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也没有很在意价格,出手也很大方,以三十万的价格定下了这块红玉料,先付五万的定金。苏阳也是欣然答应,在马学五的见证下,简单的签下了协议。
签完合同后,三个人在正堂茶桌喝茶聊天。
谈及雕刻方案,学五和苏阳相视一眼,根据这块料子的器型谈到自己的看法。
不过,买主颇有意味的看了眼苏阳,眼神流露出一抹疑虑。
“马大师,这个巴郎子年纪轻轻,让他....”
马学五伸手摆了摆手,将玉壶放在桌上,笑道:“王先生不用担心,这个巴郎子可不简单嘛,是我的关门弟子,技艺不在我之下!”
听到这句话,对方先是惊了一下,随后疑惑的目光更为深重。
马学五只好笑笑,拍了拍苏阳的肩膀:“巴郎子,你给王先生说说看,你的雕刻方案吧。”
苏阳点头应了一声,双手捧起红玉料看了看。
随后默默开启“大师雕刻”功能,系统立即根据红玉料的器型,浮现出几种雕刻方案,在遴选过后,苏阳选择了其中一个颇有灵气的方案。
苏阳伸手拿起桌子上的纸笔,在纸上浅画了一副“锦鲤嬉水图”。
俗话说“有水则灵”。
雕刻锦鲤,一般都是以锦鲤的跳跃造型为主,鱼尾鱼鳍多样,鱼儿生动活泼,却偏偏无水,总觉得死气沉沉。
苏阳这次以水为主,将水花用镂空线雕的方式呈现,将跳跃的水滴与波动的涟漪用玉丝细线相连,有种锦鲤在水中戏水的感觉。
而红色锦鲤将用嵌丝工艺,将所有鱼鳞用金丝镶嵌,呈现出流光溢彩的感觉。
苏阳根据画中所示,简单的叙述了一遍。
王先生最后楞在那里,缓缓竖起一个大拇指,起码这种方式倒是新颖独特,不难想象成品将是多么富丽堂皇。
只是....一旁的马学五暗暗吸了一口凉气。
不禁暗暗戳了戳苏阳的胳膊,这种高难度的雕刻方案,就算是马大师本人都没有把握完成。
先不说锦鲤的鱼鳞嵌丝工艺了,就只说这镂空水滴和涟漪水纹,如果稍微一个不留神,玉线就会折断,那可是功亏一篑,而且这可是百年一遇的红玉料!
“他怎么敢的啊!”
还有这鱼鳞嵌丝工艺,他前段时间只是嵌了这一个流金后背的金线,就费了好大的心神,老花镜都深了好几度。
而这密密麻麻的鱼鳞....想都不敢想。
如果早知道苏阳能开出这种雕刻方案,那就不是三十万的价格了,单凭这两种工艺,用其他的料子,也能值十万块钱。
不过,苏阳已经把方案提了,现在又是自己的关门弟子,未来也是当做继承人一样的培养的人选。
马学五心里叫苦,皱眉紧皱,暗暗叫苦。
“好一个徒弟,关起门来坑师傅啊!”
王先生对此非常满意,立刻拉住了苏阳的手:“好嘛,那就定这个方案了。”
苏阳笑笑:“行!”
马学五默默端起了自己的玉壶,抿了几口,轻咳了几声,缓和道:“王先生,这个方案呢,我们还要再斟酌斟酌,毕竟红玉料金贵,我们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才能完成,您说是吧?”
王先生也是点点头,明白其中道理,便问道:“当然可以的嘛,不过这个方案我很喜欢,如果雕刻的话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呢?”
马学五押了口茶,慎重的伸出一根手指。
苏阳似乎明白了马学五的意思,便说道:“一个月您看可以嘛?”
“噗!”
马学五一口茶差点喷了出来,跟着连连咳嗽了几声。
“可以,那就一个月,巴郎子可以的嘛,看来你是有两把刷子的,名师出高徒嘛!”
王先生满意的起身,朝二人拱手一礼,随后便告辞了,朝门外走去。
守在门口的大师兄前去送了送。
“巴郎子,你是想坑死老子啊!”
苏阳茫然的看向马学五:“师傅,不是您伸出一根手指说一个月嘛?”
“我?唉...算了!”
