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苏院长也不来交接?
而王齐志那么跳脱,那么易怒的性格,却一反常态,冷静的让人害怕?
商妍后知后觉:呀,林思成……是不是要干什么坏事?
……
研究所的食堂,三个人,四样小炒,桌子中间摆着半瓶酒。
杜所长呷了半杯,皱着眉头,慢慢的咂摸:“老刘,你这干法不合适!”
早上的时候,杜良志也以为,今天只是正常的刻胎。
但修完胚,勾完线,看到王虹不停的削胎,他才后知后觉:平常的素胎都是三毫米,最厚不超过五毫米,但今天,却足足一公分厚?
而后再细瞅:这哪是什么耀州青瓷的双刀法,这是定窑的线刻刀。
先不说那小孩懂不懂,那位商教授好歹也是西大文保系陶瓷组的负责人,你糊弄人也不是这么糊弄的?
刘东却不以为然:“杜所,我觉得没什么不合适的: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既然要防,那就防彻底点……”
稍一顿,他又皱起眉头:“而且我总觉得,咱们看走眼了!”
杜良志怔了一下:“什么看走眼了?”
“那个小孩……好像真的会补瓷器?我没见到实物,监控也很模糊,但我能看的出来:他的手法很熟练,手也很稳……关键的是快……
碎成十多片的莲纹唐草罐,如果给我,我最快都要两到三天,但那小孩,就用了大半天?”
“速烘?”
“对,速烘……但杜所,这不是怎么烘的问题:哪怕他是随便胡乱补,哪怕补的狗啃的一样,但说明:塑裂胎、补裂纹、二次补釉、控温复烧……他全都会……”
杜良志顿住,酒杯的手悬在了半空。
他之前还觉得,这半个月刘东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甚至抄完资料还得检查一遍、观摩时不能提问题的做法太小气,也有点过份。
但照这么说,那小孩如果真懂技术,而且水平还不差的话,好像真就得这么防?
他想了想:“但你态度还是有问题。毕竟是西大,抬头不见低头见……”
“杜所,你别混为一谈:是西大文博学院……再说了,不管什么大,老师辛苦研究二十年才复原的技术,不可能他们说学,就让他们学走……就上下两瓣嘴一吧嗒:学习交流……你倒是先交流,再学习啊?”
叹了口气,他又拿起酒杯给杜良志倒满:“当然,杜所你要说:没关系,让他学,让他们看,那我就按照你的指示做……”
杜良志“呵”的一声:刘东又开始扯寄巴蛋了?
自己这个所长只是副的,研发中心全是孟树峰的徒弟。包括坐自己对面的刘东,王虹。
自己真要大包大揽,这两人一个电话就能打给京城的孟树峰。
也对,毕竟是老孟辛苦几十年的成果,自己不能慷他人之慨?
转念间,他又叹口气:“但也没必要故意给人家使脸色看……抄过的资料要检查,观摩时不让问问题……你这确实做的太不近人情,也让人太难堪……
老刘,稍松一松:又不是最核心的技术,他想复印就复印。他想问,让咱们的研究员回答一下,能有什么损失?”
刘东不说话,好久,他才抬起头:“杜所,等刻完胎吧,到配釉、释釉的时候,他有什么想问的,就可以问了……”
杜良志想捂额头。
固步自封,刻板教条……没救了。
他站起身,一口喝干杯子里的酒:“你自己看着办吧!”
看着杜良志的背影,刘东暗暗的哼了一声:崽卖爷田不心疼……你到瓷研所才几天?
暗忖间,旁边的王虹拿起酒瓶:“师兄,杜所是局里派过来的,你别尽和人家对着干……”
“也对。”
刘东点点头,“等明天刻完胎,从后天开始,他想问什么,就让他问……”
王虹愣住:白劝了……
第181章 试试手
天色将亮,塑料门帘被风吹的哗啦作响。
油茶泡馍出了锅,泛着清亮的光,长勺一扬,汤汁在半空扯出琥珀色的丝。
一勺就是一碗,刚刚好。
林思成端着托盘瞅了一圈,坐到一个空位上,同桌的三人齐齐的抬起头。
刘东,王虹,还有一位研发中心雕刻师。
想来和前两位一样,都是孟所长的徒弟。
林思成笑笑:“挤挤,热闹。”
三人怔住,不知道说点什么。
林思成再不理会,抄起筷子,一口包子一口汤。
吃相很文雅,但速度极快,眨眼的功夫,拳头大的六个包子加一碗汤就下了肚。
碗往前一推,掏出纸巾擦嘴,又看了刘东一眼。
知道他有话说,刘东放下了筷子。
“没事刘部长,你吃你的!”
