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灯光将一暗,他突地一怔愣:这银珠花,怎么有点发红?
狐疑了一下,他打开手电,瞄了两眼,又顺手关掉。
打开,关掉……打开,关掉……
王齐志就像没长大的熊孩子,摁个不停。那朵珠花忽的一黄,又忽的一红……
来回三遍,他猛的直起腰:宋初银地涂金五梁进贤冠,亲王、使相、三师官冠珠花?
林思成,老师服了你:这花,价值绝不比底下的帽子低。
但为什么这样的东西,会摆在一堆仿品中间,而且还是两件?
瞄了一眼珠花下面的棒棒胶,王齐志的脑海中闪过一道光:市局鉴证中心的那樽铜炉。
洗货?
我让你洗个锤子……
转念间,林思成结完了账。
身后跟着店员,提着口铝合金的箱子。走过来后,把金冠放了进去。
主管站了一边,又递上发票。
林思成接了过来,想了想,指了指那方铜浮屠:“经理,能不能问一下:这座铜殿,是哪位师傅铸的,能不能认识一下?”
顿然,主管的神情古怪起来,眼睛中流露出几丝警惕,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林思成。
师生二人一看就懂:林思成绝不是第一个这么问过的人。
原因很简单:随便找个农村的茅坑,把那樽铜浮屠往里一丢。你想要汉代的就沤一年,想要先秦的就沤两年,商周再长点,三年顶到天。
所以,主管把他们当成了专门倒生坑货的。
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包括王齐志和叶安宁,主管皮笑肉不笑:“先生抱歉,这是老板从外地进的货,至于是从哪进的,又是谁仿的,我也不知道?”
“是吗?”林思成笑了笑,“那这个呢,还有这个,也是进的货?”
顺着林思成的手指,主管看了看那方唐代的金银脱平铜镜,又看了看那顶仿唐代女官冠。
瞳孔微微一缩,脸色僵了一下:遇到高手了!
主管勉力笑笑:“对,也是老板进的货!”
“好吧!”
林思成点点头,“这样,我给你留个电话!”
王齐志一看就知林思成想干什么,伸手一拦:“留我的吧!”
主管暗暗冷笑:留谁的不都一样?
这样的棒槌,他见的太多了,至少每个月都要来那么两三拔……
装好盒子,把他们送到门口,主管瞄了一眼,然后手一扬。
写着电话的纸条随着风,飘出了好远。
三个棒槌!
第117章 这人挺厉害
主管进了店,懒洋洋的沙发上一靠,迎宾殷勤的端来一杯茶:“又是来问刘师傅的?”
主管点头:“不然呢?”
如果是游客,或是搞收藏的,哪个会跟脑袋吃肿了似的,花几十万买一件假货?
但别说,就是靠着刘师傅的东西,店里的生意才这么好,每个月都会有好几项大单。
转着念头,他又拿出手机,翻出老板的电话拨了出去:
“孙总,开张大吉……刚来了三个倒生坑的棒锤,花了三十五万!”
电话里的声音有些迷糊,像是刚睡醒:“卖了什么?”
“一顶金丝冠!”
稍稍一顿,电话里的声音陡然拔高:“什么冠?”
“仿明代的金丝冠,就额顶上粘珠花那个……”
“咣啷~”
一声脆响,好像打翻了什么东西。随即又传来一声怒吼:“我操你妈,那是真货……还不去追?”
主管怔了一下,腾的站了起来,又跑到门外。
但市中心,又是刚下班,刚到饭点的时候。茫茫多的人流看不到头,天知道去了哪边?
再找纸条,地面干干净净,早被人踩的不知去向。
电话里又传来一声厉吼:“追上没有!”
怎么可能追得上,他都不知道往哪追……
“涮”一下,主管的脸变的煞白,额头上渗出冷汗,“孙……孙总,没追上……”
“我操你妈……”
……
半个小时后,一个精瘦的男子冲进店里,照着主管的脸就是一巴掌:“人家留了电话,你却给老子丢了?”
