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9节

  而且,他的父亲也不简单……他这番见解确实有老师的水平,讲实话,很多老师可能还不及他。但是呢,这一套完全是功利化的应试技巧。我们做老师的不能这样,要从知识的底层开始往上搭梯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他这两下,就像是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能速成,但实则对语文的整体感知造成了破坏。”

  张婷没想到一向严肃的顾言竟然会举金庸小说的例子,不禁莞尔,说道:“组长一针见血。”

  顾言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他说的很多东西确实对考试非常有用。高三的学生,也许就需要这样的‘九阴白骨爪’呢?比如刚刚他讲到把作文当做问答题来写,这个观点就很有意思。他这次的作文得了满分,也是全市唯一的一份满分作文。我其实很想听听他是怎么构思、怎么行文的。但是下面又没有了。”

  张婷解释道:“讲到作文的时候,已经快上课了,就没有讲下去。”

  顾言沉吟了一会儿,道:“我觉得张潮这次的经验,很有在我们高三学生中推广学习的价值。这样,你让他好好准备一下。我向学校申请,这周五晚上,在学校的礼堂,让他给全体高三同学做一次学习成果汇报会。”

  张婷惊喜地道:“这,这有必要吗?他这次好像其他科考砸了。”

  顾言斩钉截铁道:“很有必要。其他科是其他科,我就管我们语文。汇报会的事就这么定了,我现在去找教务处老何。马上下课了,你也去把事情和张潮说了。”

  教室这边,张潮刚下了课,就被张婷叫了出来,找了个角落,把要他做学习成果汇报会的事交代了一下。可能因为兴奋,张婷离着张潮很近,粉红色毛衣的前端,差一点就能顶到张潮;更兼得色如春晓、吐气如兰,也就是张潮两世为人的功力,才堪堪抵御得住。

  张潮知道“婷美”老师这是还把他当小孩子看待,加上带出全市语文第一的兴奋,才有些“得意忘形”,所以自己不至于绮念丛生。答应张婷以后,又向她道了谢,才回到班级。

  继续受刑。

  是的,第四节课是英语。他光荣地考了24分,是数学的整整三倍至多!

  但按英语老师的说法就是:“我在答题卡上使劲踩一脚都不至于这点分!”

  好不容易熬到12点,终于下了最后一节课。张潮才如释重负地窜出教室,在众人怪异目光的注视里,草草吃了个饭,等到12点30左右,就悄悄一个人去了学校的广播站。

  三中广播站设置在操场看台一侧的边上,是一个独立的小房间。每天中午12点开始播音,前30分钟可以由同学点歌,每首歌收费2元,可以在放歌前由播音员念一段不超过20个字的问候语。

  12点30开始是学校的午休时间,广播站开始调低音量,放一些悠扬舒缓的轻音乐,并且在1点左右关闭广播,等到1点40再调大音量,播放催促学生起床的音乐。

  下午放学后,傍晚到晚自习也大致如此,不过变成了1小时点歌,1小时固定曲目。

  张潮利用的就是这段时间。固定曲目那1小时,广播站的电脑不用操作,自己打字并不影响放歌效果。

  张潮来到广播站门口,敲了敲门才开门进去,惊讶的发现今天值班的是竟然是9班的宋诗语。

  如果说兰婷是清秀可爱的小家碧玉,那宋诗语就属于明艳优雅、丽质天成的吸睛焦点了。皮肤白皙、身量高挑,比例极佳;一张巴掌大小的鹅蛋脸上,美眸善睐、鼻梁高挺、红唇似点;不过头发却显得有些“叛逆”,竟然是利落的短发,却更添了几份英气。

  她学的是音乐,照理说,这时候应该还在集训,为年后各个音乐院校的专业考试做准备,怎么有时间来广播站值班?张潮倒没有多嘴问,这又不关他事。只是礼貌地点了点头,道:“我是张潮,兰婷答应我每天中午和傍晚,这里的电脑借我用1小时。”

  宋诗语打量了一下张潮,点点头道:“你就是张潮?兰婷和我交代了,你用吧。别碰播放器就行,它到时间就放完停止了;也别碰桌上的麦克风和调音器。还有,我要在旁边弹会琴,会影响你吗?”

  张潮这才看到另一边的空桌子上放着一个吉他盒,笑着道:“以前在晚会上只听你钢琴弹得好。没想到你还会弹吉他。没事,你弹吧,不影响。”

  宋诗语点点头,把位子让给了张潮。自己则坐到了角落,抱着吉他,开始轻轻拂弦,悠扬但不知名的曲调从她的指尖缓缓流出。

  张潮闭眼听了一小节,轻声夸了句:“真好听!”这才打开WORD,开始敲击今天的文章。

  今天这篇文章还是针对芙蓉姊姊现象的分析,不过重点不是放在芙蓉姊姊身上,而是放在拿她取乐的大学生们。从“审美”到“审丑”(当然,学术意义上的“审美”,本身审的就不仅仅是“美”),当代大学生到底怎么了?

