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农逆袭 第198节

  “陈场长。”

  “坐,我想问下账上还有多少钱?”

  “大概还有六百多块~”

  “徐总给我承诺了30万,你问一下上面,什么时候能给钱。”

  徐瑶瞳孔微微张大,有些吃惊,竟然给了30万元,这可不是小数目,眼前这人值得这么信任么?

  “好。”

  陈家志:“再帮我叫下采购和管库房的,那俩叫什么来着,突然忘了。”

  “邱航和程田田。”

  “对,让他们一起来一趟,最好把物资清单也一起带上。”

  不一会儿,陈家志又了解了库房里的情况。

  并没有超出他的预料,库房里除了工具,大部分物资都是空的。

  人力和物资方面都是一团糟,人心也有点散。

  倒是没有谁对他公然不服,也不排除隐藏得好,但更大可能是因为他是开着货车来的。

  这能一定程度上证明他的实力。

  在本子上记了些信息,陈家志又走出办公室,在走廊上眺望着杂草滋生的菜田,依稀还能看出原来的痕迹。

  随后又带着戚永锋和敖德良两人下楼往地里走去。

  他前段时间也来看过,当时还骑车跑了一大圈,知道这里菜田的大概布局,平整连片。

  但这次往地里深入了后,又发现了不同的点。

  和东乡菜场的长厢短畦不一样。

  这里的一垄畦面很长,至少有一两百米长,每条畦面宽1.2~1.5米,中间是一条沟,比一般畦沟深,但又远比不上厢沟和腰沟。

  这是这年代大菜场的普遍布局,一为方便旋耕机耕作,二图方便省事。

  江心菜场有三四台小型旋耕机,不知好坏,整地主力应当还是人力。

  浇水就全是人力了,只有一台高压水泵,以及几节粗水管,但是是用来抽排水的。

  所以菜田才会如此设计。

  畦沟里长期都能关水,菜工沿着畦沟走,用粪瓢就可以浇左右两边各1.5米宽的畦面。

  但这种设计也有很大缺陷。

  首先便是洪涝时很难避免积水。

  所以看似江心菜场沟渠完善,但一下大雨,该淹还得淹,另外没有小拱棚等设施,夏季出不了菜太正常了~

  不过雨季马上过了。

  菜田还有没有改的必要呢?

  不出意外,十月份会受到高温干旱的影响,年末还有寒潮。

  在当下,农业与天气的共生关系是行业铁律,天定盈亏,菜价随风雨起舞。

  风调雨顺即黄金时代,一雨一旱皆成市场心跳。

  因为农业基础设施太薄弱了,生产高度依赖自然条件,技术又落后。

  一场暴雨足以冲毁菜地,一次干旱便能导致绝收。

  农民视‘气候’为命运判官!

  而陈家志能在几个月里大获成功,靠得就是逆向博弈,天灾就是他的财富密码。

  所以,干旱和寒潮的机遇都得抓。

  如果要应对干旱,当下的菜田布局足够了,菜田南北都是河道,内部沟渠原来也是花钱修缮过的,怎么都不会缺水。

  但这种布局还有两个缺陷:一是产量低,二是工人劳作效率低。

  畦沟里长期有水,其实会影响到畦面叶菜的生长;

  再者沟里有积水淤泥,工人做什么都得弯腰躬背,蹲都很难蹲,效率能高才怪了,也做不精细。

  另外,如果顺利,到明年夏天他也可能在江心菜场~

  总之,他想趁一开始就改布局。

  在菜田里转了一会儿,易定干、李明坤和郭满仓也开三轮车到了。

  陈家志便也回了院子,把居住问题先解决了。

  他和易定干有单人宿舍,房间都不大,六个人没必要挤一起,在附近租两间民居便是。

  两人租一间,每人每月三四十块钱,以小组长工资可以轻松承担。

  用一个上午,加半个中午的时间搞定了住宿。

  陈家志才召集所有人开会。

  加上他们新来的6个,以及剩下的6个,一共12个人坐在了一个简陋的会议室里。

  只是两拨人有点泾渭分明。

  一拨人斗志昂扬,一拨人有点无精打采,却又有审视的意味。

  陈家志咳了两声,让各自简单自我介绍,然后才开口说道:

  “徐总承诺会给菜场再拨30万元,用于菜场的经营,希望各位能一起再拼一次,争取到年底能让徐总再发个大红包。”

  邱航说:“话说的好听,这30万能不能给下来还说不定呢,哪一次是足额给了钱的?”