林思成往后靠了靠:“我就是问问,孟所长什么时候回来!”
想干嘛,想曲线救国?
刘东心中浮出一丝警惕,打量了几眼:“还早!”
“刘部长,你别紧张,我就是随口问问。”
林思成似笑非笑,“只是过来跟刘部长说一下:既然孟所长回来还早,那我们就先回西京了。看以后有没有机会来拜访一下……”
这就要走?
看来这两天的安排起作用了,觉得即便观摩学习也学不到东西,不如打道回府。
早就该回去了,但为什么是这个小孩来通知自己?
往后面看了看,那位商教授和女助教坐在杜所对面。离的有点远,不知道在说什么,就见桌上好像有张纸,两人一直推来推去。
总不能是临走时,还想要点资料?
肯定要不到:没自己发话,杜良志连资料室都进不去。
暗暗转念,刘东板了十多天的冷脸上终于见到了一丝笑容:“对,是该早点回去,咱们这儿风大土大,煤烟也大,肯定不如西京舒坦。”
林思成不置可否:“今天最后一天,再看看王老师(王虹)怎么配釉,顺便再做个现场总结。
另外,打扰了快二十天,花销也不小,该结的费用肯定要结清……所以过来给刘部长说一声,实验室这边的花费也算一算……要是不够,我们及时补上……”
说着,他站起身来,又笑了笑:“几位慢慢吃!”
刘虹和另一位面面相觑,刘东则往杜所长的那一桌看了看:原来两人推来推去的,是支票?
还挺讲究?
随即,商妍和李贞也起了身,刘东瞄了瞄:“走,过去问问杜所。”
王虹和另一位对视一眼,跟在后面。
想来已然吃过了,桌面上很干净,杜良志的面前果然放着一张支票。
仔细瞄了一眼,刘东暗暗点头:五万!
住的是工业局下属的普通招待所,吃的是瓷研所的食堂,八个人连吃带住二十天,三万顶到天。
就用了一下实验室,再加一些物料,两万绰绰有余。
看着看着,刘东又发现了不对:支票上面,盖的并非西大的财务章,而是“林思成古陶瓷修复工作室”,以及林思成的私人章。
咦,是那个小孩自掏腰包?
正猜忖着,杜良志怅然一叹,一脸踌躇:“老刘,咱们这次算是把人给得罪死了!”
刘东怔了一下,恍然大悟:怪不得是私人章?
既然没学到东西,那就淡不上学习交流,苏院长所说的工业局与西大的交流培训,自然也就不算数。
而后,那肯定丁是丁,卯是卯。既然和西大没啥关系,自然是花了多少,一分不少。
那这钱你收是不收?
即便不收,也不落半分人情,那还不如收。
暗暗转念,刘东又笑了一声,点了点支票:“既便得罪,得罪的也只是这个小孩,杜所担心什么?”
杜良志怔住,不知道怎么说。
是小孩没错,但正因为是小孩,这件事情才透着古怪:要没点能量,他怎么成的技艺传承人?
这个道理,杜良志早就明白,所以才专门给领导汇报。
想法是好的,结果,歪嘴和尚念歪经,越念越歪,最后就成了这样。
但都已经成了这样?
又一叹,杜良志推了推支票:“入所里的账吧,记得写份明细报到局里……哦对了,记得和宾馆核销,还有食堂:人家给了钱的……”
“杜所你放心,我亲自去办!”
回了一句,刘东把支票装进口袋。
稍一顿,杜良志想着人家最后一天了,让刘东稍微客气点。但想到刘东一惯的作派,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说了也是白说,就这么着吧。
暗暗一叹,起身下楼,杜良志回了办公室。
然后,一根接一根的抽烟。
以他三十多年的机关经验,总觉得不大对:被小看成这样,那小孩竟然没有半点不高兴。第一天来是什么样,今天最后一天还是什么样?
这么能沉得住气,城府这么深,这能是普通的小孩?
不行,得给领导汇报。
一五一十,平铺直叙,当然也包括刘东干的那些:抄完资料要检查,观摩学习不能提问……
局长气的破口骂娘。
但骂娘又能如何?
还是那句放话,都已经这样了……
……
一如即往,八点半,研发中心准时上班。
今天来的人比较多,商妍、李贞、林思成、孙乐,再加章丰。
想着最后一天,而且林思成说的清楚,还要做总结,那来的人肯定不少,刘东就没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