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面对日苯驻美大使和右翼渣滓都不曾掉泪的张纯如,此刻已经有些掩面救不得。
她蹲在刘伊妃身边,将小姑娘的手紧紧握住,又泣诉着飞机上的自责。
“从认识你开始,我一天天开朗起来,你却一天天沉寂下去。”
“我母亲看到在电视上的你,对我讲你简直就是另一个我。。。”
张纯如已经有些哽咽地说不话:“这话令我害怕,我真害怕这是一个诅咒,是你代替我吃了这么多苦,可你本该只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女啊。。。”
刘伊妃不住地摇头,俯身抱住了她,两人温热的脸颊互相传递着暖意和力量。
泪如雨下的她,只恨自己无法开口言说心中的感恩和感动。
这一刻,也许只有两世为人的路宽才更加感慨莫名吧?
不得不说,张纯如对于小刘的自责和心痛之语,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这一世的必然。
而他本人,就是这一切的推动者。
2002年用这样一部电影延续了张纯如生的希望;
但与此同时,这样的题材和他对电影质量的要求,却客观上逼得刘伊妃必须要全身心投入,才能成就这个角色。
也成就她自己的表演之路。
彼时作为《爆裂鼓手》中的法西斯老师的青年导演,小心翼翼地看护着自己这个初出茅庐的菜鸟女徒弟。
在这个过程中,张纯如的精神痛苦在逐渐减轻,因为她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但刘伊妃却不可避免地沉沦在角色和电影中,也因为她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自己的表演之路得以跃迁的希望。
客观上来讲,看起来倒真的像小刘替她分担了这些痛苦。
张纯如和刘伊妃,这两个年龄相差近二十岁的女性,这对青年女演员和传奇女作家的组合;
用自己优雅、坚韧的灵魂,共尝着这一杯历史的苦酒,也共谱了这一篇人性的华章。
而他路宽,就是这一切的见证者。
也只有他,才知道这是一段被穿越者篡改过的悲情往事。
希望它能嬗变成这一世的美好。
只是现在还容不得他展望这么多,看着眼前抱头痛哭的“大小张纯如”,青年导演知道必须要百分百地将刘伊妃抽离。
“明天开始,小刘就跟着我吧。”
刘伊妃泪眼婆娑地抬头。
路老板故作轻松:“我要准备外委会和司法部的收购听证会,你帮我整理材料,也算转移注意力了。”
刘晓丽也抹着眼睛走过来,只觉得这两年的眼泪尤其地不值钱:“这样也好,一个人在家闲得无聊,总归又要胡思乱想了。”
时至今日,老母亲对这个青年导演已然是完全放心。
面对闺女现在的情况,如果还有一个人能有办法解决,刘晓丽宁愿相信是他。
他总是有办法,无论是什么办法。
就像去年在福克斯电视台的楼底一样。
无论如何,这两日还风雨飘摇的刘伊妃,总算是盼来了自己的心灵港湾,叫她这一叶扁舟暂时不至于有倾覆的危险。
深夜的庭院里,无心入眠的男子深陷在藤编椅中,手边的青石烟灰缸斜插着几支烟蒂。
庭院灯将斑驳的树影投在在略有些皱巴的衬衫上,在夜风的摩挲下显得有些寂寥。
二楼刘伊妃房间的窗帘前掠过人影,随即灯灭。
路老板夹烟的手指僵在唇畔,烟灰积成长条灰柱,无言地看着那扇窗。
窗后的小刘也端坐在床边,感受着透过窗纱逸进来的月光。
她握着手机,整个人的思绪像是被云山雾罩,无从摆脱,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欲言又止”。
路宽长叹了一口气,将最后一支烟碾灭在烟灰缸中,苦苦思考着拉她上岸的办法。
月光漫过他的眉骨,在眼窝处投下阴影。
瞳孔里晃着那扇黑窗的倒影,仿佛吞没了整座比弗利山的星光。
感谢 【有位姑娘叫顾楠】上盟主!
感谢兄弟支持!
感谢水群、提供各种图片、视频素材!
最近实在太忙,过了这一段时间补上加更,目前欠3.
