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志笑道:“吃着也嫩,你等会儿给老吴说下,菜心最多还能坚持两天,让他提前做准备。”
“陈老板你菜心竟然也要没了?”工人很惊讶。
“嗯呐~”陈家志和易龙将菜卸下后就摆了摆手走人。
只是通道里来了一辆方头的货车,突然有点堵了,陈家志看了看,车上拉着茄子、苦瓜等蔬菜。
费了会儿功夫才回到56号档口,档口上也有人在等着。
是卷毛和和尚。
徐和打趣道:“刚才就看见你车了,怎么这么久才过来噢,再不来我们就去买其他人的了。”
“正好呀。”陈家志熄了火,下了车,呵呵笑道:“刚好过两天我就没菜心了。”
“啊?!”徐和吃了一惊:“别啊,我开玩笑的,你有菜我肯定拿你的。”
“我是真要没了。”
刚好易龙端了一筐菜心下来,陈家志指着说道:“看吧,为了保障你们的货,我这种还没长成的菜都采收了,前段时间连续下雨,种子播不下去,是真要断货了。”
卷毛和徐和齐齐愣了愣,蹲了下来,打量着筐里的菜,品质应当比之前的好了不少。
卷毛:“真没了啊?”
陈家志:“不开玩笑,25号早上就只剩芥兰了。”
卷毛:“没其它菜了?”
陈家志:“还有点豇豆,不多,每天两百来斤。”
徐和:“菜心下一批什么时候?”
陈家志:“30号早上。”
“呼~还好,也不久。”
卷毛和徐和先是有点惋惜,随后又陆续松了口气,时间不算特别长,咬咬牙克服一下就行了。
聊了一会儿后,才开始拿今天的单子,卷毛弄了辆人力三轮,一次性把两人的货装完。
“陈老板,你咋就能没菜了呢!”
还没走呢,老吴又风风火火的走了过来,隔着十几米就在喊。
“我是人又不是神。”陈家志有些无语的摊了摊手,“这天气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原本有想过靠移栽弥补,但7月初就1号和2号各播了0.5亩种,再上一批本身就有一半是移栽菜心。
没苗啊!
地也才出来,本身也重茬很严重,菜心品质又下降得快~
干脆就没移栽。
农业就是有这么多不确定性,即使计划再完美,也总能出现变数。
老吴埋怨了几句又想走。
陈家志喊道:“老吴,来都来了,你不把钱给了,概不赊账哈,跑了这回,下回就不给你送货了。”
老吴身子一愣,又恨恨的走了回来,乖乖摸钱。
“一共260元。”
老吴笑骂道:“靠,整个市场就数你陈老板卖菜最!”
陈家志:“那你明天还要不要菜?”
“要,怎么不要,明天和今天一样,菜心两件,芥兰1件,芥菜1件!”
老吴又用很凶的语气留下一句话:“只要你有一天菜心,我就要一天!”
不认真听的人还以为两人吵起来了呢。
其实这才是真爱。
弄得陈家志都有些小愧疚了。
老吴是迄今为止在他这儿连续拿菜心最久的客户。
结识于4月份,从5月5日到今天,连续两个多月,每天都要了菜心。
即使最艰难的5月末6月初,陈家志都每天给了他30斤菜心。
这在1994年,是很难得的事情。
而到今天断了。
别说老吴了,陈家志也很遗憾,但如今和5月末相比,温度更高,没法留久了。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所以果断断了也好。
一个个客户陆续前来,得知菜心要没了后,高低都得哀嚎两句。
有些人比陈家志都还要遗憾。
“怎么就能没了呢,你怎么就没了呢,你可是陈菜心啊!”
