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南方雨水多,菜心制种产量低,品质差。
而北方生产的种子更好,陈家志也学到了一个新的名词:南种北繁。
也深感自己在育种上差太多,可以说还没入门。
但有这层关系在,以后也许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至于不留下来吃饭,也是他感觉徐闻香和两人有事要谈,有他在可能不方便。
轰轰轰~
轻卡车扬长而去。
徐闻香回头问道:“彭老和张主任感觉陈老板如何?”
彭谦看了一眼张桦,“小张,你觉得呢?”
张桦想了想,说:“很好,对新品种新技术有一种很强的渴望,这很难得。
提的种子需求里,夏种菜心品质主要是受气候影响,难有提升。
但后一个尖叶和圆叶菜心品种,实现的可能性很高,我回去就会研究研究。”
“徐总想听的可不是这个。”
“那就是彭老你的事了。”
彭谦笑了笑,对徐闻香说道:“我不知道他管理水平如何,单从技术上来说,他是很优秀的人选。”
“就因为种子吗?”
“就因为种子!”
彭谦说:“小陈本身是菜农,你们也说他菜种的不错,又肯费心思了解种子习性,追求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和经济效益,这样的人,技术不可能不好。
而且,人很年轻啊,才21岁,大有可为啊!”
徐闻香微微有点震惊,她原以为两人会有点瞧不上小菜农。
没想到对他评价这么高。
也许该再想想办法。
…
骄阳似火,挥汗如雨。
陈家志竟然有点中暑的感觉,仿佛在火炉中慢煮,心情有点焦躁不安。
好在到了菜场。
他一下车,就有人送上了汗巾和凉白开。
从李秀手中接过搪瓷杯,陈家志吨吨吨的喝了起来,身体里迅速得到了一份清凉。
“你慢点喝~”
“这车上太热了,一瓶水几下就喝完了。”陈家志递回了搪瓷杯,又接过李秀帮他擦汗的毛巾,自己擦了起来。
“那我下次去给你买个超大号的水壶,上次我看到商店里有卖。”
“大了不好看。”
“实用就行了呗。”
“好歹我也是个老板吧。”
“也是,老板得有派头。”李秀想了想,说:“那我给你买两个,再买个不锈钢的保温杯,你出去和人谈事的时候就带这个,大号的就放车上。”
“可以。”陈家志笑道:“你也有老板娘的气质了,水杯一买都是两个。”
“就你会说话。”李秀瞪了眼,却忍不住笑了,“把毛巾给我,锅里给你留了汗,不是,留了饭,快去吃。”
陈家志哈哈笑了两声,去了灶房,揭开锅盖。
锅里留了一份米饭,一份青绿的芥菜蛋汤,还有一份色泽红亮的芋儿烧鸡。
看着就很有食欲。
陈家志把饭菜都端回了屋里,吹着风扇,大口吃肉。
芋儿烧鸡属于川菜家常菜,配上广东应季的槟榔芋,美味至极。
不一会儿,李秀洗完毛巾回来了,拿了蒲扇坐在一旁,闲聊着。
一听说他早上见了农科院专家,以及农大校长的门生,神色异彩连连。
恨不得马上就去给他买保温杯,西装,皮鞋和领带。
第175章 准备
陈家志看了看盘算着买东西的李秀,又喝了口汤溜溜缝,才笑道:“还是先买相机和电视机更实在。”
李秀抬头看了看他,眼珠子一转,抬声说道:“这也要买,那也要买,家里哪还有那么多钱?”
陈家志微微一愣,“没钱了?!”
李秀用手指了指左右两边的房子,脸上也做着怪怪的表情。
“你买个车就把钱花得差不多了,还买了个加强版,加装了护栏,这些都加了钱,前面攒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
陈家志瞪大了眼,没钱,那他存折里的2.3万元算怎么回事?!
今早上还拿回来1400多元呢。
不过他也弄懂了李秀的意思,财不外露,刚好有大的支出,稍微遮掩一下~
“那多等几天再买电视。”
“这个月工人工资还没着落呢!”