第350章 听证会后,带你逃离全世界
路宽和刘伊妃的身份羁绊,在这些年里有很多种组合。
2001年初见时,是一个刚刚下山的穿越小道士,和刚准备进入娱乐圈的懵懂少女。
2002年的《金粉世家》剧组,是传道授业的表演老师,和苦练不缀的新手女徒弟。
2003年的《异域》剧组,是严苛暴虐的法西斯导演,和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年轻女演员。
2004年的问界控股,是隐形资产已经登顶的内地首富,和被打造成第一流量小花的摇钱树。
在这个过程中,刘伊妃也带着少女怀春的缱绻,对他暗生情愫。
直到2005年,一场震惊内娱的“825伊妃事变”,将两人的关系打入谷底。
路老板精心绘制的画作跳出画框,珍稀的瓷器自投于地,这一对青年男女的关系陷入冰点。
2006年,一场来自敌人精心谋划的福克斯电视直播改变了这一切。
让进入“李明和露西”式关系轨道的两人,又相向而行,更进了一步。
2007年,身处时代浪潮和厚重历史题材电影中的青年男女,关系的羁绊更加多元化。
导演和女演员,老魔和江湖女侠,洗衣机和家用改造工程师。。。
阴差阳错地,现在两人又有了一个新的组合名称。
青年总裁,和他的小哑巴女秘书。
女秘书被路老板使唤了两天,算是稍稍从精神泥潭里拔出了腿。
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路宽在给她赋能,赋予她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因为拿到奈飞,也是为这部电影和未来许多电影的宣传、渠道助力。
既然暂时无法以演员和主角的身份推进工作,换个角度,也算殊途同归。
24号一早,路老板和小哑巴女秘书来到K街,和公关团队进行最后的定案。
关于一些敏感问题、程序正确等等。
刘伊妃不能讲话,青年导演则干脆干起了导游,给她介绍着沿途的历史。
“看到那个新古典主义的建筑没,那是布鲁斯金学会,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智库,被称为全球第一智库。”
“咔嚓!”
小刘不说话,只是一味拍照。
拍岁月凝固的艺术建筑,拍天地,也拍他。
“那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是世界银行。”路老板指着一处黄铜门牌,上书“世界银行1997”。
两人停在斑马线前等待国会警察的车队通过,黑色的警徽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光。
绿灯亮起,沿途的世界顶级政治、金融精英们纷纷快步通过,公文包金属扣与星巴克纸杯碰撞作响。
“你可以观察这些人的表情和细节,以后说不定也会有类似的角色。”
小姑娘面无表情地点点头,陷入情绪死循环的她,又不免心里一黯。
类似的角色。。。
如果我再也不能说话怎么办?
还能做演员吗?
她瞧着身边带着墨镜的男子侧脸,其实是有些跃跃欲试,想要问出这个问题的。
“八年前!”男子沉稳的声线打断了她的胡思联想,把小刘又扯回了这方伟岸的天地。
“八年前,波音、福特、通用等美国顶级制造业巨头,一共花费了1.2亿美元,组织了从国会到议员数百人的游说团队,在这条街上奔走。”
路老板感慨道:“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游说大战、舆论大战,最终在99年推动了《中美双边协定》的签订,为我们加入WTO扫清了障碍。”
小秘书看着他的手舞足蹈,知道这笔价值45亿美元的奈飞和3亿多的添头漫威,是他这一年多以来的苦心谋划。
也事关未来事业的宏伟布局。
任谁,站在这样世界顶级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即将挥毫一副未来时代发展的巨作,能不激动莫名呢?
刘伊妃抿嘴微笑,手里的相机快门连连,记录跟他在一起的每一个画面。
这一瞬间的刘伊妃,眼眸透过相机的滤镜,这个身形如橡树般笔挺的男子映入眼帘,却早已闯入心间。
双肩撑起剪裁考究的英式戗驳领西装,深灰羊绒面料在晨光中泛着雾面质感。
方正的下颌线蓄着修剪整齐的胡茬,灰黑色鬓角如墨线勾勒。
浓眉压着鹰隼般的褐瞳,眼尾的辐射状细纹里,似乎还嵌着这个时代的恢弘。
这样一股有别于艺术家气质的伟岸气概,是另一种叫她沉醉的意乱神迷。
。。。
哈维帮忙联系的公关团队首脑是詹姆斯朗东。
就像哈斯廷斯找到的米切尔一样,这位的来头也不小。
他也是职业律师出身,在美国的法律和政治领域有很强的影响力。
众所周知的2005年中海油竞购优尼科事件,詹姆斯朗东就曾代表达拉斯律所和游说公司,为前者提供服务。
只是这桩涉及能源的并购案太过敏感,加上竞争对手雪佛龙也大招频出,发动了近40位国会议员向Bush递交公开信,这才使得中海油功亏一篑。
不过路宽选择这位的团队,还是因为朗东的另一项工作经历。
路老板带着小秘书进入电梯:“这位朗东曾经担任过Bush的高级顾问,和外国情报顾问委员会主席,是他得以连任的竞选资金的主要筹集者。”
可谓对症下药了。
刘伊妃点头,自然懂这里面的关联。
“你好,路!”
办公室里的朗东起身同他握手,收了一半佣金的游说大佬直入主题。
“前期工作准备地差不多了,这两天主要还是安排几个采访和电视节目,以你的口才和应变完全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