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第97节

  “盛唐轩!”白婉有些奇怪,带着丝自嘲,“你也想上一当吗?”

  当然不。

  林思成就是好奇,想认识一下:仿古手艺这么高,甚至懂的用“铼”增强仿金度,不可能籍籍无名。

  这么说吧,把这两件拿到潘家园,能让一半以上的行家打眼。

  但前世在西京待那么久,他竟然没任何印象?

  正暗暗感慨,李贞进了门,手里托着一个玻璃盒,里面放着两张试纸。

  一张是醋酸铅,颜色乌黑,说明金环表层含硫化铅。

  另一张是溴化汞试纸,颜色发黄,说明不但含硫,做旧融液里还有汞成份。

  厉害了?

  也就没碰到专业倒腾生坑货的,不然明知这是假的,都敢出上百万买:因为唐代贵族墓葬大都会用朱砂防腐,其中既有铅,又有汞。

  所以,这两张试纸反倒成了铁证:不是公主,就是王爷的陪葬品……他转手敢要一千万。

  也越发的,林思成对造这两件东西的那位更好奇了。

  把东西往前推了推,又笑了笑:“仿品,又用化学药剂做旧……如果退不掉,白老师回京城后,可以找更权威的机构做一下检测……”

  白婉当然信,只凭案上的那两只碗,她就信了九成:恭王府的瓷器老师,也就补到这个程度了吧。

  可惜,六万多打了水漂。

  她说了声谢谢,收起两件金饰,又取出钱夹。刚要说鉴定费,眼睛又一亮:对啊,还有那只碗?

  自己进门的时候都还在想:运气真好。但听到两件金饰都是假的,一时郁闷,竟然给忘了?

  “林同学,那只碗,是德化白釉碗吧!”

  “对,德化猪油白!”

  果然。

  女人眼睛一亮:“卖不卖?”

  林思成怔了一下:肯定卖。

  “但白老师,还没补好!”

  白婉顿然一喜:“正因为没补好……那就说好了,我明天带人过来看!”

  林思成怔了一下:你还真买?

  这口味,就挺独特。

  林思成点了一下头,“好”字就要脱口而出,叶安宁朝他眨了眨眼睛。

  “白老师,来回跑也麻烦,你直接带回去。要是合意,明天再谈,鉴定费也到时一起算!”

  白婉看看林思成:“可以吗?”

  林思成点头:“当然可以!”

  虽然不知道什么情况,但叶安宁还能骗他?

  白老师很开心,郁闷一扫而空,就觉得不赔那六万多,哪有这只碗?

  装好东西,林思成和叶安宁一道把她送到校门口,又叫了出租。

  上了车,她还激动的挥了挥手:“叶助理,林同学,我回去就让老张看……”

  两人齐齐的一点头。

  等出租车开出去,林思成一脸纳闷:“老张是谁?”

  “白老师的爱人,在恭王府业务部工作!”

  林思成怔了一下:恭王府,文化部直属?

  所谓的业务部,其实就是征集部。

  顿然,他想起了那两件金饰,眼皮“噌噌噌”的跳。

  叶安宁一猜就知道他在想什么:“那两件是白老师偷着买的,她爱人还不知道!”

  林思成吐了一口气:吓一跳。

  这样一来,这位白老师正好符合“懂一点,但懂的不多,瘾却贼大”的那一种。

  林思成点点头:“关系好的话,就劝一劝!”

  “放心,白老师很聪明的!”叶安宁一说起来就笑,“虽然爱买,但基本买了就鉴,只要有问题,马上向家里坦白……”

  林思成愣了一下,坚了个大拇指:确实聪明。

  卖家一听他爱人在恭王府,不退的概率很低很低。

  也是因此:正因为那只碗没补全,她才会买。

  因为研究修复和商业修复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力求真实,后者讲究美观。

  就比如各大博物馆的修复瓷器,全是胶一粘,石膏一填,既不绘彩,也不上釉,就是这个道理。

  转念间,两人进了学校,林思成的肚子“咕碌碌”的一叫。

  他才想起来:还没吃饭。

  “安宁姐也没吃饭吧,要不一起吃一点?”

