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2007年,同样是石破天惊之举。要知道,这时候一个快递包裹的公价是10元,超重加收5元。
1.99元这个价格,意味着淘宝要为每一单贴7-8元,即使它“客大欺店”,能从快递公司那里拿到一些优惠,但也不可能低到1.99元。
即使《原乡》作为单一商品,销量再大也不太可能影响「淘宝网」的现金流,但是这已经隐隐展现出要在这个品类上和「当当网」小掰一下手腕的姿态。
「易趣网」同样很快推出了「易趣《原乡》专卖页」,不过它的玩法却和淘宝不同。易趣对《原乡》销售的扶持政策是“三本包邮”,也就是一次性在某商家那里买三本,邮费全部由易趣补贴。
这是看准了《原乡》的畅销体质,想买的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不难找到有同样需求的朋友,大家凑一起买就可以享受免除邮费的优惠,何乐不为?
李国清看到竞争对手的这些手段以后,眼睛都瞪大了,差点把腰间的公章当成暗器飞出去打人,忍不住在物流中心轰鸣的机器声中怒吼道:“不要脸!”
要知道他本来就从《原乡》的利润当中拿出大部分来补贴快递费用了。在「当当网」上购买《原乡》的消费者,只要额外支付6元,就能让「顺丰」送货上门。
这可是目前全国最贵的快递公司!也只有它才能做到大城市“隔日必达”。
只是没想到「淘宝网」和「易趣网」贴钱也要把「当当网」的气势给打压下去。
不过很快他就冷静下来,知道这时候发火不是时候,对方虽然在烧钱但现在的电商竞争谁又不在烧钱?
烧钱才是主旋律,不肯烧钱、不敢烧钱的电商公司,投资者看都不会看你一眼。
这时候运营部也把数据汇报了过来,在对手两家公司相继上线「《原乡》专卖页」后,「当当网」的订单数量急剧下降,选择取消订单的用户越来越多。
李国清当机立断对运营部门道:“马上修改网页,我们的《原乡》,三本内包邮!”
这个决策当场人运营部门的负责人后背暴汗,顷刻间就石头了,难以置信地问道:“李总……您确定吗?这……我们要赔多少钱?”
李国清怒道:“现在做只是赔点钱,再不做恐怕连命都要赔进去了!赶紧按我说的做!之前已经下单的客户,后台直接修改订单金额,把快递费用免了。”
运营总监还是小心翼翼地问了句:“要不要问一问俞总那边?”
李国清冷冷问道:“我是CEO,你觉得呢?她那边……我以后解释。”
运营总监不敢多嘴,只能说了声:“好,马上!”说罢就挂了电话,协调技术部门和财务部门干活去了。
李国清把手机往桌上一拍,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幸亏他用的是诺基亚,受伤的只会是桌子。
过了好一会儿,身边才有人问道:“李总,为什么不先跟进淘宝他们的政策,三本包邮,或者1.99元包邮这样?”
李国清冷笑道:“这些都是他们下的饵,引我们上钩呢!”
提问的手下不解道:“……我还是不太明白,您能解释解释吗?”
从属下那里获得了智商优越感的李国清这时候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回头看了一眼对方,发现是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越发看着觉得顺眼,于是耐心地解释道:
“他们两家商城里才有几家书店,才有几本销量?就算是把邮费全贴了,也烧不了几个钱。之所以搞什么‘1.99元,《原乡》送到家’‘三本包邮’,就是为了让我们跟进同样的政策。
你们想想看,要我们也搞了1.99元和三本包邮的政策,他们又立刻改成0.99元、两本包邮,那我们跟不跟?不跟前面的钱白花了,跟的话我们不成笑话了?
所以这时候必须破釜沉舟,要烧钱就要烧得干脆点,一次烧到底,这样我们就能专心作战,不用考虑后续他们还会干什么。
做生意,千万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今天「当当网」是亏了点钱;但是打出去的名声,是多少广告费用都换不来的!
我们就是要让消费者知道,谁才是更有诚意的那一个!”
李国清的话赢得了手下的一片鼓掌喝彩。
不过这时候又有人不合时宜地问了一句:“要是他们不仅包邮,还直接补贴书价呢?”
掌声、笑声,戛然而止……
“所以,这也在他的计划里?这就是他认为《原乡》还未到销售极限的原因?”陆金波看着报纸上《三大电商掀起“包邮战争”,竟是为了这本小说》的报道,已经不知道该说啥了,只能把昨晚的话在心里重复了一遍。
其实张潮自己也没有想到,因为《原乡》的热销,网购的“包邮时代”,会提前两年到来……
随着《原乡》的空前热销,「果迈文化」近期的工作几乎全部围绕它展开,许多原本不在计划中的营销活动都被提上了日程。
什么“现场签售会”“读者见面会”“作品研讨会”……恨不得把张潮像李国清拴公章一样拴在腰上,好让他一个都不落下。
但是张潮除了参加了一场在燕京图书大厦的签售以外,其他的活动几乎全部都推掉了。
他做出这种选择也非常正常
签售、见面、研讨……本质都是为了提高图书的销量。现在《原乡》都卖到断货,哪怕张潮把手签断了,也不会再有提高了。
那么参加这些活动,等于是在给身为举办方的「果迈文化」打广告了。
张潮肯把《原乡》给陆金波就已经够意思了,实在没兴趣让对方消费自己的时间和声誉。
这让「果迈文化」上上下下急的不行,毕竟他们正想通过这个机会,让公司在全国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更上一层楼。
陆金波看着手下“虎视眈眈”的眼神,心里暗叹一声,只能厚着脸皮给张潮拨去了电话,希望他能答应多参加几个活动。
第一次,被挂断。
第二次,被挂断。
陆金波的脸色黑得像碳,但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同事的期待,只能硬着头皮给张潮拨去第三次电话,不过也下了决心,如果张潮再拒接,自己绝对……肯定……尽量,不拨第四次!
好在听筒里的“嘟~”声响了一会后,就传来接通的声音,然后是张潮熟悉的声音传来。
陆金波不顾礼仪,迅速把希望他参加更多活动的请求说了。
其他「果迈文化」的员工都紧紧盯着陆金波的脸色,希望从上面看出点什么来。
但仅仅不到1分钟,陆金波就放下了电话,表情怪异,既不是失望,也看不出愿望达成的喜悦,而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无语……
两天之后,在燕京图书大厦四楼的活动大厅里,「《原乡》签售暨作品研讨会」正式召开,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而坐在场地中央,刚刚为数百名读者签完名,正与主持人侃侃而谈的,不就是小说《原乡》……
前言的作者,于华吗!
第378章 张潮:让美国再次伟大!
“尊敬的加州公民、全体亚裔同胞及国际社会:
今天,我怀着深切的责任与反省之心站在这里。作为加州第38任州长,我代表州政府,向19世纪为加州建设付出鲜血与生命却遭受系统性歧视与压迫的华工群体及其后裔,致以最沉痛的道歉。
这份迟来的正义,由作家张潮先生所激发的历史共鸣推动,更因无数沉默历史的见证者而成为必然。……”
张潮坐在台下,看着台上一个奥地利人正在代表美国人沉痛向中国人道歉,有些意兴阑珊,差点开始打哈欠。
不过这算是《原乡》在美国开卖前比较重要的“造势活动”,自己还是要给点面子。
况且他身边有不少人兰登书屋的副总裁,以及他的编辑麦德琳;福克斯影业的两个代表;以及《生活大爆炸》剧组的主要成员。
最关键的,还有十几个华人代表,既有唐人街大佬,也有硅谷新贵,总之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所以在众目睽睽之下,张潮也只能勉强忍住时差带来的强烈困意。
自从半年前张潮在美国掀起反思美国历史、促进族裔平权的运动以来,美国社会被迫再次开始审视一百多年的华工命运和《排华法案》。
加州这样族裔繁多、圣母横行的地方,当然要走在潮流尖端。所以在「兰登书屋」掌控的媒体力量的推波助澜下,终于促成加州政府成为全美第一个向华工以及《排华法案》道歉的州政府。
代表加州政府发言的,自然是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
作为一个奥地利人,他对此简直毫无心理负担,让助理把发言稿写得要多声泪俱下就有多声泪俱下,配合他不算太好但足够用的演技,视觉效果上确实颇为感人。
施瓦辛格在台上吧了一阵,说道:“为了表彰张潮先生对加州平权和正视历史的贡献,我们将授予他「洛杉矶市荣誉市民」的身份!”
说罢带头鼓起掌来,台下也跟着鼓掌,现场的气氛渐入高潮。
张潮在掌声中站起身来,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上台,站到了施瓦辛格身边。
这时候他才感受到这个前世界健美先生、终结者T800的身躯有多么庞大,自己的180公分的身高以及不算瘦的体型,在施瓦辛格面前就像个未成年的小男孩。
张潮从施瓦辛格手上接过一本「洛杉矶市荣誉市民」证书,和一枚金色的金属制加州州徽章,向台下的观众展示了一下,又引来了一阵掌声和欢呼。
施瓦辛格顺势让张潮说两句,张潮也没有推辞,顺势站到话筒旁边,说了一通“感谢……”的客套话后,就切入正题道:“从1848年淘金热到横贯北美大陆铁路的贯通,超过30万华工跨越太平洋,用双手与智慧塑造了加州的繁荣根基。他们在中央谷地改良灌溉技术,使荒漠变为粮仓;
他们在内华达山脉的绝壁上铺设铁轨,以每英里牺牲1.2人的代价连接起美国的经济命脉;他们在萨克拉门托的矿山中提炼出加州的第一桶金,却从未获得平等的土地所有权。
所以我们必须直面加州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1882年《排华法案》不仅是联邦层面的耻辱,更是加州地方政府纵容暴力、默许歧视的直接后果。
华工被剥夺证人权利,无法通过法庭捍卫生命与财产;他们缴纳高额‘外籍矿工税’,却无权进入公立学校与医院;甚至连遗体归葬故里的朴素愿望,也因‘骸骨法案’而化为泡影。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种制度性压迫通过文学作品的扭曲得以固化。正如马克吐温早期小说中将华人描绘为‘不可同化的异类’,主流社会通过建构文化他者性,为剥削披上文明的外衣。”
张潮的发言引起了台下听众的不同反应
那些西装革履的白人精英,明显变得局促不安起来,他们没想到张潮在今天这个“大喜的日子”,还要把这个疮疤再揭出来一次。
只有少数几个的黑人代表和政府官员,则略带幸灾乐祸地看着那些白人的反应,有些人还互相交头接耳,不知道说些什么。
而华人代表们,则神情严肃、目露沉痛,有些人还郑重其事地把一只手按在胸口,口中低声地喃喃自语。
这些反应,也都被现场的记者捕捉了下来。
张潮并没有准备说太多,很快切入主题道:“我认为仅仅只是道歉,并不足以代表加州官方的诚意,只有付诸行动,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坐在侧面,本来笑得很开心的施瓦辛格笑容一下僵住了:张潮准备干什么?
没等他细想,张潮就已经把后续的话连珠炮一样说出来了:“首先,我希望将华工历史纳入加州K-12必修课程,重点讲授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排华暴乱及华裔移民对农业科技的贡献。
其次,我希望在加州的官方博物馆建立华工纪念专区,镌刻1882年到1943年间因排华政策受害者的姓名。此外加州的图书馆应该系统发掘华工在水利工程、矿产冶炼等领域的技术专利档案。……”
听到这里,施瓦辛格松了口气,这些要求都没什么,让教育部门改改教材、指挥博物馆图书馆加个房间的事,好说。
但是张潮的下一个“希望”就让他彻底坐不住了:
“最后,我还希望以加州政府的道歉为起点,向受到歧视和迫害的华工以及华工后裔进行实际的经济赔偿。虽然再多的金钱都无法弥补当年对华工造成的伤害,但却可以向全世界展现美国人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历史责任的担当精神!
赔偿是有价的,美国人民的信誉是无价的!”
听到这里,施瓦辛格人都麻了。
张潮刚刚的发言里就提到了,当年单单在加州的华工数量就不少于30万人,他们留在美国的后裔更是数以百万计,加州占大头。
这要一个个赔过去,加州政府当了裤子都不够的要知道现在正在金融危机期间,加州政府本来就举步维艰。
施瓦辛格之所以同意代表政府向华工道歉,一方面是为了争取加州百万华人选民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赢得华人阔佬的欢心,得到一些捐款来缓解燃眉之急。
没想到捐款还没有收到,竟然凭空多了天文数字的“可能支出”,这已经不能用“偷鸡不成蚀把米”来形容,简直就主动往人家手里送人头。
施瓦辛格想拿张潮刷政绩,张潮却想拿他刷销量!
关键是张潮的这个提议实在太有煽动性了,台下的听众有不少已经不是那种指尖点掌心的仪式性鼓掌,而是站起来一边点头一边拍手,还有人吹着口哨,几个黑人更是用双手指着张潮,意思是“你小子,好样的!”
施瓦辛格突然反应过来,张潮这个提议背后还藏着更可怕的发展:
如果给华人赔偿,那要不要给黑人赔偿?
要知道《排华法案》从1882年到1943年,一共执行了61年,受害华人大致就是几十万;而美国普遍性地废除歧视黑人的相关法条,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了,从建国时期算起,差不多200年,受歧视、受迫害的黑人肯定数以千万计。
美国是个判例法国家,赔偿华人等于给赔偿黑人以法理依据,那别说加州了,联邦政府和其他黑人多以及老南方的城市都得原地爆炸。
这么多年来,关于这方面的赔偿问题,始终是悬在美国政府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大部分政客与媒体都选择了故意忽略。
就连最激进的黑人民意团体也很少往这方面考虑毕竟人数过于庞大,涉及的金额更是天文数字,大家都没有想过真会赔这笔钱。
但「种族歧视赔偿」如果由华人群体提出,那就很微妙了人数够多,又不太多;影响力够大,又不太大;赔偿金额很高,又不是太过于离谱……
还是由张潮这个中国人来替同胞提的;
还是在美国族裔平权运动如火如荼之际提的;
还是在施瓦辛格代表加州政府正式道歉、认错之后提的……
这未免有点过于天时地利人和了。
问题是这个先例不能开啊!这就是个「潘多拉魔盒」,开了以后美国可就不是美国了关键这个篓子是他施瓦辛格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