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第187节

  自己当初要是再犹豫点,让那帮温城人把陈程的指标接走不就好了吗?

  现在倒好,自己光从他手里就高价接了80个,现在的价格已经跌过成本线了,要是再不能赶紧出手,之前那点利润不但要赔光,本钱也得损失惨重。

  可是,温城人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还收指标。

  他们现在也想赶紧出手,只是价格跌的太快,而且有价无市,市面上根本就没人买了。

  据说温州人手里至少有两千个以上的指标,就现在这个行情,一天想卖掉两个都很困难,两千个要卖的猴年马月,他们怎么可能再收自己的?

  秦建设心里有些惶恐。

  他现在最怕的就是指标增发的消息出台。

  一旦这个消息出来,指标的价格一定会直接砸到十万左右,甚至更低。

  到那个时候自己可真就亏麻了,连本带利至少要赔掉一千万。

  他也不知道陈程到底是真的把那笔钱都花出去了,还是在忽悠自己,可是眼下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于是只能用带着恳求的语气,对陈程说:“小陈,叔叔现在真的有点难处,你看看能不能帮叔叔找到合适的卖家,只要他给的价格OK,叔叔我能接受,成交之后叔叔给你成交额5%的好处费!”

  秦建设和林振邦不是一路人,他的经验要比林振邦高出不止一点半点,这种情况下强买强卖是根本不可能的,他也根本不会动那个念头,他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在政策出台之前找个冤种接盘,如果陈程真能给自己介绍这么一个冤种,自己是愿意给他一笔好处费的。

  可陈程对他这5%的好处费一点也不感兴趣,更何况他也没本事找到人这种时候接盘。

  不过,他不想跟秦建设搞的太僵,于是就爽快的说:“好的,秦叔叔您放心,我会尽量帮您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买家。”

  秦建设感谢道:“那就辛苦你了,小陈!有任何消息,麻烦第一时间给叔叔打电话。”

  “好。”

  陈程随口应下,挂了电话便把这件事抛到脑后。

  这几天,校内网的增速还维持在高位,《老鼠爱大米》的红利一时半会儿还不可能消化的完,翻唱比赛的热度也很高,只要这首歌的热度还在,校内网的热度就低不到哪里去行。

  不过有两个数据让陈程感到了风向的变化,第一个是现在校内网的大学生以及大学毕业生群体增速放缓,第二个,是中学生,以及二十二岁以上的中学学历用户数量在快速增长。

  陈程做了这么多年电商,对数据的分析非常非常敏感。

  由于整个校内网的基础氛围都是实名制社交,所以网站用户个人资料的真实度非常高。

  这样也就非常便于统计用户属性。

  比如,所有出生日期在1980年以前、但是大学一栏没有填学校的,大概率都是没有读过大学,也不可能再读大学的人,因为这些人现在已经到了大学毕业的年纪,这些用户,代表了那些已经辍学步入社会的群体,而这些人,其实反而是互联网的主力军。

  而所有出生日期在1985年以后、大学一栏也没有填学校的,大概率都是中学生,或者中学辍学的用户。

  这两种属性的用户快速增长,意味着校内网其实已经开始突破“校内”的圈层。

  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迹象,证明校内网已经自动开始了向脸书的过渡。

  但另外一个数据又让陈程感到危机。

  就是,这些非大学生用户,他们的使用粘度,明显要比大学生用户低很多。

  这种粘度的偏低,体现在多个数据层面。

  比如,这些人的好友数量明显比大学生用户要少很多,不少用户只有寥寥三五个个好友,而且没有再继续添加,而且他们上传照片的平均数量也比大学生用户低不少,说说的发布、互动、以及会员比例,都断层式落后于大学生群体。

  这些数据,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他们大概率是到校内网凑热闹来的。

  也就是校内网现在太火了,这帮人觉得如果自己不注册一个账号上来看一看,就显得有些落伍。

  可当他们真的注册账号上来看过之后,又觉得这个网站好像对自己来说也没有什么吸引力。

  这种情况就非常尴尬了。

  与其是这样,那陈程宁可不要他们现在就加入校内网。

  因为任何时候,让一个放弃你的用户回头,都要比拉一个新用户要难的多。

  这帮人来了,发现没什么意思,就会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潜意识:这地方不好玩。

  下次当他在听说别人聊起这个产品的时候,他们就会先入为主的产生一个念头:别信他们说的,那个地方不好玩,上次已经上过一次当了。

  所以,如何把这些用户留下来,并且让他们的粘度不断增长,就成了当下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陈程思考了一下,现如今这些非大学生网民上网最大的需求。

