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分钟,阿丽莎停了下来,骨笛放下,黄沙巨人逐渐孱弱,最后随风飘散,成为空中飞舞的散沙。
阿丽莎有些欣喜,回头看向苏阳他们。
“在沙漠中吹奏骨笛,会召唤出玉愧,刚才那些巨人就是无愧,他们已经把他的灵魂给接走了。”
苏阳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眼下的一切又不可思议。
阿丽莎将骨笛递给了苏阳,“这是你的,是你度化了他。”
就在大家收拾东西的时候,苏阳默默开启了地理大师,并将骨笛放在嘴边试着吹了吹,风沙似乎有所动,掀起了一股小小的风潮,但并非像刚才那般狂暴。
地理大师显示,刚才的风沙发生了小范围的异动,是由于某种频率的声波,导致了风沙的异动。
如果吹奏某种频率的曲子,就肯定和沙漠中风沙发生同频共振,从而导致产生“巨人”一般的现象。
苏阳后知后觉,只能说普兰宗用这种手法控制信徒的手段的确高明,再加上“永生之门”的噱头,足以让信徒们为其赴死!
苏阳收回骨笛,好生保管,说不定以后还有什么用处。
随后他们从风口袋出发,一路上都比较顺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又用了三四天的时间,终于来到了熟悉的河谷地带。
远远看到塔吉克部落的木屋,在杏花的包围下,犹如世外桃源。
大家伙看到有马车过来,看清是哈桑后,纷纷出来迎接。
“苏阳叔叔回来了,苏阳叔叔回来了...”
阿吉丽高兴的跑了过来,身后跟着几个同龄小伙伴,手里拎着小木棍,一蹦三跳的。
苏阳来的时候也没带什么好玩的,路上随便用小石头给他们雕刻了一些小玩意,比如飞机、麻雀、小汽车之类的东西。
“阿吉丽几天不见又漂亮了嘛。”苏阳摸着他的头,在自己腰上比划了一下。“这是送你们的礼物,你们拿着去玩吧。”
“谢谢叔叔。”
“谢谢叔叔....”
身后的孩子们也跟着阿吉丽谢道,汉语说的也像那么回事了。
大家刚看到漂亮的阿丽莎,就分外热情。
在大家的簇拥下,阿丽莎有些不好意思了,随后被部落里的妇女们拉着手去屋里聊起了家常。
哈桑则和大家分发一些骨制品首饰,还有一些晒好的牛肉干。
随后跟大家坐在广场上,说一说最近牧场上的情况,水草的生长情况,羊群有没有长膘,还有羌朵族部落是怎么样的,以及路上的一些见闻。
大家听的很认真,跟听故事一样。
对于羌朵族和放牧的情况,哈桑就比较了解,讲的头头是道。
后面路上的见闻就交给苏阳讲解了,苏阳将风口带和泡温泉的事跟大家说了一遍。
大家眼里充满了好奇,听着比收音机里的故事会还精彩。
到了中午,部落里的妇女已经把饭做好了,今天因为阿丽莎的到来,大家在一个锅里吃大锅饭,今天还杀了一头羊,把外面晒干的咸鱼也一并剁成块,煮了鱼汤。
这一路上风餐露宿,没吃几回热乎的饭,苏阳也没客气,吃了一碗羊肉汤,几块鱼肉,一碗鱼汤,外加两张囊饼子。
阿丽莎吃着羊头汤不由的惊讶住了。
“这里的羊肉汤真好喝,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羊肉。”
哈桑笑着指着苏阳:“是苏阳教我们做的羊肉汤,不光是羊头能吃,羊血还能吃的嘛,好吃的很嘛。”
“羊血也能吃?”大家伙露出疑惑的目光。
“是的嘛,等晚上的时候,就用今天的羊血给大家炖白菜吃嘛,肯定好的嘛。”
大家将信将疑的笑笑,对晚上充满了期待。
吃过饭后,苏阳则赶着马车来到了自己的木屋。
先将自己屋子里,尚未晒干的菌子给拿出来晾晒一下。
随后在院子里清理出一个空地,将车上的石料子一一搬下来,准备清点一下。
苏阳看着满满一车的料子,欣慰的笑了笑,这一趟可真是收获颇丰。
每一块料子都是市场孤品,指不定能卖多少钱呢。
到时候的乔木村拍卖会,说不定就会一举成名,开创玉石拍卖的先河。
苏阳将屋子里存放的料子也搬了出来,在这边主要是青玉和碧玉为主,当然还有峭壁上的米达且末料,由于现在不是采蜜的季节,大家也没有上去开采,暂时缺失。
苏阳拿出一个本子,边查边记录。
一级墨玉十五块,约摸五十公斤。
碧玉菠菜绿二十块,约摸一百公斤。
昆仑冰玉十块,约摸二十公斤。
阿拉玛斯玉若干,约摸二十公斤。
地脉硫磺玉十块,约摸三十公斤
戈壁料羊脂白玉两块,约摸一公斤。
戈壁料金丝玉两块,约摸一公斤。
海洋化石鹦鹉螺四块,约摸十公斤。
马鹿角一对。
雪豹皮一张。
玉化骨笛一个。
苏阳看着满院子的石料子,感觉自己就是最富有的人,至于价值,苏阳就不好计算了,只能拍一个算一个,上不封顶了。
但是要想运出去就比较难了,虽然找到了从松杉林穿过的近路,但是中间的坑洼,也需要有人帮忙推车,等明天只能让哈桑帮忙运出去了。
收拾好玉料子,苏阳便坐在了石头上研究戚老三的笔记本。
其中有很多字页已经泛黄模糊,根本看不清什么意思,只能凭借经验猜测。
但是却提到了一个词,让苏阳脑门一震。
“人玉共生。”
听起来就充满了封建邪教色彩。
不过也可以理解,在古代确实很多人诞生了玉器相关的文化,在封建礼教中,玉器是祭祀神灵和先人的东西,本身就携带了很多的神秘色彩。
加上一些宗教的渲染,便使玉器自带一种神秘气息。
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初一
普兰宗黑帽僧携刻密宗符文的玉片至矿场,以“圣浴”之名缚玉工于玉台。针贯深喉,玉工瞳现翠色,青筋暴起如蚺,冰玉寒光下渐成玉色冰雕,唯存心口微颤。
未及三日,多人七窍渗玉渣暴毙,尸冷如冰。余暗剖尸,见心肺玉化,胸嵌硫磺玉珠,刻六字真言,方悟去岁骡队所运铁箱藏人牲胚胎,戚家早与普兰宗行“人玉共生”。
总办谎称“玉脉异动”,弃尸鹰嘴崖。今藏此记于冰塔林玛尼堆,戚家坑非玉矿,实为炼人鼎镬;雪山女神非神,乃万千匠魂血泪所凝!
