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第176节

  上辈子的校内网就经历了这样的尴尬处境。

  但陈程为了第一阶段快速发展,还是选择了这个名字,如果不是这个名字,现在的校内网也不会发展的这么快。

  可是人生就是这样,如果你在前半程,找到了投机取巧的办法,那么很大概率你在后半程就要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代价。

  下一个阶段要做的事情,就是怎么让校内网实现平滑的转型,而不是像上辈子校内网转型人人网的时候那么突兀,那么失败。

  这不是用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需要用脑子来解决的问题。

  所以,融不融资,现在的意义确实不是很大。

  如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一口气从15%的受众直接捅到100%,那个时候才是真正需要融资拼命往前冲的时候。

  也是在这一刻,陈程才意识到,什么叫计划赶不上变化。

  做校内网的时候,自己想的是不要贪心,能把校内网做到上辈子校内网的巅峰状态,自己就能够实现财务自由了。

  可是,上手之后才发现,校内网的发展速度远超自己的预估,也远超上辈子校内网的节奏。

  过于明朗的局面,让他开始改变自己最初的想法,他觉得是时候想一想,如何把校内网做大做强了。

  可李栋却不太理解他的想法。

  他推心置腹的对陈程说:“陈总,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校内网起步节奏堪称完美,但是你现在不能想得太远。”

  “你现在就把校内网定位成一个服务大学生以及毕业大学生的群体的网站,我们给你一笔融资,咱们一起想办法把它在这个基础上做大做强,到时候我们还会帮你去融更多的资金进来。”

  “第1轮和第2轮你可能没有机会套现,但是第3轮的时候你就可以跟资本方谈一谈套现的问题了。”

  “如果到时候给你估值能估到30个亿,你再拿出10%来融第三轮,就可以跟他们要求,至少将这三个亿里的一亿套现到自己口袋里,到时候你一把就能拿走一个亿!”

  “如果校内网能够在香港或者美国上市,估值做到几十亿美元的话,你这辈子就什么都不用愁了。”

  陈程明白李栋并没有忽悠自己,他是站在大多数创业者的角度,来帮自己分析问题。

  融资,是为了快速把盘子做大,钱越融越多、规模越做越大的时候,就可以跟资方沟通,自己套现一批股份,等公司上了市,再慢慢的减持套现,只要公司经营的好,一辈子不愁是肯定没问题的。

  可是他上辈子做生意,做的就是一辈子吃喝不愁的生意。

  他不但有着足够花一辈子的现金,还有一个现金流稳定,利润率稳定的公司在持续产出,然后他就在那个阶段躺平了,只要公司业务能维持现状,他就没有什么太多前进的动力,没有了开疆拓土的拼搏精神,终日沉迷花钱享乐。

  这辈子他不想再这么过了。

  那种日子过久了是非常乏味的,感觉人都已经把自己耗废了。

  重生回来,自己正年轻,而且校内网的发展又如此的顺畅,自己不该过早躺平,至少再奋斗十年八年,看看究竟能到什么状态。

  互联网跟所有的生意都不一样,实体产业的经济很难缔造出魔法,而互联网就是真正的魔法经济。

  无论是汽车界的龙头老大特斯拉,还是芯片界的龙头老大英伟达,他们的利润都是靠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以及一块一块下线封装的芯片,从终端市场上换回来的,你能看到货物从这里到那里,也能看到钱从那里回这里。

  这样的产业永远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孵出一个庞然大物,因为它所有的产业规模都是靠一砖一瓦一点点堆建而成的。

  有几年的摸索期,几年的茁壮发展期,再进入到几年的蓬勃爆发期,真正成气候,至少要在8到10年以上。

  可互联网产业就像是一个魔法大师,只要他的能耐足够,他可以向全世界的人释放魔法,虚空的从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口袋里掏钱,而且钱会以电波传输的速度,也就是光速,向着你的账户汇聚。

  Facebook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成为全美最大的照片分享网站,拼多多只用了两年10个月就从创立跨越到上市,这种光速一般发展的盛况,只会发生在互联网行业。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沉淀一下,为校内网规划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打定主意,陈程告诉他:“李经理,我之前的承诺会一直有效,只要我准备融资、只要你到时候还在IDG工作,那我第一个洽谈的投资机构一定是IDG。”

  李栋听闻这话就知道陈程已经打定主意,暂时不融资了。

  不过,再次得到陈程的承诺,这让他感觉宽慰不少。

  于是他感叹一声,说:“好吧,陈总,既然你主意已定,那我就不多说废话了,期待将来我们能够达成合作!”