  总结下来应该就只有两个,一个是游戏,另外一个就是交友。

  他们的交友其实更倾向于QQ那种随缘式的交友,而不是校内网这种实名制交友。

  好友搜索列表,但不用QQ号码作为搜索条件,用地区和性别以及年龄作为搜索条件,找到一些在线的异性用户,随机向他们发送添加好友的请求,然后谁通过了就开始跟谁聊天,预热一下,就开始聊骚,聊骚成功之后,就开始老婆老公相互称呼、正式进入网恋。

  这个需求在校内网上,目前还是实现不了的。

  校内网的用户,有一个很大的习惯,就是不太喜欢添加陌生人。

  他们会喜欢添加自己曾经以及现在的同学,再退一步说,就是曾经或者现在的校友,就算跟对方不认识,但最起码也要曾经或现在就读于同一所学校。

  如果忽然有陌生人添加他,想跟他搞暧昧,男生倒是还好说,女生大概率会很排斥。

  陈程思前想后,觉得同一款产品,一定要做到千人千面才能有最大的受众群体。

  就好像QQ一样,用户虽然在QQ上加了无数的好友,但是他可以向这些好友同时展示千面的自己。

  他可以是好友的家人、同学、朋友,也可以是好友里某几个异性的网恋对象,他可以在QQ上跟妈妈说着“妈妈你放心,我会在学校好好学习的”,同时跟同学说:“今晚包宿,明天翘课睡觉!”,同时还跟陌生的网友说:“老婆我好想你,想和你羞羞。”,甚至还能跟陌生的网友说:“老公我生活费没了,能不能借一百块钱给我?”

  这,就是QQ的灵活之处,千人千面、一人千面。

  校内网想实现这一步就很难,因为大家都是实名制社交,搞不好就会被人肉。

  这也是校内网没办法在中国成为脸书这种产品的根本原因,中国人还是内敛,一旦用了自己的实名注册账号,就不敢骚的太过分了。

  这一点印度网友就不一样了,很多印度网友即便用了实名账号,也敢在脸书上给陌生的异性发果照,什么后果都根本不在怕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让校内网的用户形成群体壁垒,实名制的用户玩一个圈子,不想实名制的骚人玩一个圈子?

  以后你爱实名就实名,不实名就不实名,只要我内部控制好算法,不实名的骚人尽可能别跟实名的人混在一起、大家各玩各的、井水不犯河水不就行了?

  正应了那句话,小明考上了清华,小丽去了美国留学,我在工厂修拖拉机,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那么,思路有了。

  下面首先要做的,就是怎么让骚人喜欢校内网。

  陈程忽然灵光一现:搞个匿名漂流瓶的功能咋样?

  谁都能丢和捡漂流瓶,看起来像是全凭缘分,但其实全靠算法。

  大学生丢的漂流瓶,不会被非大学生捡到,反过来道理也是一样。

  男性丢的漂流瓶,也不会被女性捡到,反过来还是一样。

  为了让大家匹配的更精准,算法可以让年龄差不大于五岁。

  而每个人都要单独起一个漂流瓶昵称,彼此间只能看到对方昵称,这也就等于把QQ一人千面的功能拿进来,闷骚的人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不过,这种玩法一出来,男性肯定每天疯了一样丢漂流瓶,女性大概率会内敛一些,这样会造成男女漂流瓶的失衡、女性漂流瓶不够捞的尴尬局面。

  总不能一个女生的瓶子,同时漂流到几个男生那里,这就有点吃相太难看了。

  所以,得想办法刺激一下,让女生也爱上丢漂流瓶。

  怎么刺激呢?

  送礼品吧!

  每天每个人最多可以丢十个漂流瓶,也最多可以捡十个漂流瓶,但是这两个做强关联。

  也就是说,你丢一个,才能捞一个。

  你要是一个都不丢,那你一个也不能捞。

  为了鼓励用户丢漂流瓶,系统会随机向“大海”里投放礼品漂流瓶,有可能是0.1个校内币、0.99个校内币,也有可能是5.99或者9.99甚至19.99,当然也有可能是校内秀的小配饰,或者服装鞋帽,也有可能是增值服务,比如一天、三天、五天或者一个月的会员。

  每人每天最多能捞十次,在前几天推广阶段,十个里面保底会中一个0.1校内币的瓶子,其他的概率随着奖品价值的提高几何倍下降。

  当然,你想捞十次,就得丢十个漂流瓶。

  这样一来,漂流瓶的玩法不就流转开了吗?

