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现在的整体收入水平很高,所以他们已经开始准备孵化多个产品线,来为QQ做补充。
说白了,他们才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代缝合怪,只是一个QQ,就孵化出了无数大小产品。
不过,他们想不到,校内网并不只是想在实名制社交领域站稳脚跟,他的想法跟自己几乎一模一样,两家公司将来还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竞争。
当他们关注到校内网正在一门心思搞《老鼠爱大米》的翻唱比赛时,所有人都觉得校内网并没有他们这么大的野心、只是想巩固自己在大学生实名制社交这个垂直领域的地位。
腾讯虽然在校友路这一战上败给了校内网,但他们觉得,只是在攻城拔寨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刺头,攻不下来不要紧,但是对方肯定也不会有什么大发展,所以领导层通过几次内部会议,重新给大家加油鼓劲,现在腾讯的目标已经不是要干掉校内网了,而是要继续在整个互联网行业开疆拓土,最后再回过头来,花一笔钱把校内网收入囊中。
十一月三十号,校内网没有任何公告,就直接上线了新款的聊天轻应用。
在后台强制刷新之后,用户发现页面的右下角出现了一个半透明且有些折叠的列表。
紧接着页面里就浮出提示框,告知用户:“新的好友聊天界面已准备就绪,您可以在这里跟您的好友即时聊天,点击体验,有机会领取1.88校内币奖励。”
现如今对校内网用户来说,聊天并不是什么强需求,因为他们已经是QQ的深度用户了。
所以校内网推出聊天功能,必须要用很好的方式引导他们内心了解,并且主动学会使用。
否则就会像论坛的站内信一样,这个功能一直摆在那里,但几乎没有人会用到,就算用,也只是跟陌生人打招呼时发上一两条,一旦两人准备密切交流的时候,一定会互留QQ、转移阵地。
这种情况下,给出一点好处来引导用户,带着用户在没有任何负面情绪的前提下体验整个流程,就是推广这个功能的重中之重。
陈程没自大到能够取代QQ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他想的是尽可能的引导,让用户逐渐开始在校内网聊天。
如果一个用户在网络聊天的需求是100分,那现在的腾讯独占95%,剩下的5%充斥在各个产品里,比如各种网络游戏。
在这种基调下,只要校内网能够从腾讯那95%里面抢走哪怕一个点,都是一种胜利。
今天抢一个点,明天抢两个点,这就是一个你消我长的零和游戏,就像是两个在赌桌上对赌的赌徒,任何一方赢的钱,都是从对方口袋里掏出来的。
如陈程所料的那样,其实用户确实对校内网的聊天功能并不感兴趣,因为现在的QQ已经让他们非常满意了。
不过,看在校内币的份上,几乎每一个在线用户都随着提示,开始了体验之旅。
体验也很简单,鼠标只要放在半透明的区域,就能直接呼出整个好友列表。
呼出的那一瞬间,半透明的简易列表会放大,原本只显示最近交流的10个用户的头像,放大之后就会显示出一个25人的列表,而且会显示每一个人的名字,以及他的部分个性签名,这个个性签名,是直接调取了校内网资料的个性签名。
第一个惊艳用户的部分就在这里,因为21世纪初的互联网,几乎是没有什么审美可言的,每一款产品的界面,UI设计都非常的生硬,没有美感,没有圆润的边际和渐变的自然过渡。
但是,校内网的聊天列表不一样,它更像是2010年前后的QQ,UI上已经圆润饱满了很多,而且清新自然。
互联网的审美发展,和工业设计的审美发展不一样,工业设计的审美经常会发生复古潮流,就像汽车,如保时捷911、大众甲壳虫、大众T1,这么多年几乎没有做过什么大改,但依旧很受欢迎。
互联网的审美是一直向前看,走出去就不会再回来。
原本大家并不觉得QQ的UI有什么问题,可当大家看到校内网聊天界面的UI,就立刻感觉好像QQ的UI已经落伍了。
接着,系统还在引导用户熟悉这款新产品。
和QQ的基本逻辑一样,如果有朋友给你发信息,他的头像就会闪动,当然现在每一个用户看到的闪动的头像是校内官方账号发来的。
所以,这个时候页面又弹出提示:“您可以用Ctrl+Alt+A快捷呼出信息,也可以用鼠标双击头像,快来尝试一下吧。”
对用户来说,这个都很简单,QQ一直以来的热键都是Ctrl+Alt+Z,Ctrl+Alt+A是后来的截图热键,但是现在截图功能还没有出来,所以这个热键在绝大多数的电脑里都是空置的。
陈程可不敢用Ctrl+Alt+Z,那样会跟QQ的热键起冲突,自己何德何能,只是想从QQ的碗里扒拉点儿份额,可没想让用户从自己和他之间2选1,所以热键这一点上必须要避其锋芒。
用户看在校内币的份上,都用热键或者鼠标点开了校内官方账号发来的消息。
而校内官方账号发来了第二个惊艳用户的消息:“校内网可以免费为您保存所有好友之间的文字聊天记录,将来无论您在任何地方、任何设备登陆您的校内账号,都可以同步您之前与好友的所有聊天记录,此功能可由您自行选择是否开启,您可以对所有好友整体开启,整体关闭,也可以对个别好友单独开启,或者单独关闭,如果您担心您的聊天记录有泄露风险,我们还提供了聊天记录的单独加密功能,您可以为聊天记录单独设定一个查看密码。”
这个功能一出,一下就在用户里炸开了锅。
这年代的互联网用户是没有“云”概念的,他们做梦都想不到,聊天记录还能被这样保存!