只是一壶茶的功夫,这个消息就在抱石轩炸锅了。
第160章 招人
苏阳承诺一个月的时间雕刻红玉料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抱石轩,所有人都懵了一下。
“木生师兄,那小子真的答应一个月时间完成?而且还用镂空雕和嵌丝工艺,这...怎么可能嘛!”
“是啊,上次我雕了几颗连接的珠帘,就花了一星期的时间,这根本不可能!”
“他不懂,师傅还能不懂吗,到时候交不出货,咱们抱石轩的名声就臭了,行里多少厂牌都等着看咱笑话呢。”
木生大师兄沉吟片刻,摇摇头:“师傅或许有把握,否则也不能答应这事。”
随后,木生回到正堂,看到马学五正在跟苏阳喝茶,便候在了一旁。
没过多久,苏阳便准备告辞了。
“师傅,您这里工具齐全,过两天我再来一趟,先把红玉料毛雕一下,到时候您再帮我精修精修。”
“可以的嘛。”马学五点头道,如果让他独自雕刻,还真有点心虚。
苏阳又说道:“对了师傅,其余的这些流水料,都是难得一见的好料子,能不能在这里加工一下,我可以按照市场价出鉴定费,到时候我想想外贸生意,卖到海外去。”
“这个自然没问题,好马配好鞍,这些料子回头让木生统计一下,做好了再一并给你。”马学五说着,眉头一皱,心中有些疑虑,“不过...这锦鲤图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你可要上点紧,违约金是小,传出去名声是大!”
“放心吧师傅,我心里有数。”苏阳大步走出中堂大厅,看了眼木生,笑了笑:“走了啊,木生师兄。”
苏阳来到店门口,碰到刚才那位看店的弟子,这次则换了一副态度,恭敬的送到门外,目送远走。
马学五回到正堂,盯着红玉料思虑起来,始终想不明白,这小子连工具都不全,怎么敢应接下来的。
难不成是祖师爷转世?
苏阳回到家里,天色还早,便来到了北大窑鉴定所这里,里面传来《爱情鸟》的歌声。离得老远就听到二虎子鬼哭狼嚎的声音。
“我的爱情鸟,就要飞走了!”
苏阳走进窑洞,大家逐渐停了下来,刘小成关掉了收音机,笑道:“阳子回来了,我看大家下午发困,就放收音机提提神。”
“挺好的嘛!”苏阳摁开收音机,“大家边听边干,别弄错了就行。”
“放心吧,阳子,和田料俺们现在干起来得心应手,我他妈的都快成鉴定专家了。”二虎子笑呵呵的说道。
“不吹牛,不会把你憋死!”二婶子笑着怼了一句。
随后大家又开始跟着收音机唱了起来,苏阳也跟着感受这种90年代的乡村迪斯科的感觉,扭动着脖子和脚步,有种文艺复兴的潮流。
扭完脖子,身上热了一身汗,苏阳就拉着刘小成走出北大窑,在附近转了转,“小成哥,有个事我想跟你说一下。”
刘小成看着苏阳这么郑重其事,心中有一些膈应,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随后长呼了一口气,转身拍了拍苏阳的膀子。
“阳子,你不用说,我也知道那事。我知道之前你嫂子找过你,她也跟我说了自己的想法,说你没同意,说实话我心里也不对劲,这些天我也想明白了,咱们处的都跟亲兄弟一样,你现在又干大生意,啥事都能想着我,我也不是那小肚鸡肠的人,再说了这事也是在帮我...”
“你嫂子是个好嫂子,长得也漂亮,外面风言风语的,我也担心你嫂子受不了,到时候这日子也没法过。要不,你就当帮哥这个忙,要是能看得上你嫂子,就受受累帮一帮吧,也省的外人传闲话,你看成吗?”
苏阳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不过下一秒想到热巴嫂子找自己拉帮套的事情,恍然了一下。
“小成哥,你说啥呢,我咋会看不上嫂子呢?”
“唉....不对,我没看上嫂子。”
“呸,我是说我看上了嫂子,但是她毕竟是嫂子,咱不能干这种狗血的事啊!”
