不自信了?”

  “自信会只预估8000斤的产量?”

  陈家志也叼着烟,来到院子左侧的篱笆外,看鸡琢食混合切碎了的菜心叶子与谷糠。

  易定干依旧不服:“只是预估产量与实际稍微大了点,你就断定我不自信啊,而且这对生产没有任何影响。”

  “其实这对生产还挺有帮助,你会做得更好。”陈家志眯着眼,“只是我感觉你可以再自信点,放轻松点,别一直紧绷着。”

  “论给自己压力,谁能比得上你啊。”易定干呵呵笑了,“你发展的节奏太快,我要再不上点心,可能早就跟不上了。

  说起来,管理几百亩的大菜场,还真的是过瘾!”

  “以后面积只会比这更大。”

  陈家志也没再谈压力,易定干也是头次管理这么大面积的菜场。

  就如前世一样,他自己种地不怎么行,但给别人管理时却能弄得井井有条。

  小半年时间,各方面的进步都很快。

  用心程度也超出了陈家志的预料,大多数日常管理都亲力亲为。

  “哈哈,做大做强嘛。”易定干笑道:“我感觉那一天不会远了,现在你让我给你管理上千亩的菜场,我同样能拿下!”

  “我最近就在选址。”陈家志沉吟道:“打算建新菜场,估计会有五六百亩,你要想去,也可以交给你管生产。”

  易定干沉默了。

  陈家志说道:“你看,又不自信了。”

  易定干夹着烟微微抖了抖烟灰,“五六百亩…需要投不少钱进去吧。”

  “所以才想让你过去。”陈家志靠着墙,叼着烟,眯着眼,“第一个菜场嘛,还是想找个最信得过的人。”

  易定干笑了笑,很是受用,“我以为你会选敖德海呢。”

  “他没有管理大菜场的经验,只是备选。”陈家志说道:“如果你不去的话,就只能让他先顶上,我盯着,然后江心菜场我会更多的交给你~”

  易定干站在篱笆另一侧,刚好能看到堂屋里写作业的身影,略微有些犹豫。

  陈家志注意到他的目光,也并不是特别意外。

  “小龙上半年就要小学毕业了,刚好可以去那边找中学。”

  “我再和你二姐还有小龙商量一下吧。”易定干好奇道:“你要建新菜场,李秀知道吗?”

  “她说听我的。”

  没聊多久,饭菜就准备好了,吃了饭,一家人又看起了电视,陈家志不太感兴趣,早早的就拉着李才和陈正旭出发去东乡。

  虽然家人都在,但想做事业有时还真挺寂寞的,他家里人都有种小富即安的佛系。

  到了东乡菜场后,菜农也在集体看电视,率先来迎接陈家志的是一黑一白两只狗。

  即使见得少,但对他依然挺亲近。

  听到动静的菜工们也走了出来,寒暄了一会儿,除了装车的,其余人陆续又回去看电视,陈家志则和敖德海在院子里聊工作,又拿着手电筒去了菜田里。

  夜晚的菜田静谧无声,竹架上攀附的藤蔓,密密麻麻的豆荚,在寒冷的风中齐齐摇晃的菜心,带着目的的行走,也很快便走完了一圈。

  乍一回味,有些场景还萦绕在脑际,影影绰绰地过目不忘。

  “做得很好。”陈家志笑着对敖德海说:“产量看起来也很不错。”

  今天,东乡菜场采收了7500斤菜心,荷兰豆340斤,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产量。

  敖德海笑道:“主要还是基础打得好。”

  “也不用过于谦虚,做得好就是做得好。”

  陈家志想了想,也把重新选址基地的事给敖德海说了,包括可能会让易定干当场长,他当副手。

  他观察着敖德海的表情。

  “陈老板,我没意见,如果真有500亩的面积,我肯定管不了,现在50亩20来个人,我就感觉很吃力了。”

  不论是真心,还是假意,敖德海都同意了下来。

  “放心,即使副场长,给你的提成也不会变,甚至会提高。”陈家志拍了拍他肩膀:“而且,要发展得好,建下一个新菜场,场长就该是你了,所以你要尽快适应大菜场的管理。”

  “我会的。”

  其实敖德海心里的确没什么芥蒂,甚至感觉菜场的发展速度太快,从管理几亩,到十亩,再到五十亩,马上就要跳到五百亩~

  其实也就大半年时间。

  还才刚适应,马上就要跳级,他心里也忐忑,担心自己跟不上陈老板的节奏,或者是搞砸了。

  和敖德海沟通了片刻后,回到坝子里时,菜已经装好了。

  250件菜心和340斤荷兰豆也装了有大半车,和昨晚不同,这都是鲜货。

  一到56号档口,陈家志就对闻声而来的三两个菜贩子们报出了价格。

  “菜心45元/件,荷兰豆3.5元/斤!”

  有人高声宣泄着不满:“昨天荷兰豆才3元/斤,今天就3.5元/斤了,陈老板,你的菜是坐了火箭在涨啊!”

  “这才几天啊,这菜价就翻了两倍了!”

  陈家志不慌不忙的指挥先只开半边门,又回头喊道:“今天都是鲜货,而且,荷兰豆只有340斤,卖了就没了。”

  “什么,荷兰豆才340斤?!”

  “陈老板,你没开玩笑,前两天还一大车呢?!”

  来得早的几人都呆住了,这一下子就从天上掉到地上了啊!

  但今天车子没盖篷布,菜贩们上前就看到了货厢里的菜,全是一筐筐菜心。

  薛军也从车上递下来两筐样品,相比昨天,今天的菜品相更好更新鲜,而且又恢复了标准的塑料筐。

  只是一瞬,反应过来的菜贩快速下单拿货,340斤荷兰豆顷刻间消化。

  陈家志今天没捆绑销售菜心,但每个人都拿了不少。

  菜心现在也是稀缺货,尤其是这种毫发无损的鲜货。

  而在这几个人走后,后续的客流也没有丝毫减少,出菜速度很稳定。

  在又一次短暂的休息中,陈家志把装钱的包给了李才,自给则去市场里闲逛。

  夜里依旧很冷,但许多档口上也很冷清,受寒潮影响,蔬菜供应量减少了。

  尤其是青菜,虽然依然有,但远没有一周前的盛况。

  那时都是一车一车的来货,各个档口前都摆放了琳琅满目的青菜。

  如今,有些萧条。

  就如他所熟知的番禺,常年7万亩蔬菜面积,其中春种优质瓜豆类和反季节蔬菜合计1.75万亩,可以简单估出设施蔬菜的比例很低。

  走着走着,到了第三排,也就是卷毛的33号档口所在的通道。

  陈家志来到了33号外,菜也有,只是量能大幅缩水,与56号相差甚远。

  他也看到了卷毛叉着腰,有些焦急的站在档口里,随后卷毛也看到了他,陈家志微微点了下头就继续往前走。

  这时候没有足够的菜,客户必然会大幅流失。

  然而,现在陈家志又没有多在乎这些客户。

  等回到56号档口时,菜又少了许多,还意外碰到了几个老客户与他打招呼,发烟抽。

  此前几天可都只是点头之交。

  市场里的人还真现实,但也减轻了陈家志未来离开时的那一点点不舍。

  没什么好留恋的。

  额…也不对,陈家志今天没看到老吴,他去市场闲逛时,也没来拿菜。

  一直到菜快卖完时,都没看到他的身影,老吴这骨头还是硬啊!

  新年的第一次卖菜,陈家志迎来了开门红,日收达到了1.2万元。

  又过了一天,

  1月4日傍晚,江心菜场今日采收了9800斤荷兰豆,菜心依然是5万斤。

  荷兰豆产量稍有下降,但价格却猛的一下子跳到了4.5元/斤。

  这几天各地的信息也渐渐明朗,各地的荷兰豆等冬种露地蔬菜受损确实挺严重,但陈家志清楚,这只是诱因,在背后还有一双双手把这个价格推向高点。

首节上一节259/3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