第238章 神仙产品
QQ聊天的一个很大痛点,就是聊天记录只能保存本地。
虽说将来的微信聊天记录,理论上也只保存在本地,但那毕竟是移动端应用,用户不会随意切换手机登陆,所以用户大多数情况下也不需要云保存。
但现在的QQ不一样,现在的网友,90%以上不是固定使用私人电脑,而是在各地网吧之间来回切换。
所以,也只有10%拥有私人电脑的,才能本地保存聊天记录。
可即便如此,所有用户在切换终端登陆的时候,也都无法查阅之前的聊天记录。
后来还是QQ先看到了其中商机,推出了聊天记录漫游的功能,并且把它和付费会员结合起来,有不少人就是奔着这个功能,才开通的QQ会员。
但现在的校内网不一样,它不但首推了聊天记录漫游,而且是全民漫游无门槛,对喜欢聊天的网友来说,简直就是巨大的惊喜和福利。
陈程的打算,是文字漫游不收费,将来特别给会员开通图片漫游的功能,以此来拉开校内网与QQ的功能差距。
一旦QQ想跟进这个功能,那它不但要投入精力研发,还要投入额外的服务器成本,最重要的是,它还不能收费。
虽说陈程也要为此付出额外的成本,但他根本就不在意。
自己做的越好,未来的收入机会就越多,但自己不停斩断QQ盈利的渠道,就会给竞争对手带来极大的困扰。
用户在浮窗的提醒下,立刻掌握了如何整体或者单独开关聊天记录的漫游功能,紧接着,浮窗又弹出一道提示和输入框:“您现在可以设定聊天记录漫游密码了,请仔细核对后确认。”
下面的两个输入框,分别是:设定密码、再次确认。
用户顺手输入两遍密码,这一步便也顺利完成。
腾讯的员工也关注到了校内网的更新,当他们看到校内网的好友列表、聊天功能以及聊天记录漫游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一个相同的感觉,那就是敌人开始反攻了!
原本,他们就像是互联网的侵略者,看谁的地盘好,就组织兵力过去征战一番,成了就开疆拓土,输了就换个目标卷土重来。
但是,罕有敌人能够对他们的领地展开反攻。
UC曾经趁着QQ后防出了问题的时候兵临城下,但QQ及时调整战略,大军回撤,便守住了根基。
在那之后,就没人能对QQ的根基发动进攻。
可是,校内网这一系列新玩法,一下就把QQ的功能全拿走了,而且比QQ做的还要好。
整个腾讯的高层都不理解,校内网的产品经理到底是怎么琢磨出来的,聊天记录这个东西,竟然还能保存在服务器里,随时让用户加载!
老板在会议室罕见的大发雷霆,质问团队成员:“他们到底想干什么?聊天记录漫游的技术难度虽然不大,但是有必要这么拼吗?!虽说文字内容不占太大存储空间,可用户不停加载、请求数据,对服务器CPU和带宽也有不小的压力,一年少说又多花上百万的成本,关键他们推出这个功能还不收费,这不是纯纯的脑子有病吗?!”
虽说嘴上是这么骂,但老板心里很清楚,校内网这么做不是有病,而是在不断的把自己拖入增本降效的深渊。
今天校内搞出这个功能,QQ没有任何选择,唯有跟进。
跟进,就要开发,就要增加服务器投入。
不但分散了研发团队的精力,还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这一下,就等于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老板在这一刻非常后悔,后悔做校友录。
自己做校友录的时候,本来是想抢占对方的市场,但没想到,那一步没跟上,整个节奏就完全被打乱了。
只是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他只能对团队说道:“聊天记录漫游的功能,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来,也跟校内网一样,由用户自己选择整体漫游,或者特定用户漫游,也要像他们那样搞一个独立密码出来,保护用户隐私,而且也不能收费。”
团队也感觉有一种疲于奔命的感觉,一会忙着搞校友录,一会忙着搞QQ秀,一会又忙着搞QQ游戏,现在又多了一个聊天记录漫游。
腾讯现阶段虽然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但内部的技术团队还是有些捉襟见肘,相当一部分技术人员的精力都在日常维系,很难全员都集中精力去搞新功能的研发,所以研发能力就这么点儿,很多都是同一批人被来回抽调,那种顾头不顾尾的感觉,让每个人都有些焦虑。
可是,老板的吩咐,大家也没有办法,毕竟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校内网已经开始直接在即时通讯上跟QQ竞争,这是一种迫在眉睫的紧迫感。
就在大家以为已经结束体验的时候,校内网的页面引导还在继续。
这个时候,页面又弹出一个新的提示:校内网“漂流瓶”功能正式上线,请点击此处、打开漂流瓶页面、体验漂流瓶的奇妙乐趣。
箭头指向的,是好友列表顶部,一个透明玻璃瓶的小标签。
用户此刻还不知道漂流瓶是干嘛的,但一来为了得到校内币的奖励,二来也想体验一下这个新玩法,于是便移动鼠标,点开了漂流瓶。
点击之后,页面中浮出一个浮动页面,页面是卡通的大海、沙滩、椰子树,搭配蓝天白云的背影,海浪、椰子树、白云,都是动态的,看起来十分治愈,海滩上偶尔还有小螃蟹和小海星爬过,整体风格很Q、很温馨。
由于这个页面是一个flash动画页面,占用的空间和带宽相对较大,所以网站其实早在用户第一步熟悉好友列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分批给用户推送缓存,最先收到页面缓存数据的用户,又开始不断给距离最近的其他用户点对点传输数据,所以上百万人同时出现这个页面的时候,服务器带宽根本没有承压,用户也都毫无迟滞的感觉,不少互联网经验丰富的用户还在纳闷,这个页面竟然都不需要加载就能完整的显示出来。
在页面的左侧,有一个玻璃瓶的图标,和一个捞网的图标,这时又弹出新的提示:“试着丢一个漂流瓶吧,它会被与你有缘的异行优先捞取到,让你在茫茫人海之中,与对方建立一段奇妙的缘分!”