  张潮从“审丑”现象的历史说起,指出对“丑角”的戏谑、嘲讽,是古代精英阶层重要的心理拼图之一。西方的君主,一直有豢养小丑的习惯;中国直到汉武帝时期,还有东方朔这样的谐臣。《红楼梦》里,刘姥姥也充当了这样的角色,以至于被嘲讽为“母蝗虫”……

  写到兴起,张潮忘乎所以,一边码字,一边哼歌。

  等他完成了文章的上半部分,松了一口气后,发现才1点20,宋诗语不知道何时已经停止弹琴,而且站到了自己的身后。

  张潮吓了一跳,问道:“你要用电脑吗?不是1点40才放歌?”

  宋诗语犹豫了一下,才道:“你刚刚哼的是什么歌,我没有听过。”

  张潮哼歌完全是无意识的,被这么一问,都懵了:“我……我就随口哼哼。”

  宋诗语抱起吉他,把他刚刚哼的曲调大概复弹了一遍:“大概就是这样,有一些段落你哼得太小声了,我没听清。”

  张潮听出来了,是后来那首非常火爆的《你的答案》,一首非常励志的歌曲。不过现在离这首歌被创作出来还有十好几年,他淡淡地道:“随口哼哼,别当真。”

  宋诗语道:“确实挺好听的,很特别,有一种从人生谷底徘徊后直冲云霄的激越慷慨,层次感很鲜明。你能再哼一遍给我听吗?”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直盯着张潮。

  张潮皱着眉头道:“为什么非要听这首歌?”

  宋诗语沉默了一会儿道:“这次模考完,不少同学都挺沮丧的。这首歌,也许能振奋他们的精神呢?”

  张潮忍住翻白眼的情绪道:“你不问问我考了多少?”

  宋诗语道:“能让兰婷认可的,成绩又能差到哪儿去?你就再哼一遍,保证没有第三遍!”

  张潮想了想才笑着说道:“这么厉害?那你听好了……”接着又把曲子快速哼了一遍。

  宋诗语听得很认真,手指在吉他上不时虚抚。

  张潮哼完以后,她只略略回忆了一下,就用吉他完美弹奏了出来。

  这下轮到张潮惊叹道:“你听过一遍曲子就能记住?”

  宋诗语点点头,道:“这是我专业……不过这真是你随口哼哼的?你确实没有学过音乐?”

  张潮老脸一红,不敢回答,只能问道:“你怎么确定这是我的原创?”

  宋诗语道:“因为我家里也有这么大一个房间。”比划了一下,指的就是播音站,大概十二个平方大小,“里面全是我爸爸搜集的各种唱片,定期更新。我没听过的旋律,不多。”

  张潮一时无语,心想有钱人的世界就是不同,自己家的房间住一家三口都拥挤,她家能腾出一间放唱片。

  宋诗语道:“不过你现在学也晚了,可惜。对了,这首曲子有词吗?兰婷说你写诗写的很好,有没有为这首曲子配一首歌词?”

  张潮想了想,既然都到这一步了,那送佛送到西算了,于是说道:“还真有。”

  宋诗语眼睛一亮,从桌子的抽屉里掏出纸笔,递给张潮,道:“能不能写给我看看?”

  张潮回忆了一下,这首歌他当年在KTV里唱过多遍,歌词记得还是很熟的,所以刷刷在纸上写了起来,只五分钟就写好了。

  宋诗语接过稿纸一看,眼神顿时开始牵丝,仿佛要被歌词吸进纸里去:

  也许世界就这样

  我也还在路上

  没有人能诉说

  也许我只能沉默

  眼泪湿润眼眶

  可又不甘懦弱

  ……

  黎明的那道光

  会越过黑暗

  打破一切恐惧我能

  找到答案

  哪怕逆着光

  就驱散黑暗

  丢弃所有负担

  ……

  正沉浸间,广播站的门“啪”一声被推开了,兰婷娇小的身影逆着光站着,大声喝道:“你们在干嘛?看看几点了,还不放起床歌单,这是播音事故知道吗?”

第12章 《你的答案》引爆三中

  张潮抬头一看,发现已经 1点 45了,赶忙让开位置,让宋诗语把歌放了。

  兰婷不依不饶,问道:“张潮,你才来第二次,我们广播站就出了事故……诗语可从没有出过差错。说,是不是你见色起意,骚扰她了!”

  张潮连忙否认,宋诗语也笑着帮忙解释道:“刚刚张潮哼了一首歌,很好听,我让他写下来了。”

  说罢就把手里的歌词递给了兰婷。

  兰婷看完以后,难以置信地道:“这是你刚刚写的?你还会写歌?”