  “没问题!”

  陈程爽快的应下,随后才挂了电话。

  正准备返回学校,陈程忽然接到刘诗语打来的电话,电话里,刘诗语告诉他:“我离职的时间确定了,下周五,走之前得抓紧时间把歌都录完才行,你今天还有时间吗?《孤独患者》、《好久不见》的伴奏也出来了,你要是有空的话,咱们去音乐学院把歌录出来怎么样?”

  “好啊。”

  陈程说:“刚好也没什么事,我现在过去吧,刘老师到了吗?”

  刘诗语说:“我这不是等你信儿嘛,你能去我现在就出门,他们说有个已经毕业的老生也回学校录歌了,下午在用录音棚,不过应该快完事了。”

  陈程便道:“行,那音乐学院见吧!”

  随后,陈程拦了辆车,前往江城音乐学院。

  在校门口,他等了刘诗语一会,两人碰头之后,便直奔音乐学院的录音棚。

  到地方的时候,录音棚还正在使用,外面的操作台,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趴在录音台前捣鼓,隔音玻璃窗后面,还有一个胖呼呼的年轻人正对着麦克风嘴里念叨:“我准备的差不多了,再来一遍就收工!”

  陈程原本也没当回事,更没仔细打量里面那人,可当音乐响起的时候,他整个人瞬间瞪大眼睛。

  他这才朝着隔音玻璃窗看去,一眼就把对方认了出来。

  而这时,对方也闭着眼睛,对着麦克风唱起:“我听见你的声音,有种特别的感觉,让我不断想、不敢再忘记你……”

第221章 我特么的真是个天才!

  陈程还真是想不到,自己竟然能在江城音乐学院的录音棚里,见到《老鼠爱大米》的作者以及原唱。

  他印象中这首歌应该还需要再等两年才会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全中国网络歌曲鼻祖以及无人能及的天花板作品。

  可是没想到2002年的年末,这首歌竟然就已经进了录音棚。

  陈程上辈子对网络歌曲关注不高,但是这首歌的影响力那真的是秒杀一众天王天后。

  可以负责任的说,在那个年代,周杰伦的任何一首歌都没有他这一首《老鼠爱大米》影响力大。

  当年这首歌真的像一种魔咒一样,无缝充斥所有场所和空间。

  网吧里在放、出租车在放、公交车在放、商场、台球厅、理发店、音像店,只要是有喇叭的地方,都在放这首歌。

  据说这首歌让原作者,也就是眼前这位杨晨钢赚了至少两个亿。

  什么概念?这还是在盗版最为猖獗的年代,都能挣两个亿。

  要是音乐版权管理到位,翻三倍都不止。

  他虽然对这首歌没什么感觉,但是此时此刻亲眼看着原唱,就在自己面前把这首歌唱出来,他心中还是感觉非常怀旧的。

  尤其是唱到:“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的时候,要不是怕露馅,陈程自己都想唱出来了!

  只是,一旁的刘诗语听的一脸茫然。

  她心里问自己,这……也能算歌吗?

  歌词毫无深度,像是小学生在跟小学生表白一样。

  曲调可是毫无新意,每一个和弦走势都循规蹈矩,在她这个专业人士的眼里,这就是一首业余到不能再业余的歌曲。

  可扭头一看陈程听的有滋有味,甚至还咧着嘴傻笑、垫着脚跟着打拍子,心里更是纳闷,心想:“你这么投入干什么?这歌比你写的那些歌差出可不止十万八千里啊。”

  陈程都没顾得上看她。

  他觉得,今天竟然让自己抄上了,自己非得把他这首歌买下来!

