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827节

  俩老头交头接耳地走下舞台,特意走到第二排《历史的天空》剧组边上和路宽拥抱。

  后者早已起身相迎,微微前倾的姿态像在调试摄影机焦距,将兄弟俩映在眼底的讪讪与真诚都收进景深。

  “《历史的天空》令我们泪流满面,它终将获得应有的评价。”

  “谢谢,恭喜《老无所依》拿到最佳影片,这是西部片的大成之作,二位值得这个荣誉。”

  被现场媒体记者捕捉的这一幕,应该会成为艺术的佳话,和对西方式偏见的讽刺。

  迄今为止最寒酸的一届奥斯卡接近尾声,包括昆汀、斯皮尔伯格、李安在内的导演,刘易斯、朱迪福斯特等演员都找到路宽握手致意。

  “我的父亲是苏格兰人,《勇敢的心》是他的最爱,这种民族伤痛我能够理解。”

  刘易斯对这位中国导演很有好感:“我回去会发一条推特,希望这能给你们的电影提供帮助。”

  “谢谢,恭喜你的影帝帽子戏法。”路宽笑道。

  乔治克鲁尼、约翰尼德普、凯特布兰切特等此前打过照面却不熟悉的顶咖们接踵而至,除却艺术上的认同,也有对这位独立于六大之外的互联网电影新贵的交好。

  从《潜伏》、《鬼影实录》到《暮光》系列,北美问界电影项目的成功率令人艳羡,掌握的奈飞也是不可忽视的渠道力量。

  一直到昆汀和哈维这对“恶行恶相”的老搭档联袂而至。

  “Fuck学院!老子94年《低俗小说》输给《阿甘正传》时就说过,奥斯卡就是他妈的大型赎罪券发放现场!”

  路老板笑道:“很不幸我也领到了一张,不过你声音小点儿,别被汉克斯听到。”

  其实汉克斯就在边上,一脸无奈地看着昆汀。

  后者摊手:“不要介意汉克斯,我们在奥斯卡结束后有个舞会,待会儿好好喝几杯。”

  围观的众人皆笑,大家对这个癫狂的家伙见怪不怪,随着记者蜂拥而上,都各自散去。

  不远处的默多克、邓温迪等人悄然看了几秒,后者也没有上来说风凉话的胆量。

  因为福克斯的影片参选正常公关倒也罢了,当面嘲讽就是再次宣战了,默多克不会允许她这么做。

  再者,她的小伎俩又完全达到了目标了吗?

  似乎也不见得。

  奥斯卡历史上的最佳影片不可胜数,但冤案只有那么几桩,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2008年的这一届奥斯卡即便没有沦落到冤案的地步,但今晚好莱坞左派电影人起立鼓掌声援,和颁奖典礼后轮番致意的佳话,注定将载入影史经典。

  《历史的天空》剧组一起退场,《综艺》记者递上话筒:“路,对最佳影片的归属有什么评价?”

  “《老无所依》是一部杰作,科恩兄弟的叙事和影像风格独树一帜,他们值得这座奖杯。”

  记者很不甘心,他甚至把“中国天才导演炮轰奥斯卡”的标题都拟好了,就等着路老板写正文:

  “今天现场这么多为你惋惜和声援的巨星和导演,难道你不觉得败在文化偏见之下很不甘心吗?”

  “我们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已经达到,这是我唯一的诉求,谢谢。”

  《好莱坞报道者》的记者挤上前递来话筒:“路,准备和昆汀、哈维他们一起参加奥斯卡后的美女派对狂欢,释放对学院不公的怨气吗?”

  路老板瞥了记者一眼:“没有,我从来没有这个习惯。”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记者不死心,又转向他身边年轻的柏林影后:“Liu,2005年莱昂纳多《飞行家》冲奥失败,吉赛尔邦辰直接包下圣莫尼卡海滩的日落塔酒店顶层,据说请了不少美艳女郎给他助兴。”

  “你会怎么安慰自己的男友?”

  刘伊妃闻言微微偏头,故作严肃地抿了抿唇,开始采访牛逼症:“安慰他?多人游戏啊!”

  记者们眼前放光:“哦!相信路会很喜欢你的慷慨,你能接受另一半有其他伴侣吗?”

