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803节

  他斟酌了一下自己的语气,试探道:“其实,这两年解禁的导演们,在国际市场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前文提到过,因为官方给七君子们的松绑,华语电影创作题材边界的拓宽,第六代们对于国际奖项的斩获是成果颇丰的。

  李安2005年的断背山暂且不提,他主要还是安乐姜志强和纽约资金支持的导演;

  但从路老板2005年的《返老还童》拿到金熊开始,当年顾长未的《孔雀》拿到银熊;

  2006年贾科长的《三峡好人》斩获金狮,随即是去年王权安的《图雅的婚事》斩获金熊。

  华语电影在欧洲三大迎来了一波小高潮,在加上今年三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均质量不凡。

  刚刚放开手脚的第六代们其实是很欢欣鼓舞的,煤老板们的资金也开始蠢蠢欲动,贾科长明年这两年一直是门庭若市。

  只是怀揣着雄心壮志的小帅导演,在昨晚看完《历史的天空》以后,已经完全没有了什么竞争的心思。

  以电影这个世界第七艺术的领域而言,对于路宽,他是服气的。

  但对于他对艺术片的判定和认知,四处演讲鼓吹电影工业化而言,王小帅觉得自己还有话要说。

  路宽瞄了一眼嘴强王者,不可否认第六代的才华,但眼界决定屁股、屁股决定脑袋。

  让他们去积极拥抱商业片的难度太大,路老板也早就放弃了多费这些口舌,转而用自己牵头创办的泛亚影视学院去实现未来的构想。

  “贾科长、王权安导演,还有小帅导演你,都是对中国电影做过贡献的。”

  “但就整个电影产业发展而言,艺术片还是搞分线制合适一些,并非主流。”

  路老板微笑道:“我不是贬低艺术片,《历史的天空》、《塘山大地震》虽然都不是纯粹的艺术片,但更不是纯粹的商业片。”

  王小帅颔首:“路导,我也跟你交流一个数字。”

  “从老贾的《三峡好人》在柏林夺金狮,在国内票房也表现稳健以后,去年晋省的民营影视公司注册量翻了两番。”

  “我认为在改变中国电影活水不足,做大电影大盘这一点上,艺术片和大家口中的第六代也是有很大贡献的。”

  “你说艺术片会死在商业化浪潮里,但我看到的是艺术片也在创造商业机会。”

  这话其实不能算错。

  对于因为经济危机影响手握大量现金,开始逐步转移投资板块,寻找下一个风口的的煤老板们来说,他们急于寻找合适的投资对象。

  就像杨蜜男友许多金的家族一样,他们对本省的宁皓、贾科长等导演的成功倾注了目光,谁不希望能找个家门口的靠谱些?

  加上这两年第六代们的国际影坛的斩获,能够吸引外行资金的关注很正常。

  不过王小帅把只看到了资金蜂拥进来,看不到资金怎么活着出去,典型的管杀不管埋。

  现在还不是太明显,只有王权安的《图雅的婚事》大扑,等到他的《左右》等艺术片也“叫奖不叫座”,煤老板们也不是傻子,自然会审时度势。

  但问界的电影盘子是封闭的,除了中影、鹰皇和国外资本,不缺钱的情况下极少放出份额。

  澄天是日资,华艺是邓温迪和阿狸做后盾,但凡是自己觉得好项目,绝不会让煤老板染指的。

  一些比较边缘化的项目,反而能拿出来给喜欢指定女主角的煤老板们米西米西。

  但最后一做账,结果也不会太好。

  到时候煤老板被一顿坑,看到了这个行业深水区的景象,自然又会一窝蜂地撤退。

  这对内地整个电影大盘无疑会带来一定打击

  电影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项目,现在好像不缺钱,大家瞎霍霍。

  等到场外资金谈电影色变了,你求都求不来。

  当然,煤老板撤退后再进来的互联网资金,那又是另一种玩法了,更体现资本赤裸裸本质的玩法。

  不过这些话路老板没兴趣同王小帅讲,每个人的眼界有差距,他想要陶醉就陶醉一番吧。

  “争论没什么意义,小帅导演,我是衷心希望每位认真对待工作的导演都能有电影拍,听了你的话我很高兴。”