  叶安宁顿了顿:“好不好?”

  “这有什么好不好的!”

  林思成随口问着,又拿出手机,让李贞和肖玉珠直接去餐厅。

  叶安宁没说话,只是抿嘴笑了笑。

  没不好就好!

  两人也不急,慢悠悠的去食堂。

  走着走着,大致走到离家不远的地方,叶安宁似有所感,下意识的抬起头。

  客厅的窗户上挤着两颗脑袋,但“嗖”一下就缩了回去。

  呵!

  叶安宁暗暗笑了一声。

  林思成满脑了都是“唐八金”、“炸珠鎏金”,根本没注意。

  到了食堂,上桌吃饭,他都在琢磨。

  不怪他太投入:白老师走了之后他才想起来,按原本的轨迹,炸珠鎏金,现在还处在失传的状态。

  直到2020年,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乾陵陪葬墓被发掘(在西京),相关工艺才复原。

  现在2007年,那樽玛瑙杯的炸珠鎏金,是怎么渡上去的?

  筷子时不时的就停一下,双眼发空,殊无焦距。

  都知道他在想问题,也没有打扰。三个女孩该吃就吃,该聊就聊。

  虽然不是很熟,但可能聪明、漂亮的女人天然就有共情力,叶安宁和李贞聊的很投机。

  肖玉珠静静的刨饭,静静的听。也不知怎么回事,就感觉浑身刺挠。

  但她想来想去,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差不多快吃完,叶安宁的电话响了两声,她听了两句,转过头来:“张老师问,十八万可不可以,可以的话,明天让财务过来结账,但要开发票!”

  张老师?

  听到十八万,林思成才反应过来:叶安宁说的是那只碗。

  按现在的市场行情,那只猪油白即便完好无损,也就八十到一百万。

  关键是太破,足足补了三分之一,按林思成的预估,既便补的再漂亮,也就八九万的样子。

  这位张老师一开价,就翻了一倍,而且只补了一半?

  果然,手艺再高,也要卖对地方。

  他点点头,叶安宁当即回复,又约好了时间。

  对面,李贞和肖玉珠目瞪口呆:林思成亲口说的,买那只碗的瓷片,就花了两百多。

  绘金只绘了一半,金箔只贴了一片,再加各种原料,折算下来最多一千。

  再减去税,等于林思成靠着手艺,只用了两天,就赚了十七万?

  顿然,两人眼中开始冒星星。特别是肖玉珠,在她的眼睛里,林思成已经成了金大腿的形状。

  挂断电话,继续吃饭,吃完后,李贞和肖玉珠一起回宿舍。

  餐厅离家属院比较远,天也比较黑,林思成送叶安宁回去。

  四个人在餐厅楼下分开。

  看着路灯下的背影,肖玉珠一脸模糊:这两人……感觉挺奇怪的?

  但要说两人在谈对象,又不太像:有哪个男生像林思成这样,对象坐旁边,还满脑子文物、研究的?

  甚至送对象回去的路上都还在想?

  那位叶助理也太好说话了一点。

  要说不是……但怎么感觉这两人,挺般配的?

  正胡乱猜着,李贞转过身:“阿珠,走了!”

  “好的师姐~”

  肖玉珠追了上来,犹豫了一下,“师姐,他们是不是在搞对象!”

  李贞摇摇头:“错觉!”

  错觉吗?

  好像有点……但师姐怎么这么肯定?

  刚转了个念头,肖玉珠又突地愣住:是不是错觉她不知道,但她终于知道,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为什么刺挠了。

  她猛的回过头:林思成双手插兜,耷拉着脑袋,数蚂蚁一样。

  不用猜,肯定在还想什么唐金八艺。

  叶安宁默默的跟在身侧,他慢,她就慢,他停,她就停……安安静静,不声不响。

  哈哈……

  林思成,你个大白痴!

第113章 绝技重现

  路灯昏黄,将两人身影拉的细长。

首节上一节97/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