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听到这里暗暗点头,李幼兵历来饰演的军人形象令人印象深刻,2008年刚刚因为《闯关东》荣获金鹰奖,也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长期的角色供养,和演员本身的专业素养结合,这个林峰的表演难度对他而言不大。
随即是被上一世刘慈心的读者称之为“六分仪”的丁仪,由段毅宏饰演。
他在电影和小说中都是一个类似工具人的存在,负责给观众解读有关“量子纠缠”、“量子态”、“量子坍缩”等概念。
最后是冯远争。
“我是张彬,陈光在大学的导师,我以自身悲剧警示科研执念的危险性,却无形中成为陈光的精神引路人,也是科学伦理的殉道者。”
路宽眯着眼听完,不发表任何评论,直接开始剖析每个演员的痛点。
他转向周讯:“林云!你的母亲死于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生化武器,你却造出更加危险的球状闪电武器。”
“你拯救了国家,但宏聚变也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于你而言,这是一种救赎,还是更深层次的沉沦?”
周讯愣了几秒,陷入沉思,所有人也都面色一震。
这间会议室里最年轻的就是刘伊妃,其余谁不是出道多年的演员?
无论起步如何,但总归经历过的剧组不会少。
有些剧组甚至不会有剧本围读这回事,但有的剧组,上来就从初中水平的“剧本围读”,上升到了研究生水平的“灵魂拷问”。
路宽为什么要跳过基础的剧情解析、讲戏,直接去窥探每个人对自己角色的核心认知?
在场也许只有几位之前和他合作过演员,譬如周讯、刘伊妃等人能领会到这种导演意图。
究其原因,还是要回到科幻作品的诠释中来。
比如《球状闪电》中的“量子态”,它既不是爆炸的火光,也不是机械的变形,而是一种违背常识的“存在与虚无的叠加”。
传统特效容易把它拍成简单的“透明鬼魂”或“电子特效”,反而削弱了原著中“科学恐怖”的震撼力。
他在同妻子在南美的蜜月旅行中,产生了利用色彩方法,即“双色域撕裂银幕”和“负面三原色”的想法。
这只是一方面,导演通过电影的色彩、构图、剪辑、声音、特效和演员表演,都能为最终目的服务。
那怎么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协同阐述这种科幻理念和人文内涵?
这就是他现在要做的事:
引导演员将科幻的冰冷设定,转化为角色的情感逻辑。
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相信超现实情节,相信那些光年之外的眼泪。
面对这个问题,周讯显然是有些心得的:“我认为是救赎,是对童年那道无法痊愈的伤疤的救赎。”
“我的母亲在战场上,被化学毒剂腐蚀成血水,这是我永远的噩梦。”
“球状闪电对我来说不只是武器,也是对“不可控死亡”的复仇仪式,由我来决定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去结束战争、毁灭敌人。”
辛柏青打断她:“这并不叫救赎,这是更深层次的毁灭,只不过你是用击退强敌的家国大义掩盖,你的自我牺牲是伟大的,但也具有两面性。”
这段话符合辛柏青扮演的男主陈光,所体现出的懦弱性和儿时创伤。
演员现在进行的对话,本就是对自己角色内核的解读。
扮演科学家丁仪的段毅宏道:“真理需要殉道者,林云是军人,也是科学家,牺牲自己为国家赢得战争的胜利,同时献祭给了研究一生的军事科学。”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林云是救赎。”
刘伊妃皱眉翻着剧本,她原先也是林云的扮演者,也是下过苦功的。
在电影中,林云有过两次“道德困境”的选择:
一次是是否选择用球状闪电打击匪徒,救出被挟持的孩子,但有可能误杀部分孩子,她选择了强行攻击,造成了人员伤亡;
一次就是电影的大高潮,这位军事科学家毅然决然地自我牺牲,完成对敌人的战略威慑,也带来了负面后果。
小刘的观点和周讯一样,林云其实是在救赎自己,即便手段是如此的极端。
众人争论不休,最后只有看向导演路宽。
后者没有直接给出答案,面露微笑道:“大家通过这个问题,应当能理解我的用意吧?”
“仅仅从刚刚的回答中,陈光、林云、丁仪三个角色的核心形象跃然纸上”
“陈博士的创伤性执念,林云的极端理性,丁仪的冷酷神性,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给观众贴的标签,是他们对人物最基础的认知。”
在正式开拍前,路宽努力向对科幻还没有什么经验的演员们做着表演引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钢铁侠》这类漫威电影,在这种电影中,正反两派泾渭分明,角色只有一个标签。”
“但在科幻电影中,我们不能这么简单地赋予人物单薄的形象,那就太扁平了。”
“大家要知道,每个角色都是构建科幻世界观的一部分,你们不但是自己,还要承担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
对电影的解构阐述到这里,包括李幼兵在内的演员们已经非常沉浸了,却也充满疑惑。
在大部分演员看来,拿到角色,分析行动链条、逻辑心理,然后设计细节,完成表演就可以了。
怎么现在感觉拍电影是这么一件玄之又玄的事情了?
可从今天进门开始仔细回想起来,面前这位享誉中外的导演在做什么?