点开漂流瓶,就会出现一张精美的信纸背景,用户可以在里面输入自己想发的内容。
落款处,下划线上面是空着的,旁边还有一条温馨提示:“您可以在这里输入一个喜欢的网名、选择一个您喜欢的卡通头像,当您用漂流瓶和远方的朋友交流时,将显示您的网名,不显示您的实名以及个人主页。”
这下,让实名玩校内网的用户,感到了一丝有趣的味道。
匿名丢漂流瓶,还能跟异性聊天,茫茫人海,能捞到我的漂流瓶,那一定很有缘分吧?
古早阶段的互联网,含蓄、内敛、闷骚且富有浪漫和理想主义,所有人都追捧着最狗血的剧情和设定。
现在的网友十分相信缘分,喜欢和陌生人建立起一段奇妙的联系。
要是再过十年,当大家对这种所谓缘分玩腻的时候,就纷纷开始变身实用主义,微信摇一摇慢慢就没人玩了,大家开始从附近的人里直接搜寻合适的目标,当附近的人都无法满足大家直截了当的需求时,探探、陌陌这种更直白的软件就占据了一席之地。
校内网的漂流瓶,是现如今中文互联网第一款漂流瓶产品,这东西一出,对躁动男女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在这之前,他们还只能在各种电影里,看到这种捡到异行漂流瓶的浪漫桥段,很多网友早就想模仿电影桥段,向大海里丢下一个写了内心独白的漂流瓶,可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网友至今还都没见过海长什么样子。
可是,现在校内网开发出了这样一款小游戏,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惊喜中的惊喜。
于是,很多人都在第一时间丢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漂流瓶。
后台系统显示,在校内币的刺激下,两百八十万在线用户里,两百六十万人丢了人生第一个漂流瓶。
紧接着,用户的页面又弹出提示:“现在,试着用捞网捞一个漂流瓶试试吧!”
每个丢了漂流瓶的人,几乎都点了捞网。
于是,他们很快又第一次捞到漂流瓶。
接着,奇妙的人生体验开始了。
系统适时机的弹出提示:“您每天最多可以丢十个漂流瓶,每丢一次,就可以捞取一个漂流瓶,更有机会捞到装有特殊奖品的漂流瓶,快试一试您的运气吧!”
接着,用户又收到了1.88校内币到账的提示,这次新功能的引导流程也正式结束。
不出陈程所料,系统引导结束之后,几乎所有的用户都沉浸在丢漂流瓶、捞漂流瓶,以及和漂流瓶里的陌生网友聊天的行为之中无法自拔。
而腾讯团队这时候已经麻了。
漂流瓶的出现,意味着校内网一下就切中了QQ最大最核心的优势陌生人社交。
先前大家做校友录没做起来,还可以安慰自己,实名社交本来就是小需求,做不起来不要紧,起码校内网做不起来非实名社交。
可谁能想到,校内网竟然搞出一个完全为非实名社交量身定做的神仙产品?!
第239章 根基被动摇
看到漂流瓶产品的那一刻,腾讯的老板和高层,立刻有了一种深深的恐惧。
员工们平日各司其职,大局观并不是很强,但老板却能一眼看穿问题的核心。
他黑着脸,对负责数据统计的员工说道:“从现在开始,盯紧QQ在每个小时区间内的信息发送数量、盯紧每个小时区间内,用户搜索陌生用户,以及向陌生用户申请添加好友的次数,然后跟以往每天、以往每周同一天、同一个小时区间的数据进行对比,然后出一张表格和透视图给我。”
他必须要知道,漂流瓶会对QQ带来多大的影响。
几百万人如果每天都忙着在校内网丢瓶子、捞瓶子,自然不可能还有足够的时间在QQ上到处搜寻陌生好友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