苏阳一时情急,都开始语无伦次了。
刘小成欣然笑了笑,“阳子,我知道你是个好人,之前咱们兄弟之间磨不开脸,现在都说开了,你就帮了这个忙吧。”
苏阳紧皱眉头,看着四周没人,才拉着刘小成的胳膊,“小成哥,这事缓缓再说吧,我这边也快要提亲了,古丽那丫头虽然是洒脱的人,但这事还是要跟人家说道说道。”
“提亲?”刘小成一愣,“这是好事啊阳子,人家城里人能看上咱,那得抓紧时间,这事你要说不开的话,我去找弟妹说说,别到时候整误会了!”
“等下等下!”苏阳伸手拉住了刘小成:“小成哥,这事还是我来说吧,给我点时间行吗?”
刘小成一听到这话有些欣喜,高兴的从兜里掏出一根烟,掏烟点上,随即吞云吐雾起来,在外面呆了一会便准备进去了。
“等下小成哥,我叫你出来不是因为这事,是鉴定的事。”
刘小成一副茫然的表情:“啊?鉴定所能有什么事?”
苏阳吸溜了几口烟,将烟头踩在脚下碾了几下。
“我在城里打了个广告,除了玉石协会的鉴定单子之外,还有一些外来的单子,现在手里就接了两个单子,有一千公斤的料子,还有五百件的玉制品雕刻,到时候咱们鉴定所得精细化运营。”
苏阳将自己的打算给刘小成说了一遍。
现在鉴定所里的两组加起来十个人,基本上都是原石鉴定的行家,但是后面会有很多来自民间的玉制品的鉴定。
成品鉴定和原石料鉴定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得有一定的原石鉴定基础,其次还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以及对玉雕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玉雕品的命名都是“玉种在前,工艺在中,品名在后”的形命名。
比如“羊脂玉双面透雕花开富贵牡丹”或者“和田青玉嵌丝压雕金丝荷花台”诸如此类的。
这就需要大家了解玉雕的基本工艺,以及对命名规则的审核。
刘小成听后,也是皱皱眉头,这里的人都是知根知底的泥腿子,当年都是一起下坑挖玉的人,大字不识几个,要想让他们学习玉雕这么复杂的东西,这不是要了老命嘛。
“阳子,这事很棘手啊。”
苏阳也说道:“这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咱们只能在村里再找一些识字好学的人,只需要简单了解下雕刻工艺就行。”
“另外,把目前的两组人给分开,一组鉴定和田系玉料,另一组负责鉴定玛瑙杂石头品类,然后再招一组人专门鉴定玉制品,你看咋样?”
刘小成不禁豁然了,连连点头:“这个好!到时候碰到新料子,就不用所有人一起学习了,这样能节省不少时间。”
反正到时候有活了就召来上工,没活的时候大家就在家里干干农活,两不耽误,这对于苏阳来说,也节省了很大的人工成本。
“小成哥,前两组的安排就拜托你了,后面的玉制品组我去找张叔去问问,帮忙给摇摇人。”苏阳说着,就转身朝着外面走了。
刘小成在后面喊道:“阳子,我那事,你也上点心。”
苏阳摆摆手赶紧开溜,骑上摩托车来到了村里,路过羊圈的时候看了一眼,羊圈里的羊跟着咩咩叫,听声音像是饿了,陈二这会应该牵着骡子去了地里帮忙犁地,哈孜克这两天也跟着去了叶尔羌河床测量。
苏阳只好停下车子,给羊圈里的羊群抱了一捆干草,将打好的鱼干粉掺杂着麦皮拌一拌,里面隐隐散发一股腥味,羊群吃起来也是津津有味。
“好好吃,吃完长肉卖好钱嘛。”苏阳嘿嘿的看着它们。
一缸拌料,一会的功夫就吃完了,有一只老山羊还用嘴巴咬着盆子,想要再来一缸。
看来这些鱼干粉还是挺受欢迎的,只不过嘴巴不能养叼了,隔三差五的来一顿补补营养就行了。
苏阳将料盆子拎出来,放在了圈墙上,刚准备走的时候,那只雀鹰忽然从房顶上飞了过来,站在盆沿儿上唧唧叫着,啄着剩下的一些饲料,吃的很香。
等回头有时间再去一趟库兰河,多捞一些死鱼过来,还要多带一些钱,把扎比家的流水料都买过来。
苏阳走出院子,将院门用锁挂上,骑着车去陈大明超市拿了两包雪莲,随后去了张军家里。
一进门就看到张军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晒太阳,戴着一副老花镜,舔着手指头在一个小册子上翻页,看到苏阳进来,便正了正身子,说道: