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银行大门时,陈家志昂首挺胸,又一次领会到了时代的气息与美好。
当然,能重新体验一次人生的感觉更好!
他这次存钱在番禺城区,银行附近刚好有一家百货商场。
陈家志顺路去买了些日用品,给易龙买了两本课本,买了台收音机,几盘英语磁带等零零碎碎一大堆东西。
他买东西一向很干脆,看好了就买,总共也没花半个小时,便又开车回了菜场。
车才停下,就见徐瑶在楼上喊:“陈场长,徐总刚才打电话找你,让你回来给她回个电话。”
“好,来了。”
一步两个台阶,陈家志迅速上了楼,童刚这时也从办公室里出来打了个招呼。
“场长,下午约了个人来面试,约的五点,需要你把一下关。”
这两个时间段,童刚一般不会呆在办公楼,徐瑶大多时候也会不在,免得打扰了场长休息。
但招人这种事没办法。
陈家志点了点头,“采购哇,让他来吧。”
采购是必须要的,大宗采购陈家志一直握在手里并不好,他也没那精力去四处找货。
而下午要来的采购其实也是关系户,股东黄建远安排的人。
陈家志无所谓,只要能做事就行。
一个600亩的菜场,四五个管理人员,人员配备看似少,但其实够用了。
他还有六个小组长呢。
正常的管理来说,小组长也应当有一些备用金,有些需要的小物件直接买。
虽然会有一些过手损耗,但效率不可同日而语。
而采购只管农药、肥料、种子、农膜、器械等大宗采购。
哦,还有一个库管程田田,已经被陈家志开了,这种事他从不会手软,刚好让新来的采购先兼着。
回办公室后先捋了片刻人事管理,陈家志才拨通了徐闻香的电话。
“喂,徐总,是我,陈家志,找我什么事?”
徐闻香的语气里带着急切:“陈场长,我们菜场有多少芥兰?”
陈家志顿时了然。
“8个批次,每批10亩,一共80亩芥兰,产量预估~唔~十七八万斤应该没问题。”
电话里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得到确切答案后,徐闻香人已经有些恍惚,江心菜场什么时候有这种财运了!
缓了好一会儿,才陡然惊觉电话里没声音了。
“喂,陈场长,还在吗?”
“听着呢,有什么指示你说。”
徐闻香讶然道:“你就一点不好奇吗?”
陈家志呵呵笑了笑,开口道:“有什么好奇的,我晚上也在卖菜,自然知道市场上缺芥兰,芥兰马上起飞了。”
“起飞?”徐闻香轻声重复了次,笑道:“是,芥兰要起飞了。”
她停顿了下,又重重的说:“香江收购商已经把芥兰收购价提到4元/斤了!”
如果产量有17万斤,那就是68万元~
陈家志在心里算了下,笑道:“恭喜,徐总~”
“是恭喜我们。”徐闻香笑道:“陈场长,我想今天就开始出一批芥兰。”
“我觉得还可以多等两天。”
“已经很不错了,早点落袋为安。”
“那行,等会儿把单子报过来,我安排。”
徐闻香讶然:“这次怎么答应的这么干脆,不是你的风格啊?”
“有个不情之请。”陈家志笑了笑:“能不能搭一趟顺风车,我在东乡也有十亩芥兰。”
“……”
终究还是来了。
徐闻香早就料到了有这一天。
但没想到会这么快,而且她很难拒绝电话对面那个人。
陈家志半响没听到回答,又解释了句:“我会在最后几天出货,不会影响到江心菜场。”
“好。”
言简意赅,随即便挂断了。
陈家志一点也不在意。
供港的菜价比内地要高出很多,在内地,目前很难卖出4元/斤的芥兰。
搭上这趟顺风车,便又能多赚一笔,只是苦了市场上那群人。
心心念念那么久,结果很可能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陈家志有过一瞬间的心软,想着要不带一点到市场上去卖?
随即又自己否了。
此前几个月里,有一段时间他曾沉迷于稳定,追求每日都有固定品类的菜卖。
这是后世市场竞争的不二法宝。
在当下也很有效,把一众采购迷得神魂颠倒,即使很难缠的卷毛也被他轻松搞定。
但几次下来,他也发现了,这种策略太降维打击了,但却不能利益最大化。
他为什么要经历烂市?
每年抓住几个关键时间节点猛怼就成啊!
他现在也算是无根之萍,东乡菜场很快可能就会离开,现在这个市场也呆不长久,江心菜场也只是一个过客。
稳定还不是当下需要考虑的问题,野蛮生长才是。
一通电话过后,陈家志对接下来寒潮那一茬菜也有了数。
怎么猛怎么来,管他什么持久,先爽了再说。
一通电话过后,陈家志心里也通畅了,睡眠也格外的好。
第215章 两百万就这么破了?
一觉睡到自然醒,陈家志睁开双眼,有的不是困顿,而是神清气爽。
抬手看了下时间,下午5点过了,一次性睡了七个小时,难怪会这么舒服。
打开门,准备去洗漱,便看到易龙坐在门外小板凳上翻着一本书,是陈家志早上买回来的。
“还看得懂吗?”
“有点难,我慢慢来吧。”
拿着的是六年级的数学课本,易龙就是六年级时辍学的。
“不懂的就拿来问我。”
“好~”
易龙属于从小就很活跃很皮的那种学生,又缺乏引导,学习上不仅一塌糊涂,很多时候是压根提不起兴趣。
不过,在批发市场上历练了一番后,开始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现在补还不算太晚。
陈家志去洗了把脸,回来放毛巾时,才看见童刚和一年轻男子站在办公楼二楼走廊上。
应该就是来面试的了。
也没耽搁,径直去了办公室。
“陈场长,你好,我叫黄川。”
黄川说着粤普,口音很重,身材像竹竿一样高瘦,态度还算端正,看脸庞年龄不大。
“多大了,什么学历?”
“今年17岁,初中毕业。”
陈家志语噎,黄建远只说了是他侄子,但没说年龄这么小啊。
比他还小4岁,只是他现在晒黑了,显得比较俊朗成熟。
不用多问,黄川肯定没多少采购经验,这能做什么事啊!
黄川说:“陈场长,我叔叔让我和你多学习,他说你比我大不了多少,却很厉害!”
陈家志微微颔首,问:“以前有接触过农药肥料吗?”
黄川正襟危坐:“我家在连州农村,家里也种地,对这方面有一点经验,对了,我老家那边也种菜心,每年都种。”
陈家志点头道:“连州菜心还是很不错的。”
黄川很惊讶:“陈场长,你知道连州菜心?”
陈家志:“有幸吃过,口感很不错,只是名气不显。”
连州地处粤北,种植菜心的历史有上千年之久,在后世也把区域性品牌做起来了。
不过当下连州菜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很小。
听到陈家志认同连州菜心,黄川顿时与有荣焉,又有些遗憾。
“不过我们那儿菜心卖不上价,都是种来自家吃。”
“嗯~”陈家志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说,聊起了工作。
“以后你就负责大宗采购,肥料、农药、种子、农膜、农机、竹筐等等归你管,有空就去供销社的农资店转转,不懂的来问我。
不过当下你还有个任务,库房你也要管起来……”
来了个新兵蛋子,让陈家志颇为头疼,他这都快成教学集中营了。
教了一会儿,又让徐瑶先带他去库房了解一下。
刚打算眯一会儿呢,桌上的电话又响起来了。
“喂,你好,哪位?”
“陈场长,我黄建远呐,黄川应该到了吧?”黄建远呵呵地笑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