  小刘嘴边绽开梨涡,巧笑嫣然:“不是,我说的是大家一起涮火锅,比起美女,中国男人更喜欢美食,你想多了。”

  其他伴侣?我大概锤不死他。

  记者们拼尽全力也没能从这两人身上捕获什么怨气和大新闻,只有自己回去合计下怎么标题党和震惊体。

  乏善可陈的一届奥斯卡就此落下帷幕。

  已经接受现实的小情侣并肩走出这座世界最大的名利场,汉克斯、摩尔等人告别离开。

  刘得华和巩莉都被经纪公司安排去参加奥斯卡后的酒会和商业活动,众人在柯达剧院门口作别。

  刘晓丽不无遗憾地摩挲着手中的最佳导演小金人:“可惜了,真可惜了。”

  路宽笑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八九,至少能收获点大众的同情分,对票房不是坏事。”

  “其实这么说其实也挺大尾巴狼了,这可是最佳导演啊,这么多年只有两个华人导演拿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今天现场的记者无疑会把《历史的天空》“憾负”、“惜败”的名头吹响,对于电影何尝不是另一个途径的宣传?

  老母亲不愿做电灯泡先回了酒店,刘伊妃又拽着男友来到了唐人街的小肥羊。

  从2004年带着《异域》参加完奥斯卡后的第一次光顾,显然已经成为两人的自留地了。

  红毯后的刘伊妃战斗力顶级,七上八下地涮肉吃菜,忙的不亦乐乎。

  “吃啊,看着我看嘛?”

  “你不嫌辣?”

  美国小肥羊用的是更符合西方人口味的辣椒,用安纳海姆辣椒和普韦布洛辣椒的混合配方,还加了烟熏甜椒粉,保留了香气又降低了口腔刺激,更符合西方口味。

  不过对于有才又爱吃的刘伊妃还是过量了。

  “不辣啊!哪里辣?”

  刘伊妃的筷子尖还悬着一片裹满红油的羊肉,辣椒籽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她鼻尖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不辣”从她泛着水光的唇间蹦出来,显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路宽喝了口啤酒:“你心真大啊,我还想着跟影后失之交臂,你会不会伤心难过呢,那就晚上回去再好好安慰你吧!”

  小刘嘴里的肉瞬间不香了,苦着脸道:“大哥,要不别安慰了,咱好好睡觉吧!”

  这句话听着有点儿耳熟。

  “那你就安慰安慰我,憾失最佳影片,我这心里难过得像干涸龟裂的田地,需要滋养。”

  刘伊妃单手托腮,指尖在脸颊上轻轻点着,眨巴着杏眼温声道:“要不放你跟莱昂纳多他们去嗨皮?放松一下。”

  “拙劣的试探。”路老板一丝情绪波动也无,摇头将易拉罐中的啤酒饮尽,口中辣度稍减。

  “哼哼,你看看记者提的那些问题。”小刘嘴里咬着筷子:“可见你们过去狼狈为奸有多可恶,幸好有我拯救你这个中年失足男子。”

  “你毁掉了很多就业机会,影响了GDP增长,加州州长估计以后不太欢迎你了。”

  两人笑谈了一阵,路宽的手机进来几条信息,来自哈维和国内的互联网舆情中心。

  小刘头凑过来,看得眼前一亮。

第413章 焉知非福?全球狂飙!

  本届奥斯卡因为电影频道的垄断,其他门户网站只有图文直播。

  图文直播的现场图片基本都是外派记者现场摄制,以及转载国外大型媒体,真正的奥斯卡现场视频还得等十个多小时以后的电影频道录播。

  电影频道会对一些有碍观瞻和团结的内容进行剪辑,不至于叫有害思想荼毒国内观众。

  但时刻关心《历史的天空》的本国影迷和刘伊妃粉丝早就急不可耐了,于是在获悉了本届奥斯卡上有关《天空》憾负女主、最佳影片等奖,又获得现场鼎力声援后,国内外媒体的鼓噪声愈大。

