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从化前两年发动农民种菜,但品种、技术、销路都没有解决,农民种出了菜又陷入了失望和埋怨,有一年春天直接把蔬菜倒在了市政府门口~”
徐闻香默然。
“你找谁打听的?”
“一个农办小组的朋友。”
“你觉得陈菜农是怎么想的?”
“他可能更倾向于第二种方案,写得很详细,怕我们不信,还特意举了东升和从玉的例子。”
“从化只是一个例子,他肯定还有其它意向选址没有说。”
徐闻香沉吟道:“而且,写了两套方案,我感觉他更倾向于两种结合。
他写的第三点:相对目标销售地有优势,这指的就是番禺等城郊地区。”
徐和挠了挠头,“那你打算怎么办?”
“不知道。”
“不知道?”
“感觉更复杂了。”
“我们还是缺专家。”
“我也找过农科院了,也是建议夏天要么闲置,要么种水稻,相比专家,我们更缺执行的人才。”徐闻香沉吟道:“有时间再约陈菜农来喝茶。”
徐和说:“他可能不太愿意。”
“聊天而已,看能不能从他嘴里套出更多东西。”徐闻香挥了挥手中的信笺纸,说道:“我感觉写得很好,很有启发,回头给其他人也看看。”
这东西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即使是农科院专家,也更注重常规理论要素,相对忽略市场要素。
陈菜农明显更偏向于实际市场,简单说就是如何赚更多的钱。
只是,就第二套方案而言,他也只给出了从化一个选择,何况从化已经有了东升和从玉两个先入驻的港商。
如果要重建基地,要么和东升、从玉竞争,要么重新选址。
相对而言,留在江心菜场更简单一些,夏天空闲两三个月,这多简单省事?
只是冬春菜价低,城郊的地租、人工等等成本涨得又快,现在还能维持经营,但再过两年呢?
可能这也是东升往更远郊的从化转移的原因。
看了看如获至宝的徐闻香,徐和想说点什么。
一个酒店的总经理,老掺和这些事干什么?
最后也只能摇摇头,除了酒店有江心菜场股份,堂姐还想参与更多夫家的生意,难说好与不好。
说回来,陈菜农也有点本事,才见了几次面啊,就赢得了她的信任。
在种菜这件事上,陈菜农仿佛总能轻易获得他人信任。
…
一抹斜阳悠悠云窗,陈家志缓缓起身,只见李秀抱着小豆豆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醒了呀,家志。”
“嗯~”
“二姐熬了绿豆稀饭,有豇豆肉沫,你洗把脸,先过去吃点东西。”
一到豇豆出来的季节,家里总少不了豇豆肉沫这道菜。
因为好吃下饭,也因为简单省事,搭配提前放凉的稀饭,迅速就能填饱肚子。
吃了饭,陈家志又回了房间,抱了会儿娃后,又拿出昨晚写的稿纸,增添了几笔。
李秀凑上来瞧了两眼,说道:“家志,你要不还是去地里看看,听二姐说工人收菜有点浪费,很多看着还行的菜都没要。”
“没事,是我早上让他们这么采收的。”
“哦~”
李秀很明显舍不得。
陈家志说:“不要怕浪费,现在品质最重要,你安心在家里休养,我出去看看。”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一批又一批青菜都在快速生长。
在2-6号地,一批7月10日播种的菜心正在采收。
生长期差一两天,间苗手法也不太干净,导致有较多小苗。
如果是以往,夹杂在普通菜心里就卖了。
现在统一采收精品菜心,这些不够粗度的小苗就留了下来,不要。
也就是二姐和李秀说的浪费。
但其实这是正常现象。
也只有小菜农才这么在意,不管大小一起采收进去,产量有了,但给买主的观感很差。
陈家志想做精品,又暂时不好实行分级,便只有舍弃一些东西。
躬腰收菜的菜工也都看到了他,戚永锋问道:“志哥,菜收的有问题吗?”
