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第175节

  他脸色铁青,开口道:“问题有点严重了,这个开局,咱们的校友录已经成一潭死水了,得立刻想办法补救!”

  众人一时面面相觑。

  局面一开就是这样,现在想办法补救,恐怕已经很难很难了。

  有人提议:“不如我们剥离QQ好友关系吧,单纯的做一个校友录。”

  有人提问:“剥离QQ好友关系是可以,但咱们写程序的时候,每个人主页的地址,就是xiaoyou.qq.com斜杠加他的QQ号,想知道谁的校友录主页,只要把他的QQ号换上去就可以。”

  “改!立刻改!”

  马总不假思索的说道:“把所有校友录用户的系统ID全部改成别的逻辑,不要再用QQ号了!”

  “另外,立刻加班加点剥离QQ好友关系,可以用QQ账号登录,但不再向其他QQ好友推送他的个人主页。”

  技术人员说:“我们在QQ上加了一个校友录的标签,只要点击就能进入他的校友录主页,这个功能也要干掉?”

  “干掉!必须干掉!”

  马总斩钉截铁的说:“不再用任何QQ好友关系,也不让任何人通过QQ号搜索到对方的校友主页!”

  另一个技术人员说:“我负责开发的校友秀和QQ秀共通的模块,原本是用户无论在哪边购买,花十分之一的钱就能同步到另一边,这个功能还要继续开发吗?”

  马总想了想,说:“继续开发吧!这个是底层共通的,只要别在前台体现出来就好,两个卡通形象互通,只要用户不互通就行。”

  说到这里,他推起眼镜,揉了揉鼻梁骨,郁闷的说:“这些改起来虽然麻烦点,但都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剥离两者关系之后,怎么让这些人重新回来正经的使用校友录,现在看,他们这么乱填资料,压根就没准备来玩,就是领了会员其他就不管了,这种心态很麻烦,下一步怎么再把他们拉回正轨?”

  众人一时也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大家也都是有经验的员工了,知道用户习惯有多么的根深蒂固。

  用户从一开始就没准备玩,自己能改产品,但改不了他们的第一印象。

  这时有人提议:“不行就再给他们一次奖励吧,重新完善资料的,奖励一个月会员。”

  马总立刻问他:“如果他再乱改一次呢?反正我们也没有办法核对他的真实身份,他已经领了三个月会员,如果我们推出这个活动,他完全可以再如法炮制啊!”

  众人顿时陷入沉默。

  这件事,一下就两头堵了。

  不给用户一点蝇头小利,他不可能跑回来修改资料;

  给蝇头小利,更怕他回来拿了好处又走了。

  关键是,腾讯也没有办法来确认对方完善的资料到底是不是真的。

  这时有人提议:“不如我们搞一个举报机制?如果好友里明确能认出对方用的是假资料,就可以点击投诉,被投诉较多的,我们给他两个选择,要么把资料改回来,要么就把会员退回来!”

  马总气愤的说:“这不是乱来吗?资料能乱填,投诉就不能乱点吗?”

  团队再次陷入沉默。

  原本天选一般的开局,现在变成了天崩。

  这就太尴尬了!

第219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

  当腾讯团队意识到淡水坑里养海鱼非但省不了钱,反而还可能把海鱼赔进去的时候,校友录这条海鱼已经奄奄一息了。

  整个团队闭门讨论了一整个晚上,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先解除QQ与校友录的关系绑定,然后给所有用户发系统消息,告知大家QQ好友关系已经与校友录彻底斩断,大家可以放心完善资料,享受校友录带来的全新社交。

  突击改了一整夜,第二天上午,QQ终于发布了这个消息。

  可是,校友录只过了一晚上,就已经无人问津了。

  对用户来说,从一开始就没把它当做一个产品,只把它当做一个薅羊毛的机会,薅完羊毛就不再管了,随便你怎么改,反正我不玩。

  其实也没必要玩,因为已经有校内网了,而且校内网的生态明明更好,完全基于实名社交,在那个平台上不但更好玩,而且好友群体已经养成,干嘛还要玩校友录?

  陈程对这个结果十分欣慰,看来,校内网现在已经霸占了实名社交的市场份额,别人想进来分一杯羹已经很难了。

  当然,这对腾讯来说并不是什么重大的打击,只要他们能认清自己的定位,坚守大社交的优势,这次的踩坑就当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伤筋动骨却要不了命。

  怕就怕它什么钱都想挣,万一真要死磕校友录,那损失的只会是他们自己,对校内网产生不了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而校友录在一夜之间宣告失败的事情,也被整个互联网从业者所关注。

  网易原本以为,校友录上线肯定会把校内网打的不成样子,自己也没必要与他们竞争,把相册产品做大做强就行了,可他们也没想到,校友录竟然不战而负,这让他们更加庆幸自己的产品定位,他们不打算做什么社交产品,把网易相册搞起来,为网易多留存一些用户就足够了。

  IDG以及更多的资本方因为校友录,开始关注到校内网。

  IDG的李栋,一大早就找到团队老大,用自己敏锐的判断,告知老大:“腾讯的校友录肯定废了,开局就崩盘,绝无逆转的可能,咱们要不要现在就接触一下校内网?”