主管脸色发白:每个月,这样的“游击队(专倒生坑货)”都会来好几拔,哪次不是这样处理的?
更何况,谁他妈知道那是真货?
“孙总,你没交待……”
话没说完,又挨了一巴掌:“我交待个锤子!”
要倒腾到境外的东西,我他妈敢给谁交待?
但也是见了鬼:保险起见,他还故意把珠花粘了那么假。
又怕人买走,但又怕价太高太扎眼,就不前也不后的标了三十五万。
所以,店里一两百件仿品,哪件不比这个逼真?
就旁边那两件,一件鹰顶金冠,一顶珍珠冕旒龙凤狮纹嵌宝石王冠,用的全是九九真金,他怎么没买?
暗暗惊疑,孙总瞪着主管:“你看准了没有,到底是不是游击队?”
如果是,那还好办:说明这伙人只是出于攀交情的目的,买了块敲门砖,东西不一定就弄不回来。
如果不是,那就完逑了……
主管期期艾艾:“看着挺像:问价的太年轻,像是专门收货出货的。掌眼的(王齐志)三十多岁,手上全是锈,像是下坑的……
他们还特意问了唐女冠和金银平脱铜境,又问能不能和刘师傅认识一下,我就以为是游击队……”
这不就是行家?
老板的心直往下沉:“还说了什么?”
主管努力回忆:“好像,再没说什么?”
话音刚落,店员弱弱的举了举手:“留电话的时候,那个年纪大一点的说:他是西大的老师……哦对,姓王!”
老板眼一黑:还锤子的游击队?
西大的教授,而且会掌眼,那不是教鉴定的就是教考古的。
不管是哪一种都完逑了:说明人家认出这是真东西,才买走的。
但事在人为,不试一试怎么知道?
他咬咬牙,又给了主管一巴掌:“我操你妈……”
……
就近找了家餐厅,又要了个包间。
正是饭点,客人很多,菜上的有点慢,面倒上的很快。
眨眼的功夫,一碗扯面就下了林思成的肚。
箱子摆在桌上,又打开了箱盖,映着顶灯,金冠熠熠生辉。
王齐志和叶安宁面前都摆着面碗,但哪顾的上。
两人紧紧的盯着金冠,眼中流露着迷醉的神彩。
唯有一点不好:林思成吃饭的动静太大,就觉得格外的不合谐,甚至还透着那么点诡异。
看他碗底见空,王齐志把自己那一碗递了过去。随即,五官一皱,眼睛、眉毛、鼻子挤作一团:“林思成,你竟然还能吃得下?”
林思成言简意赅:“饿!”
废话,我也饿。
但说实话,别说扯面,哪怕现在给他摆一桌子山珍海味,王齐志都懒的看一眼。
“明驸马金冠,宋王公冠珠……林思成,这两件,可是能进省博的东西?”
“老师,我知道!”林思成一边炫面,一边点头,“但我饿!”
王齐志愣住,不知道说点什么的好。
就这心境,他骑马也赶不上。
不信,看看旁边的叶安宁。
王齐志转过头:“安宁,你饿不饿?”
叶宁安老老实实的点头:“饿!”
“那怎么不吃?”
叶安宁盯着金冠:“没胃口!”
看,这才是最正确的态度。
“当当~”门外传来敲门声,“你好,服务员!”
王齐志合上箱盖,喊了一声“进”。
菜陆陆续续端上来,王齐志给了一百小费,又挥挥手。
然后,他心不在焉的夹着菜:“是不是洗货?”
林思成点点头:“应该差不多!”
大致和鉴证中心的那樽香炉类似:用“手工艺仿品”的名义过海关。
“不”仿不行,因为这两件都属于“反应古代皇室制度”、“代表古代手工业技术巅峰”的古代艺术品,如果有关部门较真,妥妥的一级文物。
所以,私人收藏没问题,私下转让也基本是睁只眼闭只眼,但想出境:倒卖走私国家管制文物。
不过有一点好处:这两件都不是生坑货,至少挖出来的时间够久,不是那么太扎眼,所以手段也不像仿宣德炉那么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