苏阳不由得坐了起来,看着上面模糊的记录,感觉背后冒起一身冷汗。
这戚家总办居然和西域普兰宗勾结,对采玉工匠做活体实验,搞什么“人玉共生”的把戏。
真是耸人听闻。
那这所谓的普兰宗跟邪教有什么区别,笼络玉石玉料,以“永生之门”迷惑人的心智,实际上就是变着法的害人。
同为玉石匠人,苏阳对那些戚家坑的工匠深表同情。
只能恶狠狠的呸了一口。
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这普兰宗,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
在院子里生了会闷气,苏阳来到门外深呼了几口气。
准备捡一些圆木,打两个懒人椅。
在雕刻大师的加持下,苏阳对一些木匠工艺也有一些了解,同理,打几把简单的椅子也不难。
随后用玉雕的工具,将圆木打出了几套榫卯结构,用锯条割成不同的尺寸,最后对接上,坐上去也很结实。
晚上,阿吉丽高兴的跑了过来,身后跟着两只小黑狗,应该是刚满月的样子,跑起来还跌跌撞撞的,很可爱。
“叔叔,吃饭了!”
“来了来了。”
苏阳走出木屋看到两只小狗,好奇的问道,“阿吉丽,这两只小狗是从哪里来的?”
“大狗生的,但是大狗去放牧,我每天都会喂它们喝羊奶,他们可乖了!”
苏阳伸手摸了摸,看这面相就是大黑和大黄的俩狗崽子。
“叔叔,这只胖的送给你。”阿吉丽抱着一只狗递过来。
“阿吉丽,你先替叔叔养着,我明天还要去外面的,等我回来了再养吧。”
小女孩点点头,将小狗放在地上,随即大跑了起来,两只小狗在后面紧紧跟着。
吃饭的时候,苏阳忽然一件事,便向哈桑打听道:“对了哈桑,部落里现在还剩下多少羊?”
“羊嘛,还剩下三十多只,留在部落里准备吃的。”
“我可以跟你们再换二十只羊嘛,等过两天我多带一些面粉和菜种子过来,这里天气好,可以再种一些西红柿、黄瓜、豆角之类的。”
哈桑笑笑,点点头:“那自然是可以的嘛,但是你要这么多羊能喂的好嘛,这些羊可是很能吃的。”
“我们那边的河里有很多芦苇子,到时候可以打成饲料,再买点杂面拌着吃,家里的老人闲着没事,刚好现在政府有扶持,年纪大了种不动地,喂喂活物就当是给他们养老了。”
“那倒是可以嘛,反正这些羊我们也吃不完,不如面粉好吃,那你就带去嘛。”
“等回头,我多拉些吃的用的过来。”
“没事嘛,你给我们带了电灯和收音机,我们已经很感谢了。”
哈桑一脸的真诚,他们在一起相处这么久,已经把苏阳当成了自己人。
第二天上午,苏阳将所有的玉料子装进袋子里,搬到车上再用绳子绑好,牵出自己的那匹骡子套上,论耐力,还是骡子有劲儿。
哈桑也找了部落的几个人,帮忙一起推地板车。
还有两个人帮忙从羊圈里牵出了二十头羊,加上家里的十几只,就凑够了三十只,就够上政府的补贴扶持了。
那些羊群脖子上各系了一些绳子,好方便苏阳一个人的时候驱赶。
一行人出了部落,来到了那片墨玉河谷,这次有地板车在,只能冒险从松杉林中穿行过去了。
若是再遇到那几头哈熊,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现在人多,每人开上一枪,胜算很大。
好在一路上没遇到什么危险,骡子拉着马车从林子中穿过,七绕八绕的用了很长的时间才来到了冬窝子。
遇到过不去的坡时,大家取下袋子,一袋袋的扛上去,再把车子拉上去,重新装车,总之这一趟不容易。
来到了冬窝子,剩下的路就好走多了。不过这次有羊群跟着,还是让他们送到了山上的分叉口。
苏阳跟哈桑他们告别后,将领头羊的绳子拴在车上,其他的羊就乖乖的跟在后面,不用担心会走丢。
苏阳在走出东山口的时候已经临近傍晚,回到乔木村刚好也是浓厚,省的别人看到这一车料子,再动什么歪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