  团队老大也有些恨铁不成钢,感叹道:“这么大的用户基数,上线不说立刻取代校内网,起码也应该与校内网分庭抗礼,大家后续互相竞争、有来有回才正常,怎么就不战而败了呢?”

  李栋说:“我在校内网的鱼塘上看了一些帖子,大家的想法,是不愿意在QQ的基础上搞实名社交,担心有隐私泄露的风险,这可能是腾讯做此类产品的天然短板。”

  团队老大轻轻点了点头,感慨道:“这是腾讯第一次尝试扩充产品线,没想到就失败的这么彻底,还白白送掉大量QQ会员,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对他们士气和发展的打击肯定很大。”

  随后,他手指不断叩击桌面,挥手道:“接触一下校内网吧,看看他们是否需要融资,连腾讯都没做成这款产品,未来他们在国内应该没有对手了。”

  

  此时的陈程,正与浪潮服务器的团队在新租的机房里见面沟通。

  浪潮团队这次来的配置很高,六名技术人员、两名业务人员,带队的是技术向的副总、也是公司股东,名叫丁远。

  丁远本身就是中国最早的后端技术人才,对服务器全套的技术都非常精通,也是公司产品研发的主要决策者。

  起初见到陈程,丁远有些不太置信,他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看起来还很年轻的小伙子,竟然就是校内网的创始人。

  一番交谈之后,他才确定通过陈程专业的交谈内容确定他的身份。

  他和他带来的团队专门为校内网加急做了一份详尽的方案,方案不但为校内网的机房给出了详细的设计稿和配置单、列举了自己的产品优势,还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服务优势。

  目前的浪潮正在起步阶段,因为很高的性价比,在中小微企业领域,确实已经有了一定的用户基数,但是目前的大互联网企业以及大型机房,主流还是惠普和IBM的设备和解决方案。

  用丁远的话说,校内网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他们在谈的、用户量以及发展前景最大的一家网站,所以他们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视,希望这次能够把校内网自建机房的业务全盘接下。

  现阶段,大企业确实不太敢考虑国产品牌的服务器,一方面是担心稳定性不够强,另一方面其实大公司基本上都拿美元投资,外资的风投也会建议以及帮助他们对接外国品牌的供应商,因为这里面裙带关系太多,风投上面一般都是美国的大基金,而这些大基金往往又持有美国这些高科技企业的股份,把钱投给A,然后让A把一部分资金花给B,A、B都是自己投资的公司,正贴合中国人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陈程没有资方,没资方的好处就是不受别人制约,可以随意选择供应商。

  他对浪潮还是很信任的,毕竟二十年后就是全国占有率最高的品牌了,也算是国货之光,现在成为他们的深度合作伙伴,不但眼下成本能降低,未来的成本也一定会比其他企业更低。

  而且最重要是,国货确实诚意满满,按照丁远的话说,一旦合同签订,浪潮会直接在江城、在校内网机房所处的园区,增设一个后端服务团队,二十四小时待命。

  陈程对丁远的态度确实很满意,而且核对过全套报价之后发现,浪潮的单价本身就比惠普和IBM低至少20%,而丁远代表浪潮,承诺可以再让出最高15%的合同金。

  目前,浪潮给的第一阶段报价,一共是五百八十万,让出15%,也就是四百九十三万。

  陈程忽然想到一个方案,他问丁远:“丁总,如果我在校内网页面的底栏里,给你们浪潮公司加上一个Logo,然后写上一句‘Powered By Langchao’,你们能不能再给我让几个点?”

  Powered By这个词,目前倒是不常见,但日后会出现在各种安卓手机的启动页面,以及各种PC主机的开机页面。

  Powered By Android,大概意思就是由安卓驱动,或者理解为由安卓技术支持,也算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

  把这个标志挂在校内网的底栏,普通用户不会关注,但专业用户,或者未来想要创业的相关用户看到之后,一定会记住浪潮品牌的名字。

  这对浪潮来说,肯定是一个打广告、增加定向曝光的好机会。

  丁远一下有些神往。

  他知道校内网的用户定位,绝大多数都是大学生,或者大学毕业的中青年。

  这些人虽然只有小部分会走上互联网创业的道路,但反过来看,未来的互联网创业者,至少有90%以上,都来自于这个群体。

  如果浪潮的品牌,能够在这个时候就向他们的内心深处播撒一颗种子,未来对浪潮来说,一定会收获累累硕果。

  于是,他有些激动的说:“陈总这个提议太好了,不过这牵扯到收益率的问题,我不能立刻就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得回去跟我们创始人团队沟通一下。”

  “这没问题。”

  陈程微笑着说:“丁总回去可以慢慢商量,如果确定能达成合作、定好让利的比例,记得回头把这次合作的资金扣除掉这部分就好。”

  丁远惊喜的问:“陈总既然都这么说了,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咱们这份合同可以确定了?”