“那衣服什么的也先别买了,月底菜就多起来了,先攒点钱再买。”
“给你买衣服的钱,挤一挤还是有的。”
陈家志眨了眨眼,好赖话都被你说了呗,“好嘛,我也听你的,我先去洗个澡,回来要睡觉了。”
“等会儿~我给你剪下头发,有点长了,胡子也该刮了。”
陈家志伸手摸了摸,确实有点长,流了汗之后,还有点油油的,胡须也长了出来。
只是他还是有点犹豫。
“秀,要不我还是下午去街上找剃头匠剪,你早点带娃休息。”
本来他还想说让二姐来帮他推一下,但想了想还是没去招惹李秀。
他估计这段时间没人喊他靓仔,也和发型有关。
他们一般都是在家里用手动推剪简单推一下就了事,稍有不慎就很可能理出‘狗啃’一样的发型
“你就是嫌我技术差。”李秀瞪了他一眼,便开始收拾碗筷,“行吧,你下午抽空出去剪。”
逃过一劫,陈家志轻哼着歌去了洗澡间。
洗澡时难免又盘算起了存款。
家里的钱还是让他很有安全感,没有生存压力,可以给妻儿带来保障。
但仔细想一想,
如果明年要重新开荒建基地,面积小没问题,面积一大,这点钱就不够看了。
钱还是有点少。
所幸地里的菜还多,就是台风一直没动静,吃饭时也听了会儿新闻,还没有相关信息发布。
不能侥幸。
早上巡田后,他也做了相关安排,要提前动起来了。
洗完澡后,只感觉神清气爽,但头发没干,便在屋外多呆了会儿,晒晒头发,又逗了会儿狗。
两只狗仔又趴在了车下,养了两个月,长大了不少,但看着还是像熊,憨态可掬,毛发像羊羔绒一般浓密柔软,对他和李秀都表现得特别亲密,但其他人想摸它们时,又表现得格外警惕与陌生。
有点看家护院的样子了。
远处林子里聒噪的蝉鸣声,间或夹杂着稀疏的鸟叫声,叫得特别卖力。
而各家屋里的谈话声越来越小,渐渐只听得见风扇呼呼地吹,以及此起彼伏的打鼾声。
李秀早早就睡醒了。
看到穿透窗户的阳光又不敢出门,坐在床上看了会儿他,又看了看娃,便起来记工,或者看他的笔记本。
不知何时,家里闯入了不速之客:两只活泼好动的小鸟,头顶后方有一块明显的白色羽毛。
白头翁。
这种鸟在菜场里很常见,从去年夏天到今年夏天,每天都能听到它们清脆悦耳的鸣叫。
如今有了微耕机后,每当轰鸣声在菜田里响起时,微耕机的身后也一定会有白头翁的身影。
白头翁不仅吃蚜虫、飞蛾等昆虫,也会啄食才播撒的种子,让菜农又爱又恨。
可它进了屋,那无疑是一个美好的预兆。
…
夕阳西下,
菜田里劳作的身影多了起来。
六个戴着草帽的精壮男子,拿着洋撬,或锄头,分成三组,散落在菜田边上主要的排水沟边里。
每一次低头抬头,就会有一铲土,或一块石头,或一捆枯枝杂草被清理到水沟边上。
陈家志到这里时,便看到水沟两边铺了两排杂物,前半截被太阳晒干了,后半截还是湿漉漉的。
这是一条菜场外的主水沟,也是土沟。
沟的两边长了不少灌木,以及几棵高大的乔木,这让沟里堵塞了不少杂物。
尤其以各种枯树枝居多,可能是上次台风造成的后遗症。
陈家志巡田时发现了此处的问题,再来一次台风和暴雨,这里很可能堵水。
不过现在一清理后,隐患便解决了。
其实东乡菜场排水做得很好。
5月末那场暴雨很多人菜田被淹,也是因为基础工作没到位。
一些公共区域的主水沟,没有哪个菜农有义务去清理,何况还是提前清理,吃饱了撑的。
但现在陈家志第二组一整块菜田靠这边,便出工把这里清理了。
这对他来说很划算,别人占了便宜就占呗。
在后世,有时候你想理顺沟渠都没办法呢。
后世的城郊,全是各种过路的涵洞,浇筑水泥的排水沟,埋在地下的排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