  而且,算法摆在这里,大学生怎么丢怎么捞,都是大学生,丝毫不会感觉到自己这个象牙塔已经混进来很多非大学生群体。

  非大学生群体肯定不在乎对方是不是大学生,只要能聊得来就好。

  所以这样一来,等于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位面,大家都生活在这里,但是各玩各的,互不打扰。

  一旦两边聊起来了,感觉对方还挺有意思,大家就可以在聊天时选择解除匿名,这样对方就可以访问到你的主页,如果你不想解除,就可以一直用漂流瓶昵称跟对方交流,也不耽误大家网恋聊骚,这不比在QQ里搜索在线异性、挨个添加好玩多了?

第237章 轻应用上线

  陈程把漂流瓶列入了开发计划,同时被列入开发计划内的,还有校内游戏平台。

  校内游戏,是捆绑用户的一大杀手锏,陈程打算现在先效仿联众、上棋牌类游戏的在线娱乐,然后再逐渐渗透到端游。

  如何在与联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陈程也动过心思,他打算把掼蛋的玩法拿出来,作为校内游戏平台的独家杀手锏。

  不过,他目前还不太清楚掼蛋到底能不能申请专利或者知识产权,但他决定不管能不能申请专利和产权,都先把掼蛋的商标注册下来。

  到时候掼蛋在校内游戏平台上推出,就立刻打上掼蛋是校内自研的新型扑克玩法,禁止任何平台模仿,仿冒必究。

  然后再找一家律师行业最有狗皮膏药气质的律师事务所合作,专门让他们帮自己盯紧掼蛋的版权,谁敢仿冒,就立刻起诉。

  只要起诉,就会被受理,只要受理就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就算最后有可能输掉官司,也能恶心对方。

  同时,再在线上对其口诛笔伐,反正所有人都知道掼蛋是校内网发明的独家玩法,谁敢仿冒,校内网在网上挂他,那就是一挂一个理所当然,绝对能把他名声给搞臭。

  别的不说,就掼蛋这种扑克玩法的火爆程度,只要推出,一定会快速风靡。

  随着团队成员的陆续到位,校内网的开发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团队赶在十一月底,将轻应用的聊天功能开发了出来,页面内嵌的聊天版块UI设计清新脱俗,有陈程的把关,这款产品的UI已经甩开QQ不止一条街。

  陈程想要实现的漂流瓶功能,其实一共就两个大的版块,一个是漂流瓶的动画设计和捞、丢的功能逻辑,一个就是匿名聊天的功能。

  于是,陈程打算,在十一月三十号这天,正式推出全新的聊天轻应用、聊天记录漫游以及漂流瓶功能。

  在这之前,腾讯QQ秀上线。

  因为校内网珠玉在前,并且搞的非常红火,所以QQ秀并没有引发太多的波澜。

  而且,根据腾讯自己的后台显示,QQ用户购买QQ秀的热情度并不算高,虽说也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但没有引发什么轰动效应。

  至于腾讯的校友录,目前已经完全死水一片。

  腾讯的高层也意识到,自己天然不适合做实名制社交,所以对这款产品也已经彻底放弃。

  不过,让他们欣慰的是,他们发现,自己虽然在实名制社交领域有着先天性的短板和不足,可是校内网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他们的基调就是实名制社交,无法满足用户和陌生人交流的需求,所以大家刚好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护城河。

  腾讯觉得,相比之下自己的团队更完备,财务状况也更好。既然大家都无法撼动对方的王牌产品,那就一定要在周边生态上大做文章。

  所以他们现在内部最重要的一个新项目,就是QQ游戏平台。

  刚好这也是陈程下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

  不过腾讯现在锚定的竞争对象是联众世界,后者作为现如今最大的互联网棋牌类游戏平台,已经在国内斩获了大量用户,不过腾讯觉得自己做这个有天然优势,到时候和QQ的生态完全融为一体,用户和用户之间可以直接通过QQ发起共同游戏的邀请,这样一来就省去了很多麻烦。

  互联网生态这种东西,有的时候更像是别人在开各种各样的店铺,而自己开了一家综合超级市场。

  就像木兰辞里说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以前用户不觉得麻烦,他们觉得买马就应该去东市,买鞭就应该去北市,聊天你就上QQ,玩棋牌游戏你就去联众,可一旦QQ能把棋牌游戏纳入其中,用户就不用到处跑了,就像在花木兰家门口开了一家综合超市,她不用来回奔波,一站式购物,就可以准备出发替父去从军了。

  所以QQ在度过了当初的生存危机之后,就已经有了这个心思。

首节上一节187/2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