  杨晨钢这一首歌已经在这里捣鼓一下午了,怎么录都感觉差点意思。

  可是眼看就到自己跟人约定好的时间,而且外面那两个陌生人那就是马上要接着用录音棚的,自己也没办法继续霸占着,只能赶紧录完了事。

  其实他自己心里对这首歌一直是不太满意的,这首歌他去年就已经写完,并且录过一次,但总是觉得一个是自己唱的并不满意,再一个他也觉得这首歌写的没什么水平,甚至有些不好意思,当着别人的面唱出来。

  毕竟自己也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儿,这种低龄肉麻的歌词一唱出来,他也觉得脸上跌面儿。

  无功无过的唱完这首歌,他便赶紧从录音棚出来,对朋友说:“老周,咱们赶紧走吧,别人还要用呢。”

  接着又赔着笑对陈程和刘诗语说:“不好意思啊,我们这马上就结束了。”

  陈程故意上前一步,好奇的问:“哥们儿,你刚才那首歌是你自己写的吗?”

  “对……”

  杨晨钢不太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略带几分尴尬的说:“就是没事写着玩儿的,去年就想着先录出来,看看以后有没有机会发表,不过之前录的不太好,这次重新做了伴奏,不过感觉确实还是不太成熟。”

  陈程又问他:“你是本地人吗?”

  杨晨钢点了点头:“对,就是江城人,而且我就是江城音乐学院毕业的,你呢?你是江城音乐学院的在校生吗?”

  “哦不是。”

  陈程笑呵呵的说:“我是江大的,我今天陪我们老师过来录音来。”

  接着他忽然问了杨晨钢一句:“哥们你这首歌卖吗?”

  “卖?”

  杨晨钢诧异的问他:“你要买啊?”

  “对!

  陈程不假思索的说:“我觉得这首歌挺有意思的,轻松温情、朗朗上口,我想一次性把这首歌的所有版权都买断,包括你个人唱的那个版本,我也买断了,你开个价。”

  “这个……”

  陈程把杨晨钢搞得迷糊了。

  他想不通,陈程只是听自己唱了一遍,怎么就想要花钱买这首歌呢,但他真的很喜欢?

  就算他很喜欢,买这首歌回去能干嘛呢?

  自己这首歌要卖给唱片公司,唱片公司肯定连看都不敢看的,这年头能卖歌给唱片公司都是什么人啊?那都是牛逼人。

  自己这个三流音乐学院毕业、在外面跑场子也没个正经工作的小人物,这小伙子买自己的歌干嘛呢?

  可是,杨晨钢现在又确实很缺钱,不想错过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在中国,一定要记住一个道理:凡是搞艺术又没搞出什么名堂来的,肯定都没钱。

  因为他但凡有钱,写个鬼画符也能把自己给捧出名。

  杨晨钢便试探性的问他:“那个……你能出多少钱?”

  陈程打开两个手掌:“全版权永久买断,我给你十万。”

  “卧槽……”

  杨晨钢自己都傻眼了。

  他朋友懵了,一旁的刘诗语也懵了。

  这三个人虽然音乐水准差了很多,但是现在的想法却是出奇一致的,那就是:十万块钱买这,你怕不是疯了吧?

  杨晨钢觉得,陈程要是开口说一万,没准他还真想买,可他一开口说十万,这玩意儿就没有一点可信度了。

  于是他讪笑着说:“小兄弟,你就别跟我开玩笑了,十万块钱,我愿意卖,你愿意出吗?”

  陈程立刻用大拇指朝着门的方向比划两下:“走,出去找个ATM,现在就给你取两万块钱当定金,明天找个律师拟定一个著作权转让协议,咱俩把合同签了,剩下八万我当场拍给你!”

  见陈程表情非常认真,杨晨钢一时有些搞不懂,他到底是认真的还是在开玩笑。

  十万块钱,这可是一笔大钱了,他搞音乐搞了也挺长时间了,拢共也没挣到那么多钱。

  于是,他抱着试一试也不会死的态度,爽快的说:“没问题哥们儿,我叫杨晨钢,你今天要是能给我两万块钱定金,我把身份证压你这,咱俩互留联系方式明天就签协议!”

首节上一节176/2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