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了两声,陈家志才有机会把车门打开,易龙灵巧的爬上了车。
“靓仔,先给我装六件!”一位男子拍了拍自己的三轮车,然后先把420元给了陈家志。
“今天没涨价吧,陈老板?”
“还没。”陈家志收了钱,然后易龙才从车上一件件的把菜递给男子。
这两天都没怎么送过菜,惹得老客户一阵埋怨。
但没办法,因为不断有新客户在内卷,为了拿到菜,从一开始早点来,再到带着运输工具来,再到如今帮着接货。
可以说是一天一个变化。
也印证了市场在走俏。
“陈老板,今天还没芥兰吗?”
又有人问芥兰,陈家志抬头看向一个熟客,“还要等两天。”
那人说:“陈老板诶,两天又两天,我等你的芥兰都等了七八天了,你到底要憋到什么时候才肯收啊!”
男子的声音不小,顿时也引起了其他人的附和。
“就是,我也记得陈老板很早就说过有芥兰。”
“怎么就一直不割来卖啊!”
“没听说过一句话吧,56号档口就没卖过低价菜。”老吴也来到了人群外,大声说道:“陈老板指定又在憋着,等卖高价呢!”
“还不够啊,芥兰都两块五了!”
老吴说:“你给陈老板开3元/斤,他说不定就会卖了。”
一开始的那男子一听就使劲摇头:“三块一斤,你是当台风又来了啊!”
陈家志没搭理众人的调侃,越是这样,他越要憋着,直觉告诉他芥兰可能会起飞。
芥兰是个很特殊的单品,稍小众,但长期有稳定的需求,只是供应时而极其不稳定。
有时候菜农一窝蜂种,有时候又种的人极少。
烂市的时候卖都卖不出去,俏市时价格直接涨上天。
五六块一斤,七八块一斤,甚至十几块一斤的芥兰,陈家志前世都曾经历过。
其中一年,大概是2010年前后,前期芥兰烂市,但刚好那一年他花几万块建了个30立方米的小冷库,把卖不出去的芥兰囤在冷库一个多月,叶子都放发黄了,正打算倒了时,结果极限翻盘,两三天时间芥兰价格直接从四五毛涨到了五六块!
最后稍稍清理了芥兰黄叶子和菜头,全部高价卖了出去,那一批芥兰他反而大赚了一笔!
分析原因就是前期种的人太多,把市场冲烂了,然后又没人种,导致市场又极度缺货。
陈家志感觉这次有些类似。
他这两天了解过,9月份时芥兰是行情最差的蔬菜之一,最低时只有一两毛一斤!
一直到10月初都没缓过来,估计期间播种芥兰的菜农越来越少。
结果最近价格开始反弹,一路涨到2.5元/斤,但潜力还没完全释放。
而陈家志在10月初陆续播种了10亩,江心菜场更是播种了80亩!
应该是赶上了。
问的人太多了!
这一晚上下来,陈家志又陆续听到许多人在惦记他的芥兰。
说明有市场需求,但市场上大多数人又买不到货。
这就是起飞的征兆了。
“可惜了。”
“可惜啥啊,舅舅,这还没天亮就卖完了,卖得多爽,还不用送货,多轻松。”
易龙听到他的嘀咕,感觉很不解,菜心70元/件,220件,一晚上收入就是15400元。
他老汉儿还在想着做月入过万的男人,舅舅就已经实现了日入过万了。
这还可惜什么。
也就是在市场上舅舅不让他提卖了多少钱,不然他非得好好算算账!
“可惜上个月没来卖菜。”
“都说上个月菜不好卖啊!”
“但也要经历烂市,才能更好的了解市场。”
前世就不提了,这一年里都没什么成绩,但如果上个月来了市场,他很可能会早点察觉,提前狠狠埋伏芥兰。
事到如今也没撤。
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完全就是意外惊喜。
东乡菜场一共10亩芥兰,这一茬生长比较充分,亩产应该能有2500~3000斤。
价格上3块也比较稳,就看高点在哪里。
只是十亩芥兰预期就能卖八九万元,可惜啥,完全就是爽歪歪嘛。
第214章 搭顺风车
连续很多天了,陈家志胸前的挎包都是空空的来,满满的回去。
今天晚上也不例外。
挎包的前后夹层里,都被他塞满了各种面值的钞票。
两人上了车后,连早餐都懒得去买了,忙不迭的开车回去,中途也不会有任何停留。
都知道财不露白,但对陈家志来说实在是有点困难。
太扎眼了!
