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农逆袭 第172节

  这几天播种合适,菜心播种也不少,2号、4号、6号都播种了一批菜心。

  后面还得更密一些,一天一播种,陈家志在纸上算了一下,7~11号都不缺地播种,再往后就不够了。

  所以七月中旬播种的芥兰,七月下旬播种的芥菜,都得提前采收。

  最后一波行情还是主攻菜心。

  定下计划后,陈家志才干脆放下笔记本,给泡的种子催了芽后,才躺床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李秀聊着。

  李秀说早上工人们浇了水、打了地,是不是又该追肥打药了。

  陈家志也说今天哪些人拿了多少菜,付了多少钱,也说易龙进步挺大,帮了不少忙。

  “家志。”

  “嗯?”

  “我想出去干活了。”

  “这才半个月呢,在家带娃也是干活,不一定非得下地,地里人不少,忙得过来,再多歇几天吧。”

  “最多再歇五天,再歇久了,别人会说我闲话的。”

  “行吧,依你。”

  “又该去存钱了。”

  “嗯~”

  “今天车坏的时候你怕吗?”

  “没啥好怕的。”

  “哪天你去看车吧,你驾照应该也快了,合适就把车买回来。”

  “嗯~”

  “想好买什么车了吗?”

  “这辆车还是要以多装菜为主,舒适性可能没那么好。”

  “还是不要亏了自己。”

  “我没事,怕你想出去,坐着不舒服~”

  “在菜场也挺好,你睡吧~”