他似乎一直在把所有人往这个《球状闪电》的世界里推,校准、对齐。
把大家当成拼图一样,慢慢地凑出这个科幻世界的真相。
路宽知道这一点比较难理解,于是举了个例子:
“所谓人物不能扁平化,简单体现就是矛盾冲突。”
“刚刚让大家参与角色审判,基于自己人物的立场互相‘攻讦’,目的就是体现冲突。”
“比如陈光和林云的价值观冲突,林峰父女的决策冲突。”
“而在这些冲突之中,最大的冲突就是林云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
“林云是军事科学家,她是军人,也是科学家,她最后选择了同归于尽的方式,不惜可能带来的巨大伤害,完成了对敌人的战略威慑。”
路宽看着大家沉声道:“军人,是用秩序来对抗混沌。”
“科学,是把混沌锻造成秩序。”
他突然转向周讯:“所以我要求你演出来的林云是什么?当你自我量化的时候,演员要在特效、科幻世界观的配合下,给观众传递至少几重情感”
“你声线平稳地报坐标,那是科学家的冷静。”
“你毅然决然地自我牺牲,那是中国式军人的决绝。”
“在此之外,你还是一个遭遇童年创伤的女儿,是一个担负‘漠视儿童生命’的刽子手。”
“这里面有我们东方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也有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对人文理想的终极思考。”
“观众们、特别是西方观众,从你身上看到的是存在主义的悲剧,是人类在宇宙规则前的永恒孤独,这是最能触动人心的。”
随着他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一副悲怆、冷峻、理性,最后又带着人文主义的温暖画卷,悄然在大家眼前铺陈。
这是远比他们从剧本和原著里,能够获取得多得多的理解和深思。
路宽又讲了几句题外话:“大家最近应当都听过《阿凡达》的名头了,问界和他们有合作,我也看过一部分电影素材。”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将要席卷全世界的巨作,不但是商业,更是价值观。”
“我们今天关起门来讲,《阿凡达》的价值观是什么?”
“是白人领袖接管文明改造权,是用科技完成文化殖民,是基督教救世主框架,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李幼兵是少将编制,参加过大大小小的会议,对于文化价值观这一块尤为敏感。
他沉声道:“这已经是普遍的文化现象了,从《泰坦尼克号》就开始,可惜全球没有哪个市场能抵抗。”
路宽正色道:“这么说可能有些阴谋论,但在拿到这部小说时,在改编这部剧本时,我一直在问自己,我心中的目标是什么?”
“我们的功夫片曾经通行全球,侠义仁义是内核,但在科幻电影这一块,如果照搬西方的思想内核,中国科幻也许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因为从技术上来讲,想要在十年内同他们齐头并进,几乎不可能!”
“所以,作为导演,我想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创作理念”
“我认为,中国科幻的独特使命,就是在钢铁苍穹下播种人文根系,通过电影把东方智慧包装成普世的价值观,避免沦落在技术追赶的无力感中。”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这番话如果给后世的小生、小花们讲,应该说是对牛弹琴。
他们连基本的表演都完成不了,遑论对于自己的角色、电影更深层次的探究。
但今天路宽从角色基本形象、深刻内涵开始,一直引导、挖掘、升华到整部电影的核心思想,对于现场的李幼兵等人来说,很是振聋发聩。
毕竟国内有能力、有勇气,还有思路去拍摄科幻的,这位还是独一份。
上一世的《流浪地球》之所以成功,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代表作,因为它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科幻的价值观:
与好莱坞科幻片中宣扬个人英雄主义不同,《流浪地球》中人类成立了联合政府,以中国人为代表的全人类团结在一起共谋解决方案。
《流浪地球》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出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体现了对地球家园的深厚感情。
这种范式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传承了由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所代表的保卫自身家园的传统。
《球状闪电》亦然。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路宽在为这部电影创造了所有便利条件、前置条件后,所要做的就是植入文化、“妥善包装”,然后推向世界。
《阿凡达》来了,我便带着《球状闪电》去了。
包括让饺子去构思中国神话体系,用奈飞潜移默化地影响西方观众,连同这一次的科幻巨作一同,都是穿越者的“阴谋”。
电影出海,文化输出。
当然,在未来的营销推广中还要妥善处理各种细节,才能润物细无声。
“角色审判会”继续进行。
从最复杂的林云开始,所有演员都在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角色本质的定位。
科幻逻辑,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情感转化,由演员们领会,再传递给观众。
。。。
所谓的惩罚“被审判者”只是个噱头,晚上还是在问界的豪华食堂开了个小灶,主演们的第一次碰头会就此结束。
一天下来,包括李幼兵在内的所有演员都感触良多。
他们还是第一次以这种程度参与到影片的创作中来,深度参与方式让演员们获得了突破性的专业成长。
这就是和顶级导演合作的魅力。
仅从对演员的调教来说,路宽这位公认的未来电影大师,已经具有相当的宗师气度。
匠人导演只能手把手地教演员去模仿,但大师往往能够成为演员的精神镜像:
革新创作流程,构建表演体系,塑造演员文化认知的全面能力。
以致于晚上回到家再书房里,小刘还是闷闷不乐。
“很不甘心啊!林云这个角色太有意思了,遗憾错过。”
少女无奈地抚摸着自己日益隆起的腹部,俄尔笑道:“还有你讲的中国科幻承载的使命和内涵,听你那么一鼓吹,就感觉不是在拍电影,而是在向西方搞反文化殖民呢!”
路老板玩笑道:“骗骗他们也就算了,你还真信啊!还不是为了压一压片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