  “可以。”

  陈程爽快的说:“不过校内网现在还没有成立公司,我是以个人网站在运营的,所以这份合同我们先以我个人和浪潮公司的名义来签订,合同的首笔款项我先以个人名义支付给你们公司,等我的公司注册好之后,我会再用公司账户把这笔钱打过去,到时候再辛苦贵公司的财务把我个人支付的钱退回来,然后再用公司和贵公司补一个公对公的协议。”

  丁远非常理解的点了点头,其实现阶段很多网站都是个人网站的模式在运营,就连那些年收入已经过千万的网站也都是个人名下,毕竟现阶段各方面的监管都没有那么严苛,网站甚至都还不需要备案。

  随后,陈程向浪潮公司支付了30%的首笔款项,丁远立刻开始吩咐公司那边开始备货,机柜、电源、除尘和通风降温设备,将先运抵江城开始安装,服务器相关设备晚些也会运抵,到时候就将进入到硬件搭建以及测试阶段,一旦机房准备完毕,就可以进行服务器搬迁了。

  因为陈程租的机房,距离现在的机房很近,而他也已经跟对方公司达成协议,一旦停止托管,就把租赁的服务器直接买下来,这样的话,只需要工作日的深夜凌晨找一个在线人数最少的时间,提前通知一下停服搬迁服务器,几个小时就能全部搞定重新恢复上线。

  校内网和QQ不太一样,QQ是面向全社会的即时通讯的软件,即便是工作日的深夜,在线并且使用聊天服务的用户也比较多。

  校内网的用户几乎都是学生和上班族,工作日深夜还能熬夜玩的用户本来就不多。

  而且,校内网深夜主要也是浏览为主,并没有特别强的使用需求,所以深夜搬迁服务器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按照陈程的规划,第一阶段完成并投入使用之后,就要立刻开始第二阶段的机房建设,用不了多久,校内网的页面聊天轻应用就能上线,到时候他准备再上一款新产品,校内游戏。

  记忆中,QQ游戏,也就是一开始斗地主、打麻将之类棋牌游戏的平台,明年才会上线。

  但是,QQ搞校友录被带偏了一波节奏,QQ游戏的开发进度一定会受影响。

  自己可以不搞大社交、不去跟QQ正面硬刚,但一定要在校内网的生态中,把QQ以后能干的事情全干了,不断坚固自己的护城河。

  校内游戏平台,就是下个阶段的发展方向!

第220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李栋联系陈程的时候,他刚跟丁远团队碰完所有细节。

  电话一通,李栋便笑着对陈程说:“恭喜你啊陈总,QQ校友录刚上线就崩盘,以后可就没人能跟校内网竞争了。”

  陈程好奇的问:“李经理怎么这么快就判定人家崩盘了?”

  李栋认真道:“用户留的全是虚假资料,十个人里面有一半都毕业自清华北大,清华校友一下子多了几百万,这种社群氛围,校友录能翻盘还有鬼了。”

  李栋和他老大的团队,一直投的都是互联网项目,能看出这一点来,陈程并不惊讶。

  只是,这种话谁都能说,他不能说,倒不是要谦虚一点,主要是有时候这个墨菲定律准的出奇,往往你越自信满满的宣扬什么,往往越容易被打脸,比如:我从来没丢过手机、没事的我肯定不会感冒、他考的肯定没有我高。

  于是,他谦逊的说:“QQ的潜能是极大的,只是校友录搞得太仓促了,如果不是这么着急上线,内部先好好梳理一下产品逻辑,再精心打磨一番,肯定会对校内网造成很大的威胁。”

  李栋笑道:“咱们俩之间就别说这种客套话了陈总,我打电话来,就是想告诉你,我们老大想跟你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定一定融资的事情。”

  陈程说:“融资的事情暂时还没打算推动,说实话校内网现在已经算是找到了一点变现的方向,我觉得目前靠自己养活自己,问题不大。”

  李栋忍不住劝道:“陈总,我说句实在话,有的时候是需要拿钱换时间的,校内网现在的营收肯定不错,也一定能够满足现阶段校内网自身的资金需求,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校内网接下来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如果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有整个国内市场,没有资本的帮助,恐怕还是要耽误很长时间的。”

  陈程笑道:“李经理说的没错,但是不瞒你说,校内网现在是有很大瓶颈的,我的目标用户面还是有些窄了,在没有找到破局之道之前,盲目的扩张,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中国的网民人数很多,现阶段已经过亿了,但是中国网民里,正在读大学和读过大学的人数,可能也就只占到15%甚至更低。

  QQ是大社交,它可以覆盖所有中国网民。

  但校内网萌芽自大学校园,在没有找到突破口之前,他的目标用户可能就是QQ的15%。

  现在校内网的用户已经超过六百万了,而且每天还在以几十万的速度增长,距离一千五百万的用户群体上限并不远,可能年底就把这15%全覆盖了。

  一旦这15%覆盖掉之后,校内网的下一步发展就会失去优势,如何让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网友来校内网,是到时候发展的最大问题。

  可是,校内网这个名字本身指向性就非常明确,那些和大学校园没有关系的人来说,这个名字不仅不会让他们感兴趣,反而会让他们天然有一种排斥感。

首节上一节175/20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