  张潮答道:“瞎哼哼的……你知道的,自从我被刘旭阳打了一下脑袋……”

  “好了好了,别说了!又把我当成傻子了是吧?”兰婷听不得张潮胡扯,于是转移话题:“这歌词写得,很有深意啊……听说你一模只考了 300多?”

  张潮心想哪壶不开提哪壶,不过这事估计已经传开了,自己回避也没用,索性大方承认:“是。”

  兰婷的秀眸一转,“呵呵”地笑了出来,道:“所以你写了这首歌来给自己加油鼓劲儿?还挺自强不息的嘛!”

  张潮这下有嘴也说不清了,然后就看到旁边的宋诗语也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心想随你们解读吧,劳资反正也不走正常高考录取这条路了。

  这时候宋诗语开口道:“张潮,你这首歌,能不能让我来唱?我觉得挺励志的,能鼓舞很多这次考得不理想的同学。对了,这首歌还没有名字,它该叫什么呢?”

  张潮道:“这首歌本来就是我瞎哼哼出来的,你想唱就拿去唱吧。歌名,歌名就叫《你的答案》。”心里默默给原来的词曲作者和演唱者道了声抱歉。

  宋诗语“噗嗤”一声笑出来:“瞎哼哼就能写出这样的歌和歌词,那让我们这些学音乐十几年的怎么活?《你的答案》,这个名字简洁又直切主题谢谢你啦!”

  兰婷有些纳闷地看着,也不知道这个一向对男生冷淡之极的闺蜜,怎么会对张潮言笑晏晏。

  不过下午上课的预备铃很快响了,已经 1点 55分了。三人只好匆匆关了电脑,又关好了门,各自回到班级。

  下午下了课,张潮又是急急忙忙去食堂吃了晚饭,回宿舍洗了把脸,等广播站快开始放固定曲目了,才去登门码文。

  不过这次兰婷也在,宋诗语则抱着吉他,不断练习中午刚刚得到的这首《你的答案》,偶尔还修改一两个音符和节奏,在一张空白的五线谱上涂涂改改。

  兰婷在一旁听得如痴如醉。她没有想到,今天中午看到的词,一开始觉得不够诗意,甚至有些俗气;但是配上曲调以后竟然如此动人。

  其实歌曲歌曲,歌词就必须有曲子配。兰婷虽然颇有文学积累,也能识识简谱,但毕竟不是音乐专业,只看到歌词的话,是没有办法匹配上旋律的。

  这歌越听越上头,第三遍以后,就连兰婷也跟着哼哼起来:

  黎明的那道光

  会越过黑暗

  ……

  声音不错,清脆悦耳。但更好听的无疑是宋诗语的弹唱。宋诗语唱歌的声线和讲话时的轻轻柔柔完全不同,而是偏女中音,颇有力量感,极有穿透力,还挺适合这首歌的风格。

  张潮就在两人的歌声中完成了文章,拷贝进软盘,又删除了电脑上的文档。

  这期间兰婷一眼都没过来瞅过他到底在写什么。兰婷有自己的骄傲,既然答应了不看,哪怕心里再痒,也不会往张潮这里多瞥一眼。

  晚自习,各科的答题卡终于发下来了。张潮眼疾手快,把其他各科都塞进了书包,独留语文在桌面。

  核对过参考答案以后,他确认这次扣的5分当中,2分是默写,还错了一道3分的选择题,剩下的主观题全部满分。

  很快他的语文答题卡就被申明借走了,随后又开始在全班传阅,就连刘旭阳都认认真真看了一遍。惊叹声此起彼伏。毕竟问答题和作文满分这种神迹,他们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往年全市语文高考第一,也就是140分出头的样子。

  默写和选择题全对则不少见也就是说,如果张潮“认真”点,“运气好”点,他可以得一个语文满分?

  这比他考了145分,还要不可思议。

  直到快下课,这张答题卡才被传回了张潮手里,还是陈欢双手递给他的,眼神里只有一种信息:大佬,给跪了……

  其实张潮自己也有些惊讶,他预计主观题怎么也会被扣掉一两分,结果阅卷组竟然慷慨地给了满分,超过了他原先最好的预计。包括作文满分也出乎意料。

  有过两次被抽调去参与高考阅卷经历的张潮知道,这个分数背后一定有什么故事,只是自己现在不知道。

  这天晚张潮没有溜去微机室发文章,决定周二再发。一周有两三篇就可以了。

  周二一早,张婷又给他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县电视台要来采访他。

  原来长福县一中和三中这次一模的成绩都很出色,虽然还赶不上市里几所名校,但却在各县中名列前茅,所以县教育局联系了县电视台,要报道报道,做一个专题片。一中排在周二,三中排在周三。采访对象不仅有总分排名靠前的几位同学,还有像张潮这样的单科高分。

  “婷美”老师特地交代,说自己语文单科成绩就好,千万回避总分问题,不要给观众我们在宣传偏科的印象。

首节上一节9/2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