  “但我说的电影工业化,不是太快、而是太慢。”

  “而且是就算现在紧赶慢赶,还是太慢。”

  路宽抬手打断了有强烈辩论欲望的第六代导演:“拍《泰坦尼克号》的詹姆斯卡梅隆,有一部筹备了四五年的科幻片应该会在明年上映。”

  “到时候小帅导演可以感受一下,我为什么说我们的动作还是太慢、太慢。”

  王小帅张口欲言,无奈对方已经转身走远。

  他在心里暗暗思忖着究竟是什么科幻片,能让这位青年导演如此危言耸听?

  自然是《阿凡达》。

  《阿凡达》在2010年1月全球首映,最终的全球票房数字是212亿人民币,中国国内票房13.39亿。

  2008年刚刚过去的贺岁档中,票房冠军是2亿露头的《投名状》。

  而后世2009年的内地票房冠军是举全国之力的《建国大业》,总票房4.15亿,观影人次1100万,含自愿。

  一年后的《阿凡达》票房数字是它的三倍,观影人次2800万左右。

  现在让国内所有电影从业者放开了脑子、再多装几个胆子去猜、去想

  有人敢信在两年之后,有一部电影能在中国市场狂砍13亿多的票房吗?

  至于阿凡达给国内外影坛和行业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影响,更不必提。

  仅就3D银幕数量来看,2010年的数字是600块。

  而当年受到《阿凡达》给行业带来的巨大刺激后,国家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高新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这个数字在十年后是8万块。

  2010年当年,光线和华艺就开始投资特效工作室,互联网资本也进军特效行业,后来企鹅参与投资了《阿凡达水之道》的项目。

  在2008年的今天,即便是从出道之初就一直在发展和完善自有特效公司的路宽,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阿凡达》挟风雷之势肆虐。

  詹姆斯卡梅隆从1994年就完成了《阿凡达》的剧本初稿,开始构建潘多拉星球和纳美人的世界观。

  当时甚至连《泰坦尼克号》的影子都没有。

  一直到1997年他在拍摄纪录片《深渊幽灵》时开始研发水下3D技术,在2004年受筹备中的《指环王》的动作捕捉技术启发,才开始了这部恢宏巨制的重启。

  夏虫不可语冰,当时代要淘汰你的时候,一声招呼都不会打。

  电影工业化的道路相当艰难,路宽也只有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筚路蓝缕地推进。

  即便走得很慢,但做,总比不做要好。

  

  半自助的餐厅内,汤姆汉克斯转了一圈,才有些兴致缺缺地回来。

  “我必须承认,中国的美食是会让人上瘾的,在洛杉矶吃的Crystal下厨的中餐,和前天在柏林中餐厅吃的食物就让人流连,以至于”

  他无奈地给大家示意自己盘中的高级白人饭:

  烟熏三文鱼配酸奶油与鱼子酱、柏林传统肝酱配黑麦面包、芦笋沙拉。

  “以至于我现在都没有太大的胃口。”

  刘晓丽笑着邀请:“等月底去中国跑宣传,请你们到家里用餐,吃个够。”

  “刘女士,你应该早点讲的。”摩尔悻悻地放下想去挖松露烩饭的汤匙:“我从现在开始就要为中国行的美食预留热量缺口了。”

  朱丽安摩尔1960年生人,减肥是她和刘伊妃这样的演员的终身命题。

  白种女性的体脂率一般都略高于东亚女性,特别是摩尔这样宽髋的梨形身材,视觉效果上易胖感很明显。

  这也是路宽邀请她扮演微胖的美国女性魏特琳的原因,外形上增个肥就很近似了。

  影后侧头同刘晓丽打趣,看到“胡吃海喝”的小刘,顿时更加郁闷了。

  人比人气死人啊,二十岁的小姑娘就是不一样,想怎么吃怎么吃。

  在电影节前为了红毯上镜不水肿,狠狠地饿了几天的刘伊妃,今天开始疯狂进食。

  不过也是由于柏林的温度太低,人体有补充热量的生理需求。

  路老板调侃道:“摩尔,你这么看着她,她都不好意思吃了。”