  陈家志:“即使只给三分之一,至少你们这个月的工资不用愁了。”

  邱航又问:“那菜场又如何经营下去呢?”

  陈家志轻声笑了笑,问道:“那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早点走不行吗?”

  邱航也梗着脖子说道:“我上个月工资还没结,结了我立马走人。”

  “徐瑶!”陈家志喊道:“还差他多少工资?”

  “450元!”

  “给他拿钱。”陈家志又看向童刚,说:“童主管,让他拿了钱立马走人。”

  办公室里几个老人面面相觑,又不约同看向徐瑶。

  徐瑶犹豫片刻还是出了会议室,片刻后拿了450元现金过来。

  邱航二话不说拿了钱就走。

  陈家志看向剩下的人,“还有想走的吗,可以马上拿工资走人。”

  库管程田田嘀咕道:“还有钱吗,别电费都交不起了。”

  陈家志呵呵笑了笑,从随身带的包里摸出一沓钱,“不够我先帮徐总垫着,想走的今天都可以走。”

  这一沓钱全是百元大钞,至少有一两千块,打发剩余5个老人都够了。

  陈家志观察着几人。

  黄日新和郑中有所意动,但始终没出声,徐瑶和童刚好像根本没有走的想法。

  程田田是个丰腴的妇女,见陈家志目光看来,笑道:“就冲陈场长这气势,我也得再多呆一两个月看看。”

  “好,既然都要留下,我就分配任务了。”

  陈家志坐了下来,从包里拿出纸笔,一个一个的点名下任务。

  “童主管,当务之急,让原来的菜工明天就来上班,然后再继续招人,总共需要200~220个人,越快越好。”

  “第二,徐瑶,要钱,需要的时候我开车和你一起去,采购你也先兼管着,后续买的物资有点多。”

  “第三,关于后续的生产安排,先除草,能直接烧就烧成灰~

  其次开沟,调整厢面布局。”

  陈家志找童刚要了张信签纸,几笔就画了出来,易定干几人一看就懂,陈家志的菜田就是这种厢面布局。

  黄日新和郑中也看懂了,因为陈家志把江心菜场周边的河流、主干道也画了出来。

  厢面和水沟的走向一清二楚。

  黄日新疑惑道:“陈场长,没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吧?”

  “按我的来。”

  他带的自己人多,不怕缺了这一两个管理人员,不过黄日新也很识趣,没再多问。

  一连几天,都在磨合适应当中。

  陈家志直接进入了状态,但易定干几人还需要适应环境,熟悉工人,几人的管理能力还有点一般。

  好在只是效率慢,工作方向是正确的。

  另外,菜工招人也很缓慢,流失得太多,只找回来了百来号人。

  但最糟糕的消息还真就落在了资金上,乌鸦嘴灵验了,只到位了三分之一的资金:10万元。

  陈家志估计买完肥料、种子、抗旱装备等大宗物资,剩不了几个子。

  发这个月菜工工资肯定不够。

  200个菜工,这个月不满,就算250元,至少也得5万元。

  说的是后续会到,但其实这就是第一关考验。

第192章 出资

  这个考验很恶心。

  明明是你求着我来解决问题的,现在又闹这一出?

  或者一开始你就别说三十万,直接说十万元,陈家志一根刺都不会挑,直接把问题就克服了。

  在他看来,用十万元盘活江心菜场勉强够了。

  只是必须一次就成,没有调整的余地。

  但现在即使能做到,他也不会憋下这口气。

  不就是股东吗?说得谁还不是老板一样!

  所以,陈家志从徐瑶口中得知消息后,直接开车去找了徐闻香,发了一通火。

  “徐闻香,别忘了,可是你三番五次来找我我才来解决问题的,不把钱给够,小爷我不陪你们玩了,继续回去当我的小老板去!”

  沙发椅上,徐闻香揉了揉脑门,又一脸笑意的打量着发火的陈家志。

  “说完了?”

  陈家志也坐在沙发上,喝了口茶,又翘起二郎腿,他看徐闻香这表情,估计钱的事有戏。

首节上一节198/3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