  哈维和国内舆情中心发来的信息,充分论证了这一点。

  而北美新闻的迅速发酵,显然是前者出了力的。

  犹太安禄山被调教的这几年,现在做生意越来越有良心了。

  未来电影大师和未来女斯坦尼回到比弗利山庄的豪宅,打开电脑看起甚嚣尘上的舆论关切。

  众多现场采访的北美媒体都先发了简讯。

  《综艺》:全场起立致敬!《历史的天空》憾失最佳影片,好莱坞用掌声抗议文化壁垒,影帝刘易斯领衔声援中国导演。

  《好莱坞报道者》:奥斯卡的“金陵困局”,让一部媲美《辛德勒名单》的电影止步于最佳导演。

  《纽约时报》艺术版:路宽《历史的天空》与奥斯卡的“选择性失明”。

  对比分析:1993年《辛德勒的名单》横扫7奖 vs 2008年金陵题材影片遭遇“技术性截杀”。

  《卫报》:起立的掌声和坐下的偏见,;谈奥斯卡最佳影片为何再次回避亚洲叙事。

  再翻到国内板块,不少专业媒体已经发出长评。

  《电影艺术》是国内隶属于文联旗下电影节协会的专业电影杂志,也在柏林采访过剧组一众主创,在奥斯卡落下帷幕的第一时间在博客网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奥斯卡的“选择性失明”与华语电影的困境》

  2008年奥斯卡颁奖礼上,《历史的天空》虽斩获最佳导演,却因文化壁垒与政治考量错失最佳影片,这一结果暴露了奥斯卡评委体系的深层偏见。

  好莱坞左翼影人的集体起立,恰恰是对学院“双重标准”的无声抗议。

  华语电影在西方话语体系中的突围,从来不是技术或艺术的差距,而是价值观的博弈。

  路宽用镜头还原的历史真相,触动了人性却未能撼动意识形态的高墙,这不仅是《历史的天空》的遗憾,更是奥斯卡自我局限的证明。

  《中国电影报》一向是路老板的坚实拥趸,也立刻发出声援,主流媒体都知道在国内首映之前,需要为影片造势。

  《掌声与奖杯:一场未完成的公正》

  柯达剧院内雷动的掌声,比那座镀金的小金人更值得铭记,《历史的天空》的“失败”,实则是西方主流影坛对自身偏见的妥协。

  当刘易斯、斯科塞斯等巨匠以行动声援时,奥斯卡的评审机制已遭遇信任危机。

  华语电影无需迎合“他者”审美,路宽的作品让世界看到,真正的艺术超越奖项,而历史的回响终将穿透偏见。

  国内著名影评人戴锦华做客心浪直播间,对此事发表评论:

  这是华人导演的第二座最佳导演,但却是中国电影的第一座最佳导演。

  李安的《断背山》能获奖,本质上仍是因为它符合西方对自由与少数群体的叙事偏好;

  但而《历史的天空》的惜败,恰恰暴露了奥斯卡对非西方历史创伤的“选择性共情”。

  其实,路导的失利我们暂且叫作失利,即便我认为拿到最佳导演已经是个极了不起的成就了。

  路导的失利,本质上还是因为中国导演的电影语言和内核,在西方价值评价体系下的桎梏太大。

  奥斯卡评委中78%为美国本土成员和白人,他们的审美框架根植于西方文化传统,对普世价值的定义隐含着强烈的盎撒文化底色。

  华语电影中常见的集体主义叙事如家庭伦理、社会关系网络、历史语境如儒家思想、革命记忆,往往需要经过文化转译才能被西方理解。

  加上目前的地缘政治关系,西方对华语影片中的叙事内涵持警惕态度,容易被歪曲成意识形态的输出,这在路宽导演的《塘山》在北美上映时已经初现端倪。

  影片中我军优秀的精神风貌和作战纪律让西方人高呼不可置信,甚至妖魔化为征兵广告。

  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华人缺席,本质上是百年全球电影工业殖民史的文化遗留问题。

  打破困境的关键,不仅在于获得某个奖项的认可,更在于构建华语电影的文化主体性

  让华人故事以自身逻辑被理解,而非作为西方价值体系的“他者补充”,当《红楼梦》式的东方叙事能与《哈姆雷特》式的西方经典并置讨论时,奖项的突破或许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2008年的戴锦华已是中国电影理论界与批评领域的旗帜性人物。

  作为燕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她以文化研究学派的批判视角,构建了一套融合西方左翼理论如法兰克福学派、后殖民主义,与中国本土经验相结合的电影分析体系。

首节上一节827/10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