给陈家志弄得很无语,他人就站在面前呐,怎么就没了呢。
也说明客户对他形成了依赖。
现在不仅名气有了,用户习惯和黏性也培养起来了,就和后世追小说一样,突然哪天喜欢的小说断更了,就浑身难受,想给作者寄刀片。
不过陈家志提前了两天打招呼,所以也还好。
理由说清楚了,一个个客户也都能理解,纷纷表示等他有菜心了,又继续来。
给陈家志弄得有点小自豪。
也是因为没有像样的竞争对手,市场上虽然菜多了起来,但手工和品相不好,品质不稳定,供应更是一天有,一天没有。
而陈家志呢,稳定。
除了老吴是从5月初开始,其余人大多是从6月10日拿他的菜心,也持续了四十多天。
相当持久了!
何况也还有芥兰和豇豆。
今晚上卖菜其实没用多少时间,陈家志大多数时候都在和客户聊天。
聊着聊着,易龙就把菜给装客户的运输工具上了,这对他也是很新奇的经历。
等送走最后一位大姐,易龙才说道:“舅舅,你真厉害!”
“哪厉害了?”
“原来菜还能这么卖!”易龙把一个个菜筐叠起来,又说:“你太有魅力了!”
“嗯,会说你就多说点,我喜欢听。”
“……”
“哈哈,走吧,回去了。”
“舅舅,我今天能拿多少钱?”
“还是8块啊,怎么了?”
“哦,我感觉后面菜少了,你会不会不让我来了,活好像也不多了。”
陈家志愣了愣,一件一件的拿货,可以说是省了许多功夫,这小子感觉亏心了?
还真是小孩。
他眯了眯眼,笑道:“来吧,也不影响,不会扣你钱,你要是嫌事少钱多,每天在家里的定重称重也交给你了。”
“要得,说好了哈。”
“要不我送你一辆自行车得了。”
“不要,我要自己买。”
“有志气,和你爸一样有种。”
第154章 账目
清晨时分,一场中雨突然而至,暑气消散,江风徐徐。
陈家志穿着雨鞋,打着雨伞,走在菜田里,昨晚大多数小拱棚都没盖网。
雨也很突然,来不及盖,幸好雨不算大,没造成损失。
他站在豇豆田边上,一根根嫩绿色的豇豆垂落,豇豆结荚期和苗期不同,需要充足的水分养分,所以这场中雨来得很及时。
匆匆走了一圈后,才又回了坝子里,雨还在下。
敖德海、戚永锋、敖德良也都在屋檐下等他,三人早上都出去了一次。
“志哥,还好吧?”
“没什么问题,等晴了地里的小苗再打一次药。”
“嗯~”
陈家志便趁着这个功夫给三人说了下工作,可以趁下雨追一次肥。
也顺便系统说了下他掌握的水肥和病虫害管理知识,相当于是个小培训。
“菜心夏季生长快,生育期短,所以水肥管理很重要,追肥要早施、勤施、博施。”
“从间苗前开始,菜心每隔5~7天就得追一次肥,每亩尿素10~20斤,复合肥20~40斤混合施用,芥菜和芥兰也差不多。”
“施了肥后,每天早晚都得淋水……”
他才讲了一会儿,边上围着的人就多了起来,也没停,一路讲完了水肥管理和农药使用。
“药剂要注意各种农药的交替使用,在收获前7天必须停止使用农药,改为覆盖防虫网~”
“好了,就这么多吧。”
李明坤说道:“家志,为什么追肥复合肥就得比尿素多一倍啊,不是尿素更多菜才长得快吗?”
周玉琼也说“对呀,复合肥多贵啊!”
陈家志被逗笑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你要想学就按这个比例来就对了,想贪便宜就施尿素呗。”
戚永锋应道:“志哥,我这两次施肥都是按这个比例来的。”
陈家志点头道:“这两三个月都按这个比例来,有调整我再给你们说。”
敖德海和敖德良也表示记住了。
反正陈老板肥料还很充足,可劲造就是了。
易定干、李明坤和郭满仓则有点不好受,如果按这个施肥频率和强度,才买的肥料好像又不够用了。
陈家志进了屋,拿了生产笔记本,在今天的巡田记录上记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