没办法,颜值和实力摆在这里,想低调点都不行。
现在市场里有一句话流传得越来越广,56号档口不卖便宜菜!
每每一出手,就是这段时间行情的巅峰。
最开始出自他对面57号档口胡老板之口,但陈家志清楚,让这句话广为流传的,还是他那些老客户:丫的,就没在他手上买过几次低于1元/斤的菜!
不仅是今年的菜市疯狂,更多是陈家志每次都能逆势而行!
在这天定盈亏的年代,逆向博弈就是真正的财富密码。
出了市场后,慢慢天亮了,和煦的晨风透过车窗吹进来,很是舒爽。
车上两人才从市场上的火热劲中缓过来,就见易龙拿过了挎包,轻轻拉开看了一眼,又赶紧拉上。
陈家志瞥见了,笑道:“想看就看啊?”
易龙摇了摇头,“钱太多了,我怕被风吹跑了。”
即使已经见了很多次挎包被钞票塞满的情景,但每一次看,易龙都还是会感到很激动。
“舅舅,我是不是病了?”
“嗯?身体哪里不舒服?”
“身体没有不舒服。”易龙紧紧抱住包:“我就是突然觉得赚钱好简单。”
“这说明你进步了,眼界开阔了,成长了,见得多了,以后才会瞄准更高的目标。”陈家志笑了笑:“你想想小虎,假如你现在问他他想以后挣多少钱一个月,他会怎么说?”
“五百?”
“那你呢?”
“至少得做一个月一万块的男人吧?”
陈家志确认路况没问题后,才微微偏头,面露鄙夷,“小鬼,那你还是多数数钱吧。”
“咋了?”
“没出息!”
“……”
江心菜场空地已经超过两百亩,意味着地里的活没那么赶了。
整地可以放缓速度。
车一开进办公楼前的院子,就见易定干正在在蜂窝煤灶上煮面。
“回来的刚好,我刚准备下面。”
易龙下了车,也喊道:“老汉儿,我说我要和你一样,舅舅骂我没出息~”
跟在身后的陈家志愣了愣,好家伙,原来你是这样理解的?
“易哥,你可别听他挑拨离间,我原话可不是这样说的哈!”
易龙:“都那个意思,我说我想和你一样,一个月挣一万块,舅舅就骂我没出息。”
易定干停顿了一瞬的手又继续下面,说道:“那是挺没出息的,至少也得超过你舅舅吧?”
易龙顿时不想说话了。
陈家志乐得哈哈大笑。
吃了面,易定干去地里了,易龙拿了衣服去冲澡,陈家志则把自己又一次关在了宿舍里。
数钱!
又是一个大工程。
他已经有几天没整理了,前几天卖了菜回来,就一股脑的往宿舍里放,又没去银行存。
四天下来,估摸得有六万多元,今天说什么也得去把钱存了。
忙活了好一阵,易龙洗完澡喊了一声就回屋睡觉,陈家志整理好后,也拿了衣服,把门锁上,先去洗了个澡,才骑着车去巡田。
转了一圈下来,他感受到了菜工们满满的热情。
只要看到他,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言和他打招呼,或者是面带微笑。
普通菜工都是很现实的。
这个平时很少和菜工直接接触的场长,却为他们争取了更高的收入,很难喜欢不起来。
陈家志也感觉到了江心菜场的活力,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都在拼了劲的向上生长,生长,再生长~
呃…暂时还不能说久旱逢甘霖,现在还真就很久没下雨了。
巡了田,又去办公室找童刚和徐瑶聊了会儿,一是人员招聘,二是对账收款~
搞定了这两项后,陈家志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又去最近的农行存入了6万块。
至此,陈家志个人账户上的余额达到了16.3万元!
这才仅仅过了十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