“没有,挺好的。”陈家志笑了笑:“只是这块地下茬可能还得播菜心,打整地的时候,剩下的菜头要拔掉,统一找一个地方堆着吧,腐烂了还能当肥用。”
原地转了一圈,陈家志又说:“堆到原来的苦瓜丝瓜地吧,大骨青种子还有一段时间才成熟,到时候一起整地。”
“要得嘛。”
那是敖德海的管辖范围。
天气很热,早晚都得浇水,12个菜工除了8个在收菜,还有4个在淋水。
陈家志挨着走了一遍。
除了西兰花有点惨淡外,其它的都还能入眼,这茬反季西兰花估摸失败了。
不意外,但也很失落。
弄得他现在不敢试种大利生菜,损失反倒成了小问题。
也不打算再折腾,安稳度过最后一个月‘打谷子’行情就是阶段性胜利。
…
七月最后一天凌晨,56号档口比前一天更为火热。
时风小三轮一到,顷刻之间,一车蔬菜就会被搬空。
菜价比市场均价高5毛,但丝毫没有阻碍它的销售速度。
55号档口和57号档口多次见证了来得晚的买主在通道口懊恼的拍大腿。
这种火热又持续到了八月。
采购们来得比前一天更早,菜只有那么多,有人欢喜有人忧。
为了抢菜,好几次都差点爆发冲突,也有人明明昨天就没拿到菜,但依然来了。
一连三天,陈家志和易龙都只享受到了一瞬间的快感,就仿佛‘咻’一声,便结束了。
1号早上,易龙在短暂而急促的忙碌后,开口道:“舅舅,你要是菜再多点,那该多能赚钱!用我老汉儿的话说,你这就是不持久。”
“小孩子懂什么,我这才是持久。”陈家志笑道:“我要不持久,早没菜了,你去哪里赚每天8块钱的工资?”
“好像也是哈。”
“你爸三天两头就没菜了,你觉得他持久吗?他只是菜不好卖,每天卖得久,这不是持久!”
“我等会儿给我爸说去。”
“记得跑快点。”
第165章 工资
易龙还真去找了易定干。
今天易定干、李明坤和郭满仓也都有菜,台风后抢种的空心菜。
在广东,暴雨后抢种空心菜等生长期短的蔬菜,是非常有效的弥补损失的措施。
运气好,就能赶上一波市场行情的尾巴。
四五月时,陈家志多次灵活利用这种方法,度过了起步阶段的艰难。
如今,易定干三人也学会了这种方法想,现在正是上市期。
菜价比不上高峰期,但批发价能卖到每斤1元左右,也绝对有不错的利润。
易定干才刚到市场呢,然后就见自家儿子跑了过来。
“咋了,小龙?”
“没咋。”易龙笑了笑:“就是菜已经卖完了,来和你打个招呼。”
一时,李明坤和郭满仓也纷纷投来问询的目光。
“这么快?!”
“我们才刚到啊!”
易定干咽了咽口水,开口道:“家志这快枪手的名号怕是摆不脱了。”
易龙笑了笑,做好了随时撤退的准备。
“舅舅说他不是快枪手,这种每天有菜的才叫持久,你们三天两头没菜卖才是快枪手,只是卖得久而已,就好比妓院揽客,半天没人来……”
“混小子,你和谁学的?!”
没等易定干发飙,易龙就率先往后跑了几步,不过易定干刚起身就停住了。
“家志,是不是你教的,都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的东西。”
陈家志走路过来的:“我教什么了,还不是你们天天在那里发表涉黄言论,被他听了去。”
“我们可没说妓院~”
陈家志来回打量了下几人,不似作假,摊手道:“我也没说过这个。”
众人又打量了下易龙,一个月时间,就变化了许多,脸上多了肉,身高好像也长了一截。
李明坤幽幽说道:“可能是晚上鸡叫了吧。”
他这话一出,陈家志、易定干和郭满仓就听懂了,只有易龙没反应过来。
“什么是鸡叫了呀?”
“鸡叫没叫你自己不知道?”
“我也没养鸡~”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