  “我怎么不好意思?我好意思得很!”小刘拿叉子叉走一块男友餐盘里的烤猪肘脆皮。

  烤猪肘配酸菜和土豆泥是很多德国人的最爱。

  “演员的自我修养我通读了好几遍,里面没有提到节食。”

  “我的表演老师路大导演,对我的身材也很满意。”

  刘伊妃笑着冲摩尔扬了扬手里的“优质脂肪”:“所以我宁愿多运动几小时,也不想委屈自己的胃,前几天真把我饿死了。”

  汉克斯和摩尔其实都不敢多吃,路老板则是对洋人饭一向没太大胃口,刘晓丽吃得也很少。

  于是大家都饶有兴致地像看大熊猫一样围观小刘。

  餐厅里不乏有人拿着手机偷拍这边几位电影节红人的,只不过少女甘之如饴,仍旧自顾自地用餐,完全不在乎旁人的眼光。

  刘伊妃的吃相自然是和粗鲁不沾边的,但也没有什么刻意的矜持。

  嘴里咬着贝果,腮帮子微微鼓起,嘴角沾着一点奶油也不在意,反而更添几分俏皮。

  她的吃相里有一种孩子般的纯粹,老母亲笑呵呵地看着闺女,给她拍了张照片。

  “今天的素材有了。”不知道是不是做了北美推特的“幕后黑手”,刘晓丽现在是骨灰级的微博类社媒爱好者。

  每天发一些自己养的花花草草、猫猫狗狗,收藏的瓷瓶、花瓶等瓶瓶罐罐。

  最多的自然是大闺女的“丑照”,并以此为乐,其实就是一些鲜活些的生活照。

  都是她养的,小刘不知道应该归到花花草草还是猫猫狗狗里面去。

  “茜茜,好多人拍你呢。”老母亲笑呵呵地看着小刘,给他倒了一杯柠檬水:“我早上在酒店外面散步,很多人都认得我了。”

  《历史的天空》带来的轰动效应明显,加上为了卖片和评奖进行的宣传公关,小刘在知名度相对最低的欧洲也逐渐不再面生了。

  汉克斯感慨道:“看Crystal吃饭总是透着鲜活的生命力,这才是生活啊。”

  “串词了吧阿甘?”路宽笑道:“生活不是巧克力吗,怎么现在变成刘伊妃嘴里的大肘子了?”

  阿甘也给出生动的回应:“我看Crystal还要像《拯救大兵瑞恩》一样给这盘黑森林蛋糕来个‘不惜一切代价’的作战计划。”

  众人听得大笑。

  “先生,这是你们要的场刊和媒体杂志。”

  餐厅服务人员很专业,送来了昨天参加首映的专业媒体记者们,赶工了十几个小时的智力成果。

  “多少分?”小刘这回顾不得吃了,轻侧螓首,看着男友手里薄册子

  所谓场刊,就是一种电影节期间的临时出版物,每天更新一次,用来动态追踪影片评价与行业动态。

  算上今天影展第一天的展映电影,目前也就不到十部电影,只有简单的评分和影评。

  像《视与听》、《电影手册》等专业媒体对《天空》的评论还要迟些才能出炉。

  刘伊妃侧头过来,一时间也有些惊住了。

  汉克斯和摩尔相继发问,路宽这才感叹着摇头:“有些出乎意料,3.4分。”

  你们给的太多了!

  赵飞惊奇:“3.4?快要追平历史最高了啊!而且我们才放了一场。”

  柏林影展的场刊从1980年建立起现代的评分机制。

首节上一节803/10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