  午后的知了叫个没完没了,像个不知疲倦的高音喇叭,除了疲惫极了的人,其余人会很难入睡。

  李秀便没睡着。

  躺了一会儿后,便又坐了起来,拿着蒲扇,一会儿看看身前,一会儿看看身侧,一大一小都在恬静的熟睡,屋外的蝉鸣声便更聒噪了。

  时而也起来走走,翻翻他写的笔记,买的杂志,又去厨房提前熬一锅稀饭。

  等娃醒了后,又开始奶娃逗娃,娃也不哭不闹,软萌的声音也很轻很轻,房间里始终很安静。

  等再次变得嘈杂时,已是三个小时后,敖德海几个菜工呵欠连连的出门揭遮阳网。

  但依然热得厉害。

  揭了网后,便又回来歇息,做晚饭,时不时传来砰砰砰的声响,她也去了厨房,把煮好的稀饭凉着,又跟着炒菜。

  回屋时,家志依然躺在床上,仿若未觉。

  突突~轰轰~

  又过了一会儿,微耕机的轰鸣声让李秀皱了皱眉,回头看了看,床上的人只是翻了个身。

  透过窗户,她看着戚永锋推着微耕机到了菜田,然后便在地里来回穿梭。

  片片青菜也沐浴着下午的阳光,家志说这叫光合作用,遮阳网盖久了,青菜的产量和品质也会下降。

  从阳光正盛,到日落西山,直至天空染上淡淡的暗影,床上的人才翻身起床,用井水洗了把脸,便又拿着种子匆匆出门。

  菜田里也鲜活了起来。

  轰鸣的农机,翠绿的青菜,躬身的背影,成群的飞鸟,撒野的狗子~

  一连三天,都是差不多的场景,仿佛时间定格。

  但种子会发芽,幼苗会长大,成熟的青菜会采收,空出的土地也会一次一次耕耘。

  时间一刻也定格不了。

  李秀想到了家志提过的相机,相机能定格时间,但早就说买了,也一直没空去买。

  相机如此,电视机也如此。

  说去看车也没去。

  一催他,他就说等下雨,下雨就有空休息了,休息就去看车。

  钱越存越多,一天攒一天,家里又有了一万八千元。

  一让他去存钱,也说等下雨。

  这老天爷哪有下雨的迹象,空气都被晒得扭曲滚烫,黝黑的菜农更加黝黑。

  只有她,白净了一些。

第169章 忙碌与收获

  当太阳沉落,星星亮起时,陈家志也喷淋完了最后一块菜田。

  今天才播种的菜心田。

  上一茬一半是发酵猪粪堆场,一半是失败的西兰花。

  这一块一播种,意味着没空地了,其实也可以有,这一茬第5批菜心今天能收完。

  晚上采收完,明早扫一遍除草剂,跟着旋耕,下午整地,明晚就能播种。

  种了一段时间,陈家志也发觉了,现在的病虫害抗药性不强。

  尤其是使用了进口的高价农药后,几乎是一打一个准。

  这其实和后世一样,后世也有药效好的高价农药,但市场行情却不能支撑使用。

  而现在可以。

  然而,也太赶了,不仅对土地的损害大,人也吃不消。

  这几天高温下的劳作,所有菜工都仿佛脱了一层皮。

  陈家志也是,在月初放松了几天后,又进入了高强度的劳作场景中。

  高温季就是如此,活来得很快。

  再加上他这几天播种强度很高,菜心从8月6日开始,一天一播种,连播了5天。

  收完一批菜,马上就得整地,拔菜头、微耕机打地、整理畦面,还得至少晒一天,然后播种、浇水;

  其余菜苗也得每天早晚两遍水,中午11点前盖网,下午3点前揭网;

  夏天苗长得快,间苗自然也是一批接一批,没有停歇,各家女工每天都小跑着去间苗,面对陈家志不厌其烦的催促也敢骂骂咧咧的顶嘴了;

  追肥和打药也要一周一次,分摊下来,也是每天都有这活。

  还有每天雷打不动的收菜,豇豆逐渐进入了结荚巅峰期,每天都有200多斤,以及600~800斤要求精细的菜心。

  一天到晚有忙不完的活。

  陈家志就像一条猎犬,每天跟在后面追赶。

  不仅追赶,他也亲自上手,打地、浇水、打药、播种、收菜,哪哪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很累,都很累。

  不论男女,一到晚上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榨干了能量的电池,眼神和身体里都透出深深的疲倦。

  收入反而没有之前高,每天都在1300~1700元之间来回浮动。

  哪批菜好一些,菜多一些,收入自然就高一些。

  不过干活不能只看眼前的收入,要看未来。

  陈家志不敢有丝毫放松。

  菜心和芥兰芥菜不同,生长期很短,这几天播的菜心种子基本能赶在8月末九月初上市。

  而且,芥兰芥菜也能赶在同一时间段上市。

  这一茬芥兰全在敖德海的一组,一共8批,三天一播种,起播时间是7月14日,最后一批播种时间是8月4日。

  这一批播种的都是中花芥兰,从播种到采收,正常生长时间是60天。

  但得提前点采收。

  如果在8月25日开始采收芥兰,生长期43天,9月1日就是50天。

  有很大的腾挪余地,可以赶上菜价高峰期。

  芥菜也是如此,一共5批芥菜,起播期7月20日,赶在8月末采收也合适。

  茬口安排没问题。

  唯独中途管理不能出差错。

  温度越高,风险越大。

  尤其这几天,温度可能直逼40℃,人和菜都受不了,就更不能出一点差错。

  敖德海、戚永锋、敖德良虽然进步明显,但并没有应对相关天气的经验。

  何况这种事也不可能把希望全寄托在工人身上,那样出事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得时刻自己盯着。

  追肥得提醒,打农药得催,浇水得检查,间苗也得催~

  也不能只催,还得带头去做,只要菜工还诚心想干,就不会放任不理。

  只是费老板啊!

  陈家志将水管放好后,只感觉浑身酸痛,身体各个部位都不属于自己。

  但还得去给收菜的工人们打下鸡血,至少也得去溜达一圈,显示一下存在感。

  只见菜田里人影婆娑,或一人,或两人占一畦面,躬腰收菜。

  很安静。

  几乎没有交流。

  唯有手上的动作不快不慢。

  见陈家志来了,也只是招呼了一声,便又埋头收菜。

  都是才干完其他活。

  一筐收好的菜都还没有,陈家志估摸了下这块田的情况,给了戚永